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講述的是霍夫變換的一些內容,并加入一些在生活中的應用,希望能對讀者對于霍夫變換的內容有所了解。
首先我先說的是,霍夫變換是一個特征提取技術。其可用于隔離圖像中特定形狀的特征的技術,應用在圖像分析、計算機視覺和數字圖像處理領域。目的是通過投票程序在特定類型的形狀內找到對象的不完美實例。
這個投票程序是在一個參數空間中進行的,在這個參數空間中,候選對象被當作所謂的累加器空間中的局部最大值來獲得,所述累加器空間由用于計算霍夫變換的算法明確地構建。此處我們主要介紹的是比較基本的霍夫變換在直線中的應用,例如在圖像中檢測直線(線段),Hough變換的主要優點是對于噪聲有良好的魯棒性。
基礎原理介紹
正如我們上面所介紹的那樣,霍夫變換最簡單的是檢測直線。我們知道,直線的方程表示可以由斜率k和截距b表示(這種表示方法,稱為斜截式,也就是高中的時候學習到的一種常用形式),如下所示:
y=kx+b
如果我們用參數空間表示則為(b,k),即,我們可以用斜率和截距就能表示一條直線。但這種形式會產生一個問題,那就是當我們的直線斜率k為無限大的時候(即垂線),這會使得該直線無法使用斜截式來進行表示,此處我們需要使用到另一種直線的表現形式:黑塞法線式(或者簡稱為法線式):
r=xcosθ+ysinθ
其中r是原點到直線上最近點的距離(其他人可能把這記錄為ρ,下面也可以把r看成參數ρ,兩者含義相同),θ是x軸與連接原點和最近點直線之間的夾角。
從而我們可以將圖像的每一條直線與一對參數(r,θ)相關聯。由參數(r,θ)構成的平面有時被稱為霍夫空間,用于表示二維直線所構成的集合。
我們經過Hough變換后,我們圓來笛卡爾坐標系中的一個點可以映射到Hough空間中去。
經過原笛卡爾坐標系中的定點(3,4),通過該點的所有可能直線的(r,θ)的關系。顯示了在極坐標對極徑極角平面繪出所有通過該定點的直線, 將得到一條正弦曲線。正弦曲線的形狀取決于,點到所定義原點的距離r。通常,r越大,正弦曲線的振幅越大,反之則會越小。
所以我們可以得到一個結論,給定平面中的單個點,那么通過該點的所有直線的集合對應于(r,θ)平面中的正弦曲線,這對于該點是獨特的。一組兩個或更多點形成一條直線將產生在該線的(r,θ)處交叉的正弦曲線。因此,檢測共線點的問題可以轉化為找曲線相交點的問題。
例:
考慮下面三個點,這里顯示為黑點。
(注:此處也展示了霍夫變換的幾個基本步驟:首先,對每個點均繪制不同角度的線條,這些線全部經過各自的對應點并顯示為實線。其次,對于每條實線,找到經過原點的對應垂線并顯示為虛線。然后找到虛線的長度和角度。這些值顯示在圖表下方的表格中。這對被轉換的三個點中的每一個都重復該過程。然后將結果繪制成圖,有時稱為霍夫空間圖)
曲線相交的點給出的距離和角度表示各個測試點相交的線。
分析上下文,邊緣段的點(一個或多個)的坐標(xi,yi)在圖像中是已知的,并且因此作為參數線等式中的常量,而r與θ是未知變量是我們要尋找的。如果我們繪制由(r,θ)每個定義的可能值(xi,yi)。
笛卡爾圖像空間中的點映射到霍夫參數空間中的曲線(正弦曲線)。這個點到曲線的變換是直線的霍夫變換。當在霍夫參數空間中查看時,在笛卡爾圖像空間中共線的點變得很明顯,因為它們產生在相同(r,θ)點相交的曲線。
霍夫變換提取直線
我們通過將霍夫參數空間量化為有限間隔或累加器單元來實現變換。隨著算法的運行,每個算法都把(xi,yi)轉換為一個離散化的 (r,θ)曲線,并且沿著這條曲線的累加器單元被遞增。累加器陣列中產生的峰值表示圖像中存在相應的直線的相應證明。
此時需要注意的是,現在我們考慮的是直線的霍夫變換。累加器陣列的維度是二維的(也就是r和θ)。
那么對于圖像來說,(x,y)處的每個像素及其鄰域,霍夫變換算法被用于確定該像素是否有足夠的直線證據。如果是,它將計算該線的參數 (r,θ),然后查找參數落入的累加器箱,并增加該箱的值(投票值)。通過查找具有最高值的箱,通常通過查找累加器空間中的局部最大值,可以提取最可能的線,并且讀出它們的(近似的)幾何定義。
找到這些峰值的最簡單方法是通過應用某種形式的閾值,但其他技術可能在不同情況下產生更好的結果。由于返回的行不包含任何長度信息,因此通常有必要在下一步中查找圖像的哪些部分與哪些行匹配。此外,由于邊緣檢測步驟中存在缺陷誤差,通常會在累加器空間中出現錯誤,這可能使得找到合適的峰值以及適當的線條變得非常重要。
線性霍夫變換的最終結果是類似于累加器的二維陣列(矩陣),該矩陣的一個維度是量化角度θ,另一個維度是量化距離r。矩陣的每個元素的值等于位于由量化參數 (r,θ)表示的線上的點或像素的總和。
所以具有最高值的元素表示輸入圖像中代表最多的直線。我們也可以把累計器單元的結果認為是投票值。換句話說,將每個交點看成一次投票,也就是說A(r,θ)=A(r,θ)+1,所有點都如此進行計算后,可以設置一個閾值,投票大于這個閾值的可以認為是找到的直線。
霍夫變換提取圓
而當我們需要去進行圓檢測的時候,我們累加器是三維累加器,在圓檢測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知道的是其對應的參數方程為:
(x?a)2+(y?b)2=r2
其中a和b是圓心的坐標并且是r半徑。在這種情況下,算法的計算復雜度開始增加,因為我們現在在參數空間和三維累加器中有三個坐標。(通常,累加器陣列的計算和大小隨著參數數量的增加而多項式增加,因此,基本霍夫技術僅適用于簡單曲線。)
它的算法步驟如下:
1.首先創建累加器空間,由每個像素單元格構成。最初每個單元格都設置為0。
2.然后對于每個圖像中的邊緣點(i,j),按照圓方程(i?a)2+(j?b)2=r2將那些可能是一個圓中心的單元格值進行累加。這些單元格在等式中由字母a表示。
3.然后在前面的步驟中由每個可能找到的值a,區找到滿足等式的所有可能值b。
4.搜索累加器空間中的局部最大值。這些單元格表示算法檢測到的圓圈。
如果我們不知道事先定位的圓的半徑,可以使用三維累加器空間來搜索具有任意半徑的圓。當然,這在計算上更加昂貴。
該方法還可以檢測部分位于累加器空間外部的圓,只要該圓的區域內仍有足夠的圓。
總結
霍夫變換在很多地方都有著應用,如果是在OpenCV(Python)下想要使用霍夫變換,只需要使用函數cv2.HoughLinesP函數,需要注意的是該函數并不是標準的霍夫變換,其為:概率霍夫變換,它只分析點的子集并估計這些點都屬于一條直線的概率,這是標準霍夫變換的優化版本。該函數計算代價少,執行更快,但準確度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cv2.HoughLinesP函數的語法如下:
cv2.HoughLinesP(image,rho,theta,threshold,minLineLength,maxLineGap)
其參數分別解釋如下:
·image:要處理的二值圖像;·rho:線段的幾何表示,表示取距離的間隔,一般取1;·theta:線段的幾何表示,表示取角度的間隔,一般取np.pi/180;·threshold:閾值,低于該閾值的會被忽略;·minLineLength:最小直線長度,小于該長度會被忽略;·maxLineGap:最大線段間隙,大于此間隙才被認為是兩條直線。
霍夫變換在自動駕駛中也有所應用,可以如下面一個簡單例子所示,其實現的是對我們畫面中的道路直線進行的檢測:
import osimport reimport cv2import numpy as np
# 初始化一個掩膜def mask_create(): img = cv2.imread(‘0.png’) zero = np.zeros_like(img[:, :, 0]) poly = np.array([[50, 270], [220, 160], [345, 160], [480, 270]]) zero_fixed = cv2.fillConvexPoly(zero, poly, (255, 255, 255)) return zero_fixed
# 掩膜計算,傳入的圖像需要是BGR圖def mask_calc(frame, mask): img = cv2.bitwise_and(frame[:, :, 0], frame[:, :, 0], mask=mask) return img
# 圖像閾值操作,傳入的圖片需要是灰度圖def threshold(low, high, img): ret, thresh = cv2.threshold(img, low, high, cv2.THRESH_BINARY) return thresh
# 對圖像進行霍夫變換,輸入的圖像需要是二值圖,距離r為1,旋轉角為1度,投票閾值為30,最遠距離為200像素# 并在原圖上進行繪制圖像def hough(thresh, img): lines = cv2.HoughLinesP(thresh, 1, np.pi/180, 30, maxLineGap=200) try: for line in lines: x1, y1, x2, y2 = line[0] img = cv2.line(img, (x1, y1), (x2, y2), (255, 255, 255), 3) except: return img else: return img# 主函數def mainn(): # 讀取數據 col_frames = os.listdir(‘。。/frames/’) # 排序 col_frames.sort(key=lambda f: int(re.sub(‘D’, ‘’, f))) # 讀取畫面每一幀 for i in col_frames: img = cv2.imread(i) # 構建一個掩膜 mask = mask_create() # 對原圖像進行掩膜計算 masked_frame = mask_calc(img, mask) thresh = threshold(135, 255, masked_frame) img = hough(thresh, img) cv2.imshow(‘img’, img) if cv2.waitKey(40) == ord(‘q’): break cv2.destroyAllWindows()
mainn()
編輯:jq
-
函數
+關注
關注
3文章
4304瀏覽量
62429 -
OpenCV
+關注
關注
30文章
628瀏覽量
41262 -
python
+關注
關注
56文章
4782瀏覽量
84453
原文標題:[OpenCV]經典霍夫變換原理
文章出處:【微信號:vision263com,微信公眾號:新機器視覺】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