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人成在线_亚洲高清无码在线观看_国产在线视频国产永久2021_国产AV综合第一页一个的一区免费影院黑人_最近中文字幕MV高清在线视频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提高固態再轉化反應活性,緩解鋰捕獲實現高初始庫侖效率

清新電源 ? 來源:固態電池前沿 ? 2023-08-14 14:19 ? 次閱讀

【工作介紹】

初始庫侖效率(ICE)高于 90% 對工業鋰離子電池(LIB)至關重要,但許多電極材料都不符合標準。由于(i) Li^+^ 生成的固態反應不完全和(ii) Li^+^ 擴散遲緩,鋰捕集破壞了高容量電極(如轉換型電極)的 ICE。目前緩解鋰捕集的方法強調(ii),即通過納米化(小于 50 納米)將 Li^+^ 擴散距離最小化,但隨后會形成嚴重的固態電解質相(SEI)和較低的體積能量密度。

近日,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陳曉東教授(新加坡國家科學院院士)團隊通過提高固態再轉化反應性來減輕鋰捕獲以獲得高初始庫侖效率。

作者將重點放在(i)方面,證明可以通過提高固態反應活性來減輕鋰捕獲。作為概念驗證,三元 LiFeO2陽極(其放電產物含有高活性空位豐富的鐵納米顆粒)可緩解鋰捕集,并使平均 ICE 顯著提高至 92.77%,遠高于二元 Fe2O3陽極(75.19%)。同步加速器技術和理論模擬顯示,富含鐵空位的局部化學環境可有效促進鐵和LI2O之間生成 Li^+^ 的固態再轉化反應。組裝好的小袋電池進一步證明了 ICE 的優越性。這項工作提出了一種調節固有固態化學的新模式,以改善電化學性能,促進各種先進電極材料的工業應用。

wKgZomTZx-eACRu1AAPmLUOoLEY916.jpg

【主要內容】

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LIB)是便攜式電子產品、電動汽車、可再生能源利用和負碳社會的理想之選。能量密度由容量、電壓和初始庫侖效率(ICE)決定。雖然高容量和高電壓電極已得到廣泛研究,但 ICE 卻經常被忽視。工業用鋰離子電池要求 ICE 高于 90%(圖 1a),但大量電極材料仍無法達到這一標準。在緩解 SEI 形成造成的不可逆Li+損失方面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如表面改性、電解質優化和預鋰化等,但作為具有復雜固態反應的高容量電極的主要機理--鋰捕集卻很少被探究,仍然具有挑戰性。

鋰捕集可用下式表示(例如,轉換型Fe2O3陽極):

c9379c70-3964-11ee-9e74-dac502259ad0.png

通常情況下,Fe2O3在放電過程(鋰化)后可完全還原為 Fe/ 復合材料,但Li+在隨后的充電過程(脫鋰化)后無法完全釋放,仍會殘留含有低平衡 Fe 的未轉化相(如殘留的未反應 Fe 納米顆粒)(圖 1b)、例如,充電態的 FeF3微絲在第一次循環后的未反應中間相要比充電態的 FeF3納米線多得多。NiO 納米顆粒比(亞)微粒具有更高的可逆容量和更低的電壓滯后。雖然納米顆粒(小于 50 納米)和多孔(分層)結構等納米結構可在充電過程中促進Li+擴散,但這些結構會形成嚴重的 SEI,且體積能量密度較低。

c94d5f92-3964-11ee-9e74-dac502259ad0.png

圖 1.a) 商業化電極材料對 ICE 的工業要求(大于 90%)。在充電過程中,Li+無法完全釋放,仍存在未轉化的含鐵相。它包含一個再轉化反應(步驟 I:金屬納米顆粒與反應生成Li+)和隨后的Li+擴散(步驟 II)。

【要點】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工作以轉換型氧化鐵基陽極為模型系統,重新研究了充電機制(圖 1c)。在充電過程中,Li+首先從金屬 Fe 納米顆粒和LI2O基質之間的固態再轉化反應中產生(步驟 I),然后從電極內部擴散到電解質中(步驟 II)。

與步驟 II 中遲緩的Li+擴散相比,步驟 I 中不完全的再轉化反應和殘留的未轉化相是鋰捕獲的更內在原因。受此啟發,我們打破了操縱外在物理性質(如納米縮放)的做法,更加關注內在的固態再轉化反應。鐵納米顆粒與LI2O基質之間的再轉化反應的發生和進展高度依賴于金屬納米顆粒(< 10 nm)。因此,反應性更強的鐵納米顆粒(如富缺陷鐵納米顆粒)將促進鐵的消耗和?Li+?的生成(圖 1d)。可以使用三元 LiFeO2?和二元?Fe2O3?作為模型體系來研究這一概念。鐵納米粒子的局部結構與鐵氧化物的原始晶格結構有關。

與二元Fe2O3只有邊緣共享的 FeO6八面體不同,陽離子異構的三元 LiFeO2還含有 LiO6八面體,這阻礙了鐵離子的遷移并導致更多的鐵空位形成。因此,排出的 LiFeO2中富含高活性空位的鐵納米粒子將促進再轉化反應并減輕鋰捕獲。

值得注意的是,LiFeO2和Fe2O3中的鐵價都是 +3,這表明在 LiFeO2陽極不存在預鋰化。由于捕獲的鋰來自反電極,因此 LiFeO2中的晶格鋰也不能作為補償不可逆容量損失的鋰源。 本工作證明了鋰捕集可以通過提高固態再轉化反應活性得到有效緩解,從而增強 ICE。同步輻射 X 射線吸收光譜(XAS)和對分布函數(PDF)顯示,與放電的Fe2O3相比,放電的 LiFeO2中含有鐵納米顆粒,其中鐵空位更多。

同步輻射 XAS 進一步揭示了鋰捕獲來自殘留的未轉化金屬 Fe,而富含空位的 Fe 納米粒子可以減輕這種負面影響。密度泛函理論(DFT)計算驗證了富含鐵空位的局部化學環境更有利于鐵納米顆粒與基體之間的固態再轉化反應,從而促進鐵的消耗和Li+的生成,進而緩解鋰捕獲。

得益于此,三元 LiFeO2粒子(0.5-1 μm)的平均 ICE 高達 92.77%,遠高于二元Fe2O3粒子(0.5-1 μm,75.19%)。通過使用與商用 LiNi1/3Mn1/3Co1/3O2(NMC111) 陰極耦合的軟包電池,進一步證明了其卓越的 ICE。這種緩解鋰捕集的獨特機制和策略賦予了大尺寸材料在納米材料中一些特殊的電化學特性,并促進了高能量密度電極的商業化。

c9cb8e3a-3964-11ee-9e74-dac502259ad0.png

圖 2.a, b) 放電 LiFeO2的典型低倍和高倍 HRTEM 圖像。c) 放電 LiFeO2的相應 SAED 圖樣。d) 分別為放電 LiFeO2、放電Fe2O3和 Fe Ref 的歸一化 Fe Kedge XANES 光譜。e) 放電 LiFeO2和放電Fe2O3的 Fe K-edge EXAFS |χ(R)| 光譜。f) Artemis 擬合收集的放電 LiFeO2和Fe2O3中金屬 Fe 的配位數。g) 放電 LiFeO2和Fe2O3陽極中 Fe 納米粒子的 PDF。g) 中的插圖是 bcc Fe 的晶格結構。Fe-Fe1 和 Fe-Fe2 路徑分別是 bcc Fe 的第一和第二近鄰。

cac64b86-3964-11ee-9e74-dac502259ad0.png

圖 3.a) 充電態 LiFeO2、充電態Fe2O3和 Fe Ref 的歸一化 Fe K-edge XANES 圖譜。b) 充電態的 LiFeO2、充電態的Fe2O3和 Fe Ref 的相應 Fe K 邊 EXAFS |χ(R)| 光譜。c) LiFeO2和Fe2O3陽極在第一個周期后靜置 5.5 小時的電壓曲線。d) 通過 DFT 計算得到的 Fe137 簇(Fe)和 Fe136 簇的 Fe 空位(Fe-V)模型。e) Fe 和 Fe-V 上吸收的的 Li-O 距離和吸附能。Fe 空位可以促進 Fe 納米粒子與基體之間的固態再轉化反應。

cb025824-3964-11ee-9e74-dac502259ad0.png

圖 4.a) LiFeO2和Fe2O3的初始放電/充電曲線。測試電流密度為 0.04 A g -1 。b) LiFeO2第 1、2、3 和 5 個周期的放電/充電曲線。c) LiFeO2和Fe2O3的 ICE 和充電比容量統計研究。e) 0.06 mA cm-2下的初始電恒流/放電電壓曲線;以及 f) 0.3 mA cm-2下基于 LiFeO2和Fe2O3的軟包電池的循環穩定性。

【結論】

在這項研究中,我們發現可以通過提高固有的固態再轉化反應活性來減輕鋰捕獲,并最終提高 ICE。作為概念驗證,三元 LiFeO2(0.5-1 μm)的放電產物含有高活性富空位鐵納米顆粒,其平均 ICE 可達到約 92.77%,優于二元Fe2O3(0.5-1 μm,約 75.19%)。同步輻射 XAS 和 PDF 證明,富含空位的鐵簇是在 LiFeO2的鋰化過程中產生的,這有利于減少鋰捕獲。DFT 模擬進一步驗證了 Fe 和LI2O之間的固態再轉化反應性得到了有效促進,有利于 Fe 的消耗和Li+的生成。通過結合 LiFeO2陽極,軟包電池的整體性能得到了有效改善,顯示出巨大的實際應用潛力。這種不同尋常的機制和以固有固態反應機制為重點的策略,有利于開發綜合性能優異的先進電極材料,并提供完整的工業產品







審核編輯:劉清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鋰離子電池
    +關注

    關注

    85

    文章

    3215

    瀏覽量

    77547
  • 加速器
    +關注

    關注

    2

    文章

    795

    瀏覽量

    37759
  • DFT算法
    +關注

    關注

    0

    文章

    27

    瀏覽量

    7524
  • 固態電解質
    +關注

    關注

    0

    文章

    83

    瀏覽量

    5414
  • 軟包電池
    +關注

    關注

    1

    文章

    175

    瀏覽量

    7963

原文標題:南洋理工大學陳曉東院士AM:提高固態再轉化反應活性,緩解鋰捕獲,實現高初始庫侖效率

文章出處:【微信號:清新電源,微信公眾號:清新電源】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欣界能源發布“獵鷹”金屬固態電池

    近日,欣界能源在深圳隆重舉辦了其創新產品——“獵鷹”高能量金屬固態電池的全球發布會。這款產品的推出,標志著欣界能源在電池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據悉,“獵鷹”金屬固態電池采用了欣
    的頭像 發表于 11-18 11:44 ?318次閱讀

    SCR載體尺寸對背壓及NOx轉化效率的影響

    )轉化效率提升不顯著;增大載體直徑可同時實現排氣背壓降低和NO,轉化效率提升;當排氣溫度高于尿素起噴溫度時,加大尿素噴射量后,相比于直徑為1
    的頭像 發表于 11-14 10:30 ?123次閱讀
    SCR載體尺寸對背壓及NOx<b class='flag-5'>轉化</b><b class='flag-5'>效率</b>的影響

    環境條件下微通道反應器中丙烷的高效轉化

    的溫度可能會增加過度氧化的風險,導致二氧化碳的形成。在這里,我們介紹了一種微通道反應系統,該系統專為丙烷在水性環境中的氧化脫氫而設計,能夠在室溫和環境壓力下實現高度選擇性和活性的丙烯生產,同時降低安全風險。同
    的頭像 發表于 11-06 15:32 ?95次閱讀

    固態金屬電池的陽極夾層設計

    固態金屬電池(ASSLB)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而引起了人們的強烈興趣,金屬被認為是一種非常有前途的負極材料。然而,由于金屬的
    的頭像 發表于 10-31 13:45 ?147次閱讀
    全<b class='flag-5'>固態</b><b class='flag-5'>鋰</b>金屬電池的<b class='flag-5'>鋰</b>陽極夾層設計

    反應器和微混合器的區別

    反應器和微混合器雖然在某些方面有所重疊,但它們在功能和應用上還是有明顯區別的。 微反應器 微反應器是一種新型的、微型化的連續流動的管道式反應器。它的特點是傳質、傳熱
    的頭像 發表于 10-23 14:04 ?105次閱讀

    新能源全固態電池成功量產

    近日,北京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蘭考縣量產工廠隆重舉辦全固態電池產品量產下線儀式。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標志著純新能源在全固態電池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的頭像 發表于 10-18 17:19 ?2467次閱讀

    將廢正極材料升級為穩定性硫電池的雙功能催化劑!

    硫(Li-S)電池是由一系列逐步轉換氧化還原反應充放電的,由于其低成本、比容量和環境可持續性,在其他電化學器件中脫穎而出,然而,多硫化物(LiPSs)的緩慢
    的頭像 發表于 05-11 10:41 ?719次閱讀
    將廢正極材料升級為<b class='flag-5'>高</b>穩定性<b class='flag-5'>鋰</b>硫電池的雙功能催化劑!

    鈮酸調控固態電解質電場結構促進鋰離子高效傳輸!

    聚合物基固態電解質得益于其易加工性,最有希望應用于下一代固態金屬電池。
    的頭像 發表于 05-09 10:37 ?631次閱讀
    鈮酸<b class='flag-5'>鋰</b>調控<b class='flag-5'>固態</b>電解質電場結構促進鋰離子高效傳輸!

    高性能全固態鋰電池接口設計

    固態電池存在界面電阻和枝晶生長的問題,導致其鍍/剝離庫侖效率(CE)低于90%,高容量時
    的頭像 發表于 01-19 09:17 ?800次閱讀
    高性能全<b class='flag-5'>固態</b>鋰電池接口設計

    固態金屬電池負極界面設計

    固態金屬電池有望應用于電動汽車上。相比于傳統液態電解液,固態電解質不易燃,機械強度等優點。
    的頭像 發表于 01-16 10:14 ?735次閱讀
    全<b class='flag-5'>固態</b><b class='flag-5'>鋰</b>金屬電池負極界面設計

    通過金屬負極/LPSCl界面調控實現超穩定全固態金屬電池

    為解決傳統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不足、安全性低等問題,部分研究者將目光投向全固態金屬電池。
    的頭像 發表于 01-09 09:19 ?1782次閱讀
    通過金屬負極/LPSCl界面調控<b class='flag-5'>實現</b>超穩定全<b class='flag-5'>固態</b><b class='flag-5'>鋰</b>金屬電池

    人工界面修飾助力高性能金屬電池的最新研究進展與展望!

    金屬負極的能量密度很高,當與電壓正極結合時,金屬電池可以實現接近 500 Wh kg?1 的能量密度。然而,金屬負極并不穩定,會與電
    的頭像 發表于 01-02 09:08 ?1303次閱讀
    人工界面修飾助力高性能<b class='flag-5'>鋰</b>金屬電池的最新研究進展與展望!

    固態金屬電池內部固化技術綜述

    高能量密度金屬電池是下一代電池系統的首選,用聚合物固態電解質取代易燃液態電解質是實現高安全性和比能量設備目標的一個重要步驟。
    的頭像 發表于 12-24 09:19 ?3989次閱讀
    <b class='flag-5'>固態</b><b class='flag-5'>鋰</b>金屬電池內部固化技術綜述

    闡明金屬電池中與溫度相關的沉積/剝離過程以及非活性的演變

    金屬負極具有最高比容量、最低電化學勢和輕重量等優點,是下一代負極的理想候選者。然而,負極的商業化應用一直受到枝晶生長和低庫侖效率的困擾
    的頭像 發表于 12-13 09:19 ?1364次閱讀
    闡明<b class='flag-5'>鋰</b>金屬電池中與溫度相關的<b class='flag-5'>鋰</b>沉積/剝離過程以及非<b class='flag-5'>活性</b><b class='flag-5'>鋰</b>的演變

    重識全面電動化語境下的固態電池

    固態電池≠鎳三元+硅基/金屬負極+固態電解質
    的頭像 發表于 12-09 14:52 ?938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