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同事在代碼中 KW 掃描的時候出現這樣一條:
上面出現這樣的原因是在使用 foreach 對 HashMap 進行遍歷時,同時進行 put 賦值操作會有問題,異常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于是幫同簡單的看了一下,印象中集合類在進行遍歷時同時進行刪除或者添加操作時需要謹慎,一般使用迭代器進行操作。
于是告訴同事,應該使用迭代器 Iterator 來對集合元素進行操作。同事問我為什么?這一下子把我問蒙了?對啊,只是記得這樣用不可以,但是好像自己從來沒有細究過為什么?
于是今天決定把這個 HashMap 遍歷操作好好地研究一番,防止采坑!
foreach 循環?
Java foreach 語法是在 JDK 1.5 時加入的新特性,主要是當作 for 語法的一個增強,那么它的底層到底是怎么實現的呢?下面我們來好好研究一下:
foreach 語法內部,對 collection 是用 iterator 迭代器來實現的,對數組是用下標遍歷來實現。Java 5 及以上的編譯器隱藏了基于 iteration 和數組下標遍歷的內部實現。
注意:這里說的是“Java 編譯器”或 Java 語言對其實現做了隱藏,而不是某段 Java 代碼對其實現做了隱藏,也就是說,我們在任何一段 JDK 的 Java 代碼中都找不到這里被隱藏的實現。這里的實現,隱藏在了Java 編譯器中,查看一段 foreach 的 Java 代碼編譯成的字節碼,從中揣測它到底是怎么實現的了。
我們寫一個例子來研究一下:
publicclassHashMapIteratorDemo{ String[]arr={ "aa", "bb", "cc" }; publicvoidtest1(){ for(Stringstr:arr){} } }
將上面的例子轉為字節碼反編譯一下(主函數部分):
也許我們不能很清楚這些指令到底有什么作用,但是我們可以對比一下下面段代碼產生的字節碼指令:
publicclassHashMapIteratorDemo2{ String[]arr={ "aa", "bb", "cc" }; publicvoidtest1(){ for(inti=0;i
看看兩個字節碼文件,有木有發現指令幾乎相同,如果還有疑問我們再看看對集合的 foreach 操作:
通過 foreach 遍歷集合:
publicclassHashMapIteratorDemo3{ Listlist=newArrayList>(); publicvoidtest1(){ list.add(1); list.add(2); list.add(3); for(Integer var:list){} } }
通過 Iterator 遍歷集合:
publicclassHashMapIteratorDemo4{ Listlist=newArrayList>(); publicvoidtest1(){ list.add(1); list.add(2); list.add(3); Iteratorit=list.iterator(); while(it.hasNext()){ Integer var=it.next(); } } }
將兩個方法的字節碼對比如下:
我們發現兩個方法字節碼指令操作幾乎一模一樣;
這樣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對集合來說,由于集合都實現了 Iterator 迭代器,foreach 語法最終被編譯器轉為了對 Iterator.next() 的調用;
對于數組來說,就是轉化為對數組中的每一個元素的循環引用。
HashMap 遍歷集合并對集合元素進行 remove、put、add
1、現象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知道 HashMap 底層是實現了 Iterator 迭代器的 ,那么理論上我們也是可以使用迭代器進行遍歷的,這倒是不假,例如下面:
publicclassHashMapIteratorDemo5{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Mapmap=newHashMap>(); map.put(1,"aa"); map.put(2,"bb"); map.put(3,"cc"); for(Map.Entryentry:map.entrySet()){ intk=entry.getKey(); Stringv=entry.getValue(); System.out.println(k+"="+v); } } }
輸出:
OK,遍歷沒有問題,那么操作集合元素 remove、put、add 呢?
publicclassHashMapIteratorDemo5{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Mapmap=newHashMap>(); map.put(1,"aa"); map.put(2,"bb"); map.put(3,"cc"); for(Map.Entryentry:map.entrySet()){ intk=entry.getKey(); if(k==1){ map.put(1,"AA"); } Stringv=entry.getValue(); System.out.println(k+"="+v); } } }
執行結果:
執行沒有問題,put 操作也成功了。
但是!但是!但是!問題來了!!!
我們知道 HashMap 是一個線程不安全的集合類,如果使用 foreach 遍歷時,進行add, remove 操作會 java.util.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異常。put 操作可能會拋出該異常。(為什么說可能,這個我們后面解釋)
為什么會拋出這個異常呢?
我們先去看一下 Java API 文檔對 HasMap 操作的解釋吧。
翻譯過來大致的意思就是:該方法是返回此映射中包含的鍵的集合視圖。
集合由映射支持,如果在對集合進行迭代時修改了映射(通過迭代器自己的移除操作除外),則迭代的結果是未定義的。集合支持元素移除,通過 Iterator.remove、set.remove、removeAll、retainal 和 clear 操作從映射中移除相應的映射。簡單說,就是通過 map.entrySet() 這種方式遍歷集合時,不能對集合本身進行 remove、add 等操作,需要使用迭代器進行操作。
對于 put 操作,如果這個操作時替換操作如上例中將第一個元素進行修改,就沒有拋出異常,但是如果是使用 put 添加元素的操作,則肯定會拋出異常了。我們把上面的例子修改一下:
publicclassHashMapIteratorDemo5{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Mapmap=newHashMap>(); map.put(1,"aa"); map.put(2,"bb"); map.put(3,"cc"); for(Map.Entryentry:map.entrySet()){ intk=entry.getKey(); if(k==1){ map.put(4,"AA"); } Stringv=entry.getValue(); System.out.println(k+"="+v); } } }
執行出現異常:
這就是驗證了上面說的 put 操作可能會拋出 java.util.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異常。
但是有疑問了,我們上面說過 foreach 循環就是通過迭代器進行的遍歷啊?為什么到這里是不可以了呢?
這里其實很簡單,原因是我們的遍歷操作底層確實是通過迭代器進行的,但是我們的 remove 等操作是通過直接操作 map 進行的,如上例子:map.put(4, "AA"); //這里實際還是直接對集合進行的操作,而不是通過迭代器進行操作。所以依然會存在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異常問題。
2、細究底層原理
我們再去看看 HashMap 的源碼,通過源代碼,我們發現集合在使用 Iterator 進行遍歷時都會用到這個方法:
finalNodenextNode(){ Node[]t; Nodee=next; if(modCount!=expectedModCount) thrownew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if(e==null) thrownewNoSuchElementException(); if((next=(current=e).next)==null&&(t=table)!=null){ do{}while(index
這里 modCount 是表示 map 中的元素被修改了幾次(在移除,新加元素時此值都會自增),而 expectedModCount 是表示期望的修改次數,在迭代器構造的時候這兩個值是相等,如果在遍歷過程中這兩個值出現了不同步就會拋出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異常。
現在我們來看看集合 remove 操作:
(1)HashMap 本身的 remove 實現:
publicVremove(Objectkey){ Nodee; return(e=removeNode(hash(key),key,null,false,true))==null? null:e.value; }
(2)HashMap.KeySet 的 remove 實現
publicfinalbooleanremove(Objectkey){ returnremoveNode(hash(key),key,null,false,true)!=null; }
(3)HashMap.EntrySet 的 remove 實現
publicfinalbooleanremove(Objecto){ if(oinstanceofMap.Entry){ Map.Entry<??,???>e=(Map.Entry<??,???>)o; Objectkey=e.getKey(); Objectvalue=e.getValue(); returnremoveNode(hash(key),key,value,true,true)!=null; } returnfalse; }
(4)HashMap.HashIterator 的 remove 方法實現
publicfinalvoidremove(){ Nodep=current; if(p==null) thrownewIllegalStateException(); if(modCount!=expectedModCount) thrownew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current=null; Kkey=p.key; removeNode(hash(key),key,null,false,false); expectedModCount=modCount;//--這里將expectedModCount與modCount進行同步 }
以上四種方式都通過調用 HashMap.removeNode 方法來實現刪除key的操作。在 removeNode 方法內只要移除了 key, modCount 就會執行一次自增操作,此時 modCount 就與 expectedModCount 不一致了;
finalNoderemoveNode(inthash,Objectkey,Objectvalue, booleanmatchValue,booleanmovable){ Node[]tab; Nodep; intn,index; if((tab=table)!=null&&(n=tab.length)>0&& ... if(node!=null&&(!matchValue||(v=node.value)==value|| (value!=null&&value.equals(v)))){ if(nodeinstanceofTreeNode) ((TreeNode)node).removeTreeNode(this,tab,movable); elseif(node==p) tab[index]=node.next; else p.next=node.next; ++modCount;//----這里對modCount進行了自增,可能會導致后面與expectedModCount不一致 --size; afterNodeRemoval(node); returnnode; } } returnnull; }
上面三種 remove 實現中,只有第三種 iterator 的 remove 方法在調用完 removeNode 方法后同步了 expectedModCount 值與 modCount 相同,所以在遍歷下個元素調用 nextNode 方法時,iterator 方式不會拋異常。
到這里是不是有一種恍然大明白的感覺呢!
所以,如果需要對集合遍歷時進行元素操作需要借助 Iterator 迭代器進行,如下:
publicclassHashMapIteratorDemo5{ publicstaticvoidmain(String[]args){ Mapmap=newHashMap>(); map.put(1,"aa"); map.put(2,"bb"); map.put(3,"cc"); Iterator>it=map.entrySet().iterator(); while(it.hasNext()){ Map.Entryentry=it.next(); intkey=entry.getKey(); if(key==1){ it.remove(); } } } }
審核編輯:劉清
-
編譯器
+關注
關注
1文章
1618瀏覽量
49052 -
JAVA語言
+關注
關注
0文章
138瀏覽量
20076 -
hashmap
+關注
關注
0文章
14瀏覽量
2277
原文標題:HashMap 為什么不能一邊遍歷一遍刪除
文章出處:【微信號:芋道源碼,微信公眾號:芋道源碼】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