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黃山明)如今的智能家居已經開始逐漸被市場所接受,尤其是智能門鎖、智能音箱、智能電視等產品,已經成為購買新品時的首選。這些產品智能了,但其體驗卻并不太好,比如智能電視中的廣告便已經影響到了用戶的正常使用體驗,對此電子發燒友網也有了多篇報道。
好在國家市監總局《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在2023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規定未經用戶同意、請求或者用戶明確表示拒絕的,不得向其交通工具、導航設備、智能家電等發送互聯網廣告,違者將按照違反廣告法第三十條規定處罰,對廣告主罰款5000到30000元。
廣告影響使用體驗,根源在于隱私采集
作為家庭中除手機、PC外的又一大聯網設備,許多智能家居產品也被看作為新一代的互聯網入口。而入口的爭奪也吸引著重要企業的關注,并且如今不少廠商也針對這一流量入口開始了變現操作,這便是廣告的投放。
投放廣告是一種非常正常的商業化操作,但事情都是過猶不及,一旦廣告投放過多,就會影響到智能家居產品的正常使用體驗,進而對智能家居的滲透率也造成一定影響。
比如智能電視的開屏廣告、翻頁廣告、視頻廣告等等不一而足,想要進行正常的內容瀏覽,可能被迫需要觀看數條廣告內容,這也進一步導致電視開機率的進一步下降。
不僅是智能電視,包括智能音箱也開始植入廣告,就如同地鐵或公交中的語音播報一樣,在詢問智能語音助手時,也會在回答時插入一段廣告詞。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可以播放廣告的設備有很多,但智能廣告卻需要格外注意,一方面在于智能家居放置于家中,廣告的播放屬于植入到人們生活的場景當中;另一方面,許多智能家居設備可以通過各種傳感器來收集用戶的個人數據,從而進行定制化的廣告推送。
此數據用于提高設備的性能并提供個性化的建議和服務。比如,一臺智能音箱可以通過音頻傳感器收集聲音數據,來分析其近期的高頻需求,在后續對話中進行針對性推薦;而智能冰箱可以通過內部的傳感器,跟蹤食物消耗并根據食物推薦食譜。
需要注意的是,智能設備收集的一些數據可能很敏感,包括個人的日常生活、睡眠模式甚至人際關系的信息。此數據通常會傳輸到云存儲進行分析,并可與第三方企業共享以用于營銷和研究目的。
因此,智能家居中的廣告,不止涉及到產品推薦,同時背后還存在用戶的個人信息收集與用戶畫像等情況,甚至有可能進一步侵犯到用戶的個人隱私,廣告規范刻不容緩。
《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正式實施,重點在規范數據收集
據IDC數據顯示,2022年智能家居出貨量為8.718億臺,2023年智能家居設備出貨量將同比增長2.2%,預計到2027年,設備數量將達到12.3億臺,這也意味著到時家庭中智能家居設備保有量也將快速上升。
隨著智能家居出貨量的增加,廣告問題也與日俱增。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修訂發布《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5月1日起正式實施。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第十七條明確規定,未經用戶同意、請求或者用戶明確表示拒絕的,不得向其交通工具、導航設備、智能家電等發送互聯網廣告,不得在用戶發送的電子郵件或者互聯網即時通訊信息中附加廣告或者廣告鏈接。
而第三十條進行了詳細懲罰,如果違反了第十七條規定,將由縣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并處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如今對智能設備廣告的規范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需要厘清智能設備信息收集的邊界。將智能設備的廣告投放、信息收集的選擇權交回給消費者。
而想要做到這一點,對于智能家居中的傳感器、數據采集設備等管理需要更加嚴格,比如從硬件或者軟件層面設定可以進行數據收集的場景,在非必要場景中禁止進行數據收集,從而在根源上減少廣告的泛濫。
同時,使用智能設備功能所必須收集的信息需要及時告知用戶,征求同意,如果不同意可以將設備退回。而不是必須收集的數據,如果用戶不同意提供,則不應該影響設備的正常使用。
規范智能家居中的廣告,提升智能產品的使用體驗,加速智能家居的滲透率,有利于整個行業健康發展。將精力放在提升產品的技術、使用體驗而不是投放廣告上,或許會進一步釋放智能家居的市場潛力。
小結
隨著智能家居開始逐漸進入到消費者的視野中,其部分產品廣告投放泛濫的問題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太多的廣告將極大影響消費者的使用體驗。隨著《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的正式實施,有望進一步規范智能家居中廣告的投放,釋放智能家居的消費潛力。
-
智能家居
+關注
關注
1926文章
9513瀏覽量
18431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