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風云變幻,氣象先行。天氣、氣候和水對公眾的福祉、健康和糧食安全至關重要。
建設背景
市場背景
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明顯增多、強度明顯增強,氣候復雜多變,臺風、暴雨、冰雹等災害多發。常給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經濟建設帶來巨大損失。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的發展,為氣象災害的監測、預報預警工作提供了科學化、智能化的技術支持,使評估防災減災工作有了充分的科學依據,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建立起來的各種預警系統對防災減災和社會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
政策背景
近些年,為了智慧氣象行業發展,我國陸續發布了許多政策:
2018年,發布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發展智慧氣象,提升氣象為農服務能力。
2019年,發布了《關于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做好“三農”工作的若干意見》,建設現代氣象為農服務體系。強化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考核。
2020年,發布了《關于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依托現有資源建設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加快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智慧氣象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
2021年,發布了《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完善農業氣象綜合監測網絡,提升農業氣象災害防范能力。加強鄉村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數字化智能化建設。實施村級綜合服務設施提升工程。
2022年,發布了《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推進氣象服務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發展基于場景、基于影響的氣象服務技術,研究構建氣象服務大數據、智能化產品制作和融媒體發布平臺,發展智能研判、精準推送的智慧氣象服務。
2022年,發布了《鄉村建設行動實施方案》,發展智慧農業,深入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和“數商興農”行動,構建智慧農業氣象平臺。
系統概述
智慧氣象是通過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大數據、智能等新技術的深入應用,依托于氣象科學技術進步,使氣象系統成為一個具備自我感知、判斷、分析、選擇、行動、創新和自適應能力的系統,讓氣象業務、服務、管理活動全過程都充滿智慧。
綜合看板模塊
數維圖智慧氣象可視化大屏系統基于Sovitchart可視化在線平臺開發,支持對降水、氣溫、氣壓、風力以及氣象防災減災、輿情等領域的關鍵指標進行綜合監測分析,支持災害氣象預警告警,輔助管理者全面掌控氣象態勢。
氣象日常監測
支持對地面氣象、高空氣象、空間氣象、雷電等各領域氣象態勢進行綜合監測,對氣象變化趨勢進行智能分析,對惡劣氣象情況進行預警告警、詳細信息查詢,輔助用戶有力掌握氣象運行態勢。
氣象災害監測
支持直觀展示重點區域的分布、范圍、邊界等信息,對火險災害、地質災害、水旱災害等各類影響因素進行實時監測和分析,支持設立氣象災害閾值進行智能預警告警,提升氣象災害應急處置效力。
災害事件管理
支持建立氣象災害發展時間軸,再現氣象災害發展演進過程,輔助管理者進行回顧總結、分析,以提高應急響應能力。
應急聯動指揮
支持整合多部門數據,聯動多系統,實現應急部署、資源分布、行動路線、重點區域管理等聯動指揮和動態推演,增強處置突發氣象災害能力。
……
(以上功能僅供參考,更多系統功能以實際需求為準)
建設價值
智慧氣象行業的發展不僅增強了我國在適應方面深度參與全球氣候治理支撐保障能力,還使我國氣象防災減災效益和生態氣象災害預測預警水平得到顯著提高,氣象災害損失占GDP的比重持續下降,人工增雨(雪)、防雹作業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總結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氣象領域的深入應用,天氣預報預警變得越來越精準。各地積極推進的智慧氣象系統,不僅成為防災減災的第一道防線,也為智慧城市的建設提供了更多元的服務。
審核編輯黃宇
-
監測系統
+關注
關注
8文章
2677瀏覽量
81256 -
數據可視化
+關注
關注
0文章
457瀏覽量
1024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