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花時間來解釋這個并不新鮮的問題?
大概是因為逐漸發現這問題的答案可能并沒有問題本身普及得開。因此,今天來寫這篇文章幫助大家系統認識、理解BI應該也不算過時。
全篇原創干貨,不妨耐下心,跟我花10分鐘去理清這些你每次都分不清的概念。
入門:弄明白,到底什么是BI?
進階:BI與大數據、信息化、數字化轉型的區別?
深挖:BI這么好,是否所有企業都應該上BI?
01
入門:弄明白,到底什么是BI?
對于BI(Business Intelligence,商業智能)的解釋,無論是在維基百科還是百度百科,你能搜到的都大差不差,都是告訴你:BI一個是利用XXX技術進行數據分析以輔助決策,提升決策效率的工具/方案。
雖然看著像套話,但BI本質確實是這樣,即“從數據中獲取知識,輔助決策”。
通俗點說,就是企業通過信息化建設后(例如上了MES、OA、ERP等業務系統),經過多年,在內部積累了大量的業務數據,但這些數據沒道理放著不用對吧,那怎么用,怎么把這些數據用出價值替企業賺錢?這就是BI發揮作用的時候:將業務數據轉變為信息,用信息支撐企業決策,再通過企業決策產生業務價值。
看到這,我相信也會有不少人開始質疑,BI說來說去最后不就是個報表嗎?體現的價值也就是節省了我們做報表的工作量,僅此而已。
這個質疑,普遍但片面,對此,我想在開頭就給出大家正確的理解。
BI的表象是報表的呈現,這話不假,但其本質也正反映了一家企業業務和經營管理是否清晰、不含糊的問題。
要知道,BI的數據來源于多個業務系統數據的打通,從數據反哺發現、改進業務問題,再通過改進措施產生新的業務數據,最后用新產生的業務數據來驗證改進是否有效。
這個過程看著簡單,實際建設起來并不容易。
而BI就是用來幫助企業更好地沉淀業務數據及經營管理的細致程度。因為BI不僅可以從上圖此類的大屏駕駛艙,在宏觀層面讓一家企業了解全局情況,同時也可以從微觀層面關注到各個業務細節,盤點出有哪些是中高層管理者或基層業務人員,想看到但是由于各種原因而無法看到的地方和問題,讓企業的管理水平更上一個層次。
02
進階:分清楚,BI與大數據、
信息化、數字化轉型的區別?
在上一段,我們知道了BI的定義,但還是對BI沒有實際感知怎么辦? 并且還經常把BI與大數據、信息化、數字化轉型混淆在一起,只知道它們都是跟數據相關的技術,但具體差別在哪,其實并不清楚。
因此在進階處,我們會帶你理清BI和這些詞的本質區別,幫助你進階理解BI到底是什么,能做什么。
1、BI和大數據
先給結論:
BI是大數據領域下的一部分。
但BI側重于讓不懂技術的業務人員帶著業務問題去做數據分析,通過數據找出業務所在問題,同時沉淀出好的分析方法和知識在BI內。而大數據則偏向于挖掘數據、找到企業中的數據價值并應用在實際場景中,會包含一些算法的內容。
具體點說:
從包含關系上來看,BI屬于大數據領域的范疇,因此BI有時候也會被稱為“大數據BI”。
同時,根據信通院的《大數據白皮書》的定義可知,在整個大數據技術體系中,BI工具與數據可視化、數據挖掘一同位于數據分析應用技術中,而數據分析應用技術又位于大領域技術體系下(如下圖所示)。
因此:大數據>>數據分析應用技術>>BI工具,BI概念小于大數據
2、BI和信息化
先給結論:
BI和信息化不屬于同類詞,BI是工具/平臺/系統/解決方案,而信息化是描述企業數據發展階段的名詞。
聯系起來說,也就是企業一般會在通過信息化積累一定的業務數據后,再上BI系統,即在信息化建設的中后期應用BI。
具體點說:
大多數企業中的信息化本質是:數據采集→流程管理→數據展示,從這個角度來看,你可以理解BI系統其實也是一類信息化系統。
BI系統的數據采集是接入企業各類業務信息系統數據
BI系統的流程管理是數據處理和分析流程
BI系統的數據展示則比一般的信息化系統更牛
所以有些企業也會利用BI工具去開發一些信息化系統,用于補足定制業務系統的缺失。
這里再補充幾點:BI在企業中的不同應用場景,會有不同說法。
①BI工具:指FineBI、PowerBI這種軟件本身 ②BI平臺:BI平臺=BI工具+計算機硬件所形成的用于數據連接、處理的環境 ③BI系統:是企業業務需求在BI平臺上被開發出來后,形成的業務分析模塊
④BI解決方案:BI工具+行業解決方案
3、BI和數字化轉型
先給結論:
企業發展過程是從基礎信息化→數字化,而BI則是承接企業從信息化→數字化轉型的最佳工具,幫助企業發揮在信息化階段所積累的數據價值,從而推動加速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進程。
具體點說:
就是讓企業的“死數據”通過BI變為“活數據”,讓企業的決策不再是拍腦袋決定出來的,而是有數可依。
03
深挖:既然BI這么好,
是否所有企業都應該上BI?
個人認為這題沒有標準答案,因為不同數據發展階段的企業,所面臨的數據問題是不同的。
就中國大多數企業而言,其存在的情況是:數據基礎建設差(數據無法采集收集存放),連最基礎的信息化都沒做好,就想一步登天到數字化轉型到大數據,有的還直接上了套大數據系統,結果根本用不起來。
其實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對自我認知不足,不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也沒想明白自己該如何按階段發展。
而目前,業內比較認可的企業數據發展階段是:
第一階段:基礎業務數據信息化
將企業日常手工事務性繁重的工作→業務系統工作的過程,選擇適合企業應用的各類業務系統,例如OA、ERP、MES等,先把數據系統化地儲存起來。
第二階段:解決數據孤島,實現內部信息透明
即建立不同業務系統中數據交流的橋梁,以便于中層管理者進行信息統計。
具體點說,就是做好企業報表,可以用到的工具是例如FineReport這種企業級數據可視化管理工具,將經營過程中的復雜數據和流程進行梳理與整合,形成一套企業報表系統,做好數據的收集處理展示。
第三階段:數字化轉型,讓已有的數據發揮應用價值
在做完信息化建設后,多數企業已經不滿足報表的展示了,會開始想上BI,開始讓業務人員去學著做數據分析,因為只有業務人員最懂業務,最能讓已有的業務數據發揮價值。
這時候也就是BI開始發揮作用的階段,即從管理層層面能為企業提供管理依據、提升業務分析效率,從IT層面能整合多系統數據,打通數據壁壘,提高報表制作效率,解放IT人員開發報表時間。
04
總結一下
在本文,主要講明了BI的定義,以及BI與大數據、信息化、數字化轉型的區別,也淺講了國內企業數據管理存在的問題,以及正確發展階段及其應該使用的工具。
而帆軟已在商業智能領域深耕了17年,從一開始的報表工具FineReport到BI工具FineBI再到現在的低代碼工具簡道云、數據集成工具FineDataLink,整套產品矩陣都是為了讓企業的數據更好發揮價值,讓數據真正成為生產力。
在為用戶提供真正有價值的服務路上,我們一直保持初心,踏踏實實打磨產品,虛心也希望多接收大家的疑問和建議,因此如果有BI相關方面的問題和需求,也歡迎大家私信或者在評論區留言,若想了解更多可掃描下方二維碼,獲取更多BI相關資料信息。
審核編輯 :李倩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8609瀏覽量
61638 -
數據集
+關注
關注
4文章
1205瀏覽量
24641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863瀏覽量
137295
原文標題:BI與大數據、信息化、數字化轉型的區別?
文章出處:【微信號:mfg2025,微信公眾號:智能制造】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