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對中國半導體行業實施更嚴格的限制措施,中國的芯片制造廠商成為了不可忽視的受益者。根據外媒報道,中國頂尖的芯片代工廠為了加速自主科技發展,已經開始更多地依賴國內制造的設備, 這導致了中國芯片制造廠商近幾個月來接到了來自代工工廠的大量訂單。 這一趨勢不僅提升了國內制造商的競爭力,特別是在蝕刻和清洗等領域,而且也凸顯了中國在科技自主發展方面的決心。
根據德國之聲和路透社的報道,研究表明,中國芯片制造商正在積極采用國產設備來替代進口設備,而中國國內設備制造商,如北方華創(Naura)和刻蝕設備制造商中微(AMEC),在中國代工工廠的投標中贏得的比例顯著提高。根據華泰證券對182份招標的分析顯示,2023年1月至8月,中國代工工廠在機械設備招標中, 幾乎有一半的份額(47.25%)被本土制造商中標。 而在2023年7月至8月,中國供應商更是贏得了62%的份額,相較于3月至4月的36.3%,增長明顯。
一位知情人士指出,在美國加強對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制裁前,中國頂尖的芯片代工工廠只是使用了極少量來自中國供應商的機器。然而,現在這些代工工廠正積極地測試中國制造的設備,以查看它們是否滿足需求。如果滿足,它們就會考慮更換所有的設備。這反映了中國相關產業已經認識到美國對技術進口的限制可能會加劇,因此自力更生成為了未來發展的關鍵方向。
一位消息人士表示:“他們希望外國機器愈少愈好。”分析師認為,中國制造商在蝕刻和清洗等領域的設備制造方面表現越來越出色,與美國的企業,如應用材料公司和泛林集團等展開全球競爭。一位匿名的中國半導體分析師表示,中國制造的芯片設備質量提高的速度比他預期的要快兩年。
中微已經宣布,一些其生產的設備已經投入生產線,用于生產采用5納米技術的先進芯片。它的蝕刻設備用于去除硅芯片表面多余的材料。然而,還存在一些挑戰,特別是在光刻技術方面。光刻技術需要復雜的光學技術和高精度工藝。華泰證券的報告顯示,在2023年的前8個月里,在眾多光刻設備的招標中,只有一家中國公司中標。
白橡資本投資總監Nori Chiou認為,中國制造商目前更專注于成熟的節點設備,但在提供EUV等全套設備方面仍有欠缺。他說:“要看到中國制造的先進半導體設備,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和努力。”
總之,美國對中國半導體行業的限制措施已經在中國國內引發了一系列變化,尤其是在芯片制造設備領域。這表明中國產業已經開始積極尋找替代供應途徑,并努力加強自主科技發展。然而,中國的半導體制造設備仍需要進一步發展和提高,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這一領域的未來發展需要更多的投資和國際合作,以確保中國能夠在半導體技術領域取得更大突破。
審核編輯 黃宇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3文章
50393瀏覽量
421786 -
芯片制造
+關注
關注
9文章
610瀏覽量
28771 -
光刻
+關注
關注
8文章
318瀏覽量
3011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