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開發者”,我們會想到什么?
在現有的文化符號里,可能首先會想到那些后來創立了大公司的“車庫少年”,以及流行電影里那些酷炫的駭客。歐美流行文化中的開發者,往往是天才,是少數,是幸運兒,是以一己之力改變世界的“天選之子”。
但如果開發是少數人的專利,那技術豈不偏離了普惠大眾的初心?真正的開發者,應該在大多數人之間,就是我們身旁的同學,老師,朋友。他們平凡如你我,也因此才讓開發者這個名字真正璀璨起來。
鄭州輕工業大學,可能不是一所一般意義上的名校。但這里的一個團隊,卻能頻繁在全國各種雙創比賽、開發者大賽中展露身手,成績比肩名校也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了解并報道過很多校園開發者案例。大多數學校中的開發者團隊,都以本院系為依托,團隊成員幾人到十幾人不等。但鄭州輕工業大學梅科爾工作室,卻累計匯聚了超過3000名少年開發者,數十個項目齊頭并進,吸引了各個不同專業的同學加入其中;大多數校園整體開發思路都是相對學院派的,技術應用上相對謹慎保守。梅科爾工作室的項目,卻能應用華為云等一線科技企業的最新技術能力,開發成果直指專利、投資與消費市場。
這些“反常態”的背后,可能恰巧藏著一些問題的答案,關乎如何培養開發人才,如何推動技術創新,如何讓技術、產業、學院真正走到一起。
不久之前,我與梅科爾工作室的創始人李一浩老師進行了一次交流。李老師充滿激情地講述了他和這些同學們的故事,講述了從2014年創立工作室至今,如何完成這么多成績,如何得到這么多幫助。
我想說的是,或許李一浩老師和梅科爾工作室的同學們,處處展現了中國開發者最該有的樣子——甚至是少年中國該有的樣子。
為了那些值得被發現的價值
不曾留意的那條小道
很自然地,你順著它走下去
寫些激動人心的故事
——海子《小敘事》
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過,小區里、公園里經常能看到這樣一個場景:兒女攙扶著老人,艱難地進行帕金森或者腦卒中后遺癥的康復訓練。那些景象想想就令人心疼。
當老齡化社會加速到來,老年人面臨的健康問題也日益凸顯。其中,帕金森和腦卒中是非常嚴重的老年人疾病。患有這些疾病的老人,往往會喪失勞動力,甚至是生活自理能力,給全家造成極大的經濟與心理負擔。在尚無短期特效藥與快速醫療手段的情況下,患有帕金森與腦卒中后遺癥的老人需要的不僅是醫療支持,還有在康復、預防、協助生活等方面的技術創新。
這是一條今天還少有人探索的路,其意義不言自明。身在大學中的梅科爾工作室,就將目光和腳步延伸向了這個方向。
工作室基于華為云IoT技術,開發了帕金森患者康復療效預估系統,可以幫助帕金森輕癥患者在家完成手顫抖動、走路穩定性、心率等數據的采樣,并遠程發送給醫生,醫生根據患者恢復情況對治療方案進行干預方案調整,患者及家屬則可以在APP查看評估報告和康復建議。從而及時發現帕金森病情惡化趨勢,實現疾病的早診斷、早治療,并且不用經常往返醫院,降低了醫護工作負擔。
然而帕金森患者行動不便,在家中自行采樣時往往難以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指定動作,會產生大量的無效數據,需要基于算法做二次開發,重新分析判斷。工作室基于華為云IoT的端側規則引擎,將特征提取算子、濾波算子等云端算子一鍵下發至傳感設備中,在端側設備上就能完成無效數據的過濾和屏蔽。
比如,在手指從握拳到展開的這一個動作中,在華為云IoT設備上就可以將采集到的400多條原始數據去冗存真,提取出4條有效數據進一步上報。工作室通過華為云IoT設備接入云服務,不僅能實現設備極簡上云,還讓設備具備主動“思考”的能力,從而大幅降低帕金森項目的開發工作量。
再比如,梅科爾工作室開發的腦卒中偏癱患者延續性護理輔助系統,可以遠程收集患者足底壓力,并應用華為云IoT平臺數據中轉與華為云服務器后端進行數據接收,從而幫助醫生遠程了解患者的康復情況,對患者進行持續化、科學化的康復訓練指導。
或許大家會好奇,為什么輕工業大學中的創新工作室,會如此深度關切到健康領域的科技需求?這不應該是醫療機構與醫科大學的領域嗎?
在李一浩老師看來,關注大健康方向是一個既審時度勢,又自然而然的過程。
首先從方向上,梅科爾工作室很早就確定了老齡化、健康市場這個至關重要的方向。伴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速,中國勢必將不分地域、不分經濟發展狀況地迎接老齡化問題。這符合工作室的核心訴求:找到最穩定的剛需,找到最應該被關注的開發價值。
順著這個思路,工作室開始大量收集媒體報道、統計資料與行業報告,最終各種信息都指向著康復醫療與老齡化這個方向。
同時,工作室也發現健康方向可以發揮輕工業大學的獨特優勢。在康復、監測、生活協助等領域,一方面沒有像藥物研發一樣的高度專業性壁壘,另一方面市面也缺少有效的產品與器械。而醫工合作、產學研協同剛好可以將輕工業領域的優勢帶到其中,讓創新大有可為。
接下來,梅科爾工作室的老師和同學們還必須在極為有限的條件下讓價值最大化。李老師提到,由于學校相對較小,資源等方面與名校不能相提并論。所以工作室必須要放棄那些高成本、高研發壁壘的大型項目,讓一切創新都向低成本、小型化、高度應用方向發展。
就這樣,工作室開始了在老齡化、老年人康復、特殊人群關愛方向的漫漫征途。從拿著一封封介紹信去醫院聯系合作,一點點走訪患者開始。如今,梅科爾工作室總計參與到60余個醫療項目的聯合創新開發中,其中40多個是特殊人群關愛類項目。在腦卒中、自閉癥和帕金森等領域完成了超過2000人次的病患數據樣本收集,沉淀出300多個可用醫療案例。
下肢動脈硬化患者坐站轉換康復系統(STS)
腦卒中偏癱患者延續性護理輔助系統(上肢)
可變柔性關系的下肢康復外骨骼助力評估系統(下肢)
并且梅科爾工作室已經參與工信部主導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在老年、殘障特殊人群健康服務與遠程健康監測等領域主導智能醫療設備接口標準的制定。
關注老齡化與特殊人群,最終從一個方向,一個想法,變成了同學們親手創造的,激動人心的價值。
少年奔流
天空之火在我內部,吹向曠野
曠野自己照亮
——海子《春天》
不妨向更深層看看,多了解一些梅科爾工作室的故事。
回到最初的起點,來到鄭州輕工業大學的李一浩老師發現,非常有必要為學生們打造一些更務實,更有助于職業規劃與現實回饋的人才培養方式。
在科技領域,由象牙塔到產業世界之間,往往存在一堵又一堵無形之墻。比如院校教學內容更新以數年為單位,但產業界技術革新卻可能以月為單位,二者頻率相差極大;又比如很多產學研合作與基礎研究,會天然更傾向重點院校。而大部分院校很少能夠獲得直面產業,聯合培養的機會。
這種情況下,死守著書本而不去主動尋求與產業的交融,某種程度上是在教授“屠龍之術”。李老師認為,結合現實的條件,“屠龍術”必須向“屠鴨、屠雞、屠狗、屠兔”的方向進行調整。而工作室的創立目標,就是把產業的真實需求與校園雙創對接起來,讓同學們獲得“學之即用”的價值。
于是,梅科爾工作室就這么成立了。最開始,李老師決定去學校男女、院系分布比例最均勻的地方招納成員——食堂。用這種方式成功招到了40人,而最終留下來5個。這5名“元老”將李一浩老師的研究方向進行了分配:機器人、智能制造、3D打印、控制工程以及新材料。這也確定了梅科爾工作室此后的方向。
李一浩(右三)與5名梅科爾工作室“元老”的合照
與很多校園工作室、開發小組輕松浪漫的氣質不同,梅科爾工作室始終圍繞著一個目標進行創新,那就是就業。既然學生的最終去向必然是就業,那就圍繞企業需要什么人,需要哪些技術與技能進行項目開發。讓工作室的成員親手嘗試企業所需的項目,學到畢業即有用的開發技能與技術經驗。
為此,梅科爾工作室開始挨個查看企業需要什么,留心最新的技術趨勢與產業動向。企業需要什么,工作室就培養什么。此后梅科爾工作室與華為云展開了緊密合作,緣起或許也是來自工作室對產業世界的熟稔。
或許有人會有疑問,梅科爾工作室不同于我們熟悉的任何一種校園組織。他既不是學生社團,也不是研發組織,更不是競賽團隊。它到底應該怎么來定義?
或許其中的邏輯在于,不能先有定義再去做事,而是所有正確的事最終都會被妥善定義。
就在今年,梅科爾工作室的一位同學被南方科大碩士錄取。這位同學有論文,有項目經歷,有自己的專利,參與過國家標準的撰寫,面試時自然全無壓力。面試導師一下就能聽出來,那些只有親歷過開發的磨難與挫折后,自然生成的自信與坦然。這也許就是梅科爾工作室的定義。
從這里出發,考研時導師會驚奇于本科生竟然能做這樣的項目;廠商愿意高薪聘用既懂工程又懂云計算的員工;同學們用他們磨礪出的創新力,獲得真實可見的正反饋。
這就是定義,這就是價值
所謂年少,就是可以隨時隨地,向著正確的方向用盡全力奔跑。
相逢華為云
留給龍族人,讓他們開始治水
讓他們射下多余的太陽,讓他們插上毛羽
就在那面東亞銅鼓上出發
——海子《東方山脈》
在很多校園開發團隊可能還并不特別了解云計算的時候,梅科爾工作室的開發者們已經非常熟悉云計算,甚至對比過不同云廠商的產業特性。慢慢地,梅科爾工作室的大量項目開始向華為云靠攏,就像大量各行業、各領域的開發者一樣。
最開始,工作室是在一個黑色素瘤識別的項目中,開始應用華為云的技術來進行圖片分割。通過離線分析等技術能力,成功應用自動化工具提升了整體開發效率。
了解和應用了華為云技術之后,工作室開始在另一個舞臺上與華為云相逢。梅科爾工作室每年都會參加大量雙創與開發者大賽。其中就有以華為云IoT物聯網創新應用大賽為代表的,很多華為云主辦或支持的賽事。由于大多數學校都是一兩個隊伍參賽,而梅科爾工作室則是大量項目同時參賽。這種“奇特現象”自然而然會引起主辦方的關注,其中也包括華為云。
在雙方的持續合作下,工作室越來越多的項目開始應用華為云提供的技術能力。比如在帕金森患者康復療效預估系統當中,就可以基于華為云IoT平臺提供的AT指令,實現傳感器快速上云,并在云端基于傳感器數據構建狀態模型。為患者提供實時化、高精度的健康檢測能力。面對大部分患者在疫情期間需要在家采樣,不可控因素導致無效數據增多的問題,華為云IoT還將云端算子一鍵下發到傳感設備中,從而提升了項目的數據質量,保障數據的時效性與真實性,減少重復開發工作量。
到了2020年暑假,李一浩老師決心將云服務全部遷移到華為云,無論是硬件還是軟件,只要能替換的全部替換成華為。李老師認為:“我覺得華為云生態特別好,這就是我們要找的那輛高速列車,我們要搭上這趟列車。”
通覽梅科爾工作室與華為云的合作,我反而有這樣一個感覺:華為云有三點不同,其實會讓工作室注定在某個時間,或早或晚與之相逢。
首先,是華為云有體系化的多技術協同優勢。就像今天的梅科爾工作室一樣,未來開發者所需要的一定不是硬件或軟件,而是軟硬一體,多技術協同的全新創造方式。而華為云背靠華為的全產業鏈優勢,在各個技術端都有自己的完善布局。這對于開發者的持續創新至關重要。
以雙方合作為例,華為云在IoT等領域的完善技術底座,極大提升了梅科爾工作室的整體開發效率。與此同時,從用戶需求倒推,會發現華為能夠提供絕大多數軟硬件基礎,而華為云是牽動這些技術的樞紐。
更廣闊的技術邊界,才能讓開發者有更具想象力的作為,華為云的首要價值即在于此。
其次,華為云的生態能力可以有效賦能開發者需求。以梅科爾工作室為例,我們可以看到華為云進行了大力度的支持。以比賽為平臺,為開發者提供了大量優惠券與獎品,鼓勵其擁抱更宏偉的開發藍圖。
“真金白銀”賦能開發的背后,是華為云堅持的生態匯聚戰略。通過開源、共享和多元協作,幫助開發者實現那些天馬行空的想法。最終這些想法組成海洋,勾勒出通向千行百業的水道,這就是生態的價值與力量。
另外,華為云信任開發者,尊重開發者的心態,在業界當中始終非常寶貴。李老師回憶,他們這樣的開發團隊,會經常與云計算廠商溝通合作,希望獲得支持。對此,不同的廠商態度非常不同,有的廠商更多是在商言商的態度,這當然沒什么不對。但華為云卻更多愿意去了解和溝通開發者,用包容和合作的態度與其交流,并且愿意盡可能幫助開發者實現目標。
對于學生們組成的開發者團隊來說,二者的差異顯而易見。
在華為云這面銅鼓上,開發者能感受到技術的力量,生態的包容,以及由衷的尊重與認可。
于是他們才能一下下,敲擊出自己想要的,關于實現開發之夢的音節。
世界從不是荒木,只要你一點點聚起火來
夏天,如果這條街沒有鞋匠
我就打赤腳,站到太陽下看太陽
——海子《夏天的太陽》
關于年輕人的創業和就業,如今最熱門的詞匯似乎是“躺平”和“內卷”。很多人抱怨說,技術已經發展到今天,已經沒什么好發展了;創新也不會成功,不創新至少還很舒服……
之所以說,能在梅科爾工作室身上看到一些中國開發者的底色,就在于他們與這些“主流話術”相比是那么格格不入。沒有校園開發團隊的懵懂,也沒有二線院校的自卑,有的只是一股單純的狠勁:他們真的很了解這個世界,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愿意為之努力,再努力。
這世界從來都不是一根已經燃燒過的木頭,死氣沉沉,按部就班。
世界還是那樣。依舊到處都是可以被點燃的曠野。只要你自己能點著火,讓火苗越燒越旺。
梅科爾工作室的少年們,不就是這么干的嗎?
他們想要學習更多名校的課程和技術,那就去視頻平臺看公開課,用最先進的課程。
他們想要了解最新的技術動向,那就去動手收集數據報告,就去看企業的最新發布會。
他們想要了解一個產品究竟該怎么用,那就去一遍遍打電話給客服,甚至自發規定每人一天要打多少個電話。
他們想要去看看這個世界,那就坐硬座火車去深圳打比賽。坐到大家腳都腫起來,老師需要給每個學生買拖鞋。
“限制你的從來不是這個世界,而是你自己”,這句話可能聽上去像毒雞湯。但這些少年清澈的莽撞,卻是一條結結實實的證據。
最初,梅科爾工作室甚至是從“撿破爛”開始的。沒有電機,沒有設備。就把舊的電機撿過來自己改造,就去大街上撿螺絲釘。
李一浩老師說,努力到一定程度,老天爺都會幫助你。
當努力到一定程度,學生和老師會互相支持,相互體諒。看到學生們總是吃泡面,老師會自己出錢給他們買自熱米飯。學生們卻會把這些省下來,等到打比賽再吃。
當努力到一定程度,醫院會欣然進行合作,學校會支持同學們的創新,華為云這樣的企業會盡全力支持你。
因為大家都認同夢想,認同未來的確定性,認同少年的精氣神能改變世界。
想起我在大學還沒畢業的時候,曾經在河南一個縣城的高中實習過一段時間。在那里,孩子們5點起床,食堂沒有椅子,同學們都是站著吃飯。但他們身上有股力量,剛猛無匹。直到現在還在教育著曾為老師的我。
魯迅如今被引用最多的一句話,或許就是“此后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但把這句話放在科技領域,放在真實的人生中是怎樣的呢?梅科爾工作室的故事,或許告訴了我們些許答案。
技術發展陷入瓶頸,投資風口不再火熱,創新前景不被看好,自己沒有獲得如意的學歷與崗位,但這都不是理由。
開發就是炬火,
創造就是炬火,
你所努力過的事情,扛起過的責任,相逢的時代,都是你的炬火,
我們來這人間,要用這炬火照亮點東西。
審核編輯:符乾江
-
云計算
+關注
關注
39文章
7735瀏覽量
137204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0146瀏覽量
268420 -
華為云
+關注
關注
3文章
2423瀏覽量
1731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