上海電子儀表工業在中國電子儀表工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早在20世紀20年代末,就相繼出現了一批民族資本廠商。新中國成立后,上海電子儀表工業獲得了新生,規模從小到大,技術從低級到高級,逐步形成了具有相當生產規模,門類比較齊全的新興工業部門,成為全國電子儀表生產、出口、科學研究基地之一。
1990年末,上海電子儀表工業擁有集團性公司11家。電子計算機制造企業11家。隸屬于上海市儀表電訊工業局系統的自動化儀表制造企業25家,電子元件制造企業31家,半導體器件制造企業23家,真空電子器件制造企業11家,電子儀器設備制造企業9家,廣播電視制造業企業31家,通信設備制造業3家,雷達制造業企業2家,電工儀器儀表制造業企業28家,光學和分析儀器制造業企業13家,以及研究所15家,各類學校29所。職工總數16.25萬人,其中技術人員2.04萬人。年工業總產值73.47億元,利稅1.79億元。擁有國家一級企業4家,共有12種產品榮獲國家質量金質獎。
今天,盤點上海帶一、二等數字的無線電廠,一直排到四十一,儂還記得伐?
01 上海無線電一廠
上海無線電一廠位于光復西路475號,是國內電子元件行業的骨干企業。1960年8月1日,由上海無線電元件一廠、二廠、十廠,中工電容器廠,金剛電器廠,鼎信棉紡織廠合并而成。產品使用三元牌商標。
建廠后一年內,便革新成功碳膜電阻器、云母電容器、紙介電容器、聚苯乙烯電容器、電子陶瓷5種產品的單機聯動生產線。其中,碳膜電阻器生產線是國內第一家實現單機聯動化,受到第四機械工業部的重視,1961年1月在該廠召開“雙革四新”現場會議,肯定了自力更生的做法,譽其為“中國式的大型元件工廠”。
該廠在“找差距,趕先進”活動中,從1960年到1963年,先后3次組成學習隊伍,到西南地區的第四機械工業部直屬工廠進行對口學習,建立起技術管理體制和生產技術標準,改變了傳統的管理模式。
60年代,該廠大力拓展新品種,從紙介、云母電容器擴展到微調瓷介、玻璃釉、薄膜等電容器;從碳膜、碳質電阻器擴展到金屬膜、氧化膜、熱敏電阻器。與此同時,還開發出裝置瓷件、壓電元器件、微膜器件及微波器件,初步實現阻容元件的小型化。70年代,該廠又開發出高頻、低頻濾波器,聲表面波濾波器一系列新型元件。
1981~1990年,該廠引進重大改造項目共8項,投資4574萬元。從日本引進電阻基體,金屬膜、碳膜、氧化膜釉電阻器,瓷片電容器,氧化鋁基板等8項生產線設備和技術,使全廠5個車間得到了較系統的技術改造,產品、產量上了一個臺階。1986年10月,該廠正式成為國際電工委員會電子元件質量評定體系認可的一家中國電子元件制造廠,為產品躋身國際市場具備了條件。
1990年末,該廠有職工2103人,其中技術人員186人。工廠占地面積4.3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22萬平方米,固定資產原值3404.9萬元。產品有電阻器、壓敏電阻器、電容器、壓電元器件、無線電陶瓷5個大類、33個系列,年產量41027萬只,工業總產值3997萬元,實現利潤191.3萬元。
021 上海無線電二廠
上海無線電二廠位于宜昌路96號。1960年7月,由上海申新第二棉紡織廠與利聞無線電機廠、上海高頻電爐廠、王松記電鍍廠合并組成。建廠初期,主要生產收音機、擴音機,以及各種電訊變壓器等。
生產的收音機采用飛樂、紅燈牌商標,除暢銷國內市場外,在60年代出口香港、東南亞、南美及非洲等地區。70年代,紅燈牌收音機以款式新穎、音色悅耳,成為國內市場競相爭購的對象,產品供不應求。自1971年到1983年,共生產紅燈牌711型電子管收音機185.5萬臺,創國內同類產品銷售量的最高紀錄。
該廠在發展收音機的同時,于1961年11月開始試制軍工裝備性產品,產品結構走向軍民結合。先后開發出7種軍用通信機和地面活動目標偵察校射雷達、炮瞄雷達、艦載炮瞄雷達3種大型軍用雷達,為國防建設作出了貢獻。其中,炮瞄雷達于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上獲重大科技成果獎;HS—201型超長波收信機于1982年獲國家質量銀質獎。
1974年,該廠把軍工通信技術應用到民品生產上,發展了民用無線電通信設備。1975年10月,747型無線電話機問世,這是國內第一批由部級定型的民用電臺,被廣泛應用于漁業、礦業、林業、交通等部門。
進入80年代,由于軍用通信設備生產任務逐步壓縮,該廠將生產方向進一步轉到民品開發上,陸續試制成功移動通信系統、400兆赫臺式小電臺、手持式小電臺、雙頻雙工固定臺、無線鐵路列車調度系統等產品。1985年11月11日,該廠投資興建7000余平方米的通信機、收錄機生產大樓竣工,還引進先進無線電通信機生產設備及技術,形成年產各種通信機2.5萬部的生產能力。
1989年,取得國家一級企業的光榮稱號。
1990年末,該廠有職工3151人,其中技術人員521人。廠房占地面積39182平方米,建筑面積56521平方米,固定資產原值3790萬元。具備生產通信機、收錄機、收音機、高檔音響設備等門類產品的能力,年工業總產值17850萬元,實現利潤30萬元。
031 上海無線電三廠
上海無線電三廠位于西蘇州路65號,系機械電子工業部骨干企業。主要生產收音機、錄音機、通訊廣播電視專業設備。
該廠于1960年8月,由永安第三棉紡織廠和上海無線電器材廠合并而成。1960年初,上海無線電器材廠生產的663—1—1型收音機在全國評比中獲一等獎。同年,該廠試制成功5千瓦功率的黑白電視機發射設備。1961年,美多牌663—2—6型收音機在全國廣播接收機觀摩評比大會上獲第一名。次年9月,又研制成功了國內第一臺全部用國產元器件的美多牌28A型便攜式中短波晶體管收音機。1964年5月,自行設計生產了國內第一臺239型全晶體管短波通信機。
1970年8月,該廠研制成功國內第一臺7.5千瓦彩色電視發射機。1973年,又研制成功10千瓦彩色電視發射機。1977年8月,開發了彩色電視差轉系列設備。同年,試制成功470毫米集成化彩色電視機。1979年,試制成功春雷牌3L1型盒式交直流兩用錄音機。1979年,以引進技術作借鑒,經過消化吸收,試制成功3LX1型VHS彩色盒式磁帶錄像機。1982年2月,國家投資119萬美元在該廠建立錄音機機芯生產線。1986年,試制成功分箱式立體聲收錄音子母機。
1990年末,該廠有職工2947人,其中技術人員451人。工廠占地面積3.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2萬平方米,固定資產原值3314萬元。年產通訊機6部,電視機5.3萬臺,錄音機5.3萬臺,錄音機機芯2.6萬只,工業總產值5709萬元,虧損1946萬元。
04 上海無線電四廠
上海無線電四廠位于肇嘉浜路1001號,是機械電子工業部骨干企業。主要產品為電視機、船用導航雷達、汽車收音機、應用電視等,使用凱歌牌商標。
1960年7月,由80余家小廠合并到開利無線電機廠,改名為上海無線電四廠,遷址斜土路414號,有職工584人,主要生產五燈電子管收音機、電唱收音兩用機等。
1961年10月,全國第三屆廣播接收機評比中,該廠生產的593—2型、593—4型收音機分別獲得第一名。1962年11月,上海儀表專用機械廠并入該廠,并遷到現址。
1963年10月,該廠開始試制艦船用導航雷達。1964年12月,制成751型船用導航雷達,填補國內空白。同年,研制生產了4B3型袖珍式晶體管收音機、4262型電唱收音兩用機、4B4型汽車收音機、4D1型電子管黑白電視機、4D2型工業電視等。
1966年,國家為了發展雷達工業,投資108.83萬元,擴建雷達生產廠房,建立雷達封閉式裝配車間,另設兩個部件加工車間。并集中全廠技術力量,成立雷達產品設計科。至1990年,該廠共研制生產各類雷達15種,其中批量生產10種。船用導航雷達形成系列,產品屬全國首位。此外,還研制生產導彈攻擊雷達、三坐標警戒指示雷達。該廠共有6種雷達產品14次獲市、部、國家優質產品獎,6種產品獲市、部、國家科技進步獎。
70年代,該廠形成電視機、汽車收音機、雷達、應用電視4大類電子產品的生產格局。從1972年開始,試制生產4D4型23厘米晶體管黑白電視機,1974年產量突破1萬臺。同時自行生產電視機高頻頭、行輸出等5大件。1975年,研制生產31厘米晶體管黑白電視機。1979年,又研制成功31厘米集成電路黑白電視機。同年,全國第二屆黑白電視接收機質量評比,4D4型23厘米晶體管黑白電視機獲一等獎。該廠裝備類電子產品有船用導航雷達和軍用雷達,是第四機械工業部的定點生產廠。1972年,研制成功4G1型應用電視,五路遙控。1974年,研制成功4G4型X線應用電視,適用于醫學方面。該產品于1979年全國第一次科學大會獲重大科技成果獎。該廠汽車收音機是國內唯一的生產工廠,從1970年到1979年,先后研制生產4B9型系列9個品種。
1982年起,該廠進行技術改造和技術引進,自籌資金7825萬元,擴建電視機、汽車收音機、雷達裝配大樓,建筑面積達31937平方米。還建造了彩色電視機、汽車收放音機生產線。同時,從日本、英國引進電視機、汽車收放音機、雷達、應用電視4大類電子產品的技術和關鍵設備,實現了產品更新換代。該廠還在吸收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研制生產多制式、直角平面、紅外遙控等多功能的大屏幕彩色電視機。1984年引進國外技術,研制生產供遠洋輪使用的避碰雷達。
1987年,該廠先后承接了從黃山“小三線”返滬安置的井岡山機械廠、立新配件廠,在閔行開發區投資5000萬元,新建廠房面積33000平方米,設立了上海無線電四廠一分廠、二分廠,生產凱歌牌電視機、洗衣機。同年,上海微型電機廠洗衣機分廠并入,成立了上海無線電四廠三分廠,生產凱歌牌全自動洗衣機。
到1990年止,該廠有8個產品獲國家質量銀質獎,23個品種45次獲部、市的優質產品獎。電視機類產品獲上海市名牌證書。此外,該廠還分別獲得電子工業部質量管理獎、企業管理優秀獎和上海市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同年,被評為國家一級企業。
1990年末,該廠有職工5847人,其中技術人員1070人。工廠占地面積12.1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2.33萬平方米,固定資產原值8141萬元。年產電視機129.01萬臺,雷達211部,汽車收放音機12.18萬臺,洗衣機1.88萬臺,電子元件173.46萬只,工業總產值83395萬元,銷售收入74118.4萬元,實現利潤2057.39萬元,上繳利稅3817.3萬元。
05 上海無線電六廠
上海無線電六廠位于光復西路419號,是國內電子元件行業的骨干企業。原為上海無線電一廠的組成部分,1965年1月,上海無線電一廠一分為二,南區以生產陶瓷為基礎的阻容元件,仍用名上海無線電一廠;北區以生產紙質、云母為介質的電容元件,定名上海無線電六廠。產品使用三葉牌商標。
該廠于1966年開發出鈕扣式串心云母電容器。年末,首批厚薄膜混合電路投入生產,成為國內混合電路生產廠之一。1967年,研制成功漆膜電容器,填補了國內空白。1969年,制成獨石電容器。1973年,研制成功絲網印刷工藝。1978年,制成滌綸電容器,屬國內首創。同年,云母電容器基本實現機械化、自動化。自1981年起,該廠先后從國外引進厚膜電路、多層陶瓷電容器、可焊性引線等先進設備和技術,生產采用計算機控制,促進產品更新換代。1982年,試制成功運算放大器、高頻放大器、方波脈沖觸放器需用的膜塊電路。1984年,開發出橫式瓷介電容器,性能全部向國際標準靠攏。1988年,開發成功新一代金屬箔式多合膜瓷介電容器,使產品進一步趨向小型化。1988年底,該廠生產的混合電路占國內市場49.5%。
1990年,該廠形成非極性固定電容器、厚簿膜混合電路、可焊性引線3大產品系列、100多個品種、1000多種規格。其中,無感式聚酯薄膜電容器、聚丙烯薄膜電容器于1987年分別獲國家質量金質獎。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并進入國際市場。
1990年末,該廠有職工1947人,其中技術人員188人。廠房占地面積38934平方米,建筑面積35277平方米,固定資產原值3987萬元。年產電容器8385萬只,工業總產值4942萬元,實現利潤347萬元。
06 上海無線電七廠
上海無線電七廠位于歐陽路289號,是機械電子工業部電子元器件行業的骨干企業,專業生產半導體分立器件和集成電路,并輔以生產工業用氫氣、氮氣、氧氣和專用半導體設備制造。產品使用上字牌商標。
該廠前身由華德工廠演變而成。華德工廠1960年更名為上海電子管廠。1966年,上海電子管廠分廠建立上海無線電七廠,專業生產半導體器件,并逐步成為從材料、零部件加工、塑料封裝、氣體設備到半導體器件生產的全能型工廠。
建廠第一年,生產400萬只鍺二極管和三極管。并先后研制了砷化鎵二極管、光激射管、霍爾器件、光敏器件、硫化鉛紅外器件、鍺高頻三極管等。60年代末,開始生產TTL數字電路,硅超高頻小功率和高頻低噪聲大功率晶體管。1973年開始生產模擬集成電路,其中各類運算放大器和集成穩壓器發展迅速,成為主要系列產品之一。1979年研制成功ECL超高數字電路;1980年批量生產一套6塊的P24黑白電視機集成電路。1981~1990年,分別從美國、日本引進雙極型集成電路和大功率管生產線各一條,形成年產400萬塊集成電路、100萬只大功率管的生產能力。
1990年末,該廠有職工1744人,其中技術人員243人。廠房占地面積58000平方米,建筑面積28849平方米,其中凈化廠房面積達25%,固定資產原值5284萬元。年產晶體管554萬只,集成電路108.7萬塊,工業總產值2299萬元,實現利潤65萬元。
07 上海無線電八廠
上海無線電八廠位于四川北路2246號,是國內電子元件行業的重點企業。專業生產中小型繼電器,商標為滬工牌。
1960年7月,由中美無線電行演變而來的中國繼電器廠與大陸金筆廠合并,組成上海無線電八廠。建廠初期,僅能生產電話繼電器和時間繼電器,產品多系仿制。為此,該廠將主要精力放在提高技術基礎和智力投資上,采取內外結合方式,對職工進行文化和技術的培訓。1966年,自行設計試制成功超小型溫度繼電器,一直沿用至今。60年代后期,該廠自行設計試制成功小功率密封、半導體時間、2萬伏高壓、干簧等繼電器新品種,填補了繼電器系列產品的空白。
該廠通過技術改造,革新了大量專用設備,有數控車床、多工位自動聯合機、綜合測試儀、自動封洗機等。同時,還推廣應用復合觸點、復合涂層、產品清洗、塑封、移印等新材料新工藝。繼電器產品已形成電磁、通用密封、干簧、線繞、時間等10個大類、100多個品種。其中JZC—21F超小型電磁繼電器,1988年在全國繼電器行業中第一個獲得國家安全標準的認證。產品不僅在國內享有聲譽,且進入國際市場,1981年出口小型繼電器224萬只。該廠1982年與美國PB公司,1988年與聯邦德國西門子公司分別簽訂合作生產協議,由對方提供技術和原料,產品全部返銷。同年,該廠還與香港大躍行、川沙施灣工業公司三方組建上海海格繼電器有限公司,以來料加工方式生產繼電器,大部銷往國外。
1990年末,該廠有職工1669人,其中技術人員188人。工廠占地面積14047平方米,建筑面積27067平方米,固定資產原值1535萬元。年產繼電器995萬只,工業總產值4396萬元,實現利潤90萬元。
08 上海無線電九廠
上海無線電九廠廠址在肇嘉浜路62弄17號和393號兩處,是國內電子元件行業的重點企業。1960年7月21日,由上海無線電元件九廠、上海玩具二廠等4家企業合并而成。
建廠初,僅能生產為電子管收音機和一般儀表配套的大型電源開關、分頭開關、膠板瓷板波段開關和電子管座等。60年代中期,為適應半導體技術的應用,開始研制印刷電路需用的各種連接器、插座,使接插元件率先向小型化、系列化方向發展,并不斷擴展為軍工配套和小型化接插元件,填補了國內小型、圓型、短型、六角型、防水型開關和印刷電路插頭座等空白。70年代初,隨著數控技術及計算機的應用,又開發出指輪、計算機按鍵開關兩大門類7個品種。同時,試制成功滾筒式晶體管獨立式頻道選擇開關。80年代,接插件生產向輕按力方向發展,試制成功8檔預選開關等一批新穎接插件元件。
該廠通過不斷改造革新,全廠有62%以上的生產加工設備得到了改進和提高,50%的機床實現了半自動、全自動化。
1986年11月25日,成立以上海無線電九廠為骨干的上海、江蘇、浙江、廣東、湖南四省一市共22家企業組成的衛星接插件企業聯合(集團)公司。通過產品的聯合開發,配套銷售,形成數量和質量上的系列優勢而占領市場。
1990年末,該廠有職工2022人,其中技術人員204人。工廠占地面積13100平方米,建筑面積23219平方米,各種設備851臺,固定資產原值1639萬元。年產接插元件2627.7萬只,分18個大類、118個規格品種。年工業總產值3700萬元,實現利潤42萬元。
09 上海無線電十廠
上海無線電十廠位于楊高路1400號,地處浦東開發區,是機械電子工業部電子元器件行業的重點企業,專業生產塑封晶體管、半導體器件引線框架及精密模具。產品使用上斯牌商標。
該廠前身為厚德燈泡廠。1965年7月1日,更名為上海無線電十廠。產品有接插件、玻璃粉末絕緣子、晶體管管座、塑封繼電器封裝底座、集成電路封裝底座等電子配件。70年代后期,轉產塑封晶體管。1986年,該廠引進塑封后道工序自動生產設備,形成技術先進的塑封管生產線,年產能力近億只。1988年,又引進片狀塑封管自動生產線,年產能力可達1000萬只,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
1983年,該廠投資1900萬元,從日本引進精密模具和塑封引線框架的制造技術和生產設備,以及局部鍍金、鍍銀技術和設備與之配套,1987年竣工投產。該生產線具有年產12副大型精密模具和2億只塑封引線框架的生產能力,精密模具的壽命在1億次以上,精密度高,10~15個工步連沖累計誤差在5微米以內,達到80年代末國際水平。同年,該廠又投資277萬元,建立半導體器件業電鍍中心,建造廠房,引進關鍵電鍍設備,自制電鍍生產線和完整的三廢治理系統,形成具有鍍鎳、鍍錫、局部鍍金(銀)的現代化電鍍生產線。
1990年,該廠建成滬港合資上海永華電子有限公司,專業生產塑封晶體管,產品80%外銷。而后又籌建滬港合資上?;輥嗠婂冇邢薰?,專業從事電子電鍍。
1990年末,該廠有職工577人,其中技術人員92人。廠房占地面積26130平方米,建筑面積14767平方米,固定資產原值2384萬元。生產的塑封晶體管有80多個型號、100多種規格。年產晶體管1450.7萬只,塑封引線框架1.8億只,工業總產值1164萬元,實現利潤6.3萬元。
10 上海無線電十二廠
上海無線電十二廠位于廣東路50號,是國內電子元件行業的重點企業。1960年7月21日,由上海環球電器廠、大中原電阻廠為主改組而成,是國內最早生產電位器的工廠。
該廠初期產品有碳膜電位器、線繞電位器和線繞電阻器3個大類、13個型號、上千個規格。電位器產量雖占全國各類電位器總量的90%,但仍跟不上國家發展的需要。建廠后一手抓老產品改型,一手抓新品種開發。1963年7月,試制成功的小型碳膜電位器,被大量用于晶體管收音機,填補了國內空白。1965年,改型后的小型碳膜電位器,在全國電位器評比中名列榜首。60年代后期,在膜片制造方面作了多次專題研究和改進,取得明顯效果,受到第四機械工業部的重視。1973年,膜片采用印刷工藝。1979年,自行設計制造2條自動裝配線和1條環形流水裝配線,在行業中引起較大反響。1983年,該廠引進玻璃釉膜電位器關鍵設備,配以其他一些技術改造項目,不僅使玻璃釉膜電位器可靠性達到6級,且促進同年產量、產值、利潤等各項經濟指標創歷史紀錄。
1990年末,該廠有職工1899人,其中技術人員119人。廠房占地面積6423平方米,建筑面積17000平方米,固定資產原值2289萬元。年產電位器1957萬只,約占全國同類產品產量的20%~50%。年工業總產值2188萬元,實現利潤3萬元。
11 上海無線電十三廠
上海無線電十三廠是國內最早專業從事電子計算機研制、生產的工廠之一。其前身由上海無線電儀器廠6401新產品試制小組演變而成,廠址在膠州路397號。1966年6月1日,建立上海無線電十三廠。1970年遷至南京西路1486號,1980年更名為上海電子計算機廠。是長江計算機(集團)聯合公司的骨干企業。
在建廠當年就造出了第一臺每秒3萬次的晶體管工業控制機,命名為TQ—1機(即圖強1型機)。同年,還試制成功每秒2.5萬次的X—2型晶體管通用數字計算機,率先在發電監控和航空測量等領域應用。1969年,小批量生產國內最早的J—101型集成電路計算機。1971年,試制成功TQ—5機,并投入批量生產,對國防建設和發展空間技術起了很大作用。1973年,研制成功TQ—16中型通用計算機,并批量生產,是該廠產量最大的機種之一。1974年,試制成功每秒100萬次的TQ—6大型通用計算機,先后生產15臺,是國內唯一批量生產的大型計算機。
1975年,試制成功DJS—131小型多功能通用計算機,該機功能完善,軟件豐富,系統穩定性好,產品生產壽命延續10余年之久,并于1985年被評為國家優質產品,為中國計算機工業首獲國家質量銀質獎,并多次代表中國計算機行業參加國際展覽。1981年,設計試制了DJS—054微機、DJS—220中型機。1983年,TQH—100漢字智能終端、TQH—Y漢字譯報機等先后投入市場。該廠在引進、消化、吸收的基礎上,跟蹤國際微型計算機發展趨勢,于1986、1987、1989年分別推出0520、0530、0540系列微機,使用東海牌商標。1990年,東海0530B微型計算機獲全國質量評比一等獎和國家質量銀質獎,又獲全國用戶信譽金獎。同年,開發生產了東海WS—386型32位微機工程工作站。東海系列微機廣泛應用于工業、交通、金融、郵電、國防、科研、教育等領域。為適應計算機技術發展迅速、更新換代快的特點,該廠于1984年從美國引進具有8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的通用微機生產線的關鍵設備,并自行設計生產線和生產設備,形成了年產萬臺微型計算機的生產能力。
1966~1990年,該廠先后研制生產大、中、小型計算機731臺,微型計算機15083臺,計算器50余萬臺。上繳利稅累計25142.67萬元,相當于1990年該廠固定資產原值的3.8倍。自1984年以來,該廠先后被評為上海市先進企業、文明單位、機械電子工業部電子產品可靠性工作先進企業。1989年獲中國電子工業質量管理獎。1990年,該廠獲得國家二級企業稱號。
1990年末,該廠有職工1495人,其中技術人員609人。工廠占地面積17881平方米,建筑面積22990平方米,有各類設備861臺(套),固定資產原值6501.5萬元。年產小型計算機25臺、微型計算機4205臺、外圍設備1315臺,工業總產值15157.9萬元,銷售收入12026.2萬元,實現利潤510.2萬元。
12 上海無線電十四廠
上海無線電十四廠位于龍華東路795號,主要生產場效應晶體管、CMOS集成電路及組件模塊、整機,產品使用雙嶺牌商標。是機械電子工業部電子元器件行業的重點企業。
該廠成立于1960年7月21日,由一亞電工廠和交直電工廠合并而成。建廠初期,確立了以硅材料半導體為起點,硅器件主要包括整流管、穩壓管、高壓硅柱、可控硅。隨著平面技術的應用,又確立了發展MOS器件的主導方向,生產的場效應管有典型產品23種,其中MOS型、結型、光敏、氫敏場效應管,應用于通信、航天、儀器儀表、自動檢測、廣播電視等領域,使該廠成為國內主要的場效應管生產廠。
該廠主導產品MOS集成電路,形成了多工藝、多品種、多系列的特色。推出PMOS系列、CMOS通用系列、微處理器及接口電路、模擬電路,并大力開發專用電路,至1990年底,累計產量為3340萬塊。
該廠通過引進改造,先后完成了后道生產線、制水設備、直徑75毫米硅片前道生產線、場效應管生產線、CAD設備和技術等項目,其中CAD項目達到3微米/2400門的水平。各引進項目外匯總投資1144萬美元。
1988年9月6日,該廠與上海貝爾電話設備制造有限公司合資創辦中外合資上海貝嶺微電子制造有限公司,其投資占總額的60%。
1990年末,該廠有職工1210人,其中技術人員365人。廠房占地面積7524平方米,建筑面積13669平方米,有前道生產線、封裝生產線、測試篩選生產線、CAD設計制版線共6條,固定資產原值4486.6萬元。年產晶體管143.4萬只,集成電路143.2萬塊,工業總產值1726萬元,實現利潤2萬元。
13 上海無線電十五廠
上海無線電十五廠位于打浦路90號,前身由上海儀表電訊機械修造廠機箱車間演變而成。1956年12月單獨成立上海無線電機箱廠。1965年4月,改名為上海無線電十五廠,主要產品以鈑金為主。
該廠建廠初期,為擴音機、示波器、一般儀表、電訊設備等生產配套機箱。后擴大品種,又為電子計算機、微波中繼機、雷達、色譜儀、工業電視、電訊成套設備生產配套機箱。為改變設備陳舊、工藝落后的狀況,該廠自制25~75千伏點焊機、鋁型材斷料機、薄板半自動折彎機等設備。70年代,該廠承擔援外的“七五項目”、“中羅軍工科技協作項目”。1974年7月,該廠試制成功太陽灶。1978年開始,該廠自行設計開發了科學、技術、文化、部門的圖書資料設備,以及系列更衣箱等鈑金器具。1982年9月,從上海無線電二十四廠接轉噴塑工藝設備和工人,建立了塑料粉末靜電噴涂車間。1984年10月,成立了靜電粉末噴裝研究所,研制成功金燕J100—1型噴涂設備及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粉末涂料。
1990年末,該廠有職工321人,其中技術人員35人,廠房建筑面積6807平方米,有機床設備203臺,固定資產原值312萬元。年產各類機箱6.9萬套,工業總產值643萬元,實現利潤37萬元。
14 上海無線電十六廠
1960年6月20日,上海無線電十六廠由上海聯合燈泡廠的一個車間、大眾玻殼廠、五昌五金廠等單位合并組建而成。廠址初在長壽路56弄11號,主要生產鈕子開關、膠木和瓷質管座,以及接線架等一般接插元件。1979年,工廠遷至延平路175弄71號。
1969年開始,該廠致力于高頻系列接插件的研制。同年,射頻同軸連接器應用于東方紅一號衛星。此后,又設計研制成各類微帶插頭座、連接器等產品,共16個系列、100多種規格,提高了產品的配套能力。該廠根據航天工程的要求,及時完成了耐輻照、氣密封、接觸可靠性、電壓駐波比等精密技術特性的連接器研制,先后為20多項重大軍工任務配套。
1978年12月,電子工業部在北京召開第四次高可靠性會議,上海無線電十六廠被指定為“七?!保▏拦こ誊娛孪到y所需電子元器件專門批的要求,即專批、專技、專人、專料、專檢、???、專機,簡稱“七?!保┊a品科研生產定點企業。在執行“七?!碑a品生產任務中,進一步攻克了耐腐蝕、高空低氣壓環境下的抗電強度等技術難題,不斷為發展航空航天工業、精密儀器儀表工業、家用電器生產配套作出貢獻,多次受到中共中央、國務院和國防科工委、機械電子工業部的嘉獎。
1990年末,該廠有職工982人,其中工程技術人員118人。主要產品有射頻同軸連接器、電視機用元配件、共用天線、開關等7個大類、97個系列、960個規格品種。廠房占地面積4808平方米,建筑面積12656平方米,固定資產原值877萬元。年產各類接插件2442萬只,工業總產值2468萬元,實現利潤61萬元。
15 上海無線電十七廠
上海無線電十七廠位于董家渡路175號,是機械電子工業部電子元器件行業的骨干企業,是生產二極管、三極管、微波器件和光電器件的半導體器件專業工廠,產品使用寶石牌商標。
該廠成立于1966年6月23日,由上海聯合燈泡廠晶體管生產部門組成,廠址北蘇州路659號,主要生產整流管、穩壓管。1966年9月遷往現址。同時,上海無線電十四廠的四車間及三車間部分并入。
建廠后,該廠產品結構作了多次變革。60年代,二極管采用臺面合金結構,金屬外殼封裝。70年代初,二極管改用環氧灌注封裝,平面結構的器件代替了臺面和金屬結構。70年代中后期,二極管采用玻璃純化封裝。80年代以后,通過引進,產品結構形式多元化、系列化,有平面結構、臺面結構;有塑料封裝、玻璃純化封裝、玻殼封裝等各種功能的二極管和三極管。產品按照國家標準進行考核,二極管生產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1988年,二極管產量名列全國第三名,達0.56億只,其中2CN41硅快開關二極管,不僅1985年獲得了國家質量金質獎,而且是國內通過電子元器件質量認證的第一只二極管產品。
80年代,該廠先后引進3個技術改造項目,總投資人民幣3160萬元,其中922.768萬美元。1981年,從瑞典引進玻封二極管生產線的關鍵設備。1986年,從美國、日本、聯邦德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引進DO—41塑封、DO—35玻殼二極管技術和設備。在引進瑞典線后工序關鍵設備后,用本廠原有生產設備與之配套成龍,聯成了一條新的生產線,當年引進,當年投產,僅兩個月就收回了全部引進投資。該項目1984年獲國家經濟委員會頒發的“引進技術改造現有企業單項獎”。引進線投產后,穩壓、開關二極管年生產力達2.15億只。1984年,在全國半導體器件業中第一家獲電子工業部質量管理獎。1984、1985年兩次獲電子工業部經濟效益先進單位稱號。1989年被授予上海市先進企業稱號。
1990年末,該廠有職工1385人,其中技術人員167人。廠房占地面積10687平方米,建筑面積13196平方米,固定資產原值2958.9萬元。產品有整流管、開關管、穩壓管等13個大類、67個品種。年產晶體管4299.67萬只,工業總產值2478萬元,銷售收入2198.7萬元,實現利潤17萬元。
16 上海無線電十八廠
上海無線電十八廠位于零陵路332號,是機械電子工業部骨干企業。主要生產電視機、電話機、微波爐,產品使用飛躍牌商標。
該廠前身是云北電工電訊器材廠,主要生產繼電器、變壓器和儀表、電子管擴音機。1966年10月更名上海無線電十八廠。同年,研制成功全晶體管擴音機。1970年10月,該廠從浙江中路486號遷至零陵路322號原上海無線電工業學校校址,該校108名教職員工并入后,擴音機等播音設備產量增至19981臺,并遠銷斯里蘭卡、越南、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1972年,該廠研制成功23厘米黑白電視機,1973年投產。1975年11月,由國家投資630萬元、面積為18266平方米的電視機裝配大樓投入使用。1977年后,該廠陸續將變壓器、擴音機轉給外單位生產,先后并進了上海電訊器材廠和上海國光口琴廠電視機車間的技術人員,電視機生產能力大幅度提高。1979年,該廠電視機產量達到194266臺。9D3型、12D1型、19D1型電視機在全國第二屆黑白電視機質量評比中均獲一等獎。
1980年,該廠把“飛躍目標——世界先進水平,飛躍精神——一切為用戶著想”定為企業方針。1982年,生產星火牌電視機的上海人民無線電廠并入上海無線電十八廠。至1983年底,該廠黑白電視機形成系列,共研制了36個新品種,批量生產的有24種。當年,該廠榮獲上海市質量管理獎和全國工交系統經濟效益先進單位稱號。此后,為了迅速解決產量大幅度增長與生產場地極度緊張的矛盾,一方面抓緊內部技術改造,另一方面在上海松江縣九亭和江蘇太倉等地建立黑白電視機生產廠。1985年,兩條自制彩色電視機生產線投入使用,使該廠彩色電視機實際產量突破10萬臺大關。
1986年1月,該廠研制成功雙畫面彩色電視機并通過部級技術鑒定。爾后,又積極開發電話機、收錄機、電子琴、有源音箱、微波爐等新品。同年底,該廠獲國家質量管理獎和國家企業管理優秀獎。1987年,上海無線電三十四廠并入后,該廠又先后在上海虹橋開發區和南市區分別建立微波爐和電話機生產車間。1988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集體)的榮譽。1989年,成為全國首批國家一級企業。
1990年末,該廠有職工4284人,其中技術人員590人。工廠占地面積53219平方米,建筑面積75147平方米。有電視機裝配線3條,微波爐裝配線1條,電話機裝配線2條,固定資產原值7030萬元。年產電視機120.7萬臺,電話機18萬部,電烤箱1.24萬臺,微波爐0.45萬臺,程控交換機0.1萬臺。工業總產值81940萬元,銷售收入72892萬元,實現利潤2226.8萬元,上繳利稅4205.9萬元。
17 上海無線電十九廠
上海無線電十九廠位于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漕溪路258弄25號,是機械電子工業部電子元器件行業的重點企業,是國內半導體器件的封裝基地之一,專業生產雙極型數字集成電路,產品使用一九牌和領航牌商標。
該廠于1970年11月3日由上海元件五廠五車間劃出單獨建廠,主要生產TTL、HTL數字集成電路,是國內最早專業生產雙極型數字集成電路的工廠。
1976年6月,該廠試制成功第一塊由228只元件組成,相當于50個單門組成的多功能4位移位寄存器ST131。年底,試制成功16×8PROM,滿足了重要國防工程及長沙工學院組裝微程序計算機的要求。同時,試制成功ST135函數功能發生器和ST036快速進位鏈,填補了國內空白。1977年12月,第四機械工業部投資300萬元,籌建半導體大規模集成電路潔凈車間6000平方米。1979年5月又增加投資60萬元。1980年竣工。為適應國內空間技術和國防尖端武器的需要,1979年11月,國防科學技術委員會撥款80萬元,在該廠建立中規模高可靠集成電路生產線,為大批量生產中規模集成電路打下基礎。
1984~1988年,該廠引進美國LSTTL兼產黑白電視機電路生產線和日本集成電路后工序塑封生產線,年產能力和封裝能力分別為500萬塊和2000萬塊,達80年代初期國際水平。1988年開始承接來料加工。截止1990年底,在引進塑封生產線上,為美國摩托羅拉、上海貝嶺微電子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元件五廠等單位加工的產品數量達290.85萬塊。1970~1990年,該廠生產各種系列產品達509種。累計生產集成電路4120萬塊,完成產值32505.8萬元,實現利潤14536萬元。
1990年末,該廠有職工957人,其中技術人員261人。廠房占地面積17998平方米,建筑面積11861平方米,具有集成電路后工序塑料封裝生產線及LSTTL兼黑白電視機電路生產線各一條,固定資產原值3292.8萬元。年產晶體管660.8萬只,集成電路243.9萬塊,工業總產值2270萬元,實現利潤12萬元。
18 上海無線電二十廠
上海無線電二十廠位于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宜山路711號,是國家電子元件行業骨干企業,專業生產印制線路板,使用普春牌商標。1989年獲國家二級企業稱號。
民國20年(1931年)4月,留美碩士張惠康與同學數人,集資法幣2萬元,在普陀路153號開設亞光制造股份有限公司。1949年上海解放后,由于政府扶植,生產軍用電話柄及電表外殼。1956年改名亞光膠木廠。1959年,國家投資32.5萬元,從普陀路遷到現址。1963年,該廠采用上海無線電技術研究所的科研成果,開始兼產印制線路板。1966年更名為上海無線電二十廠。1975年專業生產印制線路板,年產印制線路板3.13萬平方米。此后,該廠革新設備,并把單機聯成生產線,建成了印刷腐蝕流水線、步進式金屬孔化流水線、助焊劑涂復流水線,從手工轉變為機械化連續化操作。產品從單面、平面發展到雙面、孔化、多層等。
1980年2月,該廠從日本引進全套自動生產線及部分輔助設備,1982年3月投產。彩色電視機印制線路板嚴格按IEC標準組織生產,安全性獲美國UL標準認可,先后獲市、部優質產品稱號。在全國同行業第一、二屆質量評比中均名列榜首。1984~1986年,通過引進和翻版增加了3條生產線,印制線路板年生產能力達70萬平方米,能加工錄像機、電子調諧器等產品上使用的高精度、高密度印制線路板。
1986年,該廠同澳大利亞PCL公司合作開辦普林電路板公司,生產為計算機、通信設備等配套的雙面和多層印制線路板,部分產品出口。1990年起,該廠加速軟性、碳質導電印制線路板新品投產進度,產品批量供應市場。
1990年末,該廠有職工1308人,其中技術人員153人。工廠占地29813平方米,建筑面積27042平方米,有流水生產線4條,固定資產原值4489.7萬元。年產印制線路板48.2萬平方米,工業總產值8300萬元,銷售收入7807.86萬元,實現利潤759.62萬元。
19 上海無線電二十一廠
上海無線電二十一廠位于江寧路631號,是國內示波器的重要生產工廠,是機械電子工業部的骨干企業。產品使用新建牌商標。
新建電儀器材商行于1951年11月創辦,主要從事示波器的制造。1952年8月,改名為新建電儀工業社。生產的示波器有103、105、113、115、125型等5個品種。1956年,新建電儀工業社改名為新建電子儀器廠。同年,在全行業公私合營時,新建電子儀器廠并進了精勤電器工業社等10余家小企業,擴大了生產規模,開始具有制造雙蹤、同步、脈沖等示波器的能力,在無線電行業中享有一定的聲譽。1960年,又并進華成煙廠,職工增加到1665人,生產場地進一步擴大。到1965年,成為國內示波器生產的骨干企業。1966年,改名為上海無線電二十一廠。
歷年來,該廠生產的產品形成系列,有通用、同步、寬帶、高靈敏度、記憶、取樣、矢量、數字存貯示波器,邏輯分析儀,晶體管特性圖示儀等10大類、70多個品種。此外,還開發了電子琴、廣播電視儀器等產品。該廠曾先后引進美國100兆赫數字存貯示波器和100兆赫通用示波器,以及英國邏輯分析儀的生產技術,使產品水平有較大的提高。由于在產品開發、質量、品種、成本價格等方面具有優勢,其中示波器和圖示儀產量長期居于全國前列,并有5種產品獲國家質量銀質獎。1985年,該廠獲電子工業部質量管理獎。1988年,被評為上海市先進企業。
1990年末,該廠有職工1676人,其中技術人員305人。廠房占地面積13840平方米,建筑面積30999平方米,固定資產原值2041萬元。年產電子測量儀器10000臺,其中示波器9204臺,圖示儀796臺,其產量分別占全國總產量的29.9%和41.7%。此外,還生產電子琴4.8萬臺。年工業總產值3589萬元,實現利潤125萬元。
20 上海無線電二十三廠
上海無線電二十三廠位于眉州路431弄220號,是國家高空氣象儀器的骨干企業。產品使用風牌和云飛牌商標。
該廠前身由國際電話制造廠演變而成。1955年10月,工廠轉產高空氣象儀器,并改名為上海國際電訊器材廠。1956年6月,成為制造高空氣象探空儀的工廠。1967年,定名為上海無線電二十三廠。
1968年,該廠試制成功第一臺激光測云儀,淘汰了氣球、弧光測光儀等測云設備。1978年,該產品獲全國科學大會獎。70年代初,試制成功探測30公里以上大氣氣象要素的火箭探空儀。1978年,為國防科學工作委員會研制實時和延時遙測機任務,為中國第一顆極軌氣象衛星配套。1974~1983年,該廠為配合發射運載火箭試驗和發射同步衛星而研制的電子探空儀。
80年代,該廠采用先進技術開發氣象產品,實現對探空數據甲機械自動記錄器進行自動記錄。1988年,生產了有6項氣象要素、數據自動處理、監視網絡的遙測自動氣象站。同時,還開發了激光測煙雷達、雙向測風儀等環境保護氣象儀器。
1990年,該廠產品有轉筒式和電子式兩類探空儀,以及激光測云儀、列車警報器、溫度濕度遙測量控測試系統等產品。其中GZZ2—1型轉筒式電碼探空儀器于1981年獲國家質量銀質獎。1990年末,有職工760人,其中技術人員131人。廠房占地面積11465平方米,建筑面積12162平方米,固定資產原值507萬元。年產高空測候儀9.5萬臺,工業總產值836萬元,實現利潤31萬元。
21 上海無線電二十四廠
上海無線電二十四廠位于武昌路390號。前身是中國自動電訊器材廠,是國內早期的通信設備制造廠之一。1966年10月,上海無線電二十四廠成立后,由民品轉向軍品生產,發展了重疊式單路載波機、四線制12路載波機、6路數字終端機等產品。
從1964年到1967年,為支援國防工業建設,工廠經歷了兩次分廠,1964年在顓橋籌建黃浦儀器廠,支援工人和技術人員759人;1967年在安徽后方基地包建上海遵義器材廠,支援干部、技術員工246人。經過前后分廠調整,導致該廠技術物質基礎的分散和削弱。
進入80年代,該廠在技術引進的基礎上,開發出袖珍式無線電話機、有線無線轉接控制臺、微型音叉、無線電小型電臺等一批新產品。1989年9月3日,該廠研制成功采用微型電子計算機和遙控技術的無線電力負荷控制系統,填補了國內空白。
1990年末,該廠有職工722人,其中技術人員162人。廠房占地面積3178平方米,建筑面積8974平方米,固定資產原值601萬元。年工業總產值916萬元,實現利潤48萬元。
22 上海無線電二十六廠
上海無線電二十六廠位于龍華西路525號,前身由創建于民國13年(1924年)10月的亞美無線電股份有限公司演變而成。該廠是國內微波儀器專業生產定點廠,是機械電子工業部的重點企業。產品使用亞美牌商標。
1952年7月,亞美無線電股份有限公司及修理部、制造廠與亞南制造廠和衷行合并,更名為亞美機電股份有限公司,下設亞美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制造廠、第二制造廠。1955年9月,亞美機電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制造廠改名為上海亞美電器二廠。公私合營后,上海亞美電器二廠隸屬第三機械工業部十局,轉為生產電子測量儀器的專業廠。1956年7月,開始研制、生產輻射儀,供野外勘探放射性礦藏之用,爾后,援建時代電子儀器廠。1959年建成投產后,遂將輻射儀和電子管毫伏計轉移給該廠生產。
1957年5月,上海亞美電器二廠改名上海亞美電器廠。1958年,上海亞美電器廠和華東師范大學合作,研制成功3厘米微波波導測量裝置,填補了國內微波儀器的空白。1959年,國家投資興建金加工車間、新產品試制車間、電子部件車間、電子儀器整機裝配及調試車間等。1966年10月,改名為上海無線電二十六廠。
1970年,該廠開始研制PX系列頻率計,1972年投入生產。1974年,研制網絡分析儀,被稱為微波測量中的“萬用表”。1977年,該廠為衛星地面站配套,研制成功固態全景頻譜分析儀。1983年,研制成功電視掃頻信號發生器,用于電視調諧器生產線,效率提高10倍。GX2C數字小功率計于1985年獲國家質量銀質獎。這些測試儀器投放市場,不僅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且為國家節省外匯。該廠還利用技術優勢,開發了微波爐等家用電器。
1990年末,該廠有職工1164人,其中技術人員198人。廠房占地面積24000平方米,建筑面積21804平方米,固定資產原值1223萬元。該廠產品有數字頻率計、電壓表、波形參數測試儀、干擾場測試儀、傳輸參數測試儀、廣播電視測試儀、信號發生器和民用微波爐等9個大類,200多個品種。年產測量儀器5972臺,微波爐711臺,工業總產值1164萬元,實現利潤15萬元。
23 上海無線電二十七廠
上海無線電二十七廠位于丹陽路60號,是國家電子元件行業重點企業,專業生產電訊變壓器,產品使用雙燈牌商標。1989年獲國家二級企業稱號。1990年獲機械電子工業部質量管理獎。
該廠于1966年10月從上海無線電二廠劃出成立。1972~1984年,經過4次擴建工程,廠房面積增加了6994平方米,增添了設備,改善了生產條件。
1972年,該廠試制成功自動添紙繞線機和小型線圈全自動繞線機。1973年,為了發展電視機部件生產,設計制造了四頭幀包自動繞線機和行包自動繞線機,提高工效10倍。1978年,研制成功50噸三軸自動沖床,使沖制變壓器鐵心片的工效提高8倍,獲電子工業部科技成果二等獎。1984年,自行設計光敏固化變壓器浸漬流水線,提高工效14倍,獲上海市科技成果二等獎。該廠生產的DB—32—446A型和DB—34—463型兩種電源變壓器,采用了阻燃塑料骨架和限溫熔斷器等先進技術,1984年在通信廣播電視工業管理局組織的行業評比中,均被評為一等獎。1987年,該廠參照引進設備又制造了兩條彩色電視機變壓器生產線,以及有關的生產、測試設備,提高工效20%。
1985~1990年,該廠的DB—34—446(463)A電源變壓器獲國家質量銀質獎、7種產品獲部優質產品獎。產品銷往全國11個省市,并出口澳大利亞、保加利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1990年末,該廠有職工953人,其中技術人員138人。工廠占地面積9188平方米,建筑面積13866平方米,固定資產原值1015萬元。年產電訊變壓器321.05萬只,回掃變壓器109.82萬只,偏轉線圈65.76萬只,工業總產值5153萬元,實現利潤389萬元。
24 上海無線電二十八廠
上海無線電二十八廠位于四川中路659號,專業從事線圈生產,產品使用美通牌商標。前身由1950年成立的上海無線電線圈廠演變而成,后更名上海無線電儀器廠。1965年12月,將生產線圈部分從上海無線電儀器廠中劃出,另組成上海無線電二十八廠。
60年代中、后期,該廠研制成功200型中頻變壓器和固定電感,使中頻變壓器進入到第二代。70年代初,新穎的中頻變壓器、行振蕩線圈、行線性調節器、幀振蕩線圈等產品相繼問世,使中頻變壓器跨入第三代。1979年,LCT組合器件試制成功。1982年,自行設計研制成功DL亮度延遲線,技術指標達到國外同類產品水平。1983年,該產品獲國家經濟委員會新產品證書“金龍獎”,并進入國際市場。
1988年,該廠在深圳特區設立通力電子有限公司和寶通電子工貿公司,利用本廠的產品、商標、技術優勢,擴展外貿業務。
1990年末,該廠有職工650人,其中技術人員62人。廠房占地面積7000平方米,建筑面積7584平方米,設備264臺,固定資產原值1361萬元。生產產品有固定電感器、中頻變壓器、延遲線、石英晶體、LC組件等5個大類、42個型號、320個規格品種,年產量2562萬只,工業總產值1924萬元,實現利潤22萬元。
25 上海無線電二十九廠
上海無線電二十九廠位于新肇周路1381號,是機械電子工業部電子元器件行業的重點企業,是國內專業生產半導體三極管的重要單位之一,產品使用紅訊牌商標。
該廠前身為新時代木器廠,1966年12月9日更名為上海無線電二十九廠。1969年9月轉產半導體三極管。同年10月,生產出首批3AD6鍺PNP低頻大功率三極管,當年生產5.38萬只。1970年,該廠全部轉產半導體分立器件。
1970~1981年,該廠先后生產了鍺PNP合金型低頻大功率三極管、鍺PNP合金型低頻中功率三極管、鍺PNP合金型低頻小功率三極管、鍺NPN型低頻小功率三極管4大類。其中3AD35鍺管為特色產品,功率可達50瓦。生產的3BX6鍺管,是市內獨家生產的NPN型低頻小功率三極管。
1972年,該廠開始生產硅管,試制成功的3DD12三極管,解決了國產電視機質量中行管的難題,為民用電視機逐步向大屏幕發展提供了配套產品。同時,重點發展PNP型三極管,1973年產量為8.619萬只,1977年增加到112.74萬只。在硅管生產中,形成硅低頻小功率、硅低頻大功率、硅開關、硅高頻大功率、硅高頻小功率5大系列、50多個品種、500多種規格。主要產品3DA150等,先后獲市、部優質產品獎和國家質量銀質獎。
1987年5月~1988年2月,該廠從美國、日本、聯邦德國等國家引進外延爐、磨光減薄機、拋光機、擴散爐等設備和儀表儀器。另外,從美國引進晶體管PNP、NPN型三重擴散、外延平面管等7項制造工藝和粗鋁絲焊線機,TO—220全自動共晶焊片機等設備,投資582.5萬美元,國內配套設備投資400萬元。同時,建成一幢5000平方米的晶體管生產大樓。僅此一條生產線,就具有年產管芯1.5億只,成品2700萬只晶體管的能力。
1990年末,該廠有職工1054人,其中技術人員187人。廠房占地面積12341.9平方米,建筑面積17604平方米,固定資產原值2709萬元。年產晶體管870.3萬只,工業總產值1877萬元,銷售收入1994萬元,實現利潤17萬元。
26 上海無線電三十廠
上海無線電三十廠位于漕河涇新興技術開發區田林路201號,是廣播電視行業塑料件加工專業廠。有各種規格注塑機50臺。主要生產電視機、收錄機等家電產品機殼和塑料配件等。
該廠前身為上海無線電塑料件廠,1964年8月成立,廠址中山西路913號。產品從旋鈕、線圈管等小型簡單件發展到晶體管收音機外殼、臺式收音機面板等較大型零件。同時,自行設計制造了帶安全門和螺栓升降機構的小型立式注塑機。1966年12月,易名為上海無線電三十廠,遷至萬航渡路683弄34號。
1972年,上海電訊器材廠技工學校劃歸上海無線電三十廠。1973年,自行設計、生產了65、70型晶體管收音機機殼,并自行制造了帶螺桿預塑的60克立式注塑機。1974年,該廠在兄弟單位協作下,建成一個配備專用計算機控制22臺注塑機的群控注塑車間,提高了塑料件生產自動化程度,并榮獲1975年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獎。同時,還建立塑料電鍍小組,承接了上海無線電二廠、三廠,上海一〇一廠及部分外地單位的塑料電鍍加工任務,成為上海電子儀表系統塑料定點生產企業。
80年代,該廠為了適應電視機、收錄機表面裝飾工藝的需要,建造3080平方米的注塑機綜合大樓,先后從日本引進4000克、7000克大型注塑機,生產電視機大型塑殼。同時,在塑料噴涂、燙印、絲印等表面裝飾加工中采用了新工藝,自行設計制造一條塑料噴涂流水線,1988年獲電子工業部科技成果獎。1989年,該廠從日本引進“一次注塑——轉印”系統設備,提高了加工件的質量。
1988年初,該廠在田林路建造廠房4000平方米,1990年底竣工使用。
1990年末,該廠有職工602人,其中技術人員50人,廠房占地面積10259平方米,建筑面積11898平方米,固定資產原值1258萬元。年產塑料件703.9萬只,天線8.7萬支,工業總產值3627萬元,實現利潤129萬元。
27 上海無線電三十二廠
上海無線電三十二廠位于光復西路2359號,主要生產黑白電視機,彩色電視機,黑白、彩色投影電視機和投影屏幕,兼產擴音機、環境試驗設備、小型家用電器。產品使用友誼、多菱、廣得利、電理牌商標。1988年獲上海市先進企業稱號。該廠于1974年3月由上海試驗設備廠改名建立。。
1973年,上海試驗設備廠研制成功友誼牌40厘米全晶體管黑白電視機,在1979年第二屆全國電視機質量評比中獲同類產品第一名。與此同時,該廠在國內率先研制、生產黑白投影電視機和彩色投影電視機,成為國內獨家生產從50~200英寸多種規格投影屏幕的專業工廠。1981年,從日本引進彩色投影電視機進行組裝。1985年,從美國引進彩色投影電視機散件進行組裝。
80年代后期,該廠生產的彩色投影電視機形成投射式、背透式、頂吊式系列,產品廣泛應用于工業、科技、軍事、航天、教育、娛樂等部門。1986年JD35—32U型黑白電視機獲上海市優質產品獎;1987年JD44—36U型黑白電視機獲上海市優質產品獎;1989年JD44—47X型黑白電視機獲機械電子工業部優質產品獎。從90年代起,該廠陸續開發并生產了熱寶、電暖氣機、電子吸塵寶等小型家用電器。
1990年末,該廠有職工816人,其中技術人員147人。廠房占地面積22020平方米,建筑面積18098平方米,固定資產原值978萬元。年產黑白電視機84420臺,彩色投影電視機50臺,熱寶42020臺。工業總產值4753萬元,實現利潤2.8萬元,出口創匯40.11萬美元。
28 上海無線電三十三廠
上海無線電三十三廠位于南石二路曹楊八村120號,是以電訊變壓器為支柱產品的多品種生產廠家,產品使用雙三牌商標。
該廠前身為上海儀表電訊機械修造廠四車間,1975年1月分出建廠。建廠后,專業生產軍用著陸探照燈車及其備品、配件。1980年,因軍工訂貨大幅度下降,該廠遂向多品種發展。是年1月,生產各種電訊變壓器。1986年,又與上海電力學院共同研制成功國內首創的ZCB型全自動觸電保護器,并于次年正式投產。該產品在1987年4月第15屆國際博覽會(薩格勒布)上獲榮譽獎;1988年4月DB—20—14型變壓器在全國首屆收錄機用電源變壓器質量評比中獲一等獎。
1990年末,該廠有職工320人,其中技術人員33人。工廠占地面積11182平方米,建筑面積6968平方米。擁有變壓器生產線2條,固定資產原值253.9萬元。主導產品有電訊變壓器、觸電保護器2大類,137個品種,產量20.7萬只(臺),工業總產值299萬元,銷售收入371.3萬元,虧損114.1萬元。
30 上海無線電三十五廠
上海無線電三十五廠位于斜土路630號,主要生產電話保安配線設備、電視機、收音機、風簾、試模器,產品使用滬新、世界、新源、海鷗牌商標。系集體所有制企業。1990年獲國家二級企業稱號。
該廠于1980年3月由滬新電訊器材廠和長空無線電廠合并建立。當年5月,兩條收音機總裝流水線和插件流水線建成投產,使當年收音機產量增加15萬臺,全年產量比上年增加42%。1981年,由上海無線電二廠援建的2條新型收音機總裝流水線和3條插件線以及浸焊機、銑平機等成套設備安裝竣工,投入運轉,實現了一條龍生產。1982年5月,該廠被國家經濟委員會批準為收音機生產定點單位。1982年第八屆全國收音機評比中,該廠生產的世界牌301型收音機獲一等獎。1983年,該廠設計定型和生產定型的品種共有11項。1984年4月,該廠與上海無線電四廠簽訂合作生產凱歌牌黑白電視機的協議。1988年2月,上海新源機械廠并入上海無線電三十五廠。1989年8月,該廠加工凱歌牌電視機累計達到100萬臺,世界牌收音機獲1989年上海第二屆全國部分家電商品消費者信譽獎。
1990年末,該廠有職工1404人,其中技術人員139人。廠房占地面積11572平方米,建筑面積16639平方米,擁有生產設備261臺,流水生產線9條,固定資產原值956萬元。年產電話保安配線設備62626只/2291546回線,收音機49.63萬臺,加工電視機24.8萬臺,自制電視機4100臺,電子機械設備350臺。工業總產值2899.9萬元,銷售收入3078.1萬元,實現利潤357.3萬元。
31 上海無線電三十六廠
上海無線電三十六廠位于中山南二路520號,是機械電子工業部定點生產天線的專業工廠,系集體所有制企業。產品使用T字、強力牌商標。該廠由上海電視十六廠、上海電子管九廠、上海嵩山電子設備廠于1982年1月合并而成。
1984年,該廠從日本引進不銹鋼拉桿天線生產技術和設備,1986年9月正式投產。生產從手工轉為半機械化、連續化作業,形成年生產能力1500萬支。拉桿天線按GE公司標準組織生產,安全性達到UL標準,TL9—220—Ⅲ拉桿天線先后獲市、部優質產品稱號和檢測優秀獎。1989年起,該廠開發了大眾桑塔納轎車天線,產品小批量供應市場。當年被評為國家二級企業。
1990年末,該廠有職工1017人,其中技術人員77人,工廠占地面積4080平方米,建筑面積9800平方米,有天線裝配流水線7條,固定資產原值911.4萬元。年產拉桿天線640萬支,工業總產值2704萬元,實現利潤45萬元,出口創匯21.2萬美元。
增補內容
32 上海無線電十一廠
上海無線電十一廠位于武夷路174號,是電聲器件專業工廠,主要生產各種揚聲器和電容傳聲器等產品。1980年8月,以國營企業與集體企業聯營的新模式,成立上海飛樂電聲總廠。1984年11月,上海飛樂電聲總廠又以企業、個人參股形式,試辦了國內第一家股份制企業——上海飛樂音響公司,并首次向社會發行股票,影響深遠。
在1961年、1963年全國揚聲器質量評比中,上海無線電十一廠生產的5種飛樂牌揚聲器全部名列第一。飛樂牌揚聲器,不僅在國內供不應求,而且出口到東南亞各國。為發展收音機配套需要,在60年代共開發投產的產品有15個。70年代,隨著錄音機、黑白電視機發展又進一步開發出22個產品。飛樂揚聲器形成“低頻不糊、中頻宏亮、高頻不噪”的特色。1978年,為了促進音響產品的發展,開發了單元揚聲器、橡皮邊揚聲器、高頻揚聲器等3大類產品,滿足了不同層次的需要。80年代,揚聲器升級換代加快,產品進一步系列化。從1980年到1989年共有新品160個。1983年,該廠在橡皮邊揚聲器基礎上,生產了各種復合邊揚聲器,包括泡沫邊、布邊、尼龍邊揚聲器等4個系列、18個品種。其中,承受功率大、頻帶寬、失真小的新一代高順性泡沫揚聲器獲1989年國家質量銀質獎,并進入國際市場。1984年,研制成功的500瓦高音號筒揚聲器具有功率大、靈敏度高、頻響寬等特點,為軍事裝備作出貢獻。
1960年,上海話筒廠并入上海無線電十一廠,繼續生產傳聲器。1963~1967年,先后開發成功臺式動圈傳聲器、寬頻帶小型帶式傳聲器等。1967年,又有多種壓電陶瓷送受話筒投入生產。1970年,與同濟大學合作試制成功新一代電容傳聲器,主要為“701”工程配套。1975年,試制成功全晶體管化廣播電容傳聲器,適應廣播電臺、電視臺、電影廠、劇場等場所廣播錄音和擴音用。同年,又試制成功國內第一只具有超聲波發射功能的無線電傳聲器,改變了長期以來的有線結構,大大擴展了傳聲的空間范圍。1978年,試制成功駐極體電容傳聲器。
1990年末,該公司發展成為一家具備生產電聲器件、成套播控設備、報警系統、載波通信設備、電磁灶和汽車配件等6大門類、246種品種型號的股份制企業。擁有各種設備545臺,主要生產線10條,廠房占地面積4.9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13萬平方米。有職工2668人,其中技術人員238人。年產各類電聲器件1026.6萬只,工業總產值5804萬元,實現利潤42萬元。
32 上海無線電二十五廠
33 上海無線電四十一廠
上海無線電四十一廠位于永嘉路627號,專門生產肆壹牌各類高頻小功率三極管。
原文標題:懷念一下上海無線電廠和她們的產品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電子電路】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任編輯:haq
-
無線
+關注
關注
31文章
5430瀏覽量
173074
原文標題:懷念一下上海無線電廠和她們的產品
文章出處:【微信號:dianzidianlu,微信公眾號:電子電路】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