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帶來的下一波就業機會(第 1 部分,共 4 部分)
本博文是物聯網影響系列文章的第 1 部分,系列文章共有 4 部分,探討了物聯網對以下各方面的影響:
勞動與就業
隱私與安全
能效
運動與健康
有關物聯網 (IoT)的一系列數字令人印象深刻:
IHS 預測,物聯網市場將從 2015 年的 154 億臺設備發展到 2020 年的 307 億臺,再到 2025 年的 754 億臺。也就是說,在未來 10 年將實現 600 億臺設備的增長。(數據來源:物聯網平臺:物聯網的技術支撐,2016 年 3 月)
根據貝恩咨詢公司預測,到 2020 年,銷售硬件、軟件和綜合解決方案的所有物聯網供應商的全年收入總和可突破 4700 億美元。(數據來源:貝恩咨詢公司,提供商如何才能在物聯網領域取得成功,2016 年 8 月)
隨著物聯網將自動化推向了新的高度,人們執行的“簡單任務”將越來越少。這是否意味著對高技術含量員工的需求將增加,而對低技術含量員工的需求將減少?這對整體就業市場會產生哪些近期和長期影響?下面,我們將探討物聯網將如何影響就業和勞動市場。
明顯的影響:近期熱門的工作和技能與高科技和數據分析有關
在未來幾年,數百萬臺設備將上線,并且將出現數量相當可觀的應用。所以,技術公司和許多行業的大型跨國公司都在忙于制定利用這一趨勢的物聯網戰略。
然而,其中的許多公司并不具有實現物聯網新戰略所需的專門知識或內部人才。這對于就業市場來說是一個好消息。所以,現在我們將開始討論由于物聯網的發展,未來 5 到 10 年明顯供不應求的技能和工作:
電路設計人員、微控制器程序員、硬件設計人員、統計員、應用程序開發人員、網絡安全開發人員、電氣安裝工程師,因為公司都力求實施物聯網戰略。
具有數據分析技能和漏洞分析能力的員工,以收集和外推數據,幫助改進應用和提高安全性,同時向高管和投資者報告。
基于新聯網數據點收集數據的新方法和提高機器學習能力的算法開發,以便所有新聯網機器能夠進行相互教學。具有這些技能的人才在物聯網時代找工作就不會有困難。
并不明顯的影響:引領下一次工業革命
物聯網將有可能帶來自工業革命和流水線生產出現后最大的變革,影響整個就業市場和我們的生活。最終,物聯網的聯網設備會將現在很多重復、繁重的工作淘汰掉。那是否存在負面影響呢?目前從事這些枯燥工作的部分人員將失業。
但值得注意的是,迄今為止,盡管很多人對因實現自動化而失業的問題持悲觀態度,但整體就業率似乎并未下降。很明顯,變革對那些受到影響的人來說非常痛苦。但總體而言,一些工作崗位消失后,還會有新的就業機會創造出來。根據經濟法則,低附加值的工作會被高附加值的工作取代。這就是影響經濟增長和財富創造的“清潔機制”。
紡車:自動化如何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現在我們將重溫一個來自遙遠過去的例子,以了解這個“清潔機制”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1412 年,因為害怕使用手動紡錘的紡織廠工人失業,德國科隆市議會禁止當地工匠生產紡車。新型紡車使一名工人能夠生產出之前 200 名工人才能生產的紗線量。
盡管如此,這一技術進步并未導致失業率長期上升。為什么?有兩方面的原因:
新機器在“技術領域”(例如:機器的生產)創造了新的工作崗位。
紡織品的降價使消費者能夠購買更多的紡織品和其他商品,從而實現了許多經濟領域的就業增長。
紡車只是眾多例子中的一個,但也足以說明技術引起長期失業問題的推斷是錯誤的。
此外,還要糾正一個常見但不正確的假設,即經濟社會中的工作數量和組成是固定的。一些崗位可能會實現機械化和自動化,但是同時也會出現新的就業機會。(20 世紀初期,很少有人會預測到,如今,銀行、醫院或娛樂業的就業人數會超過整個農業領域的就業人數!)
下一次啟蒙運動:孕育新的可能
從大局出發非常重要。當機器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時,人類可解決更重大的問題或以更有趣的方式打發時間。這種轉變很可能將創造性文化提升到新的層次,比如下一次太空競賽,或新的啟蒙運動,誰知道呢?
那么,這些新的可能與物聯網有著怎樣的聯系?以下是物聯網如何創造新的可能的一些示例:
節能。從無數智能家居中收集有關物聯網應用節能情況的數據后,可為如何創造更好的節能技術提供新線索。(創造這種技術必將同時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改進全球食物鏈。可整合物聯網“智能農場”聯網技術(如衛星/無人機影像、傳感器、GPS 映像、可穿戴技術、算法和機器人),以解決全球食品供應的不確定性和波動性問題。
供水。這方面的物聯網合作已在進行之中,目的就是節約世界水資源。IBM 和愛爾蘭都柏林城市大學已展開合作,致力于開發新的傳感器技術。這項技術有望改進關鍵的水質監測環節,同時與現有的商業技術相比,還可大大降低成本。
醫療保健。通過能夠發出實時健康緊急情況警報的可穿戴設備,或能夠在精確的時間提醒患者服藥或根據數據采集需要而嵌入在人體中的傳感器,物聯網可挽救不計其數的生命。還有,將醫療保健物資發往飽受戰爭蹂躪的地區或偏遠地區的無人機又會如何?
短期痛苦,但長期受益
就如同我們看到的那樣,技術進步對就業會產生兩個相互對立的影響:
隨著自動化的發展并代替體力勞動,整體就業率受到負面影響,因為一些工人必須尋找新的就業門路。
之后,隨著越來越多的公司進入了高生產力行業,“資本化效應”對就業市場產生積極影響(例如:紡車示例),從而使整體就業率上升。
沒有人會真正質疑物聯網實現的進步,但是“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獲”這句話似乎也適用于此。對社會而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避免出現一群人承受所有痛苦,而另一群人享有所有收獲。至于如何實現兩者的平衡,希望我們已經從之前的革命中吸取到教訓。
審核編輯黃昊宇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03文章
44262瀏覽量
37122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