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體的重構手段可參考《代碼大全2》或《重構:改善既有代碼的設計》,本文不再班門弄斧,而側重重構時一些粗淺的“方法論”,旨在提高重構效率。
作者未采用重量級的重構工具,僅用到Source Insight的”Smart Rename”功能。也未使用CUnit等單元測試工具,而是通過在線調測和自動化測試保證代碼的正確性。
一 背景
MDU系列產品從他處接手,OMCI模塊相關人員含作者在內不過三五人。除新增功能的開發外,大量時間花費在處理遺留故障上。但該模塊代碼龐雜且可讀性差,導致大家僅了解其“大概輪廓”,難以放心地使用和維護。
此外,忙碌容易使人迷失方向。主要的時間精力花費在故障處理上時,自然無暇考慮整改代碼,從而陷入四處救火、疲于奔命的尷尬境地。
二 目標
重構的主要目的在于改善既有代碼的設計,而不是修改缺陷、新增功能等。
重構可以是修改變量名、重新安排目錄這樣簡單的物理重構,也可以是抽取子函數、精簡冗余設計這樣稍許復雜的邏輯重構。但均不改變現有代碼的功能。
重構可以將意大利面條式的雜亂代碼整理為千層餅式的整潔代碼。整潔的代碼更加健壯,因其便于建立完善的測試防護網。同時,新手老人均可放心地修改。
期望重構之后,代碼邏輯一目了然,擴展和修改非常方便,出現故障時能迅速定位和修復。前人摔跤過的地方后人不再栽倒,前人思考出的成果后人可直接借用。總之,高度人性化,極大解放人力和腦力。
最初的想法是,通過重構部分流程和代碼(代碼先行),建立測試防護體系,生成階段報告,展現代碼質量(實例加數據)和故障收斂曲線。借助這樣的報告,可望獲得領導層的支持和宣貫,也有利于績效考核。
三 實踐
具體實踐時,作者并未進行純粹的“重構”,還兼做缺陷修改,并增加自動化測試等輔助功能。原則上,對既有代碼注重重構,對新增代碼注重復用。
3.1 代碼研讀
OMCI模塊代碼龐雜,分支眾多,上手困難(據稱半年勉強入門,一年才能熟練)。若不能有效掌握現有代碼,后續難免被迫付出時間健康而又得不到項目認同(事實上,模塊內發現的遺留故障源源不斷)。反之,若能全面掌握現有代碼,后續才可能通過反向工程、系統/代碼恢復和重構等手段,將模塊改造得更易開發和維護,最終解放編碼者自己。
為提高代碼研讀效率,可采用分工閱讀和代碼注釋的方法。
“分工閱讀”是指將模塊分為若干塊子功能(如協議解析、告警、統計、二層、語音等),組內每人負責一塊或幾塊,不定期地交流和輪值。
“代碼注釋”是指在學習代碼過程中,隨手注釋代碼(大至流程、函數,小至代碼行),功能、意圖、技巧、缺陷、疑問等均可(凡經過思考的地方都是可加注釋之處)。其中“疑問”既可咨詢兄弟產品同一模塊的同事再轉換為功能或意圖,也可由其他注釋者解答。
這樣做的好處是:避免重復鉆研;經驗積累;可供量化。
代碼可取產品最新版本,建立服務器公共代碼目錄(SVN管理更好)。注釋時不要覆蓋其他人的注釋即可。
建議注釋統一格式,便于識別和檢索,形如”//>”。以下示出一個代碼注釋實例:
caseOMCI_ME_ATTRIBUTE_2://Operationalstate if(attr.attr.ucOperationState!=0&&attr.attr.ucAdminState!=1)//xywang0618>BUG:shouldbeucOperationState! { returnOMCI_FUNC_RETURN_OUT_OF_RANGE; } break;
3.2 可讀性
首先,規范變量、函數等命名。具體方法不再贅述。
其次,注釋到位,尤其是全局變量和通用函數。舉例如下:
/****************************************************************************** *函數名稱:ByteArray2StrSeq *功能說明:掩碼字節數組字符串化 該數組元素為掩碼字節,將其所有值為1的比特位置轉換為指定格式的字符串 *輸入參數:pucByteArray:掩碼字節數組 ucByteNum:掩碼字節數組待轉換的有效字節數目 ucBaseVal:掩碼字符串起始字節對應的數值 *輸出參數: pStrSeq :掩碼字符串,以','、'-'間隔 形如0xD7(0b'11010111)--->"0-1,3,5-7" *返回值: pStr :pStrSeq的指針備份,可用于strlen等鏈式表達式 *用法示例:INT8UaucByteArray[8]={0xD7,0x8F,0xF5,0x73}; CHARszSeq[64]={0}; ByteArray2StrSeq(aucByteArray,4,0,szSeq); ---->"0-1,3,5-8,12-19,21,23,25-27,30-31" memset(szSeq,0,sizeof(szSeq)); ByteArray2StrSeq(aucByteArray,4,1,szSeq); ---->"1-2,4,6-9,13-20,22,24,26-28,31-32" *注意事項:因本函數內含strcat,故調用前應按需初始化pStrSeq ******************************************************************************/ CHAR*ByteArray2StrSeq(INT8U*pucByteArray,INT8UucByteNum,INT8UucBaseVal,CHAR*pStrSeq);
最后,整改晦澀難懂的代碼。主要有兩種手段:
1) 改寫方法
以PON光路檢測為例,底層接口提供的光功率單位為0.1uW,OMCI協議Test消息上報的光功率單位為0.002dBuW,而Ani-G功率屬性單位則為0.002dBmW。
原有代碼轉換如下(為突出重點有所改編):
INT16SwRxPower=GetRxPowerInDot1uW();//接收光功率 if(wRxPower1){ ????wRxPower?=?1; } /*0.1uw?to?0.002dbm*/ dblVal?=?10?*?log10(wRxPower)?-?40; dblVal?=?dblVal?*?500; wRxPower?=?(INT16U)dblVal; wRxPower??=?(int)wRxPower*100; /*opt?pwr??0.00002db??????X??*?0.00002*/ wRxPower?=?wRxPower?+?(30?*?500)?*?100; if(wRxPower?0){ ????val?=?(INT16U)((0?-?wRxPower)?/?100); ????val?=?(((~val)?&?0x7fff)?+?1)?|?0x8000; ????wRxPower?=?val; } else{ ????wRxPower?=?wRxPower?/?100; }
可見,原實現中轉換關系非常晦澀難懂。其實借助1dBuW=10*lg(1uW)和1dBuW-1dBmW=30dB兩個公式,經過簡單的數學推導即可得到更簡潔易懂的表達(為突出重點有所改編):
INT16SwRxPower=GetRxPowerInDot1uW();//接收光功率 //Test單位0.002dBuW,底層單位0.1uW,轉換關系T=(10*lg(B*0.1))/0.002=5000*(lgB-1) wRxPower=(INT16S)(5000*(log10((DOUBLE)wRxPower)-1)); //Ani-G功率屬性單位0.002dBmW,Test結果單位0.002dBuW //轉換關系A(dBmW)*0.002+30=T(dBuW)*0.002,即A=T-15000 INT16SwAniRxPwr=wRxPower-15000;
注意,原實現中誤認為Ani-G功率屬性與Test結果的單位相同,新實現已修正該錯誤。
2) 封裝函數
以實體屬性的掩碼校驗為例,原有代碼如下:
/*掩碼初校驗*/ if((OMCIMETYPE_SET==vpIn->omci_header.ucmsgtype) ||(OMCIMETYPE_GET==vpIn->omci_header.ucmsgtype)) { wMask=W(response.omcimsg.auccontent[0],response.omcimsg.auccontent[1]); usSupportMask=(1<(OMCI_ATTRIBUTE_NUMBER?-?map.num))-1; ????if(?0?!=?(wMask?&?usSupportMask)) ????{ ????????OmciPrint_warn("[%s]?check?mask?warning:?(meclass[%u],?meid[%u],?msgtype[%u],?mask[0x%x],?unsupport?mask[0x%x])! ", ???????????????????????FUNCTION_NAME,?vpIn->omci_header.wmeclass,vpIn->omci_header.wmeid,vpIn->omci_header.ucmsgtype,wMask,usSupportMask); } }
對usSupportMask賦值及判斷的語句(第6~7行),用于校驗掩碼是否越界。為更具可讀性,將其封裝為如下函數:
/****************************************************************************** *函數名稱:OmciIsMaskOutOfLimit *功能說明:判斷實體屬性掩碼是否越界(比特1數目超過屬性數目) *輸入參數:INT16UwMeMask:實體掩碼 *INT8UucAttrNum:屬性數目 *輸出參數:NA *返回值:BOOL ******************************************************************************/ BOOLOmciIsMaskOutOfLimit(INT16UwMeMask,INT8UucAttrNum) { //wMeMask:mmmmmmmmmmm0m000 //wInvertMask:00000000000iiiii INT8UwInvertMask=(1<(OMCI_ATTR_MAX_NUM-ucAttrNum))?-?1; ????return?(0?!=?(wMeMask?&?wInvertMask)); }
封裝后的函數名恰當地起到“自描述”的作用。
3.3 在線調測工程
該產品作為嵌入式終端,需要在Linux系統中編譯打包版本,然后將其下載到目標單板上運行。這種交叉編譯方式對于單個模塊的調試而言,效率無疑比較低下。
為提高調測效率,在Linux服務器搭建在線調測工程。即提取OMCI模塊代碼,稍作改造后直接在服務器上編譯和運行。這樣就可避免每次修改代碼都要重啟單板升級大版本,調測效率極高。
為使模塊可獨立運行,需要編寫模擬接口以屏蔽底層調用,并裁減暫不必要的特性(如線程和通信)等。
3.4 模擬數據庫
OMCI模塊使用某內存數據庫來管理需要持久化的實體信息,但該數據庫代碼內調用了大量平臺相關的接口,不利于實現模塊的在線調測。因此,作者研讀源代碼后編寫了一個模擬數據庫。該庫仿照模塊使用的幾個原庫接口及行為,模擬接口內部校驗均增加錯誤信息打印,以便于排障。
此外,在數據庫接口原語的基礎上二次封裝統一接口,一舉消除模塊內數據庫操作代碼的凌亂和重復。
3.5 自動化測試
沒有測試保護網的重構,無異于沒有血源的外科手術。
首先,公共接口和函數均提供有相應的測試函數,兼做示例和用例。如:
//StartofByteArray2StrSeqTest// VOIDByteArray2StrSeqTest(VOID) { //ByteArray2StrSeq函數算法不甚優美和嚴謹,應多加測試驗證,如有可能盡量優化。 INT8UucTestIndex=1; INT8UpucByteArray[]={0xD7,0x8F,0xF5,0x73,0xB7,0xF0,0x00,0xE8,0x2C,0x3B}; CHARpStrSeq[50]={0}; //TimeConsumed(x86_gcc3.2.3_glibc2.2.5):72us memset(pStrSeq,0,sizeof(pStrSeq)); ByteArray2StrSeq(pucByteArray,4,1,pStrSeq); printf("[%s]Result:%s,pStrSeq=%s! ",__FUNCTION__,ucTestIndex++, strcmp(pStrSeq,"1-2,4,6-9,13-20,22,24,26-28,31-32")?"ERROR":"OK",pStrSeq); //TimeConsumed(x86_gcc3.2.3_glibc2.2.5):7us memset(pStrSeq,0,sizeof(pStrSeq)); ByteArray2StrSeq(pucByteArray,4,0,pStrSeq); printf("[%s] Result:%s,pStrSeq=%s!!! ",__FUNCTION__,ucTestIndex++, strcmp(pStrSeq,"0-1,3,5-8,12-19,21,23,25-27,30-31")?"ERROR":"OK",pStrSeq); //TimeConsumed(x86_gcc3.2.3_glibc2.2.5):4us memset(pStrSeq,0,sizeof(pStrSeq)); ByteArray2StrSeq(&pucByteArray[4],2,1,pStrSeq); printf("[%s] Result:%s,pStrSeq=%s! ",__FUNCTION__,ucTestIndex++, strcmp(pStrSeq,"1,3-4,6-12")?"ERROR":"OK",pStrSeq); //TimeConsumed(x86_gcc3.2.3_glibc2.2.5):4us memset(pStrSeq,0,sizeof(pStrSeq)); ByteArray2StrSeq(&pucByteArray[6],2,1,pStrSeq); printf("[%s] Result:%s,pStrSeq=%s! ",__FUNCTION__,ucTestIndex++, strcmp(pStrSeq,"9-11,13")?"ERROR":"OK",pStrSeq); //TimeConsumed(x86_gcc3.2.3_glibc2.2.5):5us memset(pStrSeq,0,sizeof(pStrSeq)); ByteArray2StrSeq(&pucByteArray[8],2,1,pStrSeq); printf("[%s] Result:%s,pStrSeq=%s! ",__FUNCTION__,ucTestIndex++, strcmp(pStrSeq,"3,5-6,11-13,15-16")?"ERROR":"OK",pStrSeq); } //EndofByteArray2StrSeqTest//
此外,模塊內還增加自動化測試功能(TestSuite),可用來驗證批量或單個實體的配置和查詢操作。批量測試結果統計如下(省略各實體的具體測試結果):
在上述測試結果中,Failed TestCase(s)最為關鍵,表示失敗的用例數目。此外,UnCompared TestCase(s)表示未做比較的條目數,如獲取時間等易變屬性的實體,無法預置恰當的期望結果,因此未做比較。測試過程中的打印信息可保存為日志文件,然后在打印日志中搜索Failure關鍵字,即可獲知哪些配置失敗。
當大量修改當前代碼時,借助上述自動化測試功能,可迅速獲知修改結果的影響。在開發新功能時,可先設計好測試用例和期望結果,然后按照“測試驅動開發”的模式來編碼,提高編碼效率和正確率。
3.6 直搗核心
傳統的重構步驟是先容易后困難,先外圍后核心。而作者反其道而行之,首先重構核心公共的代碼。這樣做的好處是:
1) 便于梳理頭文件包含關系
在線調測工程中最初只保留最為公共的代碼文件(如日志功能),重構并調測通過后再逐步添加其他單一功能的目標代碼。該過程中會按需拆分和/或組合文件,減少頭文件的嵌套和交叉引用。
2) 避免重復工作甚至返工
公共代碼重構后并封裝后,對較外圍的應用代碼重構時會更容易消除冗余。若先重構好外圍代碼,很可能發現某些邏輯可以統一到公共代碼內,從而導致大面積返工;而若先著手重構公共代碼,則通過研讀外圍代碼對其的使用方式,很容易及早甄別這些冗余性。
3) 迭代驗證
在重構后的公共代碼基礎上逐步疊加外圍代碼時,也在反復測試公共代碼的正確性和易用性。
4) 增強信心
先核心后外圍、逐步疊加驗證的過程可控,可增強大規模重構時的信心,緩解壓力。反之,若先重構好外圍代碼,等觸及核心時牽一發而動全身,壓力極大。
四 效果
在某產品代碼基礎上,進行OMCI模塊DB/LOG/實體存取/消息處理/性能統計等重構。經過三個多月的重構后,模塊代碼復雜度大幅下降(某核心源文件平均復雜度降為原先1/4),代碼顯著精簡(據不完全統計已精簡萬余行),同時更具可讀性。新增代碼的過程中,編寫大量工具類宏和函數,并增加OMCI自動化測試、內存檢測等實用功能。
通過LineCount和Source Monitor度量某功能代碼重構效果,如下表所示:
此外,重構過程中積累的通用框架、代碼及經驗,可進一步應用到新的項目中。
審核編輯:湯梓紅
-
模塊
+關注
關注
7文章
2670瀏覽量
47340 -
服務器
+關注
關注
12文章
9017瀏覽量
85182 -
代碼
+關注
關注
30文章
4744瀏覽量
68345 -
MDU
+關注
關注
0文章
3瀏覽量
1420 -
單元測試
+關注
關注
0文章
39瀏覽量
3143
原文標題:四 效果
文章出處:【微信號:工程師進階筆記,微信公眾號:工程師進階筆記】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