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達作為一種利用激光測量速度、位置與距離的傳感器,已經廣泛應用于機器人、無人機、L2級別以上汽車等產品中,甚至是作為主要傳感器的存在。要按不同的技術來分類的話,激光雷達可以從掃描方式、發射方式等角度分成多個大類。
探測器是激光雷達接收端的核心組件之一,在dToF激光雷達中,主要用于接收返回的脈沖激光并將其轉化為電流,隨后用于測距等計算。以所用光電探測器的種類不同,目前主要分為PMT(光電倍增管)、PD(Pin光電二極管)、APD(雪崩光電二極管)、SPAD(單光子雪崩二極管)、SiPM(硅光電倍增管)這幾種類型。
對于汽車激光雷達而言,APD在技術成熟度上更高,依然占據主流方案,但隨著激光雷達對探測距離要求的提高,這一器件開始看向增益更高的SPAD與SiPM。
高出主流方案幾個數量級的增益
要說增益能力的話,SPAD和SiPM絕對是稱霸光電探測器的。毫無增益的PD切不論,單憑APD數十數百的增益,是完全無法與以106為數量級的SPAM與SiPM相提并論的。這也是為何SiPM擁有更高的光子探測效率(PDE)的原因,這一參數和激光功率決定了激光雷達的探測距離,而后者是由發射端的激光器決定的。
?
RDM系列SiPM / 安森美
電子發燒友網就SiPM的優勢采訪了安森美中國汽車市場現場應用經理陳力,他補充道:除了高增益外,SiPM的工作電壓也顯著小于上百伏的APD,同時對電壓波動和溫度變化的敏感度也遠小于APD。因為SiPM是模擬器件,溫度變化會導致工作點遷移,理想輸出值應該只受激光強度影響,但溫度漂移會惡化輸出的線性特性,通常產品需要標定和補償溫漂的影響。
?
不同探測器參數對比/ 米蘭理工大學
除此之外,像素數量也是SiPM的重要指標之一。作為由SAPD陣列并聯組成的光電探測器,SiPM的像素數量標識了該感光芯片可以支持同時掃描的線數。芯片像素越多,高分辨率激光雷達需要集成的感光芯片越少,可以降低系統設計復雜度和成本。
至于SPAD與SiPM的選擇,陳力也給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表示,一般SPAD有更高的靈敏度,其輸出是二值化的0或1,判斷是否感知到激光;SiPM的靈敏度相對低一些,但其輸出能區分激光強度的大小。二者在產品中體現了靈敏度和輸出動態范圍的不同平衡點。因此在兩者的選擇上,更多是看激光雷達廠商自己的權衡。
不同波長下的選擇
在現有的SiPM產品中,我們在詳細參數中看到都是在等于或低于905nm波長的表現,作為目前激光雷達最常選用的波長,以此作為標準確實沒問題,但SiPM在其他波長下,比如另一常用近紅外光波長1550nm下的表現如何呢?這就與SiPM本身的材料有關了,我們從“硅”光電倍增管這個名字就知道這一組件是基于何種材料了。陳力解釋道,SiPM作為硅基傳感器,一般只會感知波長小于1000nm的紅外光。所以常用905nm下的PDE作為衡量標準。
?
安森美中國汽車市場現場應用經理陳力
正因如此,如果廠商打造的是基于1550nm波長下的激光雷達,還是得用其他的非硅基的光電探測器,比如基于InGaAs或是InP的SPAD。但我們在上文中提到了激光功率是決定探測范圍的另一大因素,而1550nm的激光雷達可以做到更高的功率,所以探測距離上占優,不過相對應的成本也會高出來一些。這對比汽車本身的成本可能不算什么,可隨著車載激光雷達數目的增多,整車自動駕駛系統的價格就會高出不少了。
談到1550nm的光源就不得不提及廣泛使用它的FMCW激光雷達,大家對FMCW激光雷達的前景極為看好,不過目前商用量產的卻少之又少。陳力認為,dToF激光雷達技術更成熟,成本相對較低,但抗干擾能力弱一些。FMCW激光雷達要調制激光,光源控制復雜,需要更強的算法計算能力,整體系統成本高。這兩大技術路線各有特點,都在向更好性價比的方向發展。
結語
市面上常見的主要還是做SPAD的探測器廠商較多,目前也有一些廠商在往SiPM上發力,比如安森美、濱松、博通、靈明光子、京邦科技等等,但正如激光雷達本體和其它汽車零部件一樣,做到車規認證才是進入汽車市場的敲門磚,否則主要應用場景還是在無人機、機器人、醫療設備和AR/VR上。而激光器、探測器則需要通過AEC-Q102這一車規認證,目前SiPM探測器中已公開通過該認證的似乎也只有安森美去年發布的ARRAYRDM產品。
盡管轉向SPAD和SiPM已經是dToF激光雷達探測器未來的大勢所趨,兩者在性能上都高于主流的APD方案,但在總成本上以及生產設計成熟度上,都還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再考慮到本身激光雷達各大技術路線都存在分歧,短時間也很難確定誰是笑到最后的方案。
探測器是激光雷達接收端的核心組件之一,在dToF激光雷達中,主要用于接收返回的脈沖激光并將其轉化為電流,隨后用于測距等計算。以所用光電探測器的種類不同,目前主要分為PMT(光電倍增管)、PD(Pin光電二極管)、APD(雪崩光電二極管)、SPAD(單光子雪崩二極管)、SiPM(硅光電倍增管)這幾種類型。
對于汽車激光雷達而言,APD在技術成熟度上更高,依然占據主流方案,但隨著激光雷達對探測距離要求的提高,這一器件開始看向增益更高的SPAD與SiPM。
高出主流方案幾個數量級的增益
要說增益能力的話,SPAD和SiPM絕對是稱霸光電探測器的。毫無增益的PD切不論,單憑APD數十數百的增益,是完全無法與以106為數量級的SPAM與SiPM相提并論的。這也是為何SiPM擁有更高的光子探測效率(PDE)的原因,這一參數和激光功率決定了激光雷達的探測距離,而后者是由發射端的激光器決定的。
?
RDM系列SiPM / 安森美
電子發燒友網就SiPM的優勢采訪了安森美中國汽車市場現場應用經理陳力,他補充道:除了高增益外,SiPM的工作電壓也顯著小于上百伏的APD,同時對電壓波動和溫度變化的敏感度也遠小于APD。因為SiPM是模擬器件,溫度變化會導致工作點遷移,理想輸出值應該只受激光強度影響,但溫度漂移會惡化輸出的線性特性,通常產品需要標定和補償溫漂的影響。
?
不同探測器參數對比/ 米蘭理工大學
除此之外,像素數量也是SiPM的重要指標之一。作為由SAPD陣列并聯組成的光電探測器,SiPM的像素數量標識了該感光芯片可以支持同時掃描的線數。芯片像素越多,高分辨率激光雷達需要集成的感光芯片越少,可以降低系統設計復雜度和成本。
至于SPAD與SiPM的選擇,陳力也給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表示,一般SPAD有更高的靈敏度,其輸出是二值化的0或1,判斷是否感知到激光;SiPM的靈敏度相對低一些,但其輸出能區分激光強度的大小。二者在產品中體現了靈敏度和輸出動態范圍的不同平衡點。因此在兩者的選擇上,更多是看激光雷達廠商自己的權衡。
不同波長下的選擇
在現有的SiPM產品中,我們在詳細參數中看到都是在等于或低于905nm波長的表現,作為目前激光雷達最常選用的波長,以此作為標準確實沒問題,但SiPM在其他波長下,比如另一常用近紅外光波長1550nm下的表現如何呢?這就與SiPM本身的材料有關了,我們從“硅”光電倍增管這個名字就知道這一組件是基于何種材料了。陳力解釋道,SiPM作為硅基傳感器,一般只會感知波長小于1000nm的紅外光。所以常用905nm下的PDE作為衡量標準。
?
安森美中國汽車市場現場應用經理陳力
正因如此,如果廠商打造的是基于1550nm波長下的激光雷達,還是得用其他的非硅基的光電探測器,比如基于InGaAs或是InP的SPAD。但我們在上文中提到了激光功率是決定探測范圍的另一大因素,而1550nm的激光雷達可以做到更高的功率,所以探測距離上占優,不過相對應的成本也會高出來一些。這對比汽車本身的成本可能不算什么,可隨著車載激光雷達數目的增多,整車自動駕駛系統的價格就會高出不少了。
談到1550nm的光源就不得不提及廣泛使用它的FMCW激光雷達,大家對FMCW激光雷達的前景極為看好,不過目前商用量產的卻少之又少。陳力認為,dToF激光雷達技術更成熟,成本相對較低,但抗干擾能力弱一些。FMCW激光雷達要調制激光,光源控制復雜,需要更強的算法計算能力,整體系統成本高。這兩大技術路線各有特點,都在向更好性價比的方向發展。
結語
市面上常見的主要還是做SPAD的探測器廠商較多,目前也有一些廠商在往SiPM上發力,比如安森美、濱松、博通、靈明光子、京邦科技等等,但正如激光雷達本體和其它汽車零部件一樣,做到車規認證才是進入汽車市場的敲門磚,否則主要應用場景還是在無人機、機器人、醫療設備和AR/VR上。而激光器、探測器則需要通過AEC-Q102這一車規認證,目前SiPM探測器中已公開通過該認證的似乎也只有安森美去年發布的ARRAYRDM產品。
盡管轉向SPAD和SiPM已經是dToF激光雷達探測器未來的大勢所趨,兩者在性能上都高于主流的APD方案,但在總成本上以及生產設計成熟度上,都還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再考慮到本身激光雷達各大技術路線都存在分歧,短時間也很難確定誰是笑到最后的方案。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汽車電子
+關注
關注
3024文章
7883瀏覽量
166551 -
激光雷達
+關注
關注
967文章
3943瀏覽量
189625 -
車載激光雷達
+關注
關注
1文章
32瀏覽量
631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智能駕駛浪潮下,車載激光雷達行業深度剖析與未來展望
隨著智能駕駛技術的飛速發展,車載激光雷達作為智能駕駛系統的關鍵感知設備,正日益受到業界的廣泛關注。隨著高階智能駕駛技術的規模化應用,各大車企對激光雷達的需求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在此背景下,低成本化、高性能化以及輕量化成為了
激光雷達的維護與故障排查技巧
激光雷達(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是一種利用激光進行距離測量和目標識別的技術。它廣泛應用于無人駕駛汽車、地理信息系統(GIS)、環境監測、航空航天等領域
光學雷達和激光雷達的區別是什么
光學雷達和激光雷達是兩種不同的遙感技術,它們在原理、應用、優缺點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以下是對光學雷達和激光雷達的比較: 定義和原理 光學
又一廠商展出FMCW激光雷達,從PPT走向樣品
,還有不少初創公司All in FMCW,并已經推出了一些樣品。 ? 摩爾芯光展示車載FMCW 激光雷達LARK ? 今年6月,摩爾芯光首次在國內展示了車載FMCW
一文看懂激光雷達
? ? 文章大綱 城市 NOA 成競爭高地,政策助力高階智能駕駛加速落地 成本下探+智駕升級,2030年激光雷達市場規模有望超萬億 ? ????·城市 NOA面臨工況復雜問題,激光雷達為“優選
512線激光雷達還不是盡頭,1024線激光雷達早在兩年前已經推出?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梁浩斌)從4線的法雷奧Scala 1到華為192線,車載激光雷達隨著ADAS的需求在不斷提高線數。在剛剛收官的CES 2024上,作為目前量產車載激光雷達的升級換
華為激光雷達參數怎么設置
華為激光雷達是一種常用的傳感器技術,可用于距離測量和感應。它的參數設置對于確保其性能和功能至關重要。在本文中,我們將詳細介紹華為激光雷達的參數設置以及其影響和應用。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激光雷達
激光雷達上下游廠商梳理分析
中國自動駕駛滲透率提升,車載激光雷達前景廣闊。根據沙利文預測,2025年全球激光雷達市場規模有望達到 135.4億美元,中國激光雷達市場規模預計達 43.1億美元,占比 31.8%。
發表于 01-05 11:07
?1317次閱讀
基于新一代SPAD架構的長距激光雷達
與傳統的基于SiPM或者APD的激光雷達架構相比,SPAD一顆芯片替代了以往光電前端→放大鏈路→模數轉換→數字信號處理的絕大多數分立元器件,大大簡化了架構復雜度。
發表于 01-04 09:18
?706次閱讀
禾賽車載激光雷達單月交付量突破5萬臺
今日,全球激光雷達領導者禾賽科技宣布 2023 年 12 月的交付數據成功突破 5 萬大關,成為車載激光雷達行業首個單月交付量突破 5 萬臺的公司。這不僅是禾賽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更是全球激光雷
禾賽科技激光雷達累計交付突破30萬臺 全球首個創下此里程碑的車載激光雷達公司
今日,全球激光雷達領導者禾賽科技宣布,公司自成立以來激光雷達累計交付量突破30 萬臺,成為全球首個創下此里程碑的車載激光雷達公司。 ? 自 2022 年 7 月正式開啟前裝量產以來,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