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央視一年一度的“315”晚會,也曝光了科勒衛浴、寶馬、Max Mara等品牌商店采用人臉識別攝像頭,抓取消費者信息,便于精準“殺熟”。越來越智能化的攝像頭,和越來越“貴重”的人臉,如何從技術上規避兩者的矛盾?智能家居生態系統之中,是否家用監控也會存在信息泄露的風險?
近日,廣州日報記者就此采訪了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院長助理、物理學家馬兆遠。馬兆遠介紹,人臉識別整個流程包括人臉檢測、關鍵點定位、人臉比對三個階段。在具有足夠運算力的設備上,人臉檢測可以在幾毫秒內完成,關鍵點定位也具有毫秒級的響應速度。決定人臉識別快慢的關鍵因素還在于人臉比對的效率,搜索庫越大耗時越多。
“目前主流廠商針對千人規模的應用場景推出的產品,能在幾十毫秒內完成人臉識別,手機端應用的一比一對照能更快。在更大的數據庫搜索方面,已出現使用GPU異構計算的優化方案,對于TB級數據庫也可在毫秒級完成搜索。”
而針對如今“人臉識別”遍地開花,甚至商家不正當使用智能攝像頭抓取人臉這種情況,馬兆遠認為,應當通過法律與技術協作的方式來避免。
“我建議立法禁止使用偷拍設備,完善公共場所攝像頭使用規范,規定商業場所監控攝像頭數據不得接入商戶后臺,只能由安保部門負責查看、存儲和回放。為了進一步提高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能力,建議制定監控攝像頭國家標準,攝像頭輸出視頻流采取兩種模式:安保部門實時查看的視頻流采取對人臉區域加馬賽克處理,保護個人隱私;不加馬賽克的視頻流采取加密存儲。對于加密存儲的原始視頻流,需要有權限的訪問才能調取回放,并在回放時嵌入調用者信息,這樣可以在視頻發生泄漏時追溯到泄漏源。
他還提醒,家用監控攝像頭可能通過通信接口定期或不定期向廠家服務器上傳任何信息,其中就包括采集到的人臉信息。由于智能家居市場魚龍混雜,立法監管的速度跟不上技術發展的節奏,因此信息泄露的風險非常大。
責任編輯:lq
-
gpu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703瀏覽量
128729 -
數據庫
+關注
關注
7文章
3767瀏覽量
64283 -
人臉識別
+關注
關注
76文章
4007瀏覽量
81783
原文標題:人臉識別的毫秒級抓取發展到了什么程度?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