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感知芯視界本文已獲授權,來源 | 決策視點(ID:jueceshidian)作者 | 星辰,特此鳴謝
美國的制裁逼得華為不得不以自斷一臂,分離“榮耀”。一夜之間, “芯片”這個半導體行業的專有術語,竟成了國民熱詞,而中國每年要花上萬億元進口芯片,數額超過石油。
這一刻,國人終于體會了 “被命運扼住脖子”的憋屈感。
2019年,OPPO放出豪言:三年投入500億搞研發,其中最關鍵的一環是哲庫自研芯片。
沒想到,四年后的5月12日,哲庫被關停,CEO劉君數度哽咽,他給出的解釋是,公司營收不達預期,芯片自研投資巨大到公司已承擔不起。3000人被迫離職,哲庫給出了最大的誠意,補償員工N+3。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夢由來最易醒”,劉君的這份遺憾和余恨,中國人早就嘗過。
自上世紀50年代,中國人在自研芯片的道路上走得步履蹣跚。即便如此,總有那么一群人,懷著必勝的決心,雖千萬人吾往矣,前赴后繼,為中國芯而戰!
在芯片領域,有一個人,她以一腔熱血赤子心,扛起了研發重任,鑄就了龍芯,讓殲-20、北斗衛星有了國產“心臟”,打破了西方的技術封鎖,還為國家省下上萬億。
80多歲,她依然工作在一線,拖著鼠標在電腦上查電路。她說自己最大的心愿是 “匍匐在地,擦干祖國身上的恥辱”。
她就是“中國龍芯之母”——黃令儀。
1個月前,她病逝的訃告淹沒在層出不窮的熱搜中。謹以此文,獻給“敢叫日月換新天”的奮斗者們,他們是最不該被遺忘的人。
01 山河破碎,
她立志“為祖國的強大而出力”
黃令儀生于戰火,成長于新中國,一生所圖不過盛世繁華。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黃令儀在敵機掃射中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她親眼目睹了防空洞口被炸死的無辜同胞。
苦難本身并不得贊頌,但黃令儀笑對苦難的態度令人欽佩。歷經山河破碎的絕望和民不聊生的恐慌后,黃令儀在心中早就埋下了救亡圖存的鴻鵠之志,她立志:為祖國的強大而出力。
初中畢業后,黃令儀因家貧上不起學。無望之下,她找到團委書記梁匯全,尋求幫助。“國家百廢待興,急需建設人才,你應該繼續學習”,在梁匯全的支持下,黃令儀拿到了免學費的證明。
那一刻,黃令儀的眼淚奪眶而出。此后余生,她把自己的毫無保留地獻給了國家和芯片事業。
圖為年輕時的夏培肅,中國計算機事業奠基人之一
1965年8月,為了突破“兩彈一星”中的瓶頸,中科院成立計算所二部,代稱“156”,專門研制微型計算機,這也是中國第一支芯片研究團隊。
會議上,時任中科院黨委書記張勁夫激動地說:“我提著腦袋把任務給你們要來了,你們要好好干!”
臺下,黃令儀熱血沸湯,既高興又緊張。在清華大學半導體專業深造后,黃令儀的一身才學終于有了用武之地。她的使命始終是,國家需要什么,她就造什么。
理想有多美好,現實就有多殘酷。沒人才、沒資源、沒設備、沒材料……這場硬仗怎么打?硬著頭皮、背水一戰!
黃令儀被任命為外延中功率開關三極管的負責人,這是塊難啃的硬骨頭,初期做出的P-N結總是低壓擊穿,飽和壓降下不來。
為了和時間賽跑,黃令儀重新設計了版圖,經常一天工作13個小時,在她的帶領下,團隊成員盡職盡責,指哪打哪。沒有高級設備,封裝人員只能靠舌頭去嘗試驗化學藥品,一旦感到不對勁,立馬跑到水龍頭下用水沖。
實驗室內,科研人員通宵達旦玩命干;實驗室外,各級領導焦灼地等待結果,給團隊成員送面條和面包。遙望南樓,科研室主任趙松巖曾動情地說:“燈火輝煌156”。
功夫不負有心人,無數個不眠夜,黃令儀及團隊終于攻克難關,中功率管在質量和數量上全部達標,她還幫著兄弟組做了引導二極管。
一年后,也就是1966年,中國第一臺自研的空間計算機順利運行。在這款計算機支持下,火箭控制系統、氫彈制造的計算難題都一一破解。這支戰斗力十足的尖兵小組,得到了周恩來***的表揚。
就是這樣一群人,急國家之所急,燃燒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他們既無職稱,更無光環、獎金,卻默默無聞地工作一輩子。他們什么也不求,只求祖國的富強。
“156”歲月是黃令儀最寶貴、最難以忘懷的精神財富。憶及當年,她時常忍不住紅了眼眶:“真是激情燃燒的日子!”
156計算機技術遺留下的火種,為“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大量繼承和運用,讓中國少走了很多彎路。
02 “我最大的痛苦,
莫過于芯片只是一張廢紙”
1989年,黃令儀與自己一生中最大的隱痛迎頭相撞。
那一年,她被公派到美國,在拉斯維加斯的國際芯片展會上,黃令儀身影穿梭于大大小小的展位中,她在尋找。
跑遍所有展位后,她不得不承認:千萬展位中,竟無一個屬于中國。
人群中,一閃而過的長城公司塑料袋,燃起了她的希望。擠過川流不息的人群,她迎了上去,問:“你們是來參展的吧?”“不,(我們)是來參觀的。”希望破滅了,黃令儀心頭一顫。
泱泱大國,在芯片上的成就竟然是零,這無疑是一種科技屈辱!看到琳瑯滿目非國貨,黃令儀備受煎熬、淚眼漣漣。
黃令儀之所以痛心疾首,是因為她眼睜睜的看著中國集成電路是如何與先進國家拉開差距的。1965年,中國第一塊集成電路誕生于北京電子管廠,在當時,中國集成電路的發展幾乎與歐美先進國家的研制工作同步。
156橫空出世后,黃令儀曾一鼓作氣研發出了性能穩定的存儲器。就在晶體管有所突破時,中科院因經費緊張,無法繼續支持芯片研究。只會用芯片卻不懂芯片原理,如何能設計出好的計算機?中國真的要走向“無芯”的未來嗎?黃令儀的追問沒人為她解答。
蚍蜉終究難撼大樹。1987年,計算所正式撤消了大規模集成電路研究室。十年研究,一朝化為烏有,這枚夭折的芯片,成為黃令儀的畢生隱痛。
怎能甘心?黃令儀于戰火中走來,自然不會屈從于命運,她暗下決心:定要設計出高水平的芯片,一雪前恥!
為了“中國芯”,她堵上了自己的全部時間和生命。
做出一款芯片就像造一座城,最重要的是耐得住寂寞。為此,黃令儀甘坐十年冷板凳。歸國后,她一頭扎進集成電路的設計中,從建立版圖庫開始,到時鐘樹的生成,從華為的程序控制芯片,再到計算所的模糊控制芯片,背后都是她夙夜匪懈、勤勤懇懇的身影。
2000年,德國紐倫堡召開國際發明博覽會,這是組委會第一次邀請中國參加。展會上,黃令儀一雪前恥,其研發專利被評為銀獎,讓全世界認識了中國芯!
歸國大巴行至半程,黃令儀寫下一首詩:神州之尊重泰山,赤子榮辱輕鴻毛;靈臺無計四十載,不覺青絲已成雪。紐綸堡夜星光燦,啟明銀座落中華;十年恥痛今宵去,芳草天涯迷人還。
十年恥痛真能消嗎?興奮之余,黃令儀定下心來,得獎又如何,芯片到底有何用處?
芯片做出來,最關鍵的不是鎖在抽屜里,成為一張廢紙,而是轉化為成果,用于生產和生活。
當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江綿恒視察微電子所時,黃令儀本可以拿獎項邀功,但她卻自我反思:“一個科技工作者最大的痛苦,就是他用心血灌溉的珍貴芯片做出來了,沒有用!”黃令儀從不在乎名與利,只要能為國家做芯片就行。
朝如青絲暮成雪,為芯片事業奮斗半生,67歲的黃令儀身心俱疲,已經到了退休年紀,但那份未盡的使命沉甸甸地壓在心頭,為“祖國擦去恥辱”的志向還沒實現。
03 造出龍芯,省下上萬億
黃令儀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在中國,如她一般將生命獻給芯片事業的,還有龍芯團隊。
中科院胡偉武放棄編制,辭職下海,他承諾,從此不評獎,不評職稱,放棄院士申報,只因“中國不缺院士,缺的是像英特爾這樣的企業”。
2001年,他們向全國發出了打造中國芯的集結令。接到邀請后,黃令儀猶豫了,她張口問道:“你們有多少經費?”
“全室200萬,但要留100萬培養研究生,頂多只能拿100萬做CPU。”
這樣坦誠的回答,沒有讓黃令儀好受多少,她算了一筆賬:芯片研發的投入經費堪比天價,軟件費、投片費、人工費、返工費,哪個不要錢,這個經費差一個數量級!
昔日芯片落馬的情景歷歷在目,黃令儀不敢接,她怕項目半途而廢,她怕不了了之。一邊是功敗垂成的前塵往事,一邊想做出中國芯的迫切心愿,黃令儀的內心深處苦苦掙扎著。
熱忱壓倒了理智。1個月后,她推開了龍芯的大門,開口就說:“我來和你們干CPU物理設計!”
在理想的感召下,黃令儀不僅躬身入局,加入龍芯,而且掏空了11萬的家底,不求回報。她的無私奉獻里,從來就沒有一句空話。
來源:面對面
為了以防萬一,黃令儀和胡偉武商量,做兩個芯片,龍芯1B視為保底,以打通全部流程為目標,不苛求時序與面積;龍芯1C視為突破,時序要求嚴苛,面積要小。
眼看1B臨近試生產,一點點差錯都會導致芯片流產。黃令儀及團隊繃緊神經,還要抗住每日巨大的沖擊波。看著每個人面色蒼白、眼睛充血,卻精神抖擻地戰斗在一線,黃令儀仿若回到了激情燃燒的156時期,一種悲壯感油然而生。
為了保證龍芯1C與龍芯1B同步加工,黃令儀在大雨天毅然搭乘早班飛機,前往上海,向賴作琪先生尋求幫助。無果后,黃令儀開始閱讀賴作琪的文檔,終于在最后一刻發現了破局關鍵點,龍芯IC成功進線。
黃令儀的不放棄,讓我們看到只有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不竭,千千萬萬次的堅持,才能絕地反擊,柳暗花明又一村。
等待加工的日子里,黃令儀心驚肉跳,噩夢連連。“如果做不出來,10萬美元啊!如何向計算所交代?”夢里,不是這有錯,就那有錯,醒來上機一查又沒有錯。長期伏案工作讓黃令儀病了,醫生叮囑她今后不要勞累,但黃令儀并不是一個聽話的病人。
一個月后,黃令儀接到了胡偉武的電話:“成功了!”龍芯的研發成功,打破了中國只能依賴進口CPU芯片的僵局。
從2018年起,黃令儀及團隊每年就可以為國家節省上萬億的芯片支出。
黃令儀(右一)及龍芯課題組成員,在龍芯2C芯片設計運行成功后到天安門看升旗
04 結語:為什么堅持做中國芯?
在黃令儀所在的龍芯團隊中,毛主席思想是盞不滅的精神明燈。
胡偉武曾談到這樣一件往事:十二五期間,國家支持龍芯十年了,但龍芯還沒把產業做起來,很多人覺得自主研發道路走不通,我國發展CPU要靠引進。龍芯失去了國家的經費支持,但市場化還沒有起來,龍芯陷入生死存亡間。
黃令儀鼓勵大家,陜甘寧邊區經濟極端困難的時刻,毛主席不是壓縮部隊,而是把部隊開到南泥灣,屯田墾荒、生產自救,極大地推動了革命的進程,我們也要自力更生。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妥協換不來尊重與和平,只有打贏硬仗,才能換來長久和平。同樣的,一代芯片人堅持做中國芯,就是因為科技是租不來、換不來的,唯有自救,方能找到出路。
當記者問,為什么要堅持自研芯片時,胡偉武回答說:“傳到我這一代了。”黃令儀則用一生去堅守承諾,80多歲,依然堅持每天到公司上班,拖著鼠標在電腦上查電路。胡偉武勸她不要這么辛苦,“給年輕人把把關就行”。黃令儀脫口而出:“我這輩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擦干祖國身上的恥辱。”
承諾了也做到了,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從二極管、三極管,再到龍芯,黃令儀用“我以我血薦軒轅”的決心,耐住寂寞,守住初心,讓國家擺脫了無芯可用的局面,直到燃盡生命的最后一刻。
2020年,黃令儀身患阿茲海默癥,記憶力下降,叫不出別人的名字。當他看到胡偉武時,拉著他的手,不停地說:“很對不起,干不了活了,不能為國家工作了”,這句話,黃令儀說了幾十遍。
“人都是有私心的,但黃老師是例外,她沒有私心,大公無私這四個字是當之無愧的。”胡偉武說。
就是因為一代又一代人堅守初心,把自己的前途和命運,跟國家、跟民族的命運結合在一起,才有今日之中華的崛起。
他們是中國脊梁,是最不該被忘記的人。
參考資料:
[1].《回望50年》 龍芯中科官網
[2].《懷念黃令儀老師——胡偉武在黃令儀老師追思會上的發言》 龍芯中科官網
[3].《胡偉武:研制自己的芯片》面對面
[4].《悲壯!OPPO哲庫裁員會議完整實錄:高管數次落淚,補償員工N+3》 騰訊科技
本文轉載自“決策視點”(ID:jueceshidian)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4文章
50430瀏覽量
421879 -
IC
+關注
關注
36文章
5906瀏覽量
175245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5文章
34313瀏覽量
251195 -
龍芯
+關注
關注
3文章
333瀏覽量
31212 -
龍芯中科
+關注
關注
0文章
264瀏覽量
760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