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未來幾年動力電池結構性產能過剩會加劇,行業將進入深度洗牌階段,產能過剩的時間節點與競爭慘烈程度可能將超乎想象。
2023年一季度,動力+儲能電池擴產潮仍在繼續。與之對應的是,一季度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相對萎靡,動力電池去庫存壓力增大,結構性產能過剩信號顯現。
高工鋰電統計數據顯示,一季度動力及儲能電池開工及簽約項目達24起,總投資金額超過2055千億元,規劃建設年產能超570GWh。其中,開工項目13起,簽約項目11起。
擴產及簽約主體包括億緯鋰能、孚能科技、國軒高科、瑞浦蘭鈞、蘭鈞新能源、比克電池、比亞迪、贛鋒鋰業、盛虹控股集團、中科弘泰、航天鋰電、中宏科創、格派新能源、巨灣技研、默迪新能源、??松履茉吹取?/p>
一面是供給端的火熱,一面則是需求端的冰冷。開年以來,受多重因素影響,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產銷低迷。尤其是1-2月,國內銷量排名前十企業中,僅少數幾家企業實現正向增長。而動力電池企業以去庫存為主,上游鋰電材料價格更是跌跌不休。
根據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動力電池出貨量約480GWh,而同年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量(上險量)約260.94GWh,即便加上國內實際出貨量、出口量、工程機械等細分動力電池裝機量,整個行業的庫存壓力依舊偏高。
為刺激銷量增長,新能源領域也掀起了空前的“降價潮”。近期,從多個車企公布的一季度銷量成績單來看,大部分新能源車企并未受到燃油車降價潮沖擊,銷量在3月份已經明顯回溫。
行業對于國內新能源汽車全年的銷量預測也保持樂觀,維持在850萬-900萬輛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短期的市場迷霧也在加深了供給端對于產能過剩的警醒。
過去幾年,基于樂觀的行業前景,無論是動力電池企業、跨界企業還是車企等,都瘋狂加入擴產陣營。根據測算,2025年包括電池廠、整車廠與其他跨界企業對外公布的產能規劃已超過國內需求的4倍。
分析認為,未來幾年動力電池結構性產能過剩會加劇,行業將進入深度洗牌階段,產能過剩的時間節點與競爭慘烈程度可能將超乎想象。
從一季度擴產情況來看,以下幾大行業特征及市場信號尤為值得關注:
一是,二線動力電池企業成為擴產主力。
擴產主體上,億緯鋰能、孚能科技、國軒高科、瑞浦蘭鈞、蘭鈞新能源等在資金投入、產能規模、產品技術路線延拓等均有亮眼表現。
由此驗證,經歷多年沉淀與發展,二線動力電池企業在市場定位、客戶綁定、產品技術路線等各個維度上,已經逐漸找到適合自身特色的發展路徑,這也成為其加速產能擴張背后的底氣。
需要注意的是,有效產能是衡量一個動力電池企業生產實力的標準之一。動力電池擴產不僅是簡單的資本投入,還需要在管理、制造、品控、研發等方面不斷精進,才能保證市場競爭力。
二是,產能擴張向儲能市場轉移。
在一季度開工及簽約的24起項目中,12起項目明確涵蓋儲能電池擴產,包括億緯鋰能、比亞迪、贛鋒鋰業、??松履茉?、盛虹控股集團、中科弘泰、中宏科創、格派新能源、巨灣技研等項目都包括儲能電芯擴產。
市場方面,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調研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儲能鋰電池出貨量達到130GWh,同比增長170.8%。主要得益于國內外電力儲能、戶用儲能、便攜式儲能電池需求量快速攀升。
不過,由于今年以來碳酸鋰價格持續暴跌,下游儲能業主已經持觀望態度甚至出現毀單現象,隨著上游鋰電材料繼續降低,驅動電芯價格下降,低端產能密集投產,行業也或迎來更加激烈的價格戰。
三是,大圓柱、半固態電池加速釋放。
面向不同的應用場景,新電池的量產也在提速。其中,孚能科技SPS電芯采用的是半固態電解質,贛鋒兩大擴產項目中均提及半固態及固態電芯。
在大圓柱電池方面,包括億緯鋰能、比克電池、國軒高科、??松履茉磾U產均以大圓柱為主,備受關注的大圓柱電池也將迎來量產元年。
四是,跨界入局風險增大。
當前,動力電池的供需格局已經發生扭轉,產業價值鏈話語權正在快速下移,由此帶來的影響是,不具備技術、品質、規模、市場、資本的動力電池企業將快速走向淘汰邊緣。
審核編輯:劉清
-
動力電池
+關注
關注
113文章
4514瀏覽量
77465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410瀏覽量
99256 -
儲能電池
+關注
關注
1文章
471瀏覽量
18154
原文標題:Q1投擴產超2000億 鋰電產業結構性過剩加劇
文章出處:【微信號:weixin-gg-lb,微信公眾號:高工鋰電】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