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乘聯會數據,2021年1月-11月,我國新能源車批發銷量達280.7萬輛,同比增長190.7%,全年破300萬已成定局。
2021 年汽車行業政策依舊保持向新能源汽車方向傾斜,各地區出臺相應法規 鼓勵新能源汽車的推廣,而燃油車相關政策更新較少,去年各省市的購車補貼政策大部分沒有延續。今年10月26日,國務院印發《2030 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里就明確,應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逐步降低傳統燃油汽車在新車產銷和汽車保有量中的占比,推動城市公共服務車輛電動化替代,推廣電力、 氫燃料、液化天然氣動力重型貨運車輛。到 2030 年,當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達到40%左右。
廣闊無垠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和高高在上的上市車企市值,引得無數資本競折腰。越來越多的傳統車企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積極布局,為產生更多的新能源汽車正積分奠定基礎。汽車新能源化發展已進入不可逆的快車道,全球汽車發展的主要方向逐漸轉變為新能源化,中國新能源汽車也真正進入市場化競爭階段。
2022年到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進入大量新車型、新品牌扎堆涌現的階段,靠補貼成長起來、缺乏競爭力的產能和品牌會加速退出和淘汰。新能源汽車企業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穩中求變,突破銷量增長臨界點,保持持續向上的經濟活力?在全鏈數字化運營服務多年、具備豐富汽車企業信息化系統落地經驗的數商云在調研了多家新能源汽車企業后,總結出了新能源車企以下三個方面的改造方向。
1、優化供應鏈管理,助力企業駛入數字化快車道
限產、減產、停產是今年汽車新聞中常見的關鍵詞,芯片、雷達等重要零部件短缺導致了全球性的汽車減產,大眾、豐田等汽車巨頭都因此損失慘重,新能源汽車廠商也未能幸免。交付延期成為新能源廠商的普遍現象,只是嚴重程度有所差別而已。接近年底,整個汽車行業的供應情況有所好轉,很多大廠商的產量都有所恢復,但新能源車廠商卻依舊頻繁爆出因供應鏈問題導致產能受限,主要原因是新能源汽車的整體產量偏小。
因為產量較小,在早期供應鏈亂局最為嚴重時,新能源車品牌只要從市場上獲取一部分零部件,便可很顯著地改善企業的生產狀況。但隨著供應鏈情況有所好轉時,對于流向流通領域的零部件控制越來越嚴格,但新能源汽車品牌因為產量小,無論是拿貨能力還是議價能力都不能與傳統整車廠牌匹敵。此外,隨著新能源市場的高速發展,訂單量也隨之上升,供應趨緊,需求增長,便導致新能源車品牌產能頻頻告急。
小鵬、理想等知名新能源車企為了保證車輛的正常交付,紛紛推出了減配交付方案,并開始著手供應鏈體系的優化建設,通過打造集成的數字化供應鏈管理系統,涵蓋從下單到執行及交付的所有環節,優化產業運作效率,提高信息準確度,把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等產業數據進行整合統一管理,為企業提供在線采購、銷售、大數據分析、應用推廣等一站式深度價值服務,實現數據互通、全鏈融合、綜合提升業務運營效率與企業收益,真正實現新能源汽車的智慧供應管理。
此外,運用數字化供應鏈管理系統的應用數據捕捉和采集技術,基于新能源汽車大數據進行前瞻性預測分析,可對流通的全鏈條進行有效監控,實時洞察潛在的風險,以此降低庫存成本,提高決策水平、改善運營效果及實現數據資產變現。
2、完善供應商考核體系,實現供應商規范化管理
在新能源汽車電機方面,主要形成國內供應商、國外供應商、中外合資供應商三足鼎立的局面,優質低價依舊是國內零部件供應商挑戰國外供應商的首要選擇。但隨著行業的不斷發展成熟,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產銷規模的增速放緩已成為新的共性局面,供應商每年利潤增長的核心要素“規模效應”將被愈發弱化,整車利潤下跌的影響沿著產業鏈不斷蔓延,波及到上游一二級供應商。新能源汽車利潤下滑的壓力已傳導到產業鏈,價值鏈核心價值或將出現轉移,行業競爭格局開始重塑,面向未來的技術與供應商管理模式的調整勢在必行。
對此,新能源汽車企業可通過SRM供應商協同系統實現供需平衡的維持,對供應商進行數字化管理,減低缺料與庫存風險。基于新能源汽車供應鏈上游采購和供應商關系管理環節深度集成,實現需求、計劃、采購過程、合同管理、付款結算、成本分析、預警識別等業務的全線融合,降低整體成本,數字化管理全業務過程,提高企業運作效率,讓每筆業務都準確、受控。能夠根據企業與供應商之間業務管理的特點和需求,建設高效敏捷的行業供應商協同管理系統,優化企業供應網絡,以實現供應商的規范化管理,提高供應鏈整體協作效率,不斷優化供應商準入資格,讓企業選擇供應商更加科學合理,逐步實現供應商的優勝劣汰,加強整體風險管控能力。
3、推進行業供應鏈金融發展,為產業平臺注入金融活水
除上訴企業在供應鏈及供應商方面的改造優化,在新能源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的今天,怎樣保持競爭優勢不被淘汰?清華大學汽車研究所所長陳全世表示,企業若想在政府補貼退坡后還能順利生存并茁壯成長,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具備新能源汽車領域關鍵技術的自有知識產權,二是能開發出在市場上適銷對路的產品,三則是有較強的資金運作能力。
誠然,我國新能源企業普遍存在研發人員和資金短缺的情況,生產的附加值、凈利潤均處于較低水平。為改變這一現狀,應積極推動新能源領域中的企業與研發機構間的溝通、交流、合作,并打造供應鏈金融管理平臺,從供應鏈產業鏈整體出發,運用金融科技手段,整合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信息,在真實交易背景下,構建主導地位的核心企業與上下游企業一體化的金融供給體系和風險評估體系,提供系統性的金融解決方案,快速響應產業鏈上企業的結算、融資、財務管理等綜合需求,降低新能源汽車企業成本,提升產業鏈各方價值。
不同于以往的傳統銀行借貸,供應鏈金融管理平臺可較好地解決中小微新能源制造企業因為經營不穩定、信用不足、資產欠缺等因素導致的融資難問題。彌補了中小企業年化融資成本8%-15%的空白,給予了中小企業全新的融資工具。滿足了核心企業產業轉型升級的訴求,通過金融服務,變現其產業鏈長期浸淫的價值。對于銀行等資金供給方而言,由于核心企業的隱性背書,則降低了向中小企業放款的風險,又可獲得不錯的回報,達成整個供應鏈的不斷增值。
通過上述供應鏈環節的數字化轉型升級,不斷完善新能源產品譜系,新能源汽車企業將能更好的規范和指導未來企業的發展方向,在賽道中展現出硬核實力。
總結與思考
隨著新能源汽車向市場的驅動轉換,其競爭將不再局限于與新能源車型之間的競爭,還要與傳統汽車共同競爭。對于新能源汽車企業來說,通過數字化進行轉型,改變企業供應鏈體系,利用數據化優勢,拓展新的業務模式,才能在新一輪競爭合作中,構建新的供應鏈生態,做到節能降本,全力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本文由數商云?云朵匠原創,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標明:數商云原創>
審核編輯:符乾江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412瀏覽量
99257 -
數字化管理
+關注
關注
0文章
16瀏覽量
718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