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報道(文/梁浩斌)在10nm及以下先進制程的競爭中,臺積電與三星已經成為了唯二的對手。在2020年5nm實現量產時,同樣的Cortex-A76內核在基于三星的5nm制程芯片上,同頻功耗要比基于臺積電5nm制程的芯片高出20%-30%,因此三星的5nm也被不少人認為是“翻車”的一代產品。
當然,如今各家晶圓代工廠對于工藝節點上的命名更像是玩“數字游戲”。比如三星當年的8nm工藝就跟臺積電10nm的晶體管密度幾乎相同,而英特爾最近也將他們原本的10nm Enhanced SuperFin工藝,命名為Intel 7。從TechCenturio的數據來看,英特爾10nm的晶體管密度其實與臺積電第一代的7nm相當。
值得一提的是,在性能上落后的同時,臺積電5nm量產的時間還比三星提早半年。而作為追趕者,三星似乎將賭注壓在了下一個工藝節點。早在臺積電之前,三星就公布了大量3nm節點的細節,并高調放出清晰的路線規劃,展示出很大的決心,要搶先在臺積電之前實現量產。
三星推遲3nm量產時間: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在10月7日的Samsung Foundry Forum 2021上,三星宣布推遲了3nm的量產計劃,從原本的今年年底量產推遲至明年上半年。有意思的是,臺積電今年8月也宣布推遲3nm量產的時間。
對于晶圓代工領域,制程工藝的競爭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臺積電憑借在7nm、5nm節點量產時間上的巨大領先優勢,獲得了蘋果、AMD等大客戶青睞。也正是憑借各個工藝節點上積累下來的口碑,臺積電在此前新工藝節點還未實現量產時,就已經獲得大量訂單,包括明年的3nm。
在2015-2016年期間,三星就曾一度奪走了臺積電不少大客戶的訂單,實現了收入的大幅度增長。不過后來還是因為臺積電在先進制程上的領先,以及三星自家智能手機芯片的衰退而導致銷售額下滑。
三星在2018年公開表示,目標是先超越聯電和格芯,最終超越臺積電成為第一。實際上,TrendForce公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十大晶圓代工廠營收排名中,三星已經成功超越聯電和格芯排名第二,僅次于臺積電。
三星在自己的路線規劃中,選定了3nm作為超越臺積電的節點。早在2018年,三星就宣布在3nm節點放棄FinFET(F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鰭式場效應晶體管),選擇GAA(Gate-all-around,環繞柵極)路線,三星的GAA技術又被稱為MBCFET。
三星官方的資料顯示,一般的GAAFET形式是納米線溝道,溝道的外廓被柵極完全包裹,接觸面積相比于傳統的FinFET更好,意味著更好的靜電特性,并且可以進一步縮小尺寸。
不過三星認為,納米線溝道設計過于復雜,相比性能上的提升,要付出的成本可能過于巨大。因此三星改進了GAA形式,采用MBCFET(Multi-Bridge-Channel FET,多橋-通道場效應管),將GAAFET中的納米線換成更簡單的納米片堆疊。三星表示MBCFET的設計可以兼容FinFET技術,在面積不變的情況下提升性能,并保留GAAFET的全部優點。
在7號的Foundry Forum上,三星還強調他們的3nm GAA制程技術相比5nm可以降低35%的芯片面積,并提高30%性能或降低50%功耗。而這個數據,要比臺積電N3領先不小。
主要原因是,臺積電在3nm節點上比較保守,依然選擇了成熟的FinFET工藝來開發N3制程。從臺積電公開的消息來看,N3相比N5在同功耗下提供10%~15%的性能增幅,或者在同性能下降低25%~30%的能耗。
所以,明年的3nm節點,如果兩家代工廠能按照預定計劃實現量產,那么這一年很可能是三星在先進制程技術上第一次從量產時間、技術先進性上超越臺積電。當然,這或許是臺積電一直以來的策略,畢竟在20nm節點上,臺積電就比競爭對手更遲使用FinFET工藝。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臺積電在GAA架構上本身就已經落后。對于三星和臺積電來說,如果不能在3nm節點的量產時間上取得領先,那么在市場上將會處于被動地位。而有業內人士表示,臺積電在GAA架構的開發商落后三星12至18個月。而為了N3制程盡快量產,不得不以更穩定可靠的FinFET工藝爭取趕在三星之前實現量產。
晶圓代工市場大變局會出現嗎?
根據TrendForce的數據,2021第一季度晶圓代工市場中,臺積電依然處于絕對霸主的地位,市場份額高達55%,而三星雖然已經超宇格芯和聯電排名第二,但份額只有17%。在近20年間,臺積電作為晶圓代工模式的開創者,已經積累了太多資源,似乎已經沒有人可以撼動臺積電的地位。
晶圓代工是一個重資產高投入的行業,三星為了追趕臺積電,計劃在2030年前投資1160億美元,希望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企業。而臺積電也已經宣布未來三年內向代工業務投資1000億美元,以維持自己的市場地位。
正如英特爾在10nm的技術路線上遇到的問題,14nm一用就是5年,臺積電是否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不得而知,但臺積電的競爭對手確實已經開始提速。
在這次Foundry Forum上,三星還宣布計劃在2025年量產2nm節點的產品,并在2026年開始開始大量上市。另一方面,英特爾今年3月宣布重啟晶圓代工業務,表示在2023年下半年量產基于FinFET工藝的Intel 3(類似于臺積電3nm),而英特爾2nm制程甚至比三星還要早,預計在2024年量產基于GAA技術的Intel 20A。
但計劃終歸是計劃,跳票才是常態,未來先進制程競爭對晶圓代工市場的影響還得且看且行。
當然,如今各家晶圓代工廠對于工藝節點上的命名更像是玩“數字游戲”。比如三星當年的8nm工藝就跟臺積電10nm的晶體管密度幾乎相同,而英特爾最近也將他們原本的10nm Enhanced SuperFin工藝,命名為Intel 7。從TechCenturio的數據來看,英特爾10nm的晶體管密度其實與臺積電第一代的7nm相當。
值得一提的是,在性能上落后的同時,臺積電5nm量產的時間還比三星提早半年。而作為追趕者,三星似乎將賭注壓在了下一個工藝節點。早在臺積電之前,三星就公布了大量3nm節點的細節,并高調放出清晰的路線規劃,展示出很大的決心,要搶先在臺積電之前實現量產。
三星推遲3nm量產時間: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在10月7日的Samsung Foundry Forum 2021上,三星宣布推遲了3nm的量產計劃,從原本的今年年底量產推遲至明年上半年。有意思的是,臺積電今年8月也宣布推遲3nm量產的時間。
對于晶圓代工領域,制程工藝的競爭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臺積電憑借在7nm、5nm節點量產時間上的巨大領先優勢,獲得了蘋果、AMD等大客戶青睞。也正是憑借各個工藝節點上積累下來的口碑,臺積電在此前新工藝節點還未實現量產時,就已經獲得大量訂單,包括明年的3nm。
在2015-2016年期間,三星就曾一度奪走了臺積電不少大客戶的訂單,實現了收入的大幅度增長。不過后來還是因為臺積電在先進制程上的領先,以及三星自家智能手機芯片的衰退而導致銷售額下滑。
三星在2018年公開表示,目標是先超越聯電和格芯,最終超越臺積電成為第一。實際上,TrendForce公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十大晶圓代工廠營收排名中,三星已經成功超越聯電和格芯排名第二,僅次于臺積電。
三星在自己的路線規劃中,選定了3nm作為超越臺積電的節點。早在2018年,三星就宣布在3nm節點放棄FinFET(Fin Field-Effect Transistor,鰭式場效應晶體管),選擇GAA(Gate-all-around,環繞柵極)路線,三星的GAA技術又被稱為MBCFET。
三星官方的資料顯示,一般的GAAFET形式是納米線溝道,溝道的外廓被柵極完全包裹,接觸面積相比于傳統的FinFET更好,意味著更好的靜電特性,并且可以進一步縮小尺寸。
不過三星認為,納米線溝道設計過于復雜,相比性能上的提升,要付出的成本可能過于巨大。因此三星改進了GAA形式,采用MBCFET(Multi-Bridge-Channel FET,多橋-通道場效應管),將GAAFET中的納米線換成更簡單的納米片堆疊。三星表示MBCFET的設計可以兼容FinFET技術,在面積不變的情況下提升性能,并保留GAAFET的全部優點。
在7號的Foundry Forum上,三星還強調他們的3nm GAA制程技術相比5nm可以降低35%的芯片面積,并提高30%性能或降低50%功耗。而這個數據,要比臺積電N3領先不小。
主要原因是,臺積電在3nm節點上比較保守,依然選擇了成熟的FinFET工藝來開發N3制程。從臺積電公開的消息來看,N3相比N5在同功耗下提供10%~15%的性能增幅,或者在同性能下降低25%~30%的能耗。
所以,明年的3nm節點,如果兩家代工廠能按照預定計劃實現量產,那么這一年很可能是三星在先進制程技術上第一次從量產時間、技術先進性上超越臺積電。當然,這或許是臺積電一直以來的策略,畢竟在20nm節點上,臺積電就比競爭對手更遲使用FinFET工藝。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臺積電在GAA架構上本身就已經落后。對于三星和臺積電來說,如果不能在3nm節點的量產時間上取得領先,那么在市場上將會處于被動地位。而有業內人士表示,臺積電在GAA架構的開發商落后三星12至18個月。而為了N3制程盡快量產,不得不以更穩定可靠的FinFET工藝爭取趕在三星之前實現量產。
晶圓代工市場大變局會出現嗎?
根據TrendForce的數據,2021第一季度晶圓代工市場中,臺積電依然處于絕對霸主的地位,市場份額高達55%,而三星雖然已經超宇格芯和聯電排名第二,但份額只有17%。在近20年間,臺積電作為晶圓代工模式的開創者,已經積累了太多資源,似乎已經沒有人可以撼動臺積電的地位。
晶圓代工是一個重資產高投入的行業,三星為了追趕臺積電,計劃在2030年前投資1160億美元,希望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代工企業。而臺積電也已經宣布未來三年內向代工業務投資1000億美元,以維持自己的市場地位。
正如英特爾在10nm的技術路線上遇到的問題,14nm一用就是5年,臺積電是否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不得而知,但臺積電的競爭對手確實已經開始提速。
在這次Foundry Forum上,三星還宣布計劃在2025年量產2nm節點的產品,并在2026年開始開始大量上市。另一方面,英特爾今年3月宣布重啟晶圓代工業務,表示在2023年下半年量產基于FinFET工藝的Intel 3(類似于臺積電3nm),而英特爾2nm制程甚至比三星還要早,預計在2024年量產基于GAA技術的Intel 20A。
但計劃終歸是計劃,跳票才是常態,未來先進制程競爭對晶圓代工市場的影響還得且看且行。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三星電子
+關注
關注
34文章
15786瀏覽量
180609 -
臺積電
+關注
關注
43文章
5519瀏覽量
165625 -
晶圓代工
+關注
關注
6文章
839瀏覽量
4841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臺積電3nm工藝穩坐釣魚臺,三星因良率問題遇冷
近日,全球芯片代工領域掀起了不小的波瀾。據媒體報道,臺積電在3nm制程的芯片代工價格上調5%之后,依然收獲了供不應求的訂單局面。而與此同時,韓國的三
臺積電3nm產能供不應求,驍龍8 Gen44成本或增
在半導體行業的最新動態中,三星的3nm GAA工藝量產并未如預期般成功,其首個3nm工藝節點SF3
臺積電3nm工藝產能緊俏,蘋果等四巨頭瓜分
據臺灣媒體報道,近期全球芯片制造巨頭臺積電面臨了3nm系列工藝產能的激烈競爭。據悉,蘋果、高通、英偉達和AMD這四大科技巨頭已經率先瓜分完了臺
蘋果自研AI服務器芯片,預計2025年臺積電3nm工藝
4 月 24 日,知名數碼博主@手機晶片達人發布動態,爆料蘋果正研發自家 AI 服務器芯片,預計 2025 年下半年量產,采用臺積電
三星電子澄清:3nm芯片并非更名2nm,下半年將量產
李時榮聲稱,“客戶對代工企業的產品競爭力與穩定供應有嚴格要求,而4nm工藝已步入成熟良率階段。我們正積極籌備后半年第二代3nm工藝及明年2nm
三星力爭取高通3nm訂單,挑戰臺積電代工霸權?
供應鏈消息指出,盡管面臨三星的熱情攻勢,高通依然在認真權衡未來兩年內是否繼續采用包括臺積電和三星在內的“雙重晶圓代工”策略以降低成本。然而,
傳臺積電明年上半年產能利用率重回80%,今年底3nm月產6~7萬片
半導體設備制造企業表示,臺積電的年美元銷售下降幅度預計將低于當初預測的10%,到年末為止,全體生產能力利用率也將逐漸上升,到2024年上半年將恢復到80%。
臺積電3nm月產能明年將增至10萬片
臺積電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3nm智能手機芯片apple a17 pro,該芯片也用于新款iphone 15 pro。據悉,tsmc到2023年為止,將只批量生產蘋果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