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公布首批194個“科創中國”創新基地認定結果,海爾集團下屬3家單位同時入選,不僅數量是行業最多,也是行業唯一同時入選產學研協作和創新創業孵化兩類創新基地的企業。
在全國194個創新基地中,有5個來自青島,分別依托青島海爾創新科技有限公司、青島海爾智能技術研發有限公司、海創匯科技創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青島華大基因研究院、青島中德生態園(國際經濟合作區)管理委員會5個主體。就青島區域來看,海爾數量最多。
行業其中之一 夯實科創成果
“科創中國”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打造的服務品牌,目的是構建資源整合平臺、供需對接平臺、技術服務和交易平臺,讓科技更有效地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中國科協首批“科創中國”創新基地的推選申報工作,是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產學研融合的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實現“科創中國”建設“求實效、植內涵、提質量、筑生態”總體要求的重要舉措。
“創新基地”則是中國科協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合作載體,是促進跨界、跨域、跨境集聚配置創新資源的服務平臺。首批194家入選單位中涵蓋了創新型企業、重點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產業技術研究院、創新創業孵化園區等創新主體。
創新基地分為產學研協作、創新創業孵化、國際創新合作三大門類,海爾此次入選的三家單位中,青島海爾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海爾智能技術研發有限公司(HOPE創新生態平臺)入選產學研協作類,分別獲評“科創中國”創新設計創新基地和“科創中國”數字家庭創新基地,海創匯科技創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則入選創新創業孵化類,獲評“科創中國”海創匯加速器創新基地。
行業唯一,兩大門類,三家入選,這是中國科協對海爾集團開放創新、成果轉化的最新肯定。此前,海爾還獲評2021“科創中國”新銳企業榜、2021“科創中國”十大產學研融通組織。
開放生態 加速融通發展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需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支持大中小企業和各類主體融通創新。
在這方面,海爾的探索由來已久,其構建起全球開放創新生態,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助力行業高質量發展。
一方面,依托全球“10+N”創新研發生態體系,海爾不斷打破邊界,促進創新融通發展。2022年以來,海爾先后成立了合肥、成都、西安創新中心,并與西安交大、山大、上海交大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產學研深度融合為創新“加速”。目前,在海爾HOPE創新生態平臺上,匯聚了全球創新資源100萬+,專家資源20萬+,創新資源與用戶需求精準對接,推動協同創新、資源共享、科技成果轉化。
另一方面,海爾建立了海創匯創業加速平臺,開放大企業產業資源,賦能中小企業,尤其是“專精特新”企業快速發展,并幫助初創團隊實現“有根創業”。截至2022年7月,已成功孵化出5家上市公司、7家獨角獸、102家瞪羚企業、38家專精特新“小巨人”,形成“科技助力創業,創業加速科創”的融合創新的新模式。
此外,海爾工業互聯網平臺卡奧斯以“大企業共建,中小企業共享”的生態模式,賦能千行百業,拉動中小企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比如深耕機器人減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研發制造的淄博紐氏達特,卡奧斯不僅為其打造了具備設備管理、遠程運維、數據分析等能力的工業機器人智能云平臺,還基于化工、建材等行業用戶的需求,共同研發了自動裝車系統,提升了紐氏達特的產品附加值,使其整體利潤率從20%提高到40%。這樣的企業還有德佑電氣、伊森新材料等。
今年年初,海爾成立科學與技術委員會,圍繞智慧家庭、產業互聯網、大健康三大賽道,凝聚全球創新力量,加速突破綠色雙碳、AIoT/感知與交互、數據生產力等行業技術難題,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帶動更多主體釋放創新能量,助力科技自立自強。
審核編輯 黃昊宇
-
海爾
+關注
關注
7文章
987瀏覽量
44613 -
卡薩帝
+關注
關注
0文章
322瀏覽量
714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