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山明)據路透社報道,歐盟通過430億歐元(約合3521.5億人民幣)來提振其半導體產業,并以此趕上美國和亞洲的計劃,或在4月18日獲得歐盟國家和立法委員的批準。
歐盟執委會在2022年2月便公布了該項《歐洲芯片法案》(The European Chips Act),計劃到2030年,歐盟擬動用超過430億歐元的公共和私有資金,支持芯片生產、試點項目和初創企業,并大力建設大型芯片制造廠。
即將落地的歐洲芯片法案
隨著前幾年全球供應鏈問題導致歐盟芯片短缺,以及美國開始的逆全球化操作,讓歐盟感受到了強烈的危機。歐盟官方甚至直言,在復雜的地緣政治背景下,半導體價值鏈對數量非常有限的行為者極端依賴。顯然,歐盟對于自身半導體供應鏈過于依賴其他經濟體的現在,表達了擔心,想要消除這份擔憂,歐盟不得不更多的依賴自己。
為此,歐盟在2022年2月份,公布《歐洲芯片法案》用以減少歐盟對美國和亞洲半導體的依賴。并且歐盟委員會還計劃一項430億歐元的投資計劃,用以吸引全球最重要的芯片制造商在歐盟建廠。
對于這些資金的規劃,其中110億歐元公共資金,將用于支持具有技術領導力的企業提升研發、設計和生產能力;并建立總規模20億歐元的“芯片基金”,以股本投資方式支持初創企業、規模級企業發展。
2021年,歐盟曾推出了一項2030年歐洲數字化羅盤規劃(Digital Compass),歐洲芯片法案,便是羅盤規劃的進一步細化。
不過按照歐盟的立法流程,該項決議需要在今年的歐洲議會上通過才算正式生效。有知情人士透露,歐盟國家和相關議員將于4月18日在法國的斯特拉斯堡舉行的歐洲會議上,就《芯片法案》的資金細節進行詳細探討。
會議討論的重點是4億歐元(約合30億人民幣)的資金缺口,但歐盟行政部分已經設法提供了其中的大部分資金。
知情人士提到,盡管歐盟委員會最初只是提議資助尖端芯片廠,但歐盟政府和立法委員已經將范圍擴大到整個產業鏈,包括成熟芯片的研究與設計相關設施。
該法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歐洲芯片倡議,倡議中提到,將使用資金資助培養先進芯片設計能力、尖端芯片新的試驗線、創建能力中心網絡等,還可以讓歐盟半導體供應鏈中的中小企業獲得融資。
值得注意的是,歐盟的芯片法案中特別提到,要實現“從實驗室到晶圓廠”的知識轉移,并確保歐盟成為“創新下游市場的技術領導者”。其中一個重要的量化標準,便是將目前的芯片全球供應量從不足10%,到2030年提升至20%,也就是說到2030年歐盟的芯片出貨量份額將占到全球的20%。
除了輔助歐盟的半導體產業發展,法案對于其他方面也做了一些補充,如法案中還包括監測歐盟芯片出口機制,可以在危機時期控制芯片出口,強調加強歐盟在芯片領域的研發能力,允許國家支持建設芯片生產設施等。
芯片市場進入“區域聯合”時代,中國市場或迎來轉機
在美國宣布開始制造業回流計劃后,包括臺積電、三星等一眾國際知名半導體廠商,都“被自愿”地進入到了美國本土投資建廠。這一舉措不僅表明美國意圖扭轉其制造業“空心化”的決心,同時也意味著美國正在為地緣政治沖突做準備。
而讓美國擔憂的正是來自中國的崛起,隨著手握巨大市場的中國開始進入到半導體產業鏈當中,并且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對于美國的相關企業以及依靠高技術掠奪全球財富的布局沖擊是巨大的。
因此,美國開始想方設法遏制中國技術發展,讓全球產業重新回到那個美國只需要依靠技術與專利便能攫取大量利潤,中國依靠人力但卻只獲得微薄收入的時代。也正是由于美國的種種舉措,造成了前幾年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供應失衡,也讓歐洲殃及池魚。
在這種局勢下,逆全球化已經不可避免,但這并非各國之間完全的分離,而是從全球化,走向區域聯合,并且即便是各個區域之間也形成了密切的貿易往來,這就形成了全球區域化貿易的復雜形勢。
需要承認的是,在半導體領域中,中國暫時還處于下風,目前也在積極的進行相關產業布局。而歐盟此時通過芯片法案,或許將為中國半導體市場帶來轉機。
對于歐盟本身而言,出臺相關芯片法案本身與美國限制中國半導體發展有著不小的關系,也正是由于美國的舉措,讓歐盟意識到自身的半導體產業鏈非常依賴于美國和亞洲,在危機意識的驅動下,芯片法案的推出便順理成章。
歐盟芯片法案的推出,也證明歐盟與美國并不完全是一條心,既然如此,歐盟便與中國會有更多的合作機會。更何況,美國《芯片與科學法案》、《削減通脹法案》的制定,都屬于損人利己的法案條款,讓歐洲與日韓的汽車產業大受影響。
但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之一,可以與歐洲一同分享發展紅利。意法半導體CEO Jean-Marc Chery曾公開表示,中國占ST收入的30%,是ST絕對不想離開的市場。
荷蘭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商品在荷蘭的進口總量中占比近10%,特別是高科技領域,荷蘭從中國進口再出口的貿易量不斷上升。再加上近期法國來華的豪華訪問團,都表明歐盟并不想失去中國市場。
加上歐盟自身在半導體領域上的積累,能夠為中國提供100%的非美國技術,雙方具有非常大的合作空間。并且隨著中國與歐洲在半導體領域的合作加深,默認不再使用美國半導體技術將越來越成為共識。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一未來的場景有些異想天開,畢竟相對中國而言,歐盟對美國更加親近。但事實上,美國對于歐盟卻并沒有對待真正盟友那般友好,比如在去年歐洲陷入能源危機時,不但切斷了俄羅斯能源的供給,還將自己的天然氣高價賣給歐洲。
有意思的是,美國在極力地勸阻歐洲擺脫對中國經濟的依賴,不斷游說歐洲各國中國通信設備存在安全隱患,促使其與中國脫鉤;另一方面美國與中國的貿易額卻在持續增加,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從美國進口的貨物總額達到1776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與此同時,今年2月份,中國向美國出口總額達到382億美元,同比上漲5%。
對于歐洲而言,美國一次次的“背刺”行為,也是在不斷損害雙方緊密的合作關系。一邊是合作共贏的優質市場;另一邊是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強權市場。如何選擇,相信許多歐洲人自己心里清楚。
小結
歐洲推動自己《芯片法案》的落地,不僅是為了重振歐洲自身的芯片產業,同時更重要的原因便是為了應對由美國所引起的逆全球化市場。在看到美國不斷打壓中國半導體市場,歐盟也應該有前車之鑒后事之師的感覺。而歐洲芯片法案的推出,也讓全球看到了歐盟并不與美國完全一條心。以此來看,未來中國、歐洲、美國這三大經濟體,在半導體領域也將形成新的合縱連橫態勢,復雜的競爭與合作將成為市場長期的旋律。
歐盟執委會在2022年2月便公布了該項《歐洲芯片法案》(The European Chips Act),計劃到2030年,歐盟擬動用超過430億歐元的公共和私有資金,支持芯片生產、試點項目和初創企業,并大力建設大型芯片制造廠。
即將落地的歐洲芯片法案
隨著前幾年全球供應鏈問題導致歐盟芯片短缺,以及美國開始的逆全球化操作,讓歐盟感受到了強烈的危機。歐盟官方甚至直言,在復雜的地緣政治背景下,半導體價值鏈對數量非常有限的行為者極端依賴。顯然,歐盟對于自身半導體供應鏈過于依賴其他經濟體的現在,表達了擔心,想要消除這份擔憂,歐盟不得不更多的依賴自己。
為此,歐盟在2022年2月份,公布《歐洲芯片法案》用以減少歐盟對美國和亞洲半導體的依賴。并且歐盟委員會還計劃一項430億歐元的投資計劃,用以吸引全球最重要的芯片制造商在歐盟建廠。
對于這些資金的規劃,其中110億歐元公共資金,將用于支持具有技術領導力的企業提升研發、設計和生產能力;并建立總規模20億歐元的“芯片基金”,以股本投資方式支持初創企業、規模級企業發展。
2021年,歐盟曾推出了一項2030年歐洲數字化羅盤規劃(Digital Compass),歐洲芯片法案,便是羅盤規劃的進一步細化。
不過按照歐盟的立法流程,該項決議需要在今年的歐洲議會上通過才算正式生效。有知情人士透露,歐盟國家和相關議員將于4月18日在法國的斯特拉斯堡舉行的歐洲會議上,就《芯片法案》的資金細節進行詳細探討。
會議討論的重點是4億歐元(約合30億人民幣)的資金缺口,但歐盟行政部分已經設法提供了其中的大部分資金。
知情人士提到,盡管歐盟委員會最初只是提議資助尖端芯片廠,但歐盟政府和立法委員已經將范圍擴大到整個產業鏈,包括成熟芯片的研究與設計相關設施。
該法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歐洲芯片倡議,倡議中提到,將使用資金資助培養先進芯片設計能力、尖端芯片新的試驗線、創建能力中心網絡等,還可以讓歐盟半導體供應鏈中的中小企業獲得融資。
值得注意的是,歐盟的芯片法案中特別提到,要實現“從實驗室到晶圓廠”的知識轉移,并確保歐盟成為“創新下游市場的技術領導者”。其中一個重要的量化標準,便是將目前的芯片全球供應量從不足10%,到2030年提升至20%,也就是說到2030年歐盟的芯片出貨量份額將占到全球的20%。
除了輔助歐盟的半導體產業發展,法案對于其他方面也做了一些補充,如法案中還包括監測歐盟芯片出口機制,可以在危機時期控制芯片出口,強調加強歐盟在芯片領域的研發能力,允許國家支持建設芯片生產設施等。
芯片市場進入“區域聯合”時代,中國市場或迎來轉機
在美國宣布開始制造業回流計劃后,包括臺積電、三星等一眾國際知名半導體廠商,都“被自愿”地進入到了美國本土投資建廠。這一舉措不僅表明美國意圖扭轉其制造業“空心化”的決心,同時也意味著美國正在為地緣政治沖突做準備。
而讓美國擔憂的正是來自中國的崛起,隨著手握巨大市場的中國開始進入到半導體產業鏈當中,并且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對于美國的相關企業以及依靠高技術掠奪全球財富的布局沖擊是巨大的。
因此,美國開始想方設法遏制中國技術發展,讓全球產業重新回到那個美國只需要依靠技術與專利便能攫取大量利潤,中國依靠人力但卻只獲得微薄收入的時代。也正是由于美國的種種舉措,造成了前幾年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供應失衡,也讓歐洲殃及池魚。
在這種局勢下,逆全球化已經不可避免,但這并非各國之間完全的分離,而是從全球化,走向區域聯合,并且即便是各個區域之間也形成了密切的貿易往來,這就形成了全球區域化貿易的復雜形勢。
需要承認的是,在半導體領域中,中國暫時還處于下風,目前也在積極的進行相關產業布局。而歐盟此時通過芯片法案,或許將為中國半導體市場帶來轉機。
對于歐盟本身而言,出臺相關芯片法案本身與美國限制中國半導體發展有著不小的關系,也正是由于美國的舉措,讓歐盟意識到自身的半導體產業鏈非常依賴于美國和亞洲,在危機意識的驅動下,芯片法案的推出便順理成章。
歐盟芯片法案的推出,也證明歐盟與美國并不完全是一條心,既然如此,歐盟便與中國會有更多的合作機會。更何況,美國《芯片與科學法案》、《削減通脹法案》的制定,都屬于損人利己的法案條款,讓歐洲與日韓的汽車產業大受影響。
但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之一,可以與歐洲一同分享發展紅利。意法半導體CEO Jean-Marc Chery曾公開表示,中國占ST收入的30%,是ST絕對不想離開的市場。
荷蘭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商品在荷蘭的進口總量中占比近10%,特別是高科技領域,荷蘭從中國進口再出口的貿易量不斷上升。再加上近期法國來華的豪華訪問團,都表明歐盟并不想失去中國市場。
加上歐盟自身在半導體領域上的積累,能夠為中國提供100%的非美國技術,雙方具有非常大的合作空間。并且隨著中國與歐洲在半導體領域的合作加深,默認不再使用美國半導體技術將越來越成為共識。
或許有人會認為這一未來的場景有些異想天開,畢竟相對中國而言,歐盟對美國更加親近。但事實上,美國對于歐盟卻并沒有對待真正盟友那般友好,比如在去年歐洲陷入能源危機時,不但切斷了俄羅斯能源的供給,還將自己的天然氣高價賣給歐洲。
有意思的是,美國在極力地勸阻歐洲擺脫對中國經濟的依賴,不斷游說歐洲各國中國通信設備存在安全隱患,促使其與中國脫鉤;另一方面美國與中國的貿易額卻在持續增加,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從美國進口的貨物總額達到1776億美元,再創歷史新高。與此同時,今年2月份,中國向美國出口總額達到382億美元,同比上漲5%。
對于歐洲而言,美國一次次的“背刺”行為,也是在不斷損害雙方緊密的合作關系。一邊是合作共贏的優質市場;另一邊是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強權市場。如何選擇,相信許多歐洲人自己心里清楚。
小結
歐洲推動自己《芯片法案》的落地,不僅是為了重振歐洲自身的芯片產業,同時更重要的原因便是為了應對由美國所引起的逆全球化市場。在看到美國不斷打壓中國半導體市場,歐盟也應該有前車之鑒后事之師的感覺。而歐洲芯片法案的推出,也讓全球看到了歐盟并不與美國完全一條心。以此來看,未來中國、歐洲、美國這三大經濟體,在半導體領域也將形成新的合縱連橫態勢,復雜的競爭與合作將成為市場長期的旋律。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芯片法案
+關注
關注
0文章
20瀏覽量
9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美國政府加速推進芯片法案補貼協議
據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政府正緊鑼密鼓地與各大芯片制造商進行洽談,力求在拜登總統任期結束前,敲定與英特爾、三星電子等公司簽署的芯片法案相關協議。
德州儀器獲16億美元美國“芯片法案”補貼,助力擴產與就業
近日,全球知名芯片制造商德州儀器(TI)宣布與美國商務部達成重要協議,標志著其將獲得來自《芯片和
中國車企正積極尋求全球市場的穩固立足點
對于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及其供應鏈伙伴而言,全球化布局已成為其共同的目標愿景,從與中國地緣相近的東南亞到遠隔重洋的歐洲大陸,中國車企正積極尋求全球市場的穩固立足點。
機器視覺:歡創播報 華為、騰訊接近達成協議
1 華為、騰訊接近達成協議 6月19日,據外媒報道,華為公司接近與騰訊控股達成一項協議,允許微信在鴻蒙移動系統上全面運行,而無需分享任何收入。華為的這一讓步旨在捍衛其在中國移動操作系統市場
艾邁斯歐司朗:2030年完成奧地利施泰爾馬克州產能及芯片技術升級,響應歐洲芯片法案
芯片法案提出的資金申請表示歡迎與支持; 艾邁斯歐司朗申請高達2億歐元資金的投資是奧地利戰略投資的重要環節,旨在推動新一代微芯片研發與生產,實現“歐洲制造”; 至升級計劃實施中期,Pre
蘋果被曝已與OpenAI達成協議,ChatGPT將亮相iOS 18
近日,彭博科技記者馬克·古爾曼透露,蘋果已與OpenAI達成重要合作,計劃將后者的明星聊天機器人ChatGPT集成到即將發布的iOS 18系統中。雙方的合作預計將在2024年的WWDC(蘋果全
《歐洲芯片法案》計劃吸引1000億歐元私人投資
他在會上強調,《歐洲芯片法案》承諾在2030年前投入1000億歐元,以提升歐盟內部的生產能力。然而,盡管該法案聲稱提供430億歐元的資金,但實際上歐盟委員會迄今僅批準了少量資金。
微軟與人工智能公司Mistral AI的合作案免于英國反壟斷調查
今年2月底,Microsoft宣布聯手被譽為“歐洲OpenAI”的法國初創企業Mistral AI。雙方達成協議,Microsoft將投資20億歐元(約合157億元人民幣)助力Mistral AI開拓
蘋果接近與OpenAI達成協議,將ChatGPT引入iPhone
科技界傳來新消息,知名記者Mark Gurman爆料稱,蘋果公司正接近與OpenAI達成一項重要協議。據悉,蘋果計劃在下一代iPhone操作系統iOS 18中集成ChatGPT功能,這一舉措標志著蘋果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又一重要布局。
2024年全球與中國自動方向電壓轉換器行業總體規模、主要企業國內外市場占有率及排名
如下:
第1章:報告統計范圍、所屬行業、產品細分及主要的下游市場,行業現狀及進入壁壘等
第2章:國內外主要企業市場占有率及排名
第3章:全球總體規模(產能、產量、銷量、需求量、銷售收入
發表于 03-29 16:25
2024年全球與中國7nm智能座艙芯片行業總體規模、主要企業國內外市場占有率及排名
影響因素
1.5.4 進入行業壁壘
**2 **國內外市場占有率及排名
2.1 全球市場,近三年7nm智能座艙芯片主要企業占有率及排名(按銷量)
2.1.1 近三年7nm智能座艙
發表于 03-16 14:52
消息稱Reddit與谷歌達成協議
近日,知名社交媒體平臺Reddit宣布與全球科技巨頭谷歌達成一項價值約6000萬美元的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內容,谷歌將獲得使用Reddit上發
阿斯麥CEO:歐洲2030年難以實現芯片市場目標
據報道,荷蘭半導體設備制造商阿斯麥(ASML)的首席執行官Peter Wennink表示,歐洲可能無法在2030年之前達到其設定的目標,即將全球計算機芯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