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仿真發展,不僅需要一往無前的勇氣,更需要踏實邁進的智慧。方向不明,對標盲目,只會如盲人瞎馬,夜半臨池,危險漸近而不自知。中國仿真企業如星星之火,期待形成自主發展燎原之勢,此時,如何進行切實可行的工程化驗證更尤為關鍵。
中國仿真工程化驗證的無效路徑
過去企業一般有兩種方法進行工程化驗證,一是用實驗的方法,二是通過多年用戶現場觀察工程應用進行反饋。但是在現階段,企業并沒有充足的時間等待用戶的使用反饋,同時用戶基數小,反饋數量太少,不足以支持工程化驗證。同時,國內企業沒有充足的經費與精力進行實驗驗證,只能等待工程實驗結果。整個過程收效甚微,由此,安世亞太提出了切實可行的國內的驗證方法——用過去的案例驗證今天的程序。
工程驗證基礎:上萬例工業仿真實踐案例
安世亞太成立20多年以來,積累各個行業大量的工程案例,形成了擁有上萬案例的工程案例庫,案例庫的數據經由國外軟件制作而來,與當時的用戶試驗及工程結果進行過驗證,結果確認可靠。當開發出新的功能或模塊,用過去的案例通過新的功能或模塊進行重新計算,相同的問題,用同樣的模型、同樣的方法再計算,與案例庫結果進行比對,結果偏差不大則認為新的功能或模塊可行,結果偏差較大,則繼續優化,如此進行工程驗證,節約了大量的時間和經費,相當于用過去積累案例的時間置換未來驗證的時間,過去投入的資源經費置換未來的經費。
工程化驗證系統性非常重要。工業品的復雜程度,要求企業不能只做部分驗證,對一系列的工業品或者某工業品的子系統進行完整的驗證,稱為系統性驗證,對工業品有完整的分析經驗和分析標準,才可能做系統性驗證。
安世亞太積累了220多個工業品和子系統設計的仿真經驗和標準,大量收集用戶剛需,以檢驗開發的軟件能否真正覆蓋完整的工程應用需求。安世亞太擁有100多款工業品完整的分析解決方案,核查應用解決方案,安世亞太所做的軟件功能能否覆蓋這些方案的要求,即反向驗證。由此可見,驗證不僅僅是對程序進行工程計算驗證,還要對系統性和覆蓋度進行驗證。
PERA SIM的工程化驗證案例
在驗證過程中,安世亞太通過企業自主開發的軟件PERA SIM進行了大量的計算驗證,證明工程化驗證的可行性。通過案例庫的案例進行重新計算,將結果與過去Ansys軟件的結果進行對比,大部分計算結果偏差不大,約為5%,證明至少安世亞太的算法與國際水平相當。案例驗證的覆蓋度也相當廣泛,學科上安世亞太覆蓋結構、電磁、流體和多物理場等方面,工業品涵蓋兵器、船舶電子、航天航空、發動機等國家重器方面。
比如某型導彈氣動計算,PERA SIM計算完之后跟Fluent進行對比,偏差大約為2%。熱點的追蹤也十分準確,同ANSYS一樣,能夠確定最危險或者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
對某型戰斗機的氣動計算,面對千萬網格的超大計算量,PERA SIM的結果與Fluent相比,偏差大約為3%……除此之外還包含大量其他案例,此處不一一列舉。
經過多次比對,此工程化驗證的方法,安世亞太認為切實可行,不需要投入太大經費及時間,即可完成對軟件新功能、新模塊的驗證。關于更多自主仿真問題,您還可以關注“安世亞太”V.X公眾平臺。
審核編輯:符乾江
-
仿真
+關注
關注
50文章
4044瀏覽量
133426 -
計算
+關注
關注
2文章
445瀏覽量
3873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