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機器人的數量將會多于人類。”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馬斯克的預言話音剛落,傅利葉通用人形機器人GR-1便隨后亮相。
視頻中,高高的個子,苗條的身材,一個酷似人體骨骼的機器人,邁著敏捷的步伐,大步流星地行走。7月12日,傅利葉通用人形機器人GR-1正式發布,傅利葉智能也從專用康復機器人賽道轉向通用機器人技術平臺。
“我們希望在一兩年內實現量產交付,3年左右機器人能夠靈巧地完成一些通用任務,5~10年實現機器人真正走入普通人的家庭。”傅利葉智能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顧捷拿出了時間表,未來5年,人形機器人將實現“三級跳”。
通用機器人終極追求 四肢發達,頭腦強大
“機器人未來一定是通用的,一個機器人,用不同App驅動不同任務。”顧捷認為,從專用到通用,是很多技術和產品的發展趨勢。
GR-1的體 型與成年女性相當,其步行速度已與正常成年人相當,但負重能力已相當于成年男性。GR-1身高1.65米,體重55公斤,它全身自由度達40個,最大關節模組峰值扭矩可達300NM,步行速度可達到5KM/h,負重50公斤。實驗視頻中,GR-1已能快速行走、敏捷避障、穩健上下坡、抗沖擊干擾等,而這些能力,只是通用機器人能力的1%。
通用人形機器人最終應具有與人類相似的身體結構,包括頭、軀干和四肢,雙足行走,具有一定程度的認知和決策智能,并靈巧地執行任務,這對機器人的“力量”增強和“體重”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就如同人減肥的同時要增強力量,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六年前,外骨骼機器人最初穿到患者身上時,機器人每個關節的力量是不夠的,加上器械本來的重量,患者穿上后需要用兩個拐杖來保持平衡。
在傅利葉 智能看來,運動能力加認知能力才能成就通用機器人。未來,傅利葉智能將把研發重點放在讓人形機器人的運動能力越來越強,而認知能力則靠生態合作伙伴一起開發,傅利葉機器人將開放接口。
顧捷描繪著通用機器人的未來能力:“希望下一代機器人能夠跑起來,可以跳遠或者跳高。同時進一步優化分析處理能力,當人下達指令時,能夠理解具體的語義,拆解、響應并能夠獨立完成一定的任務。”
8年“攢積木” 康復機器人“變身”通用機器人
做一款通用機器人,是顧捷是大學時代便埋下的夢想種子。
但當時機器人的運動能力、AI算法及市場應用等條件尚未成熟,傅利葉智能另辟蹊徑。2015年起,團隊先瞄準了康復機器人,之后幾年陸續推出上肢康復機器人、下肢外骨骼機器人等三十多款產品,率先發布國內首款商業化下肢外骨骼機器人。
直至2019年,傅利葉智能才低調啟動通用人形機器人項目。
“這就像樂高積木,得由一個個積木組成。很早我們就開始攢人形機器人所需的各個關鍵模塊。”顧捷說道,經過多年沉淀,傅利葉智能在傳感器、一體化執行器、模塊化設計、機械仿生結構等底層技術積累的知識產權數已超百項,尤其在執行器關節領域更是具備了一定競爭力。
機器換人 殺手級應用是什么?
全球都已掀起機器換人的浪潮,但業界一直有兩種聲音:一種認為各行各業并不一定需要人形機器人,專用機器人已經夠用,另一種則認為通用機器人才是終極形態。
“如果人形機器人能夠廣泛應用的話,環境是不需要改變的,最重要的是找到應用場景。就像我們人類一樣的,可以去當醫生、司機、廚師、消防員……只需要在專用場景上做一些開發適配,相當于賦予機器人一種職業。跟人形機器人相比,四足機器人的劣勢在于視野較低,輪式機器人無法跨越障礙。”顧捷對《IT時報》記者說道。
未來的機器人,有可能是你的助手、伙伴甚至同事。
8年沉淀,傅利葉康復機器人已進駐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家醫院,這為其通用人形機器人打好了規模化生產和落地的基礎。水到渠成,傅利葉通用人形機器人也將康復養老作為首個切入的落地場景。
從早稻田大學1972年研發的WABOT,到特斯拉2022年首秀的Optimus,人類科學家對人形機器人的研發已經走過半個世紀。
談及目前國內通用人形機器人與世界的差距,顧捷坦言:“目前差距是存在的,但接下來機器人的發展在中國會十分快速,迭代周期也會越來越短。”傅利葉智能建立通用機器人技術平臺并開放生態,為的是帶動上下游產業鏈的本土化,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國產通用機器人生態。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0文章
28224瀏覽量
206588 -
AI算法
+關注
關注
0文章
247瀏覽量
12241
原文標題:國產通用人形機器人來了 五年后或走進千家萬戶
文章出處:【微信號:tjrobot,微信公眾號:天津機器人】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