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金融發展的歷史,也是信任機制逐漸完善、信用體系不斷發展的歷史。從以血緣、家族為紐帶,到以合同、商業票據、信券等作為維護權益的信用工具。到了數字時代,在一次次掃碼、一筆筆支付中,基于信任的交互行為無處不在,也讓你我與ABCD(AI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和大數據)等一系列高大上的技術相遇。
數字化的進程,也意味著新的產業規則、技術體系開始重建、升級、迭代。其中,與經濟生活相關的金融數字化底座,就是社會信任的重要載體。這就要求支撐金融產業的科技,不能是“獨木一根”,而是“四梁八柱”,才具有很強的抗沖擊能力和韌性。
“四梁八柱”,是中國古代傳統的一種建筑結構,靠四根梁和八根柱子支撐著整個建筑。在金融科技領域,哪些技術是信任體系的核心支柱?社會發展又需要怎樣的“信任大廈”,來容納和服務更廣泛的人群?
站在舊年與新歲的交匯處,我們可以從中國金融科技產業的實踐與進程中,深入了解一下,智能時代的信任體系該如何建構?
描摹圖紙:未來金融需要怎樣的信任體系?
如前所說,金融的歷史也是信任機制不斷發展、完善、重構的過程。智能時代,金融行為可以發生在虛擬與實體之間、陌生人之間、國家企業個體之間,如此廣泛的數據往來中,信任該如何建立,身份和權益如何明確,是當務之急需要解決的問題,成了金融科技的首要挑戰。
以數字經濟當下的發展進程,可以作為信任體系的“建設圖紙”,主要有三大前提需要考量.
1.嚴格數據保護,要求合法合規的信任機制。
過去很多數字化應用并沒有將用戶隱私、數據安全、數據流動與歸屬等作為首要考核點,人臉識別、大數據畫像等被濫用的情況存在。
而目前,數據保護已經被納入到各國的監管之中,中國在2021年出臺了《個人信息保護法》,規范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的具體要求;歐盟、美國、新加坡、韓國等國家和地區也都頒布了相應的規章條例,用技術手段落實數據保護已經成為不可逆的時代洪流。
金融機構、金融科技公司等,必須在新的“信任底座”上,去推進應用創新,合規而有效地發揮數據生產力。
2.數智化發展速度,要求高效的金融科技創新。
在諸多行業中,金融領域的合法合規需求是最強的,對科技創新的速度和要求也很高。在全社會加速走向數智化的過程當中,如果技術手段沒有跟上,做不到數據安全可靠高效流通,無法及時檢測出新型欺詐或非法行為,會給民生經濟生活帶來突出的影響。
舉個例子,疫情防控期間跨地跨境的人員流動,大家往往需要生成、驗證、轉存不同地區的健康碼,這個過程中存在著較多的難題:居民的個人隱私信息如何保障,怎樣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及合規使用,在跨境互認時如何保證高效準確便捷等,相信是很多人都有過的疑問,而消除大眾顧慮、建立合規信任機制,也是平臺及科技公司的責任。
3.數字金融的社會效益,要求科技推進公平普惠。
數智化技術蓬勃發展,新型金融服務自然不能只服務少數VIP客戶,而需要向普通群體擴散,避免數字鴻溝,推動科技平衡和社會公平。
而現實中,一方面,大客戶的征信數據、個人數據更全面,有利于系統處理分析,更容易獲得金融服務,缺少傳統征信數據的小微企業和個人如何能被普惠金融覆蓋,需要新的技術能力支持。
同時,金融創新的場景眾多,僅靠數家頭部企業的參與很難面面俱到、高效覆蓋,比如很多場景都可以引入數字虛擬人來為群眾提供服務,但每家都自己研發多模態技術、人工智能算法等不現實也不經濟,這就需要開源開放的技術生態體系。
合規、創新、普惠,構成了數字時代的信任基座。在眾多金融企業中,微眾銀行率先描繪出了一張相對完整的科技“圖紙”:
作為國內首家互聯網銀行,自2014年成立開始一直重視探索ABCD(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四大技術和應用,2017年成為國內首家獲評“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的商業銀行,除了擁有自身所有重要業務和技術系統的知識產權,還積極牽頭打造了國產聯盟鏈開源底層平臺FISCO BCOS、全球首個工業級人工智能聯邦學習開源框架FATE等,助力整個行業共建開源生態,推動數字時代的信任體系與信任傳遞。
從微眾銀行的探索中,或許我們能夠更清晰地看到,支撐信任大廈的“四梁八柱”。
框架建構:數據地基與技術梁木
大廈永固,是棟梁榱桷之全也。要承載整個社會不斷發展的信任體系,需要持續夯實數據基座與科技的“梁木”。
經過七年探索,微眾銀行也錘煉出了“四梁八柱”的技術支撐體系,構筑起了新型的數字化基礎設施.
1.區塊鏈。基于密碼學技術和分布式計算,各方節點將數據或其摘要上鏈存儲,數據不可篡改,通過數據存證確立產權,并在后續數據流傳過程中追蹤數據的分享傳播,實現數據全生命周期的合規,充分保護數據屬主隱私。
目前,微眾銀行已成功突破高性能計算、大規模網絡、跨鏈互聯、隱私計算、全面可治理等一系列區塊鏈核心技術,專利申請量位居全球前列,并實現了從國密算法、操作系統、芯片架構到服務器平臺的完整國產化支持,建立了領先而安全可控的區塊鏈技術支柱。
2.大數據。大數據底層技術框架和平臺是數據基礎設施的重中之重,能夠支撐高并發、高可用、多租戶隔離和資源管控等工作,讓業務與數據高效便捷地交互,通過數據地圖、數據脫敏工具、數據質量工具等支撐數據應用,為數字經濟提供助力。
微眾銀行的WeDataSphere 等數據管理平臺套件,形成了完整的大數據平臺技術體系,包含平臺工具、數據工具、應用工具,涵蓋數據管理開發全流程,提供可靠的基礎計算存儲數據交換能力及強大的機器學習能力,就是支撐數據存算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
3.云計算。微眾銀行在立行之初,就依托云技術,構建了基于安全可控技術的全分布式銀行系統構架,以支持金融業務的發展,也是國內首個建成“去IOE”科技架構的銀行。該系統架構的搭建,為微眾銀行節省了巨額費用,將單賬戶每年IT運維成本降低至同業的1/10以下。
4.人工智能?;贏I深度理解分析數據,讓許多創新服務成為可能,幫助金融服務觸達更多人群。比如微眾銀行的智能客服,就通過通用算法模型與個性化數據的結合進行遷移學習,可以為廣大客戶提供7×24便捷服務。智能應用的同時會放大隱私風險,這時AI與區塊鏈結合,能夠讓數據挖掘合法合規,保護個人信息與企業數據機密,助力數字經濟良性有序地向前發展。因此,微眾銀行也發布了全球首個工業級人工智能聯邦學習開源框架FATE,推動更多伙伴擁抱智能技術趨勢。
5.其他新技術。隨著隱私保護、數據合法合規使用等逐漸規范,一系列前沿技術也引起重視。比如結合安全多方計算、聯邦學習、同態加密等技術,可以實現數據全流程的隱私計算,在不泄露敏感數據的前提下,安全地進行數據分析并驗證,發揮數據價值,也吸引了各大頭部科技企業紛紛投入,誕生了微眾銀行 FATE 和 WeDPR、騰訊 Angel PowerFL、谷歌 Asylo、臉書 CrypTen 等一系列隱私計算框架。
可以看到,微眾銀行基于ABCD等科技的梁木,研發出了一整套涵括底層技術、中間件、分布式數字身份、數據隱私保護、跨鏈、消息協作、數據治理等在內的技術方案,打牢信任體系的核心框架,支撐起數字經濟的重量。這一建造范式,或許會成為金融科技發展的藍本之一。
細節描畫:雕梁畫棟的應用風景
科技研發最擔心的是無法落地應用實踐。目前,微眾銀行基于ABCD核心技術打造的信任大廈已經非常牢固,下一步,則是引入更多創新和場景,與不同領域相結合,充分發揮創意來雕梁畫棟,形成廣泛可落地的解決方案,將數字生活打造得更加多元而宜居。
通過微眾銀行的實踐,可以看到,技術體系綜合應用所能發揮的價值空間有哪些。
1.數據流通。
疫情推動了數字化業務的快速生長,也誕生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新場景與新挑戰,尤其是政務治理工作,對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的要求很高,數據流通安全和服務創新的難度高,會大大影響治理效率。
就拿前文提到的健康碼跨境互認來說,微眾銀行就在粵澳兩地的聯防場景中,探索出了科技支撐數據可信跨境流通的模式:基于區塊鏈的實體身份標識及可驗證數字憑證技術,2020 年 5 月,澳門特區和廣東省啟動了“ 粵康碼”與“澳門健康碼”互認系統,將健康碼相關信息轉化為加密的可驗證數字憑證,兩地機構在后臺不互聯的情況下依然可以驗證信息的真實有效性,在用戶知情、授權和主導下,實現了數據高效流通,目前服務了數以億計的人次在粵澳兩地跨境通行,支持了復工復產和社會交流的暢通。
同樣,智能化、自動化的智慧城市建設,也可以通過區塊鏈技術來完成。在澳門智慧城市建設項目中,微眾銀行基于區塊鏈的分布式身份開源解決方案WeIdentity,在滿足數據保密的前提下實現了澳門居民各類個人證件的數據互通,將居民政務材料辦理時間從原來的14天至30天不等縮短至7天以內。
此外,雙碳戰略是當下的工作重點,綠色治理中也存在許多痛點,比如激勵措施缺乏有效的量化方案等。為此,微眾銀行結合區塊鏈社會治理框架“善度”與區塊鏈開源技術,支持四川省瀘州市政府打造政府級碳普惠平臺“綠芽積分”項目。項目通過區塊鏈、大數據、物聯網等多項前沿技術,實現了綠色行動的公平公開、透明可信,成為生態環境部“提升公民生態文明意識行動計劃”2021十佳公眾參與案例之一。
2.產業升級。
數字化浪潮下,許多行業傳統的業務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企事業機構的需求。以版權保護為例,隨著個人創作者的增加,數字作品日益豐富多彩,與此同時很多創作沒有及時進行版權登記,抄襲等知識產權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如何幫助創作者確權、維權,是內容平臺和監管機構面臨的挑戰。
為此,微眾銀行與人民網合作,基于區塊鏈技術,搭建了“人民版權”平臺,引入國家監管機構、權威媒體機構、仲裁機構、公證機構、互聯網法院等多個節點,形成了包含互聯網法院、公證、司法鑒定、律師、仲裁為一體的權威司法梯度化服務體系。與傳統的維權模式相比,人民版權平臺僅需一半價格便可完成確權、維權全流程,幫助創作者以最小成本、最高效率進行維權。目前,該平臺已經為超過500萬篇新聞稿件進行版權存證,識別采集媒體站點總量達1200萬個,全量數據池日均監測過億,年監測總量約為547億,滿足圖文、視頻全網監測需求。
另一個亟待升級的業務場景,則是金融對賬。機構間商業往來離不開對賬流程,而傳統使用批量文件傳輸的方式效率很低,并且不同機構采用的數據標準、數據結構很可能不一致,進一步增加了對賬難度。而考慮到商業機密和隱私保護,建立“一張賬”系統的可能性很小,如何在數據獨立、安全合規的同時,提升對賬效率。
綜合技術體系,正在越來越多依賴數據協同生產的行業場景中,成為業務合規、服務創新的護航者。
3.個人安全
大家想必都有類似的經驗,不想授權給某些應用訪問個人數據的權限,可是不授權就無法使用相關服務?!秱€人信息保護法》明確保護了個人的數據主權,但很多時候大家為了便捷的生活工作,不得不妥協“被迫”授權。技術能不能改變這種情況,緩解授權后的隱私焦慮呢?
微眾銀行牽頭發起的個人信息可攜帶權落地倡議-分布式數據傳輸協議DDTP,讓我們看到了可行性。基于DDTP,用戶可從數據提供者處下載個人信息數據,并存儲在個人指定的位置。為了確保個人真實意愿、防止真實數據被篡改、保持傳輸給接收者的個人信息與提供者提供的個人信息一致,經用戶授權后,可進一步引入權威中立的第三方機構參與見證該個人數據文件的存儲過程,并獲取相關文件的哈希值(而非源文件)作為“數據指紋”存儲于區塊鏈上。此后,用戶可將已下載的個人信息數據傳輸給數據接收者,并對使用范圍和使用目的等進行授權。數據接收者在收到個人信息數據文件之后,可以通過區塊鏈進行基于哈希值的可驗證數字憑證“數據指紋”的核驗,從而完成驗真的過程。與此同時,個人的所有授權記錄、數據接收者的具體使用情況也皆可在鏈上進行記錄,便于個人未來追溯相關文件的流轉。
可以說,DDTP通過區塊鏈等相關技術,讓個人用戶在授權之后,也能夠掌握數據主權,實現全流程監管,從而真正實現“我的數據我做主”,最大程度地保護了個人數據安全。隨著大家對數據主權越來越重視,未來的數字應用或許都將被改變和重塑。
社會、產業與個人的相繼進場、協同描畫,正在讓一座新的“信任大廈”拔地而起,容納越來越豐富多彩的數字生活。
藍本復制:產業集結與價值躍升
微眾銀行的實踐,不僅表現在貢獻眾多自研技術與解決方案上,也正在通過一系列開源合作戰略,承擔起科技企業的社會責任,嘗試與更多伙伴一起,讓信任大廈的建設藍圖,可以被復用到更廣闊的領域,激活更多創意和產業空間。
這個藍本復制的過程,也是生態成形的過程。
第一步,建立標準。將中國探索、中國實踐,轉化為技術標準話語權,微眾銀行積極參與到ISO、IEEE等多個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區塊鏈標準制定工作中,助推中國國產區塊鏈技術和實踐經驗,成為國際通行的法定標準乃至事實標準,參與了ISO/TC307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標委會的多項國際標準、國際標準IEEE P2418.2《區塊鏈數據格式規范》、工信部標準院牽頭的十余項團體標準等的制定。
第二步,技術開源。通過技術開源開放,鼓勵更多開發者、高校、技術企業共享技術機遇、參與技術創新。一方面,微眾銀行將自身打造的全棧技術體系開源開放,目前已經開源了區塊鏈底層平臺FISCO BCOS、中間件平臺WeBASE、實體身份認證與可信數據交換方案WeIdentity、分布式消息協作方案WeEvent、跨鏈協作平臺WeCross、場景式隱私保護解決方案WeDPR、聯盟鏈可信預言機Truora、金融級大數據平臺套件WeDataSphere、人工智能聯邦學習開源框架FATE等30多個開源項目,為產業伙伴實現“開箱即用”提供工具支持,降低應用開發門檻和成本。
第三步,人才培養。聯合產學研力量,培育區塊鏈專業人才。通過全國巡回Meetup、實操特訓營、生態應用研討會、每周社群公開課等形式,為開發者提供系統性指導;面向高校,開展各類區塊鏈技術競賽,舉辦了2018金鏈盟中國區塊鏈應用大賽、微眾銀行金融科技高校大賽等,賽練結合培養新型人才。FISCO BCOS框架也成為各類區塊鏈技術或應用大賽的主流平臺選擇,如工信部主辦的中國區塊鏈開發大賽,FISCO BCOS連續三年成為獲獎項目中使用占比最高的底層平臺,2021年這一屆,10個獲獎項目中,5個基于FISCO BCOS研發。
第四步,融合創新。與合作伙伴共同創新,尋找技術的落地場景,讓金融科技服務社會。微眾銀行牽頭發起的國內第一家金融行業的區塊鏈聯盟金鏈盟,擁有了百余家成員單位,開源社區匯聚超三千家企業及機構、七萬余名個人開發者參與共建共治,構建出龐大且活躍的國產開源聯盟鏈生態圈。微眾銀行的技術體系,也支撐了生態內企業數百個應用項目的研發,開源社區收集到的區塊鏈標桿應用已超過200個。
圍繞技術藍本展開的產業集結,也將給數字世界帶來深刻變革。在這一過程中,微眾銀行也展示出了科技企業的價值邏輯,扮演了三種角色。
1. 規劃者。率先洞察產業發展方向和前沿技術趨勢,積極投入底層技術革新,推動ABCD一系列技術體系突破,為安全可靠可信的數字時代奠定基礎。
2. 建造者。通過扎實的應用創新和場景落地,讓新技術的“四梁八柱”支撐數字經濟的底座,大眾真實感受到科技改變生活的力量,帶動技術的價值提升。
3. 維護者。持續支撐著這棟“信任大廈”的迭代和完善,帶動生態的持續發展,為前沿科技與金融行業的不斷融合創造條件,讓更多人抓住時代機遇。
回顧2021,是數字經濟飛速發展的一年,人工智能、區塊鏈、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成為人類抗擊疫情、經濟增長、產業升級、社會發展的關鍵要素。巨變之下,對于數據“生產要素”、科技“生產力”等的管理規范也逐步完善。新舊范式的更替中,技術能力將是關鍵的籌碼。
從微眾銀行的實踐,不難看到,頭部科技企業推動技術發展與社會進步的正向作用,價值也愈發凸顯。
古人形容華美的建筑:棟宇峻起,如鳥之警而革也;其檐華采,如翚之飛而矯其翼也??萍贾涡湃误w系的營造,所帶給我們的,正是在數字世界里放心翱翔的自由與寬廣。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744瀏覽量
137212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6896瀏覽量
237670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8628瀏覽量
61648 -
人臉識別
+關注
關注
76文章
4007瀏覽量
81783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864瀏覽量
13731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