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新品
【中科院納米能源所:研發手術中用于體內血壓監測的組織黏合壓電軟傳感器】
手術期間患者生命體征對醫生了解病人狀態十分重要。特別是血壓監測在手術中起著關鍵作用,可以幫助醫生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并降低手術風險。然而,傳統的體內血壓監測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創傷性、不適應長時間監測以及在動態手術環境中的可靠性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新國立李正國教授聯合中科院納米能源所李舟研究員團隊開發了一種植入式組織粘合壓電軟傳感器(TPSS)。該傳感器由兩部分組成:具有組織粘附性的水凝膠和具有力-電轉化功能的壓電傳感器。其中壓電傳感器將生物力學運動轉換為電信號,而黏附水凝膠(AH)通過將傳感器無縫地黏附在生物組織的濕潤且不規則的生理表面來加強這種轉換。
與商用傳感器相比,TPSS不會給生物體帶來損傷。當TPSS完成作業后可以輕松的從血管上撕下來。此外,該傳感器具有優異的機械柔韌性和耐久性,可適應手術過程中的各種動態環境。
這種植入式組織粘附壓電軟傳感器,證明了它們在監測體內術中生命指標方面的潛力。受貽貝粘附行為啟發的AH,對常用工程材料和生物組織均具有較好的機械粘附性。結合其與生物組織相匹配的機械柔軟性和楊氏模量、良好的生物相容性,AH在構建人機界面方面表現出應用潛力。
TPSS表現出良好的體外輸出性能,具有 8.3 V 的高輸出、超過 6000 次循環的長期穩定性和 186.9 μW/m 2 的高功率密度。在大型動物實驗中,TPSS 證明了其作為自供電壓力傳感器在手術中監測血壓、心率和呼吸率的體內應用潛力。粘性水凝膠與自供電壓力傳感器的集成,實現了生物系統與植入式電子醫療器件之間的生物相容、無縫、高效的交互,也為下一代植入式生物電子器件提供參考。
傳感動態
【克萊特(威海)產業園:年產50萬支溫度傳感器項目年底投產】
5月27日,在位于臨港區汪疃鎮的克萊特(威海)產業園有限公司智能傳感器制造項目建設現場,已封頂的主體工程,當前正在進行室外配套建設和內墻裝飾施工作業,項目預計今年底正式投產。
克萊特智能傳感器制造項目主體工程已封頂,正進行室外配套建設和內墻裝飾施工。紀哲 攝
“投產后,我們將生產適用于車載、家用、工業等應用場景的10余種智能溫度傳感器。”克萊特智能傳感器制造項目經理鄒良財介紹,該項目年可產溫度傳感器50萬余支,預計年產值達5000萬元。
“目前,我們的研發總部設在青島,威海項目達產后,我們計劃在當地設立研發實驗室,對智能傳感器的溫度探測精度、反應速度等性能進行優化提升,研發生產更加高端的智能傳感器產品品類。”鄒良財表示。
據悉,去年,汪疃鎮政府積極開展雙招雙引工作,從青島引進該項目,于當年10月開工建設。“引進克萊特智能傳感器制造項目,不僅是招引了一個新項目,也喚醒了‘沉睡’的資源,實現騰籠換鳥。”汪疃鎮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克萊特智能傳感器制造項目在鎮區原有的5棟建筑物基礎上擴建廠房,實現閑置資源有效利用,節省了施工成本。
項目推進過程中,汪疃鎮政府提供全周期服務,積極協調解決項目手續辦理、用水用電等各項事宜,為項目建設按下“快進鍵”。“項目施工需要開設大門,在跟鎮上項目分包領導說起這事后,鎮上就積極協調,將原有的綠化移除,只用了半個月時間,就安裝好了大門,保證了項目的高效推進。”鄒良財說。
據介紹,今年,汪疃鎮啟動建設克萊特(威海)產業園有限公司智能傳感器制造項目、市政料場項目、騰宇精密機械項目、山東梵晶貿易有限責任公司實木家具生產項目,實行鎮級領導分包推進落實項目進展,如今4處項目主體均已完工。
【韋爾股份:車規產品導入國產車品牌 全局曝光技術打開機器視覺市場】
半導體產業從緊缺走向去庫存的新格局,韋爾股份(603501.SH)2022年及今年一季度業績下滑明顯。“終端客戶出貨量的下滑也讓下游客戶在備貨策略及新機型方案推出節奏等方面更為保守。”公司總經理王崧在昨日下午舉辦的業績會上解釋業績下滑的原因。消費電子主業需求低迷的同時,公司AI、車規等新業務進展受到關注。
2022年,韋爾股份業績下滑明顯,扣非凈利下降97.61%。2023年Q1韋爾股份業績仍在持續下滑之中,扣非凈利再度下降97.57%。
目前,消費電子景氣度仍未有回暖跡象,業績會上,當被問及目前下游需求的情況,公司并未給出明確回應。王崧僅表示:“消費電子等領域出現一定程度承壓,但公司堅信持續的產品研發及市場投入將陸續兌現到公司的業績層面。”
不過,相較于去年底123.56億元的存貨,公司Q1的存貨水位已降至107.69億元。“隨著公司在各細分市場新的產品方案量產交付,公司存貨規模將得到進一步的控制,實現庫存回到合理區間的目標。”王崧回答財聯社記者提問道。
從各方預測來看,消費電子Q2需求有望好轉,DIGITIMES Research最新數據顯示,受618購物節需求的刺激,中國智能手機品牌的出貨量預計將在第二季度復蘇。
同時,車規、AI等新興產業成為韋爾股份未來的增量來源。2022年,韋爾股份在汽車電子領域實現收入36.33億元,同比增超56.55%,車載CIS業務已占圖像傳感器解決方案業務營收的27%。
對于車規業務與下游客戶的合作建立情況,王崧回應財聯社記者提問時表示,目前公司在原有的與歐美系主流汽車品牌合作的基礎上,還大量導入到了國內傳統汽車品牌及造車新勢力的方案中,客戶涵蓋國內外眾多一線品牌,是主流車廠和Tier-1(一級汽車供應商)廠商長期合作伙伴。伴隨著公司已取得方案導入的新車型逐步量產交付,公司有信心在汽車CIS領域實現快速成長。
董事會秘書任冰進一步表示,公司汽車CIS業務的產業優勢較高。汽車CIS市場的特點是設計周期長、質量要求嚴格、安全測試嚴格。CIS供應商需要在很早期的階段就與汽車制造商密切合作,設計能夠滿足苛刻性能要求的產品,并通過各種可靠性測試,預計從汽車圖像傳感器的設計中標到商業化產品的出貨,通常需耗時兩至五年。“因此,當圖像傳感器供應商獲得供應商認證后,整車廠在當前代際的生命周期內較難轉向其他供應商,具備很高的市場壁壘。”
除車規外,AI作為目前最火爆的下游應用領域亦是投資者關注的重點,公司獨立董事胡仁昱介紹,圖像傳感器與AI的結合將有助于實現更低功耗的人工智能分析。
“近年來,伴隨著機器視覺硬件方案的不斷成熟,同時各類軟件應用解決方案相繼提出,使其在電子制造產業應用的廣度和深度都有提高。機器視覺應用場景比較豐富,對性能參數有著多維度的要求,比如高速應用場景對快門速度要求很高,需要圖像傳感器具有很高的幀率,以避免高速場景下的誤判導致事故發生。”
胡仁昱還透露,“公司結合全局曝光技術的圖像傳感器產品能很好地滿足機器視覺市場的參數要求,已在下游客戶方案中得到應用。”
【安森美公布收入增長戰略計劃,預期達到半導體行業平均增速的三倍】
5月26日消息,智能電源和智能感知技術的領先企業安森美(onsemi,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代號:ON),于美國時間2023年5月16日在紐約市舉行了投資者大會,主題是 “加速邁向可持續生態系統”,重點介紹了公司過去兩年的轉型如何推動其超越行業表現,并透露了一直到2027年加速增長的戰略計劃。在此活動舉辦不久前,安森美發布的第一季度業績超華爾街預期。
安森美正加倍努力發展汽車和工業領域的高端智能電源和智能感知業務,其智能電源聚焦于碳化硅(SiC)、硅電源(IGBT、FET)和功率IC。根據安森美加速增長的財務模型預測,從2022年到2027年,公司收入的年復合增長率(CAGR)預計達到10%到12%,是半導體市場預期增長率的3倍,并且,通過新品發售和將增量利潤投入SiC增產,其2027年的毛利率目標預計達到53%。公司的整體戰略也正在從Fab Liter轉向Fab Right,前者著重建立靈活、低固定成本的生產布局,后者強調優化資產配置以提高效率和實現亮眼的資本投資回報率(ROIC)。
安森美總裁兼首席執行官Hassane El-Khoury說:“盡管目前的市場環境存在不確定,但安森美仍超預期加速增長,這得益于我們聚焦汽車和工業兩大關鍵市場上的結構性變革趨勢,努力支持建設可持續的生態系統。正如許多客戶評價所言,我們將通過EliteSiC技術繼續鞏固我們在SiC領域的領先地位,這是邁向凈零排放的關鍵一環。感謝我們的員工,是他們的付出和堅持,幫助公司實現了更高的效率、更出色的業績和更高水平的可持續性。”
安森美重點提到了最近在汽車和能源領域的幾則新聞公告,分享了公司如何繼續鞏固其在關鍵領域的地位。安森美將一如既往致力于為汽車電氣化、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儲能和充電以及自主移動機器人和機器視覺提供關鍵器件,創造解決方案以實現可持續的生態系統。
【航空工業規劃總院中標傳感器數字化裝配生產線項目】
近日,航空工業規劃總院以綜合評標第一名的成績成功中標四川泛華航空儀表電器有限公司傳感器數字化裝配生產線和傳感器數字化裝配生產線(二期)兩個標段項目。
該生產線項目主要由生產準備區、部裝單元區、總裝脈動線、產品檢驗(試驗)區、產線管控系統等內容組成。項目以精益模式、數智手段為牽引,適配航空機載燃油測量傳感器多品種、小批量等特點,精心打造傳感器數字化裝配生產線。
項目團隊緊扣用戶企業發展需求及生產工藝特點,圍繞“柔性兼容、人機協同、全面管控”目標重點發力,覆蓋產品工藝優化、精益總體設計、非標設備研制、SCADA系統開發、產線管控系統建設等技術領域,通過構建脈動式/單元式生產、攻克瓶頸難點工藝、實現資源動態調度、打造數智化實時管控能力,助力傳感器生產向更好、更快的高質量發展模式升級邁進。
奮楫揚帆正當時,喜報頻傳振人心!該項目的順利中標,是在機載產品數智裝配線業務領域打響公司品牌、樹立行業標桿的重要一步,為公司全面打造數智能力注入新的力量源泉。
5 月 29 日消息,據韓國《國民日報》報道,三星顯示正在籌備透明 OLED 量產,目標是 2023 年下半年發布試制品。
報道稱,三星顯示目前正在開發的是采用量子點技術的透明 OLED,計劃最快今年下半年推出試制品。消息人士表示,三星顯示還沒有設定量產透明 OLED 的具體時間,目前仍無法確定該面板面向的應用領域。
報道指出,三星顯示曾在 2015 年發布 55 英寸透明 OLED 面板,但最后并未實際量產。而三星最大競爭對手 LG 則成功將透明 OLED 量產,其應用場景包括商店櫥窗和飛機舷窗。
業內人士表示,透明 OLED 技術仍然持續發展中,目前 LG 推出的透明 OLED 透光率度約 40%,LGD 計劃在 1 年內將透光率提升至 45%,長期目標則是提升到 70%。LG 此前曾表示,自己是全球唯一量產透明 OLED 的面板廠商。此舉也給三星顯示帶來了極大的競爭壓力。
在 BCG 報告中看到,全球透明 OLED 市場 2022 年僅有 1000 億韓元(當前約 5.33 億元人民幣)的市場規模,但分析師預期到 2025 年將增至 3 萬億韓元(當前約 159.9 億元人民幣),2030 年增長到 12 萬億韓元(當前約 639.6 億元人民幣)。
審核編輯黃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48文章
50673瀏覽量
751989 -
監測
+關注
關注
2文章
3529瀏覽量
4444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