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華正在將近40年的邊緣計算能力復制到智慧工廠、智慧醫療、智慧零售、智慧建筑、智慧城市等各個行業。
2014年,而立之年的研華科技遇到了一個重要的人生轉折點。
這一年,全球制造業進入新一輪轉型期,標志性事件是2012年美國通用電氣(GE)提出的「工業互聯網」,而標志性改變則是數據成為制造業的生產要素,尤其在云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推動下,大數據開始成為制造業的新引擎。
作為工業自動化領域龍頭企業,彼時研華的工控機、工業網關已經賣到了全球各地,長年在設備接入端的浸潤和積累讓研華得以成為最早一批感知到工業互聯網價值和意義的企業。
對于研華而言,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會。
01
邊緣強者的誕生
1983年,三位來自惠普自動測試部門的工程師創立了研華,彼時全球個人計算機市場在IBM、惠普等老一批IT廠商推動下已經初具規模,蘋果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麥金塔電腦也將在第二年面世,不過,當時的研華選定的是另一個不那么火熱的市場——工控機(IPC)。
在之后十幾年里,就在個人計算機市場風云變幻時,研華在工控機領域也逐漸嶄露頭角。憑借先發優勢和長期深耕,研華在工控機領域一路馳騁,在1999年上市時,已經躋身于全球三大工控企業之列。
也是在上市這一年,研華內部提出了轉型思路,彼時行業中還沒有工業互聯網概念,GE Predix還未立項,德國也還未提出工業4.0,僅僅是信息化程度較高的美國制造企業開始基于設備和生產數據來提高生產效率。
長于工控設備的研華,彼時在工控機領域已經跑在了行業前列,與此同時,還擁有了品類繁多的工業網關,足以稱得上是制造業領域的「邊緣強者」。
正是由于在邊緣側的快速發展,研華早早就意識到了數據的價值,并開始在數據采集上下苦功,據研華科技嵌入式物聯網事業群資深行業總監鞠劍回憶,“當時工業設備很多,協議也很多,那么多設備,那么多協議,我們就那樣一個一個去開發,去豐富我們的數據采集軟件。”
研華最初并沒有自己的SCADA系統(數據采集監控系統),但卻早早有了自己的算法團隊。當時的研華是先做工業網關上的軟件采集和工業協議積累,然后與先進制造領域客戶的SCADA系統進行打通,在這個過程中,“客戶需要什么樣的數據,我們就在研華自己的工業網關上通過算法梳理數據,并將最終的數據傳輸到客戶的SCADA系統中。”
隨著研華物聯網戰略的不斷深入,研華越發察覺到SCADA系統的重要性,于是在2008年開始投資柏眾公司(Broadwin),并最終在2010年完成了對這家公司的100%并購,補齊了SCADA系統這塊短板。
2010年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提出“Enabling an Intelligent Planet”戰略,下定決心做智能產業時,研華已經將工控機、邊緣網關的生意做到了全球第一, 并完成了從設備、模組、算法到工控系統在內完整的工業自動化閉環系統的構建。
這時,完成了自我革新的研華一躍成為了那個時代絕對的邊緣王者。
02
進擊工業云平臺
2014年,研華迎來了一位新任技術長楊瑞祥,隨著楊瑞祥博士的加入,研華工業物聯網平臺的搭建工作正式啟動。
當楊瑞祥牽頭搭建工業物聯網平臺時,他發現,研華當時在數據接入層的工作基本完成,而且有了一支實力不錯的軟件團隊,由這一團隊研發的智能設備云端管理平臺SUSIAccess在這一年已經迭代到了3.0版本。作為研華內部最早接觸物聯網技術的SUSIAccess團隊,自然成了研華搭建工業物聯網平臺的中堅力量。
康寧是在2017年加入到研華工業物聯網平臺研發工作中的,在這之前,她的主要工作是做軟件測試,康寧告訴至頂網,“當時研華WISE-PaaS平臺雛形已經搭建完畢,正在準備開發基于Cloud Foundry架構的WISE-PaaS 2.0版本。”
相較于基于SUSIAccess的設備管理、數據統一管理能力的WISE-PaaS 1.0,彼時基于業界首個開源PaaS云平臺——Cloud Foundry架構搭建的WISE-PaaS 2.0稱得上是研華在工業物聯網領域一次走出舒適圈的創造性嘗試,也是之后研華對內推動智能制造轉型,對外提供企業數字化解決方案的基礎。
2018年11月1日,在蘇州召開的首屆物聯網共創峰會上,面向來自全球各地6000余位產業人士,研華官宣發布了進一步迭代到3.0版本的WISE-PaaS平臺。大會上,劉克振指出,“得益于國內巨大的市場體量、高漲的創新創業熱情,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物聯網技術在中國得到了迅猛發展。”
這一年,研華自己的PCBA板卡生產已經完成了從傳統AOI質檢向AI AOI質檢的跨越。
在研華昆山PCBA板卡廠中,從前端的工業攝像機、邊緣網關到后端的服務器,以及跑在服務器上的云平臺和AI套件都是由研華團隊自己搭建而成,而針對PCBA板卡生產過程中諸如波峰焊、貼片工藝的檢測技術升級,讓研華PCBA板卡生產線原本采用傳統AOI質檢方案時二次檢測中“一條生產線需要配三位質檢工程師”,如今導入AI質檢方案后變為“三條生產線只需要配一位質檢工程師”。
9倍人效比的提升,讓研華再次嘗到了工業物聯網和邊緣AI的強大魔力,也堅定了研華工業物聯網轉型的信心。
作為國家支柱產業,安全對于制造業而言高于一切,這樣的價值屬性使得制造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有了“數據不出廠”、“數據不出內網”的需求,私有云解決方案也就成了制造企業的剛需。
研華第一代企業級私有云方案正是由研華自研的3臺超融合服務器組成,同樣是在2018年年底的那場物聯網共創峰會上首次對外發布。
據研華工業云技術總監康寧回憶,當時研華內部實際上有兩條產品線,分別提供兩種不同的私有云解決方案:一種是針對客戶對單一產線或單一車間進行數據管理需求研發的輕量化方案,另一種是針對多場域、多解決方案集中管理的私有云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針對輕量化解決方案,研華在2017年還發布了「IoT邊緣智能服務器」,由于國內制造企業工業互聯網轉型速度并不一致,研華這條產品線一直延續至今,而「IoT邊緣智能服務器」也正是研華邊緣云的前身。
03
企業呼喚邊緣云
2019年10月24日,研華在北京舉辦了一場小型讀書會,說是讀書會,其實是一場就當時工業互聯網轉型進程中遇到的關鍵問題開展的行業研討會,劉克振在會上透露,“研華正在將WISE-PaaS平臺進行「解耦」再「重構」。”
「解耦」再「重構」是研華面對工業互聯網技術、應用碎片化的破局之道,也是面對企業對工業物聯網云平臺輕量化需求的一次向內的艱難求索。
2018年年初,就在研華私有云解決方案正式發布后不久,不少研華的系統集成商和合作伙伴紛紛指出這一方案的企業建制成本太高,“當時不少剛剛在內部啟動數字化轉型項目的合作伙伴和客戶都在問我們有沒有更輕量化、更低門檻的私有云解決方案。”
康寧告訴至頂網,“數字化轉型說起來很簡單,但真正落實到企業中,一定是從企業覺得最有必要優化或者最值得投入的地方切入并啟動,而不是一開始就建一個門檻比較高、比較重的云平臺。”
然而,當時研華即便是基于單臺服務器的輕量化私有云解決方案,也需要先在私有云服務器上部署OpenStack,由OpenStack解決基礎設施統一管理的問題,再在OpenStack上部署Cloudry Foundry和研華工業物聯網產品。
這樣的客戶需求和輕量化趨勢,讓研華在2019年下定決心進行架構遷移——從原本Cloud Foundry架構遷移K8s架構。于是,研華整個工業物聯網平臺部集體閉關,歷時一年多,解決了無數技術難題,最終基于K8s架構的WISE-PaaS 4.0在2020年3月1日正式發布,而面向制造業企業提供的基于K8s架構搭建的更輕量化的單臺服務器一體機——邊緣云解決方案也在這年9月發布。
康寧特別指出,“這時我們已經將云平臺下沉到了邊緣。”
2020年,經過過去五年的發展,國內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已經從技術驅動走向服務驅動,工業互聯網熱潮甚囂塵上,據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國內已有工業物聯網平臺超600個,連接的工業設備數量超4000萬臺,服務的工業企業數量超過40萬家。與此同時,國內關于工業互聯網的標準化工作相繼展開。
研華邊緣云解決方案發布時,正值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在進行國內首個針對工業互聯網邊緣計算產業的「邊緣計算標準件計劃」的認證工作,“我們拿到信通院提供的技術標準要求后發現,里面的技術標準我們都滿足,就參與到了這項評測中。”
當時信通院「邊緣計算標準件計劃」主要針對邊緣網關和邊緣云服務器/一體機兩類產品,其中針對邊緣一體機的評測標準提出了16個大項、數十個小項具體指標,不僅要求有云邊協同能力,還要求平臺具備物模型、流數據處理等技術能力,研華智能邊緣一體機最終成為首批4個入選產品之一。
基于這樣的邊緣云,研華在2020年提出了Edge+戰略,目標是將研華近40年的邊緣計算能力復制到智慧工廠、智慧醫療、智慧零售、智慧建筑、智慧城市等各個行業中。
04
共創序曲2022
2022年年初,研華進行了一次跨部門整合,這次研華將工業云和智能制造兩個部門整合到了一起,整合后的團隊整體對外輸出四類產品: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數字底座、SaaS化應用、開發工具。
與此同時,研華進一步針對邊緣計算平臺和云平臺進行了云邊協同的架構升級,將云平臺能力進一步下沉到邊緣云上。
“研華工業云將云原生技術與云邊協同一體化架構相結合,一方面可以將在云端基于機器學習平臺訓練好的模型派送到邊緣;另一方面有效地解決了分散的邊緣設備難以管理的難題。”康寧如是說。
不過,研華深知僅憑一己之力無法構建一個繁榮的工業互聯網生態,自研華面向工業互聯網轉型之初就一直在聯合合作伙伴以共創模式培養系統集成商,與系統集成商一同成長。
來自官方數據顯示,如今研華已經在電子制造、金屬加工、紡織染整、食品和飲料加工、能源與環境等行業擁有超過460家伙伴,通過上萬個案例實踐不僅完成了產業落地,成為產業數字化進程中一個又一個里程碑,同時也根植于研華工業云平臺,成為研華工業云平臺生態系統中的關鍵能力。
而當談到2022年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新趨勢時,康寧也特別指出,“今年我們能夠明顯感受到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需求尤為迫切,而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核心還是OT與IT技術的融合,但不同細分行業的應用需求有所不同,所以我們需要攜手生態伙伴,一起協同共創,為企業制定可落地、分階段實施的方案,來進一步加速企業的數字化轉型。”
審核編輯 :李倩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8628瀏覽量
61648 -
研華
+關注
關注
0文章
362瀏覽量
38520 -
工業互聯網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301瀏覽量
94054
原文標題:從制造到智造,研華的邊緣大計
文章出處:【微信號:研華智能地球,微信公眾號:研華智能地球】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