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安琪 (W3C),OpenHarmony項目群技術指導委員會-Web3標準TSG成員
Web3,作為近幾年炙手可熱的一個關鍵詞,承載著諸多行業對下一代互聯網應用的期待。時常有業界友人詢問:W3C 作為 Web 標準組織,對 Web3 怎么看?這個問題,很不容易回答。
一來業界對 Web3 的定義還沒有達成一定的共識,二來 W3C 會員還沒有形成明確的對 Web3 的標準需求。
如果要探尋 Web3 ,不妨先回首看看 Web 的一段歷史,也許能對今天關于 Web3 的思考有所啟發。
1989 年 3 月,歐洲核子研究組織 CERN 計算服務部門里一位名叫 TimBernersLee 的英國年輕人,撰寫了一篇題為InformationManagement:AProposal [1]的文章,初步闡釋了后來被稱為 World Wide Web(中文翻譯為萬維網)的信息管理概念,目的是通過搭建一個具備良好通用性和可移植性的 linked information system ,讓全世界的研究人員能夠發現、組織和匯集信息。Tim 于 1990 年向 CERN 提交的細化方案WorldWideWeb:ProposalforaHyperTextProject[2]中展開描述了 HyperText 超文本,提出 HyperText 是連接并幫助用戶訪問 Web 節點上各種信息的工具。根據這個原理搭建起來的 HyperText 加持的資源網絡,就是我們今天廣泛使用的 Web 的前身。
1994 年,為了確保 Web 的長期健康發展, Tim 創建了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業界簡稱 W3C ,作為第三方中立平臺,聚集全球 Web 利益相關方一起制定 Web 標準,如廣為業界采用的 HTML、CSS、XML 以及幫助殘障人士有效獲得 Web 內容的信息無障礙指南(WCAG)等。這些 Web 標準有效促進了 Web 技術的互相兼容,對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應用起到了根本性的支撐作用。
在 1999 年首次出版的WeavingtheWeb一書中,Tim 為 World Wide Web 提出了一個很宏偉的構想,不僅要把全世界的內容聯系在一起,還要把全世界的知識聯系在一起。Tim 把 Web 稱為一個 Social Machine 。Why Social Machine ? 因為 Web 本質上是人和人的交互。人的行為產生知識,通過資源網絡給其他人看,也給機器讀。這樣機器才能幫助人進行分析,一個常見的例子是我們幾乎每天都會用到的搜索引擎。反之,如果 Web 上的內容不適合機器讀取,機器就沒辦法幫助人,機器在助人為樂方面能發揮的空間就很有限。
所以,Tim 為 Web 設計了 HTML+CSS 的模式,來實現 Web 內容和樣式的分離:HTML 負責內容,CSS 負責樣式。Web 上的內容從一開始非結構化的內容,到半結構化的內容(XML),再到有著很強語意約束的 RDF,形成了 Semantic Web 的概念,從而實現“知識的互聯”。所以不難理解在 HTML 的發展路徑上,當時的 Tim 為什么傾向于 XHTML,因為這個語言更適合機器讀取,有清晰的格式,沒有二義性。但是 Web 的發展沒有順著 XHTML 這條路線走,而是在產業等多重因素的推動下,走到了我們今天所熟悉的 HTML5 的方向,此為后話。不過,這里想繼續表述的是,Semantic Web 是和 Web3.0(此Web3.0非Web3)密切相關的。
關于 Web3.0,最早的公開信息應該是 Tim 在 2006 年 5 月 23 日紐約時報專訪文章AMoreRevolutionaryWeb[3]中,提出了 Web 3.0 的這個說法,希望 Web 上的網站、鏈接、媒體和數據庫要“更智能”,能夠自動傳達更多的含義。也就是,當大家就一組通用定義達成共識,每個網頁背后的“標記”語言將都可以被交叉引用到無數其他數據庫中。所以,Tim 所講的 Web3.0,也就是 Semantic Web。
2007 年,時任 W3CCEOSteveBratt進一步闡述 Web3.0[4],他認為 Web3.0 將把第一代的 Web of Documents 擴展到 For Everyone and on Everything 的 One Web of Services & Data。其中 Web of Data 的使命就由 Semantic Web 來完成。同年晚些時候,語義網領域的奠基人 Jim Hendler 在 W3C 郵件組的開放討論中,也做了同樣的呼應,他提到 Web3.0 的一個重要用例就是實現機器可讀屬性的可操作語義。
后來在全球范圍內還有很多關于 Web 3.0 的討論,例如 2009 Web 3.0 Manifesto、2009 年 Jim Hendler 組織的 IEEE Computer 雜志特刊等。直到 2014 年,Gavin Wood 重新定義了 Web 3.0,也就是從傳統語義網的 Web 3.0,發展到到以區塊鏈為基礎的 Web 3.0 / Web3 。
Web 3.0 是否必須建立在區塊鏈之上?在 2022 年的 Web Summit 上,Tim 說不一定,完全拋開區塊鏈做一套去中心化的工作系統很難做到,但區塊鏈未必是這件事唯一的解決方案,也不是最核心的本質[5]。
對于心中理想的 Web3.0,Tim 有自己的實現方式,那就是他的 solid 開源項目[6]。Solid 這個名字是從 "social linked data" 中抽取而來,這個項目旨在從根本上改變目前 Web 應用程序的工作方式,真正將數據所有權歸還用戶,改善用戶隱私保護。Solid 是一套基于 Linked Data 原則來構建去中心化社交應用程序的約定和工具,模塊化且可擴展,并盡可能的利用現有的 W3C 標準和協議。
已進入花甲之年的 Web 發明人 Tim,在臨退休之際再次滿懷熱情踏上創業的征途,也許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覺得現在的 Web 不是他心中那個對的 Web,他要把用戶自己數據的控制權還給用戶,用戶不需要讓自己的數據成為商業公司搭建的 “Walled Garden” 中的花朵。當商業公司想要使用用戶的數據,比如廣告公司想要通過獲取用戶數據完成更精準的用戶畫像和廣告推薦時,需要向數據的主人提供足夠詳細的用途說明及數據處理辦法說明,用戶通過這些信息決定是否授權商業公司這些數據。關于 Solid 的設計技術方案,Tim 有他自己的考量,也許在工程上會有很多挑戰。但是我們很清晰能 get 到的是,Tim 心中的下一個版本的 Web 里,用戶是數據的主人。
近期,W3C 也在籌備啟動 Solid 標準工作組,制定 solid 相關標準。目前初步確定的工作范圍主要包括:定義 Solid 服務器以及客戶端與服務器交互的行為定義核心協議規范,推薦 Solid 存儲數據安全相關的實踐方案,推薦 Solid 與 OAuth 2.0 及 OpenID 結合的協議與實踐,定義關于固態存儲中資源變化的狀態同步協議等[7]。
雖然 Tim 所期望的 Web3.0 和目前行業所熟知的 Web3 看起來大相徑庭,但是如果我們看現在行業所努力探尋開拓的 Web3 和 Tim 及老一輩 W3C 人所傳承的 Web3.0,審視他們所要想解決的問題,對比兩個版本的 Web 3.0,如果硬要強行拔高,本質上可以是一件事,都是要解決 Web 的信任問題、確權問題以及分布式應用問題。把這幾個問題拆解開,通過標準尋找最優解,還是能回歸到 W3C 這個技術標準組織的本職工作,兼顧解決行業痛點滿足行業發展需求,也實現 Tim 的最終愿景:This is for everyone。
想到這里,也就釋然了,道路雖然曲折,也不是完全做不到不負如來不負卿。
以上是個人觀點,不代表 W3C 官方聲音。感謝各位和我一起回顧這一段歷史。 鳴謝:本文很多信息和觀點受到 W3C 社區資深專家鮑捷老師的啟發。注釋:
[1]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401051011/http:/www.w3.org/History/1989/proposal.html |
[2] |
https://www.w3.org/Proposal.html |
[3] |
https://www.nytimes.com/2006/05/23/technology/23iht-web.html |
[4] |
https://www.w3.org/2007/Talks/0123-sb-W3CEmergingTech |
[5] |
https://www.cnbc.com/2022/11/04/web-inventor-tim-berners-lee-wants-us-to-ignore-web3.html |
[6] |
https://solid.mit.edu/ |
[7] |
https://solid.github.io/solid-wg-charter/charter/ |
E N D
關注我們,獲取更多精彩。
審核編輯 黃宇
-
Web3.0
+關注
關注
0文章
51瀏覽量
9675 -
OpenHarmony
+關注
關注
25文章
3660瀏覽量
1615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