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在即將過去的2022年,半導體將成為眾多新聞的焦點,當中也不乏話題。“半導體短缺”一詞現在甚至成為日常用語的一部分。2022年只剩下幾天了,但下半年大處理器正在陸續出爐。雖然很多芯片都比較緊缺,獲取起來有些困難,但是我們還是盡可能多的采購芯片,拆開芯片繼續分析。
在本文中我們將拆解分析AMD的“Ryzen 7000”和Intel的“第13代Intel Core”系列,以探索兩大芯片巨頭的演進之道。
圖1為AMD于2022年9月發布的銳龍7000系列的外觀。Ryzen 7000系列采用第4代“Zen”架構“Zen4”作為CPU。處理器頂部有一個形狀不尋常的 LID,凹槽中嵌入了一個電容器。
Ryzen 9 7950X擁有16核/32線程的CPU和64MB的三級緩存。Ryzen 5 7600X擁有6核/12線程的CPU和32MB的L3緩存,幾乎是規格的一半(順便說一句,Ryzen 5 7600X上面有“Ryzen 7 7700X”,8核/16線程。)。在 LID 下,頂部的 Ryzen 9 7950X 有 3 個硅,下面的 Ryzen 5 7600X 有 2 個。這是一種稱為CHIPLET的安裝方法。IO 硅和 CPU 硅的結合具有能夠創建各種規格的優勢。
這是AMD從上一代“銳龍3000”系列開始就一直在使用的技術。在PC方面,我們將CPU芯片的安裝數量從1個改為2個,形成了從高端到低端的產品陣容,通過將芯片從4個增加到8個,我們打造了一個性能和功能都得到提升的產品陣容。
圖 2顯示了 Ryzen 9 7950X 芯片拆解。硅是表面貼裝在封裝中的,拆下來翻過來可以看到電路面。IO 芯片采用臺積電 6nm 工藝節點制造。芯片上是 2021 年和 AMD 標志,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到。它在略小的面積內實現了比上一代 IO 硅更高的性能。兩個 CPU 芯片是相同的。臺積電5納米制造。面積比上一代的7nm有明顯的縮小。芯片上沒有 AMD 標志或年份信息。
圖2:AMD的芯片拆解
圖3是上一代“銳龍9 5950X”與新芯片銳龍9 7950X的芯片走線面積對比。面積不是以平方毫米為單位的數值,而是以銳龍9 5950X為1的數值。
圖3
新舊IO外觀、外觀、新舊CPU外觀、外觀幾乎一樣。與在 GlobalFoundries 的 12nm 制造的上一代 IO 硅相比,盡管采用了 TSMC 的 6nm,但新一代 IO 硅的面積僅減少了 3%。
PCI Express從4.0變成了5.0,DDR內存接口從DDR4變成了DDR5,幾乎沒有什么變化。
此外,Ryzen 9 5950X 中沒有搭載的 GPU“RDNA 2”也被搭載在 Ryzen 9 7950X 的 IO 芯片中。由于CPU芯片的架構從“Zen3”變成了Zen4,CPU部分的比例比上一代略大。
CPU芯片每側4個CPU核心,共8個,L2(共16MB,上一代8MB)和L3 64MB(L3大小與上一代相同)被8核CPU包圍。如果說上一代銳龍9 5950X的面積是1,那么銳龍9 7950X是0.83,這意味著在性能和內存容量提升的同時,面積卻實現了大幅縮減。圖3中寫成7nm Area 1.00和5nm Area 0.83的部分分別是L2和L3緩存,字母左右分別是8個CPU,所以可以很明顯的看到CPU部分和內存部分的比例發生了變化顯著地。制造工藝的小型化減少了內存,CPU架構的更新增加了邏輯部分。
圖4為2022年10月發布的英特爾第13代酷睿系列的高端“Core i9 13900K”和同時發布的中端規格“Core i5 13600K”。與AMD銳龍7000系列幾乎相同的高端和中端陣容同時上市。拆掉LID可以確認高端和中端都是一樣大小的硅片。AMD通過結合硅來創建陣容,而英特爾使用一個硅(停止功能,不使用制造缺陷等),CPU,IO,GPU與一個硅實現有很大的不同。
圖4
圖5是英特爾2021年發布的“第12代酷睿i9 12900K”和2022年第13代酷睿i9 13900K的封裝外觀和硅片上的標識對比。2021年的12代也是共享芯片,分別做Core i9/i7/i5,但是13代的配置是一樣的。由于第 12 代 CPU 架構是“Alder Lake”,因此該芯片的符號為“ADI”和開發年份“2020”。到了13代,CPU架構更新為“Raptor Lake”,所以字母“RPI”和開發年份為“2021”。英特爾每年都會開發新的處理器。由于AMD用Ryzen 7000將CPU插槽從AM4換成AM5,主板也得換,而Intel的12代和13代都是用同樣的封裝,所以主板是之前的型號芯片組“Intel 600”可以按原樣使用。
圖5
圖 6顯示了第 12 代 Core i9 12900K 芯片和第 13 代 Core i9 13900K 芯片的比較。酷睿i9 12900K搭載了一顆共16核、8個高性能核心和8個高效能核心的CPU,GPU為“UHD770”,而酷睿i9 13900K隨著CPU架構的更新,效率更高核心數翻了一番,達到16個核心。“Intel 7”(10nm)用于制造。由于制造工藝沒有改變,高效能核心數量增加8個直接導致面積增加,面積比上一代增加了約21%。
圖6
圖7是2022年9月和10月發布的AMD銳龍9 7950X和英特爾第13代酷睿i9 13900K與上一代CPU的面積對比。
AMD上一代銳龍9 5950X采用CHIPLET配置,如果3硅總面積為1.00,下一代銳龍9 7950X將總面積減少11%(=0.89)。
由于 1 硅化的影響,英特爾第 12 代酷睿 i9 12900K 比銳龍 9 5950X 小 29%(= 0.71)。不過在保持相同制造工藝的同時,我們增加了高效CPU核心的數量,所以面積也有所增加,而英特爾第13代酷睿i9 13900K相比最新的銳龍9 7950X,面積差異更小,區別在于3%(0.89 和 0.86)。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英特爾的芯片總面積還是略小了一些。這是因為可以認為英特爾的單硅面積效率優于AMD使用先進工藝。如果分割硅,則硅之間的IO部分(區域效率差:難以小型化)變得很大。另一方面,中等規格的AMD Ryzen 5 7600X可以切割一個CPU硅片,因此硅片總面積比Intel的Core i5 13600K小24%。
AMD 和 Intel 目前分別有不同的 CHIPLET 和 1 silicon 制作方法。毫無疑問,未來CHIPLET、HBM(High Bandwidth Memory)等結合硅片的“硅片拼圖”會越來越多,但需要充分認識到,單片硅片的優勢依然很大。
審核編輯:郭婷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3文章
50394瀏覽量
421787 -
amd
+關注
關注
25文章
5441瀏覽量
133934 -
cpu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0824瀏覽量
211140
原文標題:【半導光電】Intel和AMD展示:芯片的兩條路
文章出處:【微信號:今日光電,微信公眾號:今日光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