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移動機器人有望指導工作流程和運送物料,而操作密集型業務將始終需要人們的智慧。
制造商和倉儲經營者都深諳高度自動化優化流程的價值所在,因此工業4.0的宏愿是建立在信息物理系統整合的基礎之上。企業的運營效率和能力與其連接物理和數字世界的程度有直接關系。然而,生產環境、倉庫或分銷中心(DC)重新裝配的規模有多大并不重要。除非對勞動力也進行重新規劃,否則對于工業4.0投資的預期回報將很難實現。
這是因為運營表現將始終取決于人的某種能力。員工給企業帶來的系統性知識、創造性思維、激情和敏銳度是無可替代的。然而,由于業界過度注重機器對機器(M2M)連接,僅有員工才能做出的貢獻可能就被忽略了。
盡管許多企業的規劃都在向著“熄燈制造”發展,但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考慮用自動化來替代員工,而非是對其的強化補充,生產和履單操作的速度和能力就很難真正做到與需求相匹配。公司需要能在一線工作的員工,他們能夠感知、分析并把握時機,而這是單靠機器無法做到的。
更大的挑戰在于:制造商正在經歷著迅速的轉變,需要以更多的商品來應對更多的客戶。
在疫情發生之前,實體店和網購零售業之間的界限就已經很模糊了,消費者無論是在店內還是在線購物,都期望獲得相同的購物體驗。這些期望并沒有消退,因此,制造商和倉儲經營者發現,供應鏈最后一公里成為了更具戰略性的一環,尤其是在客戶服務方面。
如今,消費包裝品(CPG)制造商開始向客戶直接進行銷售和運輸,而通常是通過渠道進行分銷的B2B制造商也開始運送更多貨物。趨勢使然之下,有些還建立了電商平臺,從而可快速且直接地進行客戶交易,營造類似于消費者購物的體驗。
因此,運營團隊需重新思考如何實現端到端工作流程的自動化和優化。
據教育部、人社部、工信部編制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預測,到2025年,國內制造業十大重點領域人才缺口將接近3000萬人。除非快速采取行動,以提升制造業和倉儲業工作的吸引力和可勝任性,否則即使在穩定的需求狀態下,維持運營也將頗具挑戰。
找到平衡:能夠強化勞動力并提升可操作性的自動化。
制造業和倉儲業的運營者正在研究如何通過技術手段,使能力各異的人們都能成功勝任空缺職位。當我們與其面對面探討諸如支持按燈揀貨(Pick-to-Light)和語音輔助揀選的佩戴式設備時,話題往往會轉到機器人輔助工作任務中所涉及到的自主移動機器人(AMR),如揀選或移送貨物。決策者想知道AMR如何幫助員工在到崗首日就提高生產效率,以及AMR可以承擔哪些低價值或無價值的工作。他們還想知道AMR可如何助力身體受限的人勝任工作。
這描述起來不難。AMR通過視覺或聽覺指示,引導揀貨員完成訂單,告訴他們下一步該前往何處,到達之后該拿取何物。AMR的箱子或手推車裝滿之后,它就會將其移送給包裝人員。另一個AMR會加入到員工的工作中來,按照待辦事項清單,繼續高效地工作。即使不具備揀選經驗,在AMR的支持下,員工也能在到崗首日充分發揮生產力。AMR還被用于在生產線邊和工位上進行常規和按需的揀選和交付,使技工能專注于裝配或檢查任務。
企業決策者們真正喜歡的一點在于,AMR是開箱即用的解決方案,只需在基于云的儀表板上進行一些拖放配置,AMR就能在短短數小時內集成到工作流程中。這意味著運營經理或IT團隊能夠毫無負擔地在工作流程和員工職責方面做出影響巨大的改變。
很快,這些動態移動機器人就可通過擴大勞動力規模為團隊提供更高的生產和履單能力,助力推進業務增長。當企業決策者回頭審視開展自動化的初衷時,他們會意識到AMR能夠將員工杰出的能力與體力勞動自動化的優勢相結合,為實現加速工作流程這一目標提供支持。
這種認識已開始體現在各種形式和規模的運營中。M2M自動化將持續在現代制造業和倉儲環境中擴展。隨著企業試圖滿足員工、分銷合作伙伴以及客戶的需求和期望,支持AMR的自動化也變得更加重要。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0文章
28219瀏覽量
206582 -
移動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文章
757瀏覽量
3354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