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兩會期間,數字中國、制造強國等議題再次被熱議,不僅參會代表紛紛為工業互聯網和中國制造的發展獻計獻策,工業互聯網還被寫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這是從2018年以來連續第6次被寫入當年工作報告,足見國家對工業互聯網的重視。
近年來,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迅速,國內有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達到300多個、重點平臺工業設備連接數超過8000萬臺(套),工業App數量近30萬個,工業互聯網與各行業的融合也進一步走向深入,對產業的賦能、賦智進一步彰顯。
新形勢下市場對工業互聯網賽道的入局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僅要懂數字化技術更要懂行業,能深刻理解客戶需求,并通過技術和服務賦能客戶,將技術真正轉化為客戶內生的能力,為客戶帶來商業價值。
軟通動力是工業互聯網市場的主要參與者之一。不久前,軟通動力發布了《工業互聯網能力建設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對如何打造工業互聯網能力,通過數據驅動、平臺加持、軟件定義使能企業,實現企業的價值提升等進行了全面總結和闡述,對工業互聯網行業的從業者和行業用戶都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01 入局,正是好時候
近幾年來,伴隨著我國智能制造產業的轉型大潮,工業互聯網產業化進程不斷加速。目前,工業互聯網平臺已滲透到國民經濟眾多行業,產業規模突破萬億元。而且不只是大企業,眾多中小企業也開始青睞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產業聯盟調查數據顯示,工業互聯網在中小企業應用普及率近年來持續走高,近兩年提升近5個百分點,83%的企業表示應用工業互聯網后生產經營效率明顯提升。
軟通動力創新研究院創新合作中心部長閆欣表示,工業互聯網市場的高速發展是國家產業政策的驅動、需求側的拉動和供給側的進步等多方力量共同作用的結果,工業互聯網正在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有力支撐。
在政策方面,既有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的宏觀指導,也有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以及工信部《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3年)》等實施細則的推動。
在需求側,用戶需求和技術供應方之間仍然存在很深的鴻溝,市場空間巨大。軟通動力去年曾經對50家大型央企的CIO進行了調研,發現雖然很多企業都在嘗試建設工業互聯網,但普遍對工業互聯網的認知不足,對于如何建工業互聯網、如何用好工業互聯網并不清楚。
而在供給側,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興技術的進步帶來了產業格局的變化,一批新興力量正在崛起。
“相比電信服務商、應用軟件商和平臺廠商,像軟通動力這樣的數字技術服務企業更多的時候是作為背后的支撐者與賦能者。實際上,軟通動力具備了工業互聯網全棧服務能力,從數字咨詢到解決方案定制開發、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和運營,以及規模化的人力資源供給等,面向制造業產業集群、行業鏈主企業,工業互聯網園區等,實時滿足客戶定制化需求,并從中不斷孵化裂變自身的數字化創新服務與產品,逐步形成了點、線、面、體的綜合服務能力。”閆欣表示。
《白皮書》正是在這個背景下推出的。閆欣說,《白皮書》源于軟通動力多年的行業積累,其發布一方面是展現軟通動力的專業認知,積極參與并推動工業互聯網產業進步,同時還有一個樸素的想法是讓外界能夠重新認識軟通動力這樣的商業服務模式,看到數字技術服務商在工業互聯網領域所發揮的作用。
02 促進IT與OT融合,打破行業壁壘
工業互聯網從2012年被美國通用電氣第一次提出以來,得到快速發展,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發展智能制造的重要手段。今天,中國、美國、德國等世界上諸多制造大國普遍將工業互聯網上升到國家戰略,正在大力推廣工業互聯網的應用。《白皮書》對目前工業互聯網在美國、德國的應用進行了調研,并對工業互聯網的國內現狀進行了分析。
調研發現,美國工業互聯網的發展是IT技術向工業領域滲透,OT逐漸擁抱IT,IT 技術被越來越多地融合到了OT技術之中。隨著5G的不斷發展,未來IT、OT、CT還將緊密地融合。德國則稍有不同,德國擁有世界一流機器設備、裝備制造業與自動化工程,但在軟件和互聯網技術上并非強項,因此,德國將工業4.0的發展定義為發揮制造業本身的強項,讓信息技術為生產制造服務。
“不管是德國還是美國,都是先有‘機電軟一體化’基礎,再提的互聯或叫物聯網,都是在工業發展到一定水平、自動化程度比較高的基礎上,從制造向服務的延伸后提出的,它們對數據的掌控能力已經很強。”《白皮書》作者之一、軟通動力工業互聯網事業本部架構師洛克指出。
在《白皮書》中,我們能看到,中國與美、德的發展路徑有很大區別。我們的工業基礎不如美、德扎實,工業自動化水平、數據的連通程度都落后于它們。我們是先有互聯網,在互聯網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向工業滲透的,這一特點影響了中國工業互聯網行業的發展。
“工業know-how門檻是比較高的,大部分從業人員對互聯網比較了解,但普遍缺乏工業、缺乏工業領域的相關知識。”洛克說。
洛克有機械工程自動化和軟件工程雙學位,并在工廠一線有多年工作經歷,在工作中仍然感覺對工業行業理解不夠深入。這種感受在去年軟通動力的調研訪談中也得到了印證:幾乎所有CIO都談到綜合性人才不足影響了技術在工業生產端的落地。
軟通動力看到了行業痛點,也看到了自己的機會。閆欣表示,軟通動力是一直陪伴著工業客戶成長的,長期為龍頭企業提供貼身服務,使軟通動力能更容易洞察到客戶需求,賦能客戶業務,這是很多平臺廠商、產品和解決方案商所不具備的優勢。
比如,軟通動力的很多工業互聯網項目是從咨詢開始,到前期規劃、戰略落地到落地執行,甚至到最后運維,一直參與和陪伴著客戶,非常了解客戶的需求并實時響應,這確保了項目的最后成功。
“懂客戶”是軟通動力的獨特優勢,也是在眾多頭部工業互聯網廠商業務遭遇困境的背景下軟通動力依然決定加大投入的重要原因之一:今年初軟通動力將工業互聯網業務單列編制,將以往獨立在不同部門的工業互聯網業務整合到了一起。
03構建全棧工業互聯網能力,使能企業
除了對工業互聯網的應用現狀和工業互聯網平臺技術架構進行了分析,《白皮書》對當下工業企業構建工業互聯網能力提出了指導性建議。
《白皮書》指出,企業建設工業互聯網的過程其實就是基于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戰略需求所做出的工業互聯網能力構建和提升的過程。工業企業需要通過工業互聯網的建設來構建供應鏈網絡協同一體化能力、智能化生產能力、平臺化設計能力、產品個性化定制能力、運維服務一體化能力、數字化管理能力這六大服務能力。工業互聯網的價值就是通過構建出上述6大核心能力來使能企業,而使能企業的基礎是實現數據驅動,關鍵則是平臺賦能,以及軟件定義的加持。
洛克解釋說,工業互聯網項目考驗的是廠商全面的技術和能力,包括咨詢、產品集成、交付以及運營能力等,任何短板和疏忽都可能會為項目的最后失敗“埋雷”。比如,當下很多工業互聯網項目沒有開展前期咨詢,導致缺乏頂層設計;很多企業對后期的實施服務不夠重視,實際上只有通過實施服務才能完成平臺的裝配;最后的運營服務常被忽視,實際上它讓項目可持續迭代,讓平臺賦能真正可持續。
而一個成功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構建需要深入分析行業關鍵需求,以一體化的數字化能力提供“云基礎設施+終端連接+數據分析+應用服務”端到端解決方案,覆蓋需求、研發、生產、運營、服務等全價值鏈,從全局視野優化企業的經營。
《白皮書》還總結了一套構建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的標準方法論,建議工業企業推進工業互聯網的具體操作步驟上,可以采用現狀調查分析、成熟度評估、工業互聯網藍圖設計、工業互聯網實施落地設計、項目實施與持續升級這五步來不斷迭代完成。
與此同時,《白皮書》還提出了一個全棧可信工業互聯網體系來幫助企業構建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能力提升。該全棧可信工業互聯網體系聚焦適配性、智能性、協同性、準確性、敏捷性、安全性六大核心優勢特性,幫助企業在數字化浪潮下實現以最低的成本、做最好的產品、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完成更科學的管理決策。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深入發展,我國工業互聯網產業也面臨新的形勢。《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明確要求,今年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量質并進,新模式、新業態大范圍推廣,產業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很顯然,這個目標的實現需要多方合力,需要軟通動力基于其在該領域積累的全棧式服務能力,為這個行業注入更多創新,而軟通動力也可以在滿足客戶需求、推動行業成長的同時,提升自身的市場價值,最終促進整個行業的健康繁榮。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8237瀏覽量
61289 -
軟通動力
+關注
關注
1文章
705瀏覽量
15037 -
工業互聯網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260瀏覽量
93931
原文標題:軟通動力:以全棧工業互聯網能力促新型工業化發展
文章出處:【微信號:isoftstone-group,微信公眾號:軟通動力】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