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9版本的CTIA標準開始,出現了兩個新的OTA接收機測試項名稱,C-TIS和I-TIS。我們今天來看一下他們的具體含義。
01
—
C-TIS概念
在TIS的計算公式中,我們討論了TIS的計算方法。TIS(Total Isotropic Sensitivity):接收機的總各向同性靈敏度。對于所有的空中接口和設備,TIS應在所有接收機激活的情況下進行測量。所以在CTIA中對它進行了概念上的區分:
C-TIS:C代表combined,稱為組合-總各向同性靈敏度。C-TIS測試與被測設備是否實際只有一個或多個接收器無關;重要的是,在測試期間,所有接收機都處于激活狀態。
I-TIS:I代表individually,有可能測試操作者或制造商希望在測量具有多個接收機的設備時,一次只測量一個接收機(其他接收機禁用),所以就有了individually measured TIS,稱為I-TIS。
I-TIS的結果可以用數學方法結合起來,產生一個設備的C-TIS估計值,具體公式如下:
但要注意的是,這種計算的方法并不能用于CTIA的認證測試。對于支持多個接收機的設備,在TIS的測試程序中,所有接收機都應被啟用。這樣一來,C-TIS就是測試結果,不管設備是支持一個還是多個接收機。在特殊情況下,I-TIS只是一個人為想要關注的量,就是當你想知道設備上指定的一個被測接收機的性能時,那么其他的都被禁用,使用與C-TIS同樣的方法進行測試就好。
02
—
Antenna Switching
我們可以從《CTIA-01.03-Normative-Reporting-Tables-V6.0.0》的報告中看到下面的表格:
NR FR1 EN-DC (1CC LTE + 1CC NR) C-TIS Summary Table for the Primary Mechanical Mode1
類似的有關C-TIS的測量表格有很多,上面表格中的第三行提到了天線的切換配置:配置1,配置2,等等:
Antenna: [RX switched configuration 1, RX switched configuration 2, etc.]
那么設備確實可能在一個以上的天線之間切換一個或多個接收機。例如:終端支持TX分集,為了優化TX性能以及由于手的存在或其他時間變化所造成的信號損失,發射路徑可以在不同天線之間動態切換。一個常見的實現方案就是在主天線和分集天線之間以及主收發端口和分集接收端口之間切換射頻前端路徑。因此,當開關被切換,TX從一個到另一個天線時,接收機也順便在兩個天線之間被交換了。
在絕大多數方案中,兩個接收機在任何一個開關狀態下都保持激活狀態。理想情況下,無論開關狀態如何,設備的C-TIS都不會改變,但實際上,例如由于發射造成對每個接收機的靈敏度惡化程度的不同,兩個開關狀態下的C-TIS值就會出現偏差。
除非終端廠商能夠確認C-TIS(在最大發射功率下)在不同的開關狀態下是不變的,否則就得在每個可用的開關狀態下,對每一個適用于被測用例的C-TIS進行測量,這樣才能確保在實際使用中可能的TIS性能的全部范圍都被cover住。而且測試報告也應同時包括所使用的接收器/天線和發射器/天線組合。這無疑讓測試變得非常耗時。
例如,終端廠商應該提供一個表,明確指出每個C-TIS測試情況:類似FS、BHHL、BHHR、HL、HR應使用哪個TX天線。這個表應與商用設備中激活的軟件控制算法一致。
FS:FreeSpace,自由空間; BHHL:beside head andhand left,頭+左手; BHHR:beside head andhand right,頭+右手; HL:hand left,左手; HR:hand right,右手;
以下是Speag公司的終端OTA測試的頭、手模型舉例,當終端被手握在不同的位置,或在頭側的位置不同時,都可能有不同的測量結果。
下面是一份4G終端的天線性能報告,可以看出三個設備,在BHHR和BHHL模型下,TIS的性能是有所不同的,最大的差別超過了4dB。
另外,在CTIA的《CTIA-01.01-Test-Scope-Requirements-and-Applicability-V6.0.0》規范中,還具體定義了下面兩種情況下的RX天線切換的不同要求,這里我們不詳細展開說明,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去查看具體的標準:
2.1.5.2.1. 在執行測試案例期間,接收機可以切換到不同的RX天線的設備; 2.1.5.2.2. 在執行測試案例期間,接收機不切換到不同的天線的設備;
-
天線
+關注
關注
68文章
3182瀏覽量
140711 -
接收機
+關注
關注
8文章
1180瀏覽量
53408 -
CTIA
+關注
關注
0文章
7瀏覽量
9393
原文標題:CTIA OTA標準中的C-TIS
文章出處:【微信號:無線通信標準解讀,微信公眾號:無線通信標準解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