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吳子鵬)近日,AMD向供應鏈客戶發送內部函件,宣布將對旗下賽靈思(Xilinx)品牌的FPGA產品進行漲價。在漲價幅度方面,最低8%,最高25%。目前,該消息已經得到AMD授權分銷商的確認。
網傳AMD漲價函
而在三季度開始的時候,業界也已經傳出英特爾對于旗下FPGA產品漲價的消息,其中較舊料號漲價幅度為 20%。
TOP 2廠商漲價市場影響大
根據AMD的漲價函,自2023年1月9日起,Spartan 6系列售價增加25%,Versal系列價格保持不變,所有其它賽靈思產品將增加8%。
同時,AMD還在交期方面作出了調整。具體的交期修改為,16nm UltraScale+系列、20nm UltraScale系列、28nm 7系列FPGA產品的交期都變更為20周,不過預計要到2023年Q2或者Q3;45nm Spartan 6系列維持當前狀態,7nm Versal系列和其他產品維持標準交貨周期。
此前英特爾的漲價則是較舊的系列漲價20%,這些系列包括Arria II、Cyclone Cyclone II、Cyclone III、MAX II、Stratix III、Stratix IV、Stratix V、EPCQ-A等;較新的系列漲價10%,這些系列主要是Arria V、Arria 10、Cyclone IV、Cyclone V、Cyclone 10、MAX V、MAX 10、eASIC等。
從市場層面來看,AMD和英特爾雙雙宣布漲價對于下游終端廠商的影響是比較大的。目前,FPGA市場的寡頭屬性明顯,根據研究機構Market Research Future(MRFR)的統計數據,2020年全球FPGA市場份額中的83%掌握在AMD(當時還是賽靈思)和英特爾手中,其中賽靈思的市場占比約為50%,英特爾的市占比約為33%。如果再加上Lattice和MicroChip合計的13%的市場份額,四家國際巨頭的市場占比超過了96%。
在國內FPGA市場,雖然近幾年出現了一些國產FPGA廠商,不過依然是國家大廠統治著市場。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FPGA市場中,AMD(當時還是賽靈思)占比為36.6%,英特爾占比為25.3%,Lattice占比為23.2%,在其他中的14.9%里也是MicroChip處于領先位置。
因此,單純從市場份額來看,AMD和英特爾的漲價將給設備廠商帶來很大的成本壓力。
同時,在高端FPGA市場,除了AMD的Versal系列,其他高端FPGA基本都漲價了,且市場上沒有其他可替代選項。當然,一直以來AMD的Versal系列的價格在FPGA市場都屬于較貴的類型,基本都是數萬元人民幣,其中一些型號能夠達到十數萬元或者數十萬元,并且也是供應緊俏,分銷商平臺顯示這些器件的生產周期都要52周。
再說回其他高端FPGA,目前國產FPGA廠商在28nm節點上的最新進展基本是小批量量產,并且產品主要針對28nm制程中低端市場以及低功耗市場,大多是一些1000萬門級左右的FPGA,很難對兩大家的中高端產品構成影響。
28nm是國產FPGA的一個門檻,對于市場龍頭AMD而言,它的部分28nm產品都已經推出超過10年的時間,甚至是一度傳出停產的聲音。不過,在AMD完成對賽靈思收購之后,該公司延長了7系列產品的生命周期,包括Spartan-7、 Artix-7 FPGA、Zynq-7000 SoC、Kintex-7和 Virtex-7 FPGA,并且將至少延長至2035年。這就導致國產前沿FPGA產品要占領市場就必須要和這么成熟產品競爭,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此,這也就導致5G、人工智能、大數據、自動駕駛等較為前沿的FPGA市場對于漲價只能“忍氣吞聲”,因為大部分器件無可替代。
FPGA需求缺口在擴大
當然,無論是AMD還是英特爾,兩大巨頭對于FPGA產品的漲價并非是資源壟斷之后的肆意妄為,而是有背后的市場因素在推動。
AMD 在信中表示,導致本次 FPGA 器件價格上調的重要原因是需要加大對現有供應鏈的投資力度,而供應商漲價也是另一方面的原因。英特爾當時的漲價傳聞也指出,漲價是因為供應鏈成本壓力和持續的旺盛需求。
對于FPGA而言,一個較為明顯的成本上漲是因為代工廠漲價,當然英特爾則是因為自己工廠的原材料漲價,比如晶圓。實際上這些成本上升在去年年底就已經給出信號了,比如聯電在一份漲價聲明中提到,2022年8寸晶圓制程漲價5%,12寸晶圓制程漲幅5%到10%;臺積電則是在年初時段被指出,將對8英寸和12英寸制程價格上調10%至20%。實際上,由于物流成本以及晶圓材料漲價,2022年IDM、晶圓代工廠都漲價了,這其中定然也包括英特爾。
再看需求端,根據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的統計數據,市場主流FPGA交期都達到了52周交期上限內的最大值,這個筆者也在上文中提到了,分銷商網站上對于主流FPGA產品的標注,確實都是生產周期為52周。Susquehanna分析師Chris Rolland在報告中指出,FPGA短缺受影響的主要是網絡、光學和電信設備。
從技術層面來看,推動FPGA需求大漲的背后因素就是5G和AI,如果說到市場層面的話,那就是汽車、數據中心、5G通信和工業。根據Frost&Sullivan的統計數據,2021年全球FPGA芯片的市場規模約為68.6億美元,同比增長12.8%。不要看相較于GPU、CPU、MCU等,FPGA市場規模并不大,但是這個“小而美”的市場卻非常重要。
比如在5G市場,由于5G通信通道數大幅增加,尤其是大規模MIMO里的通道數是此前的數倍到數十倍,因此5G基站單站的FPGA用量就大幅上漲。根據測算,4G基站單站可能只需要1-2塊FPGA,5G基站需要4-5塊,同時5G基站密度大概是4G基站的1.5倍。因此,5G時代,基站對于FPGA的需求量大概就是4G時代的3倍以上。
在AI方面,產業已經進入實質性的落地階段,邊緣AI成為產業發展的重心。而隨著AI和邊緣終端的結合越來越緊密,ASIC的弊端開始顯現。一般情況下,芯片用量需要達到10萬片以上,這樣開發ASIC才能夠有價值。但在邊緣AI領域,大部分市場都達不到這個芯片用量。這部分需求基本都轉向了FPGA,通過對FPGA編程,FPGA能夠執行ASIC可執行的任何邏輯功能,并且無需等待三個月至一年的芯片流片周期。
同時,在廣泛的工業領域,FPGA由于具備接口靈活和可編程的特性,解決了工業AI對于CAN、PCIe、JESD204等多種接口的復雜需求,更提升了工業生產的柔性。在物聯網領域,AIoT理念也是帶來了大量的FPGA需求。
因此,過往產業對于FPGA的定義實際上過于狹隘了,導致FPGA的潛力無法充分釋放,在5G和AI的推動下,FPGA迎來了量價齊升的好時代。根據Frost&Sullivan的研究數據,預計到2025年,全球FPGA市場規模將達到125.8億美元,相較于2021年近乎翻倍。
而上述這些,就是AMD和英特爾漲價的底氣和理由。
寫在最后
作為可編程邏輯器件,FPGA的能力在軟件定義硬件時代越來越被認可,逐漸走向更多的終端。在這個過程中,AMD和英特爾目前掌握著絕對的話語權,即便是在國內市場,國產FPGA當下也基本對兩家公司造不成太大的威脅,因為這兩家公司主要做高端市場。
要想挑戰市場龍頭,國產FPGA廠商還有很長的路要有,FPGA不僅有器件設計方面的挑戰,還有人才方面的困擾,很多人將其形容為國產芯片最難的賽道,也不是沒有道理。
-
FPGA
+關注
關注
1626文章
21678瀏覽量
602006 -
amd
+關注
關注
25文章
5449瀏覽量
133959 -
Xilinx
+關注
關注
71文章
2164瀏覽量
12103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