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人成在线_亚洲高清无码在线观看_国产在线视频国产永久2021_国产AV综合第一页一个的一区免费影院黑人_最近中文字幕MV高清在线视频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談華為造車,余承東的葫蘆賣的什么藥?

智哪兒 ? 2022-05-09 15:33 ? 次閱讀

作者|StevenL

編輯|小沐

出品|智哪兒 zhinaer.cn


比起雷軍斥巨資獨立造車,華為的路線更討巧,直接選擇傳統車企合作。那么問題是,華為給智能電動車深度賦能,到底賦了哪些能?消費者會因為華為基因而買單嗎?「智哪兒」特約作者StevenL撰文探討。

從辟謠不造車,到誓言一把干掉BBA,華為在造車這件事上,前后180度大轉彎。商業變幻莫測,華為的野心為何再次膨脹?這可是100多年歷史的汽車賽道,是目前華為造過的最貴的消費者產品

早在2018年,華為就明確了不造車的原則。2020年,任正非親自表態,稱華為在三年內不會造車。目前,從問界M5的宣傳介紹以及余承東在發布會上的表態來看,華為基本上是在造車了。


1

華為「造車」始末


華為切入汽車業務,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當時,華為在車聯網領域做了一些探索。此后,華為在汽車零部件產業做了大量布局,包括但不限于MDC智能駕駛計算平臺、激光雷達、智能座艙以及三合一動力總成。

2019年,華為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BU正式成立。這算是華為真正以事業部的名義切入汽車賽道。這個時候,華為對外的重點,依然是打造智能汽車時代的「博世」。而與小康股份的合作,讓業界的口風突變。

早在2016年,以商用車起家的小康股份在美國硅谷成立SF Motors(現更名為塞力斯),準備切入乘用車賽道。2017年,小康股份獲得新能源生產資質。兩年后,首款車型SF5接受預訂。

然而,SF5出師不利,雖然產品上做足了功課,但品牌知名度和銷售渠道的缺失,讓該車型的銷量一直處于低迷狀態。據統計,在發布后的一年多時間里,該車累計銷量竟然不足1000臺。這跟理想、蔚來、小鵬等造車新勢力形成了慘淡的對比。

就在此時,華為找到了小康。2021年上半年,在華為的終端門店里,以華為智選SF5命名的新車到場。該車便是華為深度賦能的塞力斯SF5。這臺車不是簡單的智選,而是搭載了華為的DriveONE電動系統、HiCar智聯系統以及Huawei Sound音頻技術。

兼任汽車BU CEO的余承東,放出了年銷30萬臺的「狂言」,并在華為上千家門店大力改造推廣這臺車。

剛發布的時候,華為智選SF5據稱在兩個月內接到了3000臺訂單,但后續的表現有些虎頭蛇尾,每月只有幾百臺銷量。而同時期,價格更貴的理想ONE,每月有近萬臺的銷量。

SF5出師不利,讓華為改變策略。該車被華為從門店撤出,塞力斯品牌門店和華為門店的汽車展區,也將Logo更換為ATIO問界。一時間,SF5停產的消息曝出,讓很多車主開始維權。后來,金康(小康子公司,與華為合作的實體)發布聲明,稱SF5繼續接受預定。時至今日,SF5依然處于在售狀態。

而在2022年上半年,問界M5取代了SF5的地位,成為了金康的銷量擔當。這臺車,便是華為深度參與整車設計和定義的產品。


2
華為真的會造車嗎?


華為智選SF5,除了拉高了小康股份的股價外,可以說是一場失敗的試驗。這也讓余承東背負了巨大的內部壓力。而從問界M5開始,華為的發布會等各項宣傳中,已經很少提到它的合作伙伴金康塞力斯,后者幾乎淪為代工廠。

從外界來看,問界品牌,已經成為了華為的一個汽車品牌。而事實上,這個品牌的商標應該還在金康手中。

作為華為深度參與的車型,問界M5其實還是基于SF5的整車平臺打造的,只是華為在產品層面下了定義。比如余承東提了一條建議,在正前方擋風玻璃頂部加一個攝像頭,可以讓用戶跟家人實時通話。

除此之外,這臺車的電機操作系統、計算平臺、音頻技術、交互方式等,均由華為提供。相比SF5,對于問界M5,華為傾注了更多的集團資源來扶持。很顯然,華為更深層次的賦能,帶來了不錯的成效。問界M5月度銷量直沖3000臺。

那么問題來了,華為真的會造車嗎?這里的會,有兩個含義:一是有沒有必要造車,二是有沒有這個能力造車。

雖然外界普遍認為,問界M5的問世是華為在自己下場造車的征兆。但筆者認為,華為并不會進軍整車業務,而是依然延續汽車零部件廠的定位。

此前,華為先后在東莞建立了生產基地,在蘇州了設立了實驗室和試驗場。這兩大基礎設施均服務于智能駕駛解決方案,而不是整車制造。對于華為來說,解決方案商的定位,比主機廠的定位更有價值。

近兩年,華為的一些列動作已經充分說明了這個問題。2020年,聯手長安發布阿維塔品牌;同年,與奇瑞汽車建立戰略合作;2021年深度賦能小康股份;同年,與廣汽埃安聯合研發下一代智能汽車。甚至于,2022年3月份申報的比亞迪宋PlusEV,竟然搭載了華為的DriveONE電動系統!

在所有的這些合作關系中,華為均是特定項目的智能駕駛和電驅系統供應商,而且華為迄今為止沒有入股或控股任何一家新能源車企,自己更沒有成為專門的汽車公司。

頻繁且密集地接觸主機廠,說明華為正是在為汽車零部件業務鋪路。而前期高調賦能、聯手打造一些產品,看上去是在造車,但實際上是在做市場背書?,F階段,華為既沒有走代工路線,也沒有作為單純的零部件企業參與主機廠的業務。而是借助華為技術和品牌杠桿,與傳統主機廠實現共贏。

華為不會進軍整車業務的另一個原因,筆者認為,是華為暫時沒有這個能力造車。雖然電動車降低了制造門檻,但難度依然很高。三大件中,發動機、變速箱不用了,可整車平臺依然是難點。

雖然電動車設計更簡單了,但制造工藝、質量控制、售后體系是城墻。更重要的是,新勢力沒有傳統品牌對上游的議價能力。汽車行業,是主機廠主導的。而對于新勢力來說,他們卻要討好上游產業。

比如汽車中的MCU,中國大陸自給率不到5%,大量依賴進口。而車軌MCU的供應商無非就是那么幾家。萬一你在汽車MCU芯片上也被制裁了怎么辦?面對一個等級森嚴、極度規范、包容性差的工業體系,你想憑借自己在通信領域的自信來挑戰巨人,難度非常大。

汽車工業是值得敬畏的,并不是有錢就能解決問題。有的李姓老板200億建廠,財大氣粗,玩互聯網思維尚未盈利;有的賈姓老板400億扔出去,至今車還沒量產,自己還被監管機構約談;有的許姓老板豪言壯志,想用錢解決一切,結果自身難保。

如果華為要造車,那么華為要做的第一件事,應該是研發整車平臺,而不是到處賦能。未來華為到底會不會自己造車,也不能說絕了。但筆者認為,以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切入汽車零部件,要比自己造車更有意義。當所有人都去淘金的時候,你去賣水。別人金子不一定淘得到,但你的水肯定賣爆了。言外之意,如果華為真的下場造車,就等于給自己設了個套。

這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思路問題。給華為一定的時間,它也能學會造車,問題是值不值得。一方面特斯拉的成功并不是隨便可以復制的,另一方面傳統車企的技術儲備也不是你短時間能超越的。

對于蔚小理這些頭部新勢力,鉚足了勁年銷10萬才只是個開始。而寶馬2021年僅在中國大陸就賣了84萬輛車,并且開始快速布局電動車產業。如果你想靠互聯網思維、更懂中國消費者、極高的性價比來占據市場,那么想得太簡單了。


3
華為汽車業務的正確姿勢


目前,華為跟主機廠合作,無非是兩個套路。一個是智選模式,即華為深度參與產品定義、整車設計以及渠道銷售,在產品造型、內外飾設計及品牌營銷方面形成合作;二是HuaweiInside模式,由華為提供ICT、電驅、智能駕駛等方案。

這兩種模式殊途同歸,都是在為華為的汽車解決方案做背書。華為真正想挑戰的并不是BBA,而是大陸、博世、采埃孚、德爾福、電裝、偉世通等Tier 1的地位。原因很簡單,在智能汽車時代,華為這類公司,更懂軟件、更懂算法、更懂AIoT。

為什么英偉達會去做Nvidia Drive解決方案,因為它懂計算。這件事傳統Tier1干不了,它們干的是研發一個更高級的ABS,而不是一個7nm的芯片。

與華為思路類似的還有索尼。同樣是擁有基礎科技技術和消費電子產業鏈,索尼通過跟傳統車企合作Vision-S概念車,來打響自己在汽車解決方案中的第一槍。相比華為的高舉高打,索尼更專注于人工智能、視聽技術與汽車設計的融合。不過,索尼合作的對象就是一家Tier 1:麥格納。

華為的姿勢更激進,它要取代Tier1。因此它甚至連電驅動系統都做了出來。這是筆者感到意外的。華為的mPower方案已經涉及了電驅動系統、電池管理系統、電機控制器、車載充電系統和直流快充模塊。如果它再出一個電池組我們也不會感到意外。

華為涉獵如此之深,可能跟其在半導體領域的積淀有關。華為具備芯片的設計和研發能力,而智能電動車要用到各種MCU、CPU,以及IGBTMOSFET部件。后兩者是電動車逆變器和電控系統的必要組成元素。

至于電機本身,應該是為了實現集成化的解決方案而順帶做的,因為電機技術的門檻較低。當然,從搭載華為電機的車型來看,這個順帶一做的電機也是下了十足的功夫,從效率和轉速等幾個維度看,屬于高性能產品。

比亞迪這次搭載華為電機,已經說明華為DriveONE的應用實力。當然,這并不意味著華為的電機就是領先世界的產品。

長遠來看,華為在汽車行業會持續扮演Tier1的角色,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會是其最好的敲門磚。這對于華為的發展來說,是一個歷史性的轉折點。


小結


做Tier1還是主機廠,對于華為來說不難選。任正非不斷強調華為不造車這件事,已經說明問題。對于一個有芯片研發能力,掌握通信技術和計算平臺的公司來說,自己下場獨立造車不是個明智的決定。

智能電動車不同于傳統汽油車,最大的區別看似是動力形式,其實是計算需求。華為很顯然更想做新時代的英特爾,做HuaweiInside。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5

    文章

    34308

    瀏覽量

    251189
  • 智能汽車
    +關注

    關注

    30

    文章

    2777

    瀏覽量

    107146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小米、互懟!折疊屏手機關鍵技術,究竟誰抄誰?

    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李彎彎)近日,華為與小米之間的專利糾紛引發業界關注。爭端源于華為終端BG CEO在2023花粉年會的發言,他稱:
    的頭像 發表于 12-14 00:09 ?2613次閱讀
    小米、<b class='flag-5'>余</b><b class='flag-5'>承</b><b class='flag-5'>東</b>互懟!折疊屏手機關鍵技術,究竟誰抄誰?

    稱史上最強大的Mate11月見

    對于華為的下一代旗艦手機Mate70的關注一直沒有減少,對于“純血鴻蒙”的期待一直很高,11月4日,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
    的頭像 發表于 11-04 11:23 ?220次閱讀

    原生鴻蒙系統正式發布,宣布不依賴國外核心技術

    在近日的發布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自豪地宣布:“基于OpenHarmony全新打造的原生鴻蒙系統正式發布!今后,華為的所有設備開機
    的頭像 發表于 10-23 10:08 ?289次閱讀

    華為出席2024世界動力電池大會

    在四川宜賓舉辦的2024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華為高層發表了前瞻性的觀點,他指出新能源汽車行業已邁入下半場,其核心競爭力將聚焦于智能化。
    的頭像 發表于 09-03 16:30 ?533次閱讀

    交付問界M7,暢談L3智駕:華為輕松實現

    6月2日,在深圳灣鴻蒙智行用戶中心,為問界新M7 Ultra的首批車主舉辦了交付儀式。他親自為車主頒發新車鑰匙,并分享了華為在智能駕駛領域的前沿成果。   在提及L3級別自
    的頭像 發表于 06-05 14:56 ?920次閱讀

    :鴻蒙智行今年的總銷量為13.4萬輛

    在6月1日舉行的2024年未來汽車先行者大會上,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的董事長先生以親切而專業的口吻向大家公布了迄今為止,由華為鴻蒙
    的頭像 發表于 06-03 16:49 ?653次閱讀

    :和江淮汽車合作新車型對標遠超邁巴赫!

    5月21日,華為常務董事、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近日透露,與江淮合作的產品名稱還沒有定,可能要做百萬級的,非常高端的。
    的頭像 發表于 05-21 14:54 ?1314次閱讀

    華為卸任終端BG CEO 轉任董事長 何剛接任

    如今,除了擔任華為常務董事外,還兼任終端BG董事長、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智能終端與智能汽車部件IRB主任等職務。值得注意的是,他的微博個人介紹也已從“終端BG CEO”改
    的頭像 發表于 05-10 11:37 ?576次閱讀

    卸任華為終端BG CEO,何剛接任

    據公開資料顯示,自2011年起,擔任華為終端公司CEO至今已有近13個年頭。在其領導下,華為手機銷量從2011年的5500萬臺增長到2
    的頭像 發表于 05-06 10:26 ?498次閱讀

    華為內部人事變動:卸任終端BG CEO,何剛接任

    依據人士透露,華為內部擁有完備的管理體系,此次變動乃正常的內部調配,旨在能全心專注于為消費者提供優質產品。
    的頭像 發表于 05-06 09:36 ?419次閱讀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禁令”不再提“遙遙領先”

    2021年初,華為手機Mate40發布會上頻繁使用“遙遙領先”描述該款設備的性能優勢。次年上市的Mate50,其推出的手機與衛星通訊功能亦被其稱為“遙遙領先”的技術創新。
    的頭像 發表于 04-08 09:38 ?542次閱讀

    華為舉辦鴻蒙生態千帆啟航儀式,公布HarmonyOS NEXT開放申請

    介紹,為實現核心競爭力的突破,華為通過多年的努力構建出一套包含鴻蒙內核、ArkTS/倉頡編程語言、方舟編譯器/畢昇編譯器、ArkUI以及盤古AI大模型等在內的完整生態體系。
    的頭像 發表于 01-19 09:34 ?819次閱讀

    小米:發布言論與事實不符

    折疊屏手機的鉸鏈設計專利之爭開啟了,小米發微博喊話;微博發文稱,近日,先生無端針對我
    的頭像 發表于 12-12 14:30 ?433次閱讀

    華為明年將推出引領性、創新性、顛覆性的產品

    稱:“到那時,就可以看到我們如何改寫這個產業的歷史。我想不斷創造出人們想不到的事情,想但不敢想的事情,甚至他們不敢想的事情。”
    的頭像 發表于 12-11 09:38 ?758次閱讀

    華為要放大招

    直言,當我們被制裁之后我們就沒有供應,我們這個市場還是非常沉寂的,但我們回來了,我們會繼續在創新引領的這個道路上奮勇前進,不斷為大家提供更好的產品體驗和服務,我們希望能夠不斷超越大家的期望,做別人想不到的事情或者想到但做不
    的頭像 發表于 12-10 15:43 ?936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