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梁浩斌)蘋果公司發布了2022財年第二財季業績,(2022年截至3月26日)總凈營收為972.78億美元,同比增長9%;凈利潤為250.1億美元,同比增長6%。
雖然蘋果表示,在即將到來的第三財季可能會受到疫情影響的供應鏈限制,導致營收減少40億至80億美元。但我們在最近兩個月中,又能夠看到從蘋果供應鏈中頻繁傳出“砍單消息”。所以所謂的“供應鏈限制”到底是真的疫情影響到供應鏈,還是終端需求本身在下降?“果鏈”企業們又處于什么情況?這些我們從國內蘋果供應鏈企業的第一季度財報中,或許可以尋求答案。
終端需求減弱,一季度暫未影響至供應鏈
由于蘋果公司本身業務體量的巨大,作為“果鏈”企業,很多時候的一個重要特征是蘋果公司訂單在企業營收中占比較大,也就是對單一客戶依賴程度較高。所以一定程度上,蘋果公司的增長狀況,能夠在供應鏈企業上體現出來;但另一方面,一旦蘋果公司出現砍單狀況,這些供應鏈企業受到的影響也會較大。
首先看看果鏈“三巨頭”的情況。立訊精密2022年第一季度營收41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7.91%,凈利潤18億元,同比增長33.63%。但立訊精密同期公布的2021年年報中,卻出現了上市12年以來首次出現的凈利下滑。立訊精密2021年營收1539.5億元,同比增長66.43%,凈利潤70.7億元,同比下降2.14%。根據2021年的數據,蘋果在立訊精密營收中占比高達74.1%。
歌爾股份2022年第一季度營收201.1億元,同比增長43.4%;凈利潤為9億元,同比下降6.71%。但更能體現企業盈利收入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凈利潤為8.78 億元,同比增長46.06%。總體來看,歌爾股份在第一季度扣非凈利潤這一數據上已經連續5年獲得增長。2021年歌爾股份營收為782.21億元,同比增長35.47%;實現凈利潤42.75億元,同比增長50.09%。根據2021年數據,蘋果在歌爾股份營收中占比為42.5%。
與此同時,歌爾股份對2022上半年業績預期十分積極,公司公司預盈20.77億元至24.23億元,同比增長20%至40%,扣非后的歸母凈利潤19.03億元-21.85億元,同比增長35%-55%。
藍思科技表現就相對不太理想了,2021年第一季度營收93.34億元,同比下降22.15%;凈虧損達4.11億元。藍思科技表示受宏觀經濟波動、疫情等綜合因素影響,一季度部分客戶終端市場需求減少,營業收入同比有所下降。另外,子公司東莞藍思因防疫管控,園區停產約3周,已在4月2日實現全面復工復產。
去年藍思科技表現同樣出現凈利大跌的情況,2021年公司實現營收452.68億元,同比增長22.55%;凈利潤為20.70億元,同比減少57.72%。在2021年公司財報中,藍思科技還罕見地披露了第一大客戶的身份為Apple lnc.,去年來自蘋果公司的營收占比高達66.5%,相比2020年提高了超過10%。
立訊精密從iPhone、Macbook連接器、電纜制造,到AirPods整機制造,從業務上基本配合蘋果產品線去發展。雖然近幾年但從AirPods產品的表現來看,自2017年起經歷了多年的輝煌之后,去年開始逐漸出現頹勢。
去年Counterpoint公布的數據顯示,AirPods出貨量為7680萬部,同比下跌4.6%,同時,隨著其他品牌的TWS耳機陸續搶占市場,AirPods從2020年30%的市占率,跌至2021年的25.6%。
分析師郭明錤此前在3月底爆出,蘋果在今年第二第三季度砍掉大約30%的AirPods3訂單,與此同時,蘋果還要將剛發布的iPhoneSE砍單20%。當時消息之下,包括立訊精密、歌爾股份、藍思科技等果鏈巨頭股價紛紛下跌,最高跌幅超過9%。
事實上,今年以來果鏈的股價最高跌幅普遍都要大幅高于大盤。立訊精密從1月51.32元/股的高點,最低甚至跌至25.61元/股,跌幅超過50%;歌爾股份今年1月57.11元/股的高點,最低跌至27.38元/股,跌幅高達52%;藍思科技從今年最高點23.58元/股,最低跌至8.87元/股,跌幅為62.3%。
與此同時,其他果鏈上市公司盈虧狀況不一,比如長盈精密、德潤電子等去年業績由盈轉虧,環旭電子一季度凈利大增近80%。
雖然從主要幾家供應鏈企業今年第一季度的業績來看,未有看出明顯的異動,但股價從一定程度上表現出,市場對果鏈的信心不足。特別是消費電子市場表現低迷,令眾多消費終端產業鏈的企業不被看好。根據中國信通院的數據,今年前兩個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大跌22.6%。
現實問題是,消費終端市場需求確實正在減弱,而傳言的砍單情況,并不只是出現在蘋果公司身上,國內其他智能手機等終端廠商都有砍單傳言流出。如果傳言屬實,砍單的影響會從今年第二季度業績上體現出來。
另一方面,從蘋果公司業務占公司營收的比例來看,立訊精密以及藍思科技分別達到74.1%和66.5%,比例較高,可能受到的影響也相對較大;而歌爾股份營收中,蘋果僅占比42.5%,且AR/VR業務的持續增長,相對影響可能會較小。
缺芯、疫情。。。后續業績撲朔迷離,果鏈轉型路阻且長
今年以來,缺芯、疫情等因素依然是影響企業營收的重要因素。包括德潤電子、長盈精密、藍思科技等在業績快報中都稱受到了缺芯少料的影響。而在4月,部分位于上海以及江浙一代的供應鏈企業還面臨著物流不流通等難題,加上疫情不斷反復,后續多家供應鏈企業都可能面臨業績下降的風險。
另一方面,果鏈企業本身還面臨著增收不增利的問題。這個問題出現在對蘋果公司業務依賴程度較高的企業,比如立訊精密在去年營收增長66.43%,凈利潤卻同比下降2.14%;一季度營收增長97.91%,凈利潤只增長33.63%。
當然,果鏈“三巨頭”,立訊、歌爾、藍思實際上都在積極開拓新的業務,包括立訊、藍思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歌爾發力VR/AR等。比如歌爾對今年上半年業績預期看好的一個重要原因是,第一季度中以VR一體機為代表的智能硬件,獲得了125.05%的同比增長,收入占公司營收近50%。
今年二月,立訊精密斥資超過100億元買下奇瑞汽車部分股權,并與奇瑞新能源擬組建合資公司,從事新能源汽車整車研發及制造。隨后立訊精密披露,公司不造車,而是協同奇瑞開拓整車ODM(原始設計制造商)模式,合資公司業務上將由奇瑞主導。
藍思科技也在汽車電子、以及光伏領域加深投入。包括成為特斯拉的全球核心一級供應商,以及成立藍思新能源從事光伏玻璃產品、光伏設備及元器件、光伏發電項目等業務。
不過有意思的是,可穿戴是三家巨頭所共同看好的領域,去年紛紛表示可穿戴設備是公司未來重要的產品方向。根據IDC的數據,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在每個季度均超越一億臺,并逐漸增長,2021年上半年同比增長超過30%,下半年增長也在10%左右。短期來看,果鏈企業的新增長業務,很可能就在于可穿戴。至于汽車、光伏等方面的布局可能還需要持續多年投資才會看到成果。
原文標題:訂單一砍再砍,“果鏈”企業還好嗎?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電子發燒友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審核編輯:湯梓紅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351瀏覽量
196838 -
供應鏈
+關注
關注
3文章
1651瀏覽量
38828 -
歌爾股份
+關注
關注
1文章
127瀏覽量
949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