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動智慧農業的發展,江蘇大學、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北京農學院等高校紛紛投入了巨大的科研力量,利用多項技術,在智能裝備與系統、應用算法、農機應用等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本文分析了在智能裝備與系統方面的進展,掌握最新科研技術。
一、便攜式黃曲霉毒素B1檢測系統設計與試驗
科研機構:江蘇大學農業工程學院、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智能裝備技術研究中心
為實現農副產品中黃曲霉毒素B1的現場快速檢測,該團隊研究設計了一款基于差分脈沖伏安法、以STM32F103ZET6為核心處理器的便攜式檢測系統,主要包括硬件檢測設備和手機App兩部分,二者通過Wi-Fi通信連接。硬件檢測設備主要包括DPV波形生成電路、恒電位電路及微電流檢測模塊;上位機App在安卓環境下開發,主要完成信號采集、數據存儲等任務。
實驗應用實驗室自制的AFB1傳感器,在0.1 fg/ml~100 pg/ml范圍內系統可以對AFB1實現有效檢測。標準溶液中的測試結果與電化學工作站CHI760e相比,最大相對誤差為7.37%。對加入不同濃度AFB1的花生油樣品進行檢測,以CHI760e檢測結果為標準,回收率為96.8%~106%;對發霉程度不同的花生樣品中進行測試,與CHI760e相比,最大相對誤差為7.10%。
本試驗設計的便攜式檢測系統,在農副產品中AFB1的現場快速檢測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科研機構:北京農學院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
為滿足兔舍環境監測調控需求,同時擺脫傳統布線網絡局限性,縮減網絡資費、電路元件和控制系統成本,該團隊研究提出一種基于窄帶物聯網的兔舍環境實時監測系統,基于Arduino開發板,使用移遠BC260Y模塊與消息隊列遙測傳輸協議實現網絡連接,利用SGP30、MQ137、5516光敏電阻傳感器等多種傳感器實現兔舍內部聲、光、水、溫、氣五方面實時監測。數據在本地、云端存儲的同時,系統可根據閾值報警,協助創造兔的最佳生存環境。
研究中對比了NB-IoT網絡與Wi-Fi、LoRa等其他網絡的異同,根據物聯網三層架構詳細介紹了系統搭建技術與過程,并系統分析了元器件價格,經核算,整機成本不超過400元。設備在空舍測試中,檢測到CO2濃度為420~440 ppm;MQ系列傳感模組電壓比值穩定于1;溫度處于22~24℃;濕度上下波動10%;日光燈亮滅引起電壓差2.6 V。進行了系統的網絡與能耗測試,通過不同時間、場地、網絡連接方式的對比,驗證了本系統傳輸穩定可靠,能耗合理。
系統使用MQTT通信協議的NB-IoT網絡,平均每秒消息處理量為0.57,每分鐘收發34.2條,上下浮動1條。系統運行時,電壓約為12.5 V,電流約為0.42 A,平均功率為5.3 W。發生通信時,沒有產生額外功耗,適用于實際養殖生產。
該研究可為偏遠或較大規模的養殖監測設備,選取提供設備成本與網絡選擇參考價值。
審核編輯黃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48文章
50664瀏覽量
751946 -
監測
+關注
關注
2文章
3526瀏覽量
44441 -
智能裝備
+關注
關注
3文章
240瀏覽量
1862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