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臺積電上發出全面漲價通知:以 16/12nm 為分界線,16/12nm 以上(含12nm)的成熟制程報價調漲 15~20%,先進制程報價上調 7%~8%。基本上28nm/16nm/12nm等成熟制程工藝的報價上漲了20%。
業內行業專家認為,漲價篩選出真正的需求,嚇退重復下單、四處亂下單的 “非優質客戶”。這一點會是臺積電這次漲價非常主要的目的之一。現在全球重復下單問題太嚴重,芯片產業的供需失衡,甚至讓很多產品已經有很長的時間陷入長短料問題。
很多客戶擔心疫情、中美關系等風險會影響到供貨狀況,因此四處在多個晶圓廠投單,明明手上真實需求沒有這么多,但偏偏要找 2~3 家代工廠買保險。
萬一哪一天終端需求大反轉,但因為重復下單而掩飾了需求反轉的真實情況。最后掀蓋時,會讓整個供需體系崩潰,臺積電自然也會受傷。
據臺灣供應鏈消息,IC 設計業者也開始與客戶討論新一輪漲價,但相較過往,業者坦言,盡管客戶有意持續拉貨,但對于庫存、價格態度已趨于保守,后續能否“完全”轉嫁恐需視各產業現況,顯然成本壓力已逐步浮現,IC 設計也成為晶圓代工、終端客戶兩只大象間的夾心餅。
IC 設計自去年底開始,由于晶圓代工成本連番上漲,業者也透過階段式的價格調整策略,如取消每季折扣、滾動式調漲,將上漲成本轉嫁至客戶,客戶在市況大好的前提下多數是同意協商,接受“超額轉嫁”。
不過,隨著部分產業需求出現轉折,如筆電、面板等,客戶對價格敏感度大增,主要因素即是不愿意囤積高價庫存,導致后續價格下滑時,成本仍維持高檔,進一步侵蝕獲利。
有業者形容,IC 設計如同一只小螞蟻,晶圓代工、終端客戶就像兩只大象,盡管兩只大象對于價格意見不同,卻都透過小螞蟻傳話,凸顯 IC 設計業者在產業中扮演的夾心餅角色。
業者表示,現今晶圓代工產能仍是供不應求,近期更傳出晶圓代工廠要求中小型 IC 設計業者簽長約,目的是要鎖量、鎖價,且價格是以上漲過后的價格去計算,更讓中小型 IC 設計業者獲利表現受壓。
就連單季營收百億元左右的業者也坦言,在晶圓廠的 bargain power(議價能力) 還是不夠,營收規模至少要像臺灣 IC 設計三大廠如聯發科、聯詠、瑞昱才具備足夠議價能力。
IC 設計普遍認為,若晶圓代工價格持續上漲至終端客戶無法接受時,屆時將由自身吸收部份成本,毛利率不斷創高的情況也會稍見收斂,整體供需回歸市場實際面。
本文資料來自Digitmes中文網和矩亨網,編輯整理發布。
-
臺積電
+關注
關注
44文章
5611瀏覽量
166162 -
IC設計
+關注
關注
37文章
1292瀏覽量
103780 -
芯片代工
+關注
關注
0文章
99瀏覽量
1811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