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電報道,Rapidus社長小池淳義最近在北海道札幌舉行的演講中預測說:“2納米工程產品批量生產市的單價將達到目前日本產logic半導體的10倍。”他表示:“以2025年啟動試驗生產線為目標,將繼續啟動資本。”
他表示,在安全等方面,對高性能半導體的需求將增加,自動駕駛汽車和機器人等方面對耗電量低的半導體的需求也將增加。沒有2納米產品是不可能實現的。
他指出美國、中國等國家對半導體產業的巨大援助,并警告說:“日本缺乏長期的資金援助體系。”
他就Rapidus的北海道晶圓廠建設進展表示:“原計劃于2025年啟動試驗生產線,并于2027年開始批量生產,但目前已進入正軌。”
Rapidus出席了北海道地方政府為確保半導體人才而成立的理事會,他重申:“將與北海道大學、千歲科學技術學院合作,將北海道打造成人力資源開發基地。”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010瀏覽量
216303 -
納米
+關注
關注
2文章
692瀏覽量
36952 -
Logic
+關注
關注
1文章
97瀏覽量
46647 -
Rapidus
+關注
關注
0文章
36瀏覽量
4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日本Rapidus 2nm原型生產線明年4月運營
日本芯片產業迎來重要里程碑,Rapidus公司位于北海道的2nm原型生產線預計將于明年4月正式投入運營。這一消息標志著日本在半導體技術領域的
Rapidus計劃打造全自動化的2nm晶圓廠
日本晶圓代工商Rapidus近期雄心勃勃地宣布了一項創新計劃,旨在通過深度融合機器人與人工智能技術,在日本北部建設一座全自動化2nm制程晶圓
臺積電3/5納米制程技術漲價計劃:引領半導體行業新趨勢
近日,全球半導體制造業的領頭羊——臺積電宣布了一項重要決定,計劃自2025年1月1日起對旗下3/5納米制程技術進行價格調整。這一舉措無疑將在全球半導體市場中掀起波瀾,尤其是針對AI產品和非AI產品的差異化漲價策略,更是引發了業界
日本Rapidus計劃2025年啟動2nm制程測試工廠
近日,日本Rapidus公司CEO Atsuyoshi Koike透露,該公司的2nm制程測試工廠將于2025年4月正式啟動。這一里程碑式的進展,標志著
日本Rapidus攜手IBM深化合作,共同進軍2nm芯片封裝技術
在全球半導體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日本先進代工廠Rapidus與IBM的強強聯合再次引發了業界的廣泛關注。6月12日,Rapidus宣布,他們與IBM在
Rapidus與IBM深化合作,共推2nm制程后端技術
日本先進的半導體代工廠Rapidus本月初宣布,與IBM在2nm制程領域的合作將進一步深化,從前端技術拓展至后端封裝技術。此次雙方的合作將聚
Rapidus 與 IBM 擴大合作,共同開發第二代半導體芯片封裝技術
來源:IBM 兩家公司在現有的合作基礎之上,簽訂了一份協議,旨在聯合開發 2nm 制程技術 先進邏輯半導體制造商 Rapidus 公司與跨國
日本擬為Rapidus提供貸款擔保,助力2納米芯片制造
據悉,Rapidus計劃于2027年前在北海道島北部建立尖端的2納米芯片生產基地,總投資額高達5萬億日元(約合318億美元)。
Rapidus與Esperanto聯手打造AI半導體,助力數據中心綠色化進程
據悉,Rapidus計劃在2027年推出使用2納米工藝的最新半導體產品,可大幅度提升運算性能并降低能源消耗。2023年9月,
日本新能源產業技術綜合開發機構NEDO批準 Rapidus 2024財年計劃和預算
(NEDO)已批準了“后5G信息和通信系統基礎設施增強研發項目/先進半導體制造技術開發(委托)”下的“基于日美合作的2納米代半導體集成技術和短TAT
日本芯片制造商Rapidus在硅谷開設子公司,爭取AI創企訂單
日本芯片制造商Rapidus在硅谷開設子公司的舉措,旨在加強其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地位,并特別針對AI創新企業進行業務拓展。
今日看點丨傳SK海力士擬斥40億美元在印第安納州蓋先進封裝廠;日企將為Rapidus量產尖端光掩模,面向2nm制程
1. 日企將為Rapidus 量產尖端光掩模,面向2nm 制程 ? 大日本印刷(DNP)近日宣布,計劃為日本
發表于 03-27 10:49
?1926次閱讀
釋放前所未有的能效:瑞薩先進的110納米制程技術
在當今不斷發展的技術環境下,實現最佳功效是半導體制造商的重要目標。認識到這一需求,瑞薩開發了其先進的110納米制程技術,徹底改變了低功耗設計的世界。
臺積電領跑半導體市場:2納米制程領先行業,3納米產能飆升
臺積電預期,目前營收總額約 70% 是來自 16 納米以下先進制程技術,隨著 3 納米和 2 納米制程技術的貢獻在未來幾年漸增,比重將會繼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