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大大說
人工智能是科研創新的熱點領域,大量創新成果在不斷涌現,人工智能技術正在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許多人類曾認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因AI技術而變得可能。
看過《流浪地球2》的觀眾,一定對擁有超強算力和“自我意識”的AI MOSS印象深刻。影片中未來的人工智能電腦通過超強的算計和智能分析來輔助人類工作和決策。從550A到550W再到Moss,人工智能電腦不斷升級完善,不少網友看后表示患上了“Moss 后遺癥”,看到亮小紅燈的攝像頭就覺得是Moss視角。
如果說流浪地球中超智能AI MOSS離我們的生活尚遠,那么當下大熱的AI ChatGPT,一款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自然語言處理工具,已經在百萬級用戶量中引發討論。它能夠通過學習和理解人類的語言來進行對話,甚至可以創造性的完成撰寫文書、代碼等任務。這足以讓網友將【人工智能會取代人類嗎】頂上熱搜第一。
1956年夏季,以麥卡賽、明斯基、羅切斯特和申農等為首的一批有遠見卓識的年輕科學家,共同研究和探討用機器模擬智能的一系列有關問題,并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這一術語,人工智能新學科正式誕生。
此后,1997年IBM公司的超級計算機“深藍”戰勝了當時世界排名第一的國際象棋大師加里·卡斯帕羅夫,2016年谷歌圍棋人工智能“阿爾法狗”贏了韓國棋手李世石,經過深度學習的阿法狗在2017年打敗世界第一的柯潔。
彼時,人們終于意識到,人類智力游戲的高地已經被人工智能輕松拿下,甚至每個人的工作和生活中已經能看到人工智能的影子。在醫療保健,AI輔助醫學影像病例分析、疾病預測,加速疫苗、藥物研發;在金融,AI分析量化交易和風險管理;就連工業制造,也需要依靠機器視覺、機器學習、設備學習等AI技術,來實現工業自動化、預測維護和質量控制。
AI賦能千行百業
目前大熱的自動駕駛,便是AI技術在日常生活中滲透應用。從L0-L2級駕駛員輔助系統,到L3汽車可以獨立完成幾乎全部的駕駛操作,再到L4高階自動駕駛、此后還有L5全場景無條件自動駕駛,AI正將人類從汽車方向盤中解放出來。
看過《流浪地球2》的鋼粉可能已經注意到,劉德華飾演的圖恒宇出車禍時,大街上隨處可見無人駕駛汽車,這便是AI技術賦能自動駕駛的未來交通設想之一。
不過現階段我們所見識到的人工智能還處于弱人工智能階段,機器不具備任何思考的能力,只是執行一組預設功能,尚且無法同人類一樣思考和決策,跟影片中超級智能的Moss相差甚遠,想要實現如Moss般超智能,AI技術還需要打破這些制約枷鎖。
首先便是制約人工智能發展最大因素:數據瓶頸。人工智能主要由大數據驅動,需要獲取海量的數據進行訓練來感知這個世界。但如何在不侵犯個人數據隱私前提下,高效率高質量低成本獲取真實數據,依然是現階段正在攻克的難題。
其次便是可解釋性瓶頸。現有人工智能系統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給人一種“智商偏科、情商為零”印象,不少人甚至覺得當前部分智能產品不是人工智能而是人工智障。盡管IBM所研發的人工智能“沃森”,可以在語言分析技術幫助下,理解到人在表達時所傳遞出的情感、說話習慣和社交愛好,但是依然無法自主思考,不具備情感和意識。
AI技術尚待真正智能
此外還有語義鴻溝瓶頸,比如Moss在影片中就曾明確要求回答者不能用比喻、暗示、反問等修辭手法。這說明,即便智能如Moss,與人交流時,有些話它依然不懂。再比如能耗瓶頸,在現有計算機上實現人工智能系統,其能耗很高,最大的神經網絡模型在其生命周期中消耗的能量幾乎與五輛汽車一樣多。或許將這些瓶頸解決了,我們才有可能見到現實版Moss的雛形。
看大大頻,與產業同頻。降低人工智能能耗,也許可以從低功耗AI芯片開始?
低功耗AI芯片的明爭暗斗
簡訊:想要降低能耗,在傳感器上完成計算,即傳感器內人工智能,便是低功耗AI的重要技術路徑。除此之外,另一個重要的低功耗人工智能技術路徑是運行在MCU內的人工智能。目前,無論是在傳感器端還是在MCU端,已經有頭部企業在積極嘗試探索,未來或將有更多企業加入這一行列。前往【大大頻】查看完整新聞?
原文標題:【洞見芯趨勢】流浪地球2中的人工智能Moss,離我們還遠嗎?
文章出處:【微信公眾號:大聯大】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
大聯大
+關注
關注
4文章
539瀏覽量
87704
原文標題:【洞見芯趨勢】流浪地球2中的人工智能Moss,離我們還遠嗎?
文章出處:【微信號:大聯大,微信公眾號:大聯大】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