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拋光硅晶片是通過各種機械和化學工藝制備的。首先,硅單晶錠被切成圓盤(晶片),然后是一個稱為拍打的扁平過程,包括使用磨料清洗晶片。通過蝕刻消除了以往成形過程中引起的機械損傷,蝕刻之后是各種單元操作,如拋光和清洗之前,它已經準備好為設備制造。
硅晶片的化學蝕刻是通過將晶片浸入蝕刻劑中來完成的,蝕刻劑傳統上是硝酸1HF和氫氧化鉀稀釋劑或氫氧化鉀腐蝕性溶液的酸性混合物。本文講述了腐蝕性晶體蝕刻的各種研究,并重點關注了酸基蝕刻劑的輸運和動力學效應。
實驗與討論
實驗在兩種不同的設置中進行。大多數實驗使用圖1a所示的裝置進行。在高壓下與可選的氮氣一起注入蝕刻器。當氮被選擇性地引入時,它會在液體中保持良好的混合,并且部分以氣泡的形式存在。圖1b所示的另一個實驗裝置也被用于一些單晶片實驗。在酸混合物浴中,可以以不同的轉速蝕刻單個晶片。
圖1:(a)蝕刻硅晶片的實驗組件,(b)不同轉速下單晶片蝕刻的實驗裝置光滑拋光硅片的表面輪廓如圖2a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在設備的分辨率范圍內沒有檢測到表面不規則現象。拋光晶圓的LSP(圖2b)沒有顯示出表面不規則性。然后,這些拋光的晶片在HF1硝酸磷酸的混合物中以5rpm的速度蝕刻。
很明顯,表面的不規則性是由表面上形成的氣泡引起的。隨著晶片轉速的增加,表面剪切強度和混合強度均有所增加。然而,非常強烈的氣體噴射是不可取的,因為它可能通過降低有效傳質電阻導致動力學影響條件,或通過過度的外部氣泡覆蓋導致蝕刻率下降。(江蘇英思特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
圖2:(a)光滑拋光晶圓的表面輪廓,光滑拋光硅片的(b) LSP結論
粗糙硅片是一個以平均粗糙度f為特征的峰谷場。在受傳質影響的系統中,由于局部傳質電阻的差異,峰處的蝕刻速率高于谷處的蝕刻速率。因此,在存在耐傳質抗性的情況下,就會發生化學拋光。英思特利用所提出的現象學模型和實驗數據,解釋了拋光效率(實際拋光速率與最大可能拋光速率的比值)與有效傳質阻力與運動阻力比值的關系。
蝕刻反應的氣體產物形成了固有的氣泡,掩蓋了硅片表面的局部位置,這導致了表面的不規則性,這可以用氣泡掩蔽效應來解釋。氣泡脫離表面的影響,以及氣泡和高頻通過傳質膜的傳輸,這些都是一個有效的傳質電阻。在沒有過度氣泡掩蔽效應的情況下,拋光效率隨有效傳質阻力與動力學電阻之比而提高,達到最佳狀態,然后降低。
江蘇英思特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濕法制程設備,晶圓清潔設備,RCA清洗機,KOH腐殖清洗機等設備的設計、生產和維護。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063瀏覽量
216501 -
晶圓
+關注
關注
52文章
4851瀏覽量
127816 -
硅晶片
+關注
關注
0文章
74瀏覽量
15192 -
蝕刻機
+關注
關注
0文章
24瀏覽量
339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