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TrendForce發布的芯片設計公司排名又引來了一波熱點,最受關注的當然還是擠入前十的韋爾股份和CirrusLogic,但不少人忽略的是,在完成對賽靈思的收購之后,AMD終于超過了霸主第四多年的聯發科,成為了排名第四的芯片設計公司,朝著第三發起了沖擊。
如日中天的AMD
在過去的7年內,AMD似乎一直處于競爭的最前沿,時不時就會露出“拳打英特爾”,腳踢“英偉達”之勢,無論是產品創新還是盈利能力都完成了驚人的轉變,股價也隨之節節攀升。在現任CEO蘇資豐的帶領下,AMD一直在選擇先進的工藝打造其CPU和GPU芯片,順利從英特爾和英偉達手中奪下了一定的份額,上個季度的營收同比增長了近71%。
Frontier超級計算機 / 橡樹嶺實驗室
在不久前公布的全球前500超算排名中,同樣使用AMD EPYC CPU和InstinctMI 250 GPU的兩臺超算豐碑奪下了第一和第三的位置。除此之外,AMD在服務器市場的份額也開始節節攀升,消費端的購買意愿也達到了新高點。此外,經受過收購災難的AMD再度開啟了收購之路,先是收購了Xilinx,隨后又收購了Pensando,很明顯AMD想要保持這個勢頭,超過前面的博通,甚至是英偉達,但要想闖進前三,AMD本身還有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軟件成了歷史遺留問題
如果你有關注過AMD和英偉達兩家的這幾年的發布會,就能發現了一個很明顯的差異,那就是AMD更喜歡在硬件上做文章,而英偉達除了日常的硬件推陳出新外,很明顯也在不斷宣傳其軟件方案,而且這些軟件方案不僅與其硬件產品配套推出外,甚至吸引人的程度也要更高一籌。比如英偉達RTX GPU和元宇宙方案Omniverse,DRIVE Hyperion汽車平臺和DriveOS操作系統等等。
Omniverse生態 / 英偉達
這種兩家對軟硬件的側重異同也可以從發布會的形式上看出,AMD的發布會明顯更像是精心安排的宣發,而少了面向開發者的小型會議。除了每年的GDC大會外,基本上很少看到AMD自己舉辦這類研討會。反觀英偉達,無論是GDC還是自己的GTC,都有滿滿的會議安排,覆蓋了從自動駕駛、機器人到AI開發等多個領域。
其實這也不能怪AMD,英偉達自己在軟件上的重心也不是一朝轉移過去的,我們要將目光放回數年前。2014年到2015年正是英偉達發展CUDA生態的黃金時期,新的Maxwell架構帶來了當時性能最強的CUDA的GPU。
反觀這時的AMD,蘇媽剛剛上任AMD的CEO,還在竭力挽回瀕臨破產的公司。可以說那時的英偉達在悠哉地發展自己的軟件生態,而AMD經歷了一系列設計失誤后,連生存都成問題,更不用說花錢打造高成本高投入的軟件生態了。
而到了如今這個節骨眼上,AMD已經擺脫了危機,從財報來看上季度58.9億美元的收入也與82.9億美元的英偉達在同一層級了,照理說AMD也該著手軟件生態了。
AMD開始出招
落后歸落后,并不代表AMD打算就此擺爛了,繼續專研自己的硬件產品,這對于產品競爭力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所以目前的AMD已經開始在軟件上下注了,其中之一就是打造自己的GPU編程軟件棧ROCm。這套軟件棧成了AMD在HPC和超算市場重獲新生的功臣之一,在CDNA架構GPU的支持下,AMD已經成了首個帶來Exa級別超算的硬件公司。但AMD沒有因此滿足,反倒開始覬覦起穩坐AI寶座上的英偉達。
全球在做AI硬件的公司基本軟件生態上都是各自為戰,無一不眼饞英偉達建立起的大一統CUDA生態。要說AMD沒有半點想法肯定是假的,如果能夠網羅到與日俱增的AI開發者,勢必能培養一波用戶粘性和“信仰”,至少目前在訓練人工智能模型的“煉丹師”們的角度來看,缺少矩陣計算硬件單元的消費級A卡是絕對沒有任何吸引力的。
AMD開始從軟件上下手,比如今年發布的ROCm5.0,就加入了少數RNDA2消費級GPU的支持。對于想要移植CUDA代碼的開發者,也可以直接用ROCm中HIP,將CUDA代碼轉換成可移植的C++代碼,而且對代碼性能幾乎毫無影響。
但這明顯不是CUDA的替代品,而是將CUDA轉換成一個通解,并沒有在AMD自己的產品上體現任何優勢,反倒讓CUDA的一眾特性更加耀眼,開發者也不想招來同時維護兩套代碼的麻煩。
UnifiedAI軟件棧 / AMD
AMD想到的辦法,就是再打造一套同一的AI軟件棧,將旗下的CPU、GPU和Xilinx的自適應SoC都納入這個UnifiedAI軟件棧下。而且對于Ryzen、EPYC這類CPU產品,AMD未來也將把Xilinx的AI引擎集成進去,來滿足中小型AI模型的需求。
英偉達在收購后的整合上做的非常好,現在看來AMD也在踐行同樣的思路,先收購的Xilinx走在了前面,至于之后如何將Pensando的DPU軟硬件生態整合進AMD的解決方案中,就看AMD在服務器上的野心如何了。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3文章
50406瀏覽量
421819 -
IC設計
+關注
關注
37文章
1291瀏覽量
103768 -
AMD公司
+關注
關注
1文章
42瀏覽量
1093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