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制造對全流程的自動化與柔性化需求逐步攀升,自主移動機器人(AMR)在近年來迅速崛起,成為移動機器人賽道的一匹黑馬。據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2年中國市場工業AMR銷量由380臺猛增至17972臺,市場規模從0.98億元提高至24.01億元,年均復合增速超過70%。
與傳統 AGV 相比,AMR運用了更多前沿技術。但正如靈動科技汽車銷售總監楊祥指出,用戶不會為先進的技術買單,他們只會為能夠降本增效的技術買單。AMR自主導航的能力,賦予它們能在復雜環境下自主規劃線路的能力,因此可獨立作為自動化倉儲物流解決方案,同時無需場地改造,能夠快速部署落地,覆蓋人力最密集的工作環節,包括:搬運、存儲、揀選和分揀等。
此外,AMR 可與其他傳統技術或解決方案集成,例如第三方物流倉庫可以同時使用穿梭車和 AMR 實現倉儲自動化。
因此,AMR開始大量替換傳統的磁導AGV。GGII指出,從2021年開始,中國市場的類KIVA AGV與磁導航AGV的占比開始下降,從64.42%一路下降到52.58%,而AMR與無人叉車的占比開始強勢增長。
弱者疑慮未來,強者擁抱變化。在下游行業的波動,與巨頭的相繼入局下,AMR這條潛力賽道正在經歷裂變與重塑,企業應該如何抓住有限的機會,找準自身的位置?入局玩家們如何筑好“護城河”以在激烈的競爭中保持優勢?
為分析AMR賽道的發展現狀,洞察未來趨勢,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對AMR全產業鏈進行了深度調研,并聯合斯坦德機器人、靈動科技、翼菲科技編寫了《2023年自主移動機器人(AMR)產業發展藍皮書》,藍皮書于9月19日在上海工博會上重磅發布。
AMR賽道活力十足
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I)所長盧瀚宸在藍皮書發布會上指出,由于2023年上半年訂單整體增長不及預期,移動機器人在國內市場增長乏力,銷量達到近4.8萬臺,在去年二季度低基數的影響下,增速只有26%。加上國內廠商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價格戰層出不窮,移動機器人已經卷成了一片紅海。
然而,AMR這條賽道目前活力十足,在類KIVA AGV、磁導AGV在國內市場總銷量占比下降的同時,AMR依然保持著增長。據GGII數據,2023年國內市場AMR銷量或將達到2.4萬臺,增速達到34%左右,預計到2027年,銷量有望超過12.5萬臺,國內市場規模有望超過145億元,2023-2027年年復合增速將超40%。
斯坦德機器人產品總監梁凱翔分析稱,在人力成本持續高企,招工難的大背景下,當前柔性生產要求物流適應“小批量、多批次”模式,因此高靈活性柔性物流成為大勢所趨,而作為實現柔性物流的核心設備之一,智能制造行業對AMR的需求自然也水漲船高。
并且,隨著 AMR 的產品性能的提升和成本的下降,其優勢愈發凸顯,對磁導AGV、類KIVA AGV 的替代速度也將越來越快。
賽道有增長空間,必然就會吸引大批玩家進入。
目前AMR 市場玩家主要歸納為以下四個類型:傳統的 AGV 廠商、綜合 AGV/AMR 廠商、工業 AMR 廠商與倉儲物流集成商。
其中,工業AMR廠商主要是初創企業,成立之初便聚焦 AMR 賽道,因此具備較強的技術創新能力,尤其是在軟件算法層面;這類企業通常在早期就選擇自己切入的行業,隨著產品在各行業不斷落地應用,企業容易培育出強大的產品力與交付能力,已經開始沖擊原有市場格局,對老牌企業的市場份額虎視眈眈。
這一類的代表企業有斯坦德機器人、靈動科技與翼菲科技。
成立于2016年的斯坦德機器人,是國內及全球首批 SLAM 技術研發及商業化應用團隊,在激光 SLAM 移動機器人及柔性物流方案方面已經有深厚的積累,因此在算法表現的穩定性與可靠性等方面具備領先優勢。
目前AMR累計出貨 6000 臺,制造業服務時長超 2000 萬小時;全球業務已覆蓋日本、美國等十余個國家和地區,服務豐田、蔚來、比亞迪、中創新航、蜂巢能源、愛旭、長電等 100 余家頭部企業,實現了大規模商業落地。
靈動科技同樣成立于2016年,作為第四代移動機器人(視覺 AMR)的開拓者和引領者,他們是全球范圍內唯一的全系列、端到端、實現四大洲部署的視覺 AMR 高柔性解決方案提供商,專注于視覺自主移動機器人和智能機器人集群調度系統研發,為物流業和制造業提供端到端自動化解決方案。
目前,靈動科技提供的視覺 AMR 解決方案已覆蓋亞洲、美洲、澳洲、歐洲,服務了眾多500 強企業,在超過 220 個現場中成功部署 3000 多臺移動機器人,已成為三代及以上移動機器人領域出貨量最大、覆蓋行業最多、落地場景最廣的企業。
翼菲移動機器人是AMR的新勢力玩家,他們擁有從手臂機器人到 AMR 等多品類機器人及核心零部件。自研載翼系列 AMR 機器人現已擁有 Camel-600 潛伏式移動機器人、Camel-1000 潛伏式移動機器人、D15-120 小金剛托盤搬運叉車移動機器人、F15-4500 搬運堆垛移動機器人、F15S-2000 緊湊型搬運堆垛移動機器人等多種機型,基于自研多傳感器融合導航算法及自研 2D、3D 視覺引導技術全面助力自動化高效搬運。
新機會在何處?
賽道前景廣闊,但行業洗牌已在加速,在資金、產品、 技術、渠道、應用、交付等多個要素的綜合博弈下,中國 AMR 機器人廠商正在逐漸分層并拉開差距,市場集中度持續提高。GGII預計,2023年的CR(10)將達到72.37%。
如何在競爭激烈的賽道中殺出血路?參會者都認為首先要從下游應用行業進行分析。
翼菲移動機器人CEO張旭認為,2023年的市場大趨勢是“訂單難,回款難,融資難”,盡管工業移動機器人總體還在增長,但是細分行業的需求分布冷熱不均。例如光伏行業一枝獨秀,上半年訂單增長超100%;汽車行業需求有所恢復,電商、3C等行業表現不盡人意,其中3C行業訂單下降16.8%。
基于對下游行業的觀察與判斷,盧瀚宸分析,中短期內,下游行業的結構性復蘇與周期性波動將會是新常態。以光伏、鋰電池為代表的新能源行業將在未來幾年持續引領 AMR 的需求增長。因此對于 AMR 企業而言,過去在不同行業游走的“打游擊”戰術或將逐漸失效,需要轉向對某個賽道深耕細作的“陣地戰”,在有限的潛力行業中如何找準自身的位置和競爭優勢將是大部分 AMR 廠商主命題。
此外,出海目前也是企業尋找增長空間的關鍵舉措。GGII的數據顯示,疫情后全球市場對移動機器人的需求明顯上升。預計到 2027 年,全球 AGV 市場規模有望突破 1800 億元,未來 5 年復合增速超 45%,增長速度略高于國內市場。
而中國移動機器人在全球市場中,擁有統治性的競爭力。目前全球市場超過60%的移動機器人來自中國廠商,2022年出口訂單占比達25.87%,預計2023年突破30%。盧瀚宸稱:“如果說中國機器人有哪個細分領域有望引領全球,移動機器人或許是答案之一”。
-
AMR
+關注
關注
3文章
423瀏覽量
30187 -
制造業
+關注
關注
9文章
2217瀏覽量
53543 -
移動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文章
757瀏覽量
33544
原文標題:2023年自主移動機器人(AMR)產業發展藍皮書重磅發布
文章出處:【微信號:robotmagazine,微信公眾號:機器人技術與應用】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