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變電流通過導線時,電流在導線橫截面上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導體表面的電流密度大于中心的密度,且交變電流的頻率越高,這種趨勢越明顯,該現象稱為趨膚效應(skin effiect),趨膚效應也稱集膚效應。
趨膚效應( skin effect),在“GB/T 2900.1-2008電工術語基本術語”中定義如下:
由于導體中交流電流的作用,靠近導體表面處的電流密度大于導體內部電流密度的現象。
注1:隨著電流頻率的提高,趨膚效應使導體的電阻增大,電感減小;
注2:在更一般的情況下,任何隨時間變化的電流都產生趨膚效應。
No.1 趨膚效應原理
趨膚效應實際上是渦流的體現,渦流是電磁感應的一種體現方式,但是,某些文獻簡單的認為,由于電流流過導體時,導體中心處的磁感應強度大,因電磁感應產生的感應電動勢大,根據楞次定理,感應電動勢將阻礙電流的變化,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以截面為圓形的長直導線為例,其磁場分布如下圖1所示。
圖1、截面積為圓形的長直導線內部磁場分布圖
根據安培環路定理,磁場強度H沿閉合回路的線積分等于閉合回路包含的電流的代數和,與閉合回路之外的電流無關。均勻材質的導體中,磁感應強度B與磁場強度成正比,選閉合回路為圖中所述的各條磁力線,可知,越靠近導體中心,磁力線包圍的電流越小,在導體軸線上,磁感應強度為零。
實際上,趨膚效應是渦流效應的結果,如圖2所示:
圖2、渦流與趨膚效應
如圖,電流I流過導體,在I的垂直平面形成交變磁場,交變磁場在導體內部產生感應電動勢,感應電動勢在導體內部形成渦流電流i,渦流i的方向在導體內部總與電流I的變化趨勢相反,阻礙I變化,渦流i的方向在導體表面總與I的變化趨勢相同,加強I變化。在導體內部,等效電阻變大,而導體表面的等效電阻變小,交變電流趨于在導體表面流動,形成趨膚效應。
趨膚效應使導線通過交變電流的有效截面積減小了,導線的電阻增大了。
趨膚效應下導體的等效電阻變化了,這個等效電阻,稱為交流電阻,交流電阻與電流的頻率有關,頻率越高,交流電阻越大。
No.2 趨膚深度
定義從表面到電流密度下降到表面電流密度的0.368(即1/e)的厚度為趨膚深度或穿透深度
可見趨膚深度與頻率的開方成反比,與電阻率的開方成正比。下表是20℃時銅的的趨膚深度表。
通過程序計算,我們可得銅的趨膚深度與頻率的關系曲線。當頻率F=2600MHz時,對應的趨膚深度為1.287um
No.3 趨膚效應的不利影響
傳輸交流電流時,由于趨膚效應的影響,導致導線的等效電阻增加,損耗增大。
1、趨膚效應對于高頻電流的傳輸影響甚大。對于傳輸高頻電流的導線,通常采用下述方法改善其傳輸性能:
a、既然趨膚效應使電流趨于表面流動,那么,相同截面積的導線,表面積越大,等效電阻越小,因此,利用互相絕緣的多根細導線代替單根實心導線,可以改善降低導線的交流電阻。
b、既然趨膚效應使電流趨于表面流動,那么,將其表面鍍銀或鍍金,降低表面電阻,可以改善導線的交流電阻。
c、既然趨膚效應使電流趨于表面流動,那么,將其制作成空心導線,其導電效果與實心導線基本相當,但是,可以節省材料。
2、對傳輸工頻大電流不利
為了傳輸更大的電流,對于大電流傳輸,通常導體截面積較大,遠離表面的中心處,電流密度還是會明顯減小,因此,傳輸交流大電流的導體,通常制作成截面積為長方形,而不是圓形或正方形,并且,一般不能太厚,對于50Hz的工頻交流電,導體為銅,其趨膚深度約8mm,這樣,對于厚度大于16mm的銅排,其中心層電流密度已經非常小了,因此,用于傳輸工頻電流的銅排的厚度一般小于12mm。
No.4 趨膚效應的應用
電流流過導體,產生熱量,趨膚效應使電流趨于表面流動的特性,可應用于金屬表面熱處理,通常稱表面淬火。表面淬火的過程如下:
在一個感應線圈中通以高頻交流電,線圈內部會產生頻率相同的高頻交變磁場,或將金屬導體置于交變磁場中,只要交變磁場足夠大,頻率足夠高,趨膚效應將導致導體表面溫度迅速上升至淬火溫度,之后迅速冷卻金屬導體,可使表面硬度增大。而導體內部的溫度還遠低于淬火溫度,在迅速冷卻后仍保持韌性。
-
磁場
+關注
關注
3文章
859瀏覽量
24183 -
電流
+關注
關注
40文章
6755瀏覽量
131868 -
趨膚效應
+關注
關注
0文章
20瀏覽量
9825
原文標題:趨膚效應和趨膚深度
文章出處:【微信號:射頻學堂,微信公眾號:射頻學堂】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