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人成在线_亚洲高清无码在线观看_国产在线视频国产永久2021_国产AV综合第一页一个的一区免费影院黑人_最近中文字幕MV高清在线视频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什么是針對GPU單指令多數據流的編譯優化算法

汽車電子技術 ? 來源:程序芯世界 ? 作者:coderSun ? 2023-03-02 16:13 ? 次閱讀

1.單指令多數據流

首先來看一段簡單的if-else語句:

if(A)
{
    B = 1;//Instruction S1
    C = 2;//Instruction S2
}
else
{
    B = 3;//Instruction S3
    C = 4;//Instruction S4
}

假設代碼中每條語句轉換成指令后分別是S1、S2、S3、S4.

如果在CPU的單指令單數據流中,A=true時會取指令S1和S2執行,A=false時會取指令S3和S4執行,不存在A=true和A=false同時存在的這種情況。

但是在GPU的單指令多數據流(SIMD)中卻存在A=true和A=false同時存在的情況。

如下圖所示是GPU單指令多數據流的執行情況:

圖片

GPU單指令多數據流

從圖中可以看到,GPU共有4個通道lane1、lane2、lane3、lane4,分別對應4筆不同的數據。這四個通道共享同一組指令S1、S2、S3、S4(如圖中左邊所示)。但是在4個不同的lane中,A的值在不同的lane中有時是true,有時是false。紅色表示執行該指令,橙色表示不執行該指令。

如果按照CPU單指令單數據流的方式去編譯,生成的匯編指令是大概這樣的:

goto     !A , Labe1;//如果A為false,跳轉
mov      B , 1;//指令S1
mov      C , 2;//指令S2
Lable1:
mov      B , 3;//指令S3
mov      C , 4;//指令S4

可以看到goto指令會根據A的值進行跳轉,GPU中A的值在不同的lane中取值不同,不同的lane根據自己的A值進行跳轉是行不通的。因為所有的lane共享同一組指令,不可能有的lane在執行S1、S2語句,有的lane在執行S3、S4語句。

所以GPU的指令應該轉換成順序執行,類似于下面這種。

(p0) mov      B , 1;//指令S1
(p0) mov      C , 2;//指令S2
(p1) mov      B , 3;//指令S3
(p1) mov      C , 4;//指令S4

此時不同的lane都會按照順序取值S1,S2,S3,S4,但是具體的lane中會根據前面的p寄存器的取值確定是否執行該指令。例如對于同一條指令S1,根據A的輸入,有的lane是執行的(紅色),有的lane是不執行的(橙色)。

一句話總結就是:GPU是單指令多數據流(SIMD)架構,當多筆數據過來時,不一定同時跳轉,本文介紹的if-conversion算法能夠消除所有的跳轉指令,可以將控制依賴轉換為數據依賴。

2.if-conversion算法

總共分四步:

  1. 計算直接后繼支配節點
  2. 計算控制依賴CD
  3. 計算R&K函數
  4. Augment K

首先要計算直接后繼支配節點,因為在控制依賴CD的計算中需要用到。

什么是控制依賴CD,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if語句中的block y是受if語句所在的block x所控制的。此時CD(y) = x, 稱為y控制依賴于x。

R&K分別對應寄存器p的use與def,即寄存器p的使用與定義。

R(x):表示分配給block x的謂詞寄存器。block x的執行與否受R(x)中的寄存器控制。也可以說是p的use,即寄存器p用于block x。

K(p):表示謂詞寄存器p需要在K(p)中的block中定義。也就是寄存器的def,即寄存器p在那個block定義。

2.1 直接后繼支配節點

首先要弄清楚兩個概念:后繼支配節點、直接后繼支配節點。

后繼支配節點:如果從節點y到出口節點的每一條路徑都經過節點x,則x為y的后繼支配節點。

記作:x pdom y

直接后繼支配節點:x pdom y,不存在節點z,使得x pdom z 且 z pdom y。則x為y的直接后繼支配節點。

記作:x ipdom y

計算后繼支配節點的迭代算法:

change = true;
//init pdom set
pdom(exit_block) = {exit_block}
pdom(0:eeit_block-1) = {all blocks}
//iterate flow graph
while(change)
{
  change = false;
  for( each block n) with post order
  {
    tmp = {all blocks}; 
    //求節點n所有直接后繼節點的共同后繼支配節點
    for(each n's successor block p)
    {
      tmp = tmp & pdom(p);//求交集
    }
    //n的后繼支配節點包括他本身
    tmp = tmp | {n};
    if(tmp!=pdom(n))
    {
      pdom(n) = tmp;
      change = true;
    }
  }
}

求后繼支配節點的算法一句話概括:節點n的后繼支配節點包括他本身,以及他所有直接后繼節點的共同后繼支配節點。

計算直接后繼支配節點的算法:

//remove itself from it's pdom set
for each node n
{
  pdom(n)-={n};
}

for each node n with post order
{
  for each s in pdom(n){
  //移除直接后繼支配節點的后繼支配節點 
    for each t in set( pdom(n)-s ){
      if( t is in pdom(s) )
        pdom(n)-={t}
    }
  }
}

后繼支配節點 = 直接后繼支配節點 + (直接后繼支配節點)的后繼支配節點

前面已經求出了后繼支配節點,因此在后繼支配節點中移除(直接后繼支配節點)的后繼支配節點,即可得到直接后繼支配節點。

下圖是一個計算直接后繼支配節點的例子:

圖片

直接后繼支配節點

2.2. CD

CD是Control Dependent的縮寫。直接上英文定義可能更準確一些,詳細證明可參考文章末尾給出的論文,公眾號后臺回復SIMD關鍵字即可下載

Y is control dependent on X iff

(1) there exists a directed path P from X to Y with any Z in P (excluding X and Y) post-dominated by Y

(2) X is not post-dominated by Y.

計算CD的算法:

pdom(x) = {y in N: y pdom x}
ipdom(x) = {y in N: y ipdom x}

for [x,y,label] in E such that y not in pdom(x)
{
    Lub = ipdom(x);
    if !label 
      x = -x
    t = y;
    while(t!=Lub)
    {
      CD(t) = CD(t) U {x}//U表示求并集
      t = ipdom(t);
    }
}

上述偽代碼中的!label表示由block x到block y的執行條件為false。

計算CD的算法用一句話概括:對于[x,y,label],在支配節點樹中,從ipdom(x)到y的路徑上的所有節點都控制依賴于x,不包括ipdom(x)。

以[1,2,true]為例,ipdom(x) = 7,從下面的后繼支配節點樹可知,7到2經過的節點有6,2(不包括7),因此節點6和2都控制依賴于節點1.

圖片

后繼支配節點樹

下圖是CD計算的結果:整篇文章都使用同一個控制流圖作為實例

圖片

CD計算結果

2.3. 計算R&K

p = 1;
for x in N
    t = CD(x);
    if t in K
    {
        //性質2
        R(x) = q such that K(q) = t;
    }
    else
    {
        K(p) = t;
        R(x) = p++;
    }

性質1:每一個block x有且僅有一個對應的p = R(x)

性質2:對于兩個不同的block,如果它們的控制依賴都為k(p),則這兩個block對應的寄存器都為p(對應上述算法中的if語句)

圖片

R與K的計算結果

2.4. Augment K

k(p)表明p需要在哪些block初始化,但是存在一條路徑,剛好沒有經過k(p),這個時候p沒有被初始化。因此需要在start節點對p進行初始化。

主要是針對類似的if語句嵌套:

//原始的控制流
if(condition1)
{
    block1
    if(codition2)
    {
        block2
    }
    else
    {
        block3
    }   
}

上面的控制流最終會轉化成如下的順序執行,只是每個block會有一個p寄存器去guard。

最終會轉化為這樣:

//轉換后的順序執行,是否執行受p寄存器控制p1) block1;//p2與p3都會在block1中初始化
 (p2) block2;
 (p3) block3;

原始的控制流中p2與p3都會在block1中初始化,如果block1沒有執行,那么p2與p3就沒有被初始化。因此需要在開始節點處將p2與p3初始化為false。

為什么初始化為false而不是true?因為block1沒有執行,說明block2與block3也不應該執行,所以初始化為false。

上述過程是為什么要做Augment K,實際上Augment K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找到未初始化的寄存器p,在start節點處將p初始化為false。

在程序中找到為初始化的變量很簡單,從后向前做活躍變量分析,如果變量在入口處還是活躍的,則該變量沒有被初始化。

因為從后向前做活躍變量分析的時候,變量的每次定義都會被Kill掉(公式1),如果在程序的入口處都沒有被Kill掉說明該變量是沒有被初始化過的。

(公式1)

(公式2)

本算法中只需要對p寄存器進行活躍變量分析,use和def分別對應已經求出的R與K。

圖片

Augment K結果

四個步驟做完后最終的結果如下:

圖片

p寄存器分配的最后結果

圖中B2(t2)p2表示寄存器p2控制B2,條件t2與B2相關聯。

3.后記

剛接觸if-conversion算法的時候覺得挺復雜的,在寫文章的過程中對整個算法的理解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有一種無法言喻的喜悅。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cpu
    cpu
    +關注

    關注

    68

    文章

    10829

    瀏覽量

    211193
  • 指令
    +關注

    關注

    1

    文章

    607

    瀏覽量

    35653
  • 數據流
    +關注

    關注

    0

    文章

    119

    瀏覽量

    14335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有限通信資源下多數據流連接的降載算法

    針對數據源節點通信資源十分有限的缺陷,提出一種基于直方圖的多數據流滑動窗口連接查詢的降載策略。該算法綜合中心處理節點和數據源節點的負載情況,給出降載比例計算公
    發表于 04-11 09:33 ?17次下載

    多數單指令周期

    多數單指令周期 ATtiny10/11/12特點1. AVR RISC 結構2. AVR 高性能低功耗RISC 結構90 條指令多數單指令
    發表于 03-26 16:51 ?23次下載

    sse指令

    sse指令集 SSE(Streaming SIMD Extensions,單指令多數據流擴展)指令集是Intel在Pentium III處理器中率先推出的。其實,早在PIII正式推出
    發表于 12-25 10:59 ?1549次閱讀

    什么是因特網數據流單指令序列擴展?

    什么是因特網數據流單指令序列擴展?  是對MMX指令的擴展和改進。在MMX基礎上添加到70條指令,加強CPU處理3D網頁和其它音、象信
    發表于 02-04 10:33 ?595次閱讀

    網絡數據流存儲算法分析與實現

    針對網絡數據流存儲的瓶頸問題,提出了一種網絡數據流存儲算法分析與實現方法,仿真結果表明,模型能顯著提高網絡數據流的實時存儲能力
    發表于 05-26 15:57 ?21次下載
    網絡<b class='flag-5'>數據流</b>存儲<b class='flag-5'>算法</b>分析與實現

    一種動態調度與靜態優化數據流編譯系統

    為了解決數據流編程模型的可用性問題,使其能在兼顧程序并行性的前提下適用于動態數據交互速率的應用,設計了一種動態調度與靜態優化相結合的數據流
    發表于 11-20 09:57 ?11次下載
    一種動態調度與靜態<b class='flag-5'>優化</b>的<b class='flag-5'>數據流</b><b class='flag-5'>編譯</b>系統

    數據流編程模型優化

    提出了新的挑戰。針對數據流程序在分布式架構下所面臨的問題,設計并實現了數據流編程模型和分布式計算框架的結合在COStream的基礎上提出了面向Storm的編譯優化框架。框架包括兩個模塊
    發表于 11-23 15:48 ?3次下載
    <b class='flag-5'>數據流</b>編程模型<b class='flag-5'>優化</b>

    發掘函數級單指令多數據向量化的方法

    當前面向單指令多數據( SIMD)擴展部件的兩類向量化方法分別是循環級向量化方法和超字級并行(SLP)方法。針對當前編譯器不能實現函數級向量化的問題,提出一種基于靜態單賦值的函數級向量
    發表于 11-29 16:08 ?0次下載
    發掘函數級<b class='flag-5'>單指令</b><b class='flag-5'>多數據</b>向量化的方法

    改進的多數據流協同頻繁項集挖掘算法

    針對已有的多數據流協同頻繁項集挖掘算法存在內存占用率高以及發現頻繁項集效率低的問題,提出了改進的多數據流協同頻繁項集挖掘( MCMD-Stream)
    發表于 12-15 10:26 ?0次下載
    改進的<b class='flag-5'>多數據流</b>協同頻繁項集挖掘<b class='flag-5'>算法</b>

    一種支持單雙模式選擇的SIMD編譯優化算法

    BWDSPlOO是一款采用超長指令字(VLIW)和單指令多數據流(SIMD)架構的針對高性能計算領域而設計的32位靜態標量數字信號處理器,其指令
    發表于 01-05 10:28 ?0次下載
    一種支持單雙模式選擇的SIMD<b class='flag-5'>編譯</b><b class='flag-5'>優化</b><b class='flag-5'>算法</b>

    基于角度方差的數據流異常檢測算法

    傳統基于歐氏距離的異常檢測算法在高維數據檢測中存在精度無法保證以及運行時間過長的問題。為此,結合高維數據流的特點運用角度方差的方法,提出一種改進的基于角度方差的數據流異常檢測
    發表于 01-17 11:29 ?1次下載
    基于角度方差的<b class='flag-5'>數據流</b>異常檢測<b class='flag-5'>算法</b>

    關聯函數的數據流聚類算法

    傳統數據流聚類算法大多基于距離或密度,聚類質量和處理效率都不高。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關聯函數的數據流聚類算法。首先,將
    發表于 02-10 11:54 ?2次下載

    DSP的并行指令分析和冗余優化算法

    如今單指令多數據流( SIMD)技術在數字信號處理器(DSP)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現有的向量化編譯器大多都實現了自動向量化的功能,但是編譯器并不適合支持DSP為特征的SIMD自動向量化
    發表于 02-24 15:17 ?0次下載
    DSP的并行<b class='flag-5'>指令</b>分析和冗余<b class='flag-5'>優化</b><b class='flag-5'>算法</b>

    時間數據流的并行檢測算法

    針對現有長持續時間數據流檢測算法的實時性差、檢測精度與估計精度低的問題,提出長持續時間數據流的并行檢測算法。基于共享
    發表于 03-06 15:54 ?0次下載
    時間<b class='flag-5'>數據流</b>的并行檢測<b class='flag-5'>算法</b>

    FPGA有什么優勢,可以讓FPGA替代GPU

    目前,在AI計算平臺使用最廣泛的兩種加速部件是GPU和FPGA。GPU可適用于具備計算密集、高并行、SIMD(SingleInstructionMultipleData,單指令多數據流
    發表于 11-01 15:07 ?2882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