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近場光學技術”在國內外得到廣泛關注。這是唯一一種不依賴熒光標記,又能突破衍射極限的光學顯微術。
不久前,以“多場條件超高分辨近場光學技術”為主題的香山科學會議第743次學術討論會在北京舉行。與會專家認為,近場光學技術具有適用性廣、寬光譜兼容、無損檢測、無須標記等獨特優勢,在凝聚態物理、半導體器件、生物檢測、太赫茲技術等方面具有較大應用潛力。
與會專家呼吁,我國應聚集國內近場光學科研力量,盡快推進這一領域的技術與理論發展,提升國際影響力。
百年設想成真
極小的物體被放大幾千倍,各種物質的豐富細節徐徐展開,人類觀察自然界的視野得到極大拓寬——這是光學顯微鏡賦予人類的“超能力”。不過,無限提高放大倍數是不可能的。由于衍射效應的存在,傳統光學顯微鏡的分辨率不能超過光波長的一半。這主要因為傳統光學顯微鏡僅僅收集和利用了物體的“遠場”光學信息,而攜帶樣品更加精細表面信息的“近場”隱失波沒能被探測和利用。
會議執行主席之一、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戴慶介紹,在近百年的探索中,科學家認識到,為了突破衍射極限實現超高分辨率光學成像,物體的“近場”光學信息必須得到有效利用。1928年,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和愛爾蘭科學家辛祺分別提出了近場光學顯微鏡的兩種設計理念。不過,當時的技術條件不能滿足以納米級精度控制物體間距并實現橫向掃描的要求,他們的思想只能停留在紙面上。
“經過近百年來幾代科研人的不懈努力,隨著掃描探針顯微術的興起,近場光學顯微術形成了孔徑式(a-SNOM)和散射式(s-SNOM)這兩條最重要的技術路徑,將兩位科學先驅的設想變成現實。”戴慶表示。
從實驗室到商業化
與會專家認為,近場光學技術不斷進步,主要得益于納米科學技術的發展。
1984年,科學家首先借助鋁膜包覆的化學蝕刻石英探針實現了孔徑式近場光學顯微鏡,分辨率達到20納米。幾年后,金屬薄膜包覆光纖探針的發明又使得分辨率進一步提高到12納米。
20世紀90年代以后,散射式近場光學顯微鏡逐步發展起來。特別是1998年以后,德國科學家凱爾曼開創了紅外波段散射式近場光學顯微鏡,并推動其實現了商業化。
戴慶指出:“如今,由于納米技術飛速發展,近場光學技術的發展與應用也進入了快車道。”
作為納米科學強有力的表征工具,近場光學顯微鏡在探測納米界面的光響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目前其儀器形態已基本穩定,出現了比較成功的商業化產品。
這些儀器在光學、凝聚態物理、化學、生物學、材料學等多個前沿科學領域均得到了廣泛應用。例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董振超團隊利用散射式近場光學探針的場增強效應實現了單個分子的拉曼光譜成像;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戴慶團隊利用散射式近場光學顯微鏡發現了二維材料異質結中的光學負折射效應并實現其動態調控;華中科技大學李培寧團隊通過近場光學顯微鏡證明了雙折射晶體中存在“幽靈”極化激元電磁波。
與會專家認為,隨著研究進入原子尺度,量子效應更加顯著,這一科學前沿對近場光學技術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應著力加強近場光學技術與低溫、強磁場、強光場等多物理場的融合,使其滿足量子材料領域研究對高空間分辨光學表征及多物理場調控的需求。
學科發展倡議
在中國,近場光學研究起步晚但發展快,已逐漸形成了一支年輕、有活力的研究隊伍。1997年,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朱星率先引進國內第一臺孔徑式近場光學顯微鏡,不久后,他自主研制了國內第一臺低溫孔徑式近場光學顯微鏡。
如今,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國內近場光學相關研究已經形成遍地開花的局面。文獻調查顯示,中國學者發表的相關論文呈指數級增長。但是,與會專家指出,這一領域仍然存在儀器創新力不足、理論體系不健全、整體學術交流較少等問題。
針對這些現實問題,本次會議上,與會專家提出了國內近場光學發展的“三個一”倡議,包括“一個項目”“一個會議”“一個學會”,即爭取布局一個近場光學重點研發項目,舉辦一場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近場光學學術會議,成立一個近場光學專業學會。
與會專家呼吁,應盡快在近場光學儀器研發及國產化方面發力,充分挖掘近場光學技術在多物理場條件及超高分辨率方面的潛力,為前沿科學領域原創性研究奠定基礎。
審核編輯 :李倩
-
光學
+關注
關注
3文章
747瀏覽量
36175 -
顯微鏡
+關注
關注
0文章
540瀏覽量
22985 -
半導體器件
+關注
關注
12文章
741瀏覽量
31992
原文標題:突破衍射極限,還看“近場光學”
文章出處:【微信號:MEMSensor,微信公眾號:MEMS】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