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軟件刷寫到硬件里,直接交付硬件。
這是汽車電子軟件行業一直以來更普遍的黑盒交付模式。同時,ECU開發流程主線基本都是圍繞交樣進行的。
當然,現如今,在軟硬件解耦程度的提高、OTA的普及及娛樂類軟件涌現下,交付模式越來越聚焦在軟件交付上,供應商賣零件的意味越來越弱化,本文暫且不論。
在這里,我們講個帶有軟件的樣件成熟度的劃分,但會同時涉及機械及軟硬件狀態的描述,即ABCD樣件。
可能會幫助大家增加一點對項目流程的理解。
1
A樣件
A樣件一般是很早期的不成熟產品。
樣件制作方式不規范,比如,手工件、3D打印、其他樣件代替、現有樣件修改等。
一般也只用于非常基本的功能測試,比如,外觀確認、結構匹配、包裝開發、HIL(Hardware in Loop,硬件在環)測試、臺架測試或其他基本工作原理確認等,肯定不能用于耐久類環境測試。
其中的軟件可能沒做或者做了很簡單的基本功能或接口測試。
2
B樣件
B樣件相較于A樣件的成熟度更進一步,這個概念可以理解為過渡階段,比較含糊一些,很難與A樣件有清晰明確的界線。
一般而言,包括制作方式(與量產流程相比)、功能狀態以及測試完成度的關鍵部分都已經基本滿足要求。
但還剩余一些非關鍵部分,如非配合尺寸不良、非正式產線出件等。
通常,也可以上車測試了,跑一下受限的路試也沒什么問題。另外,常說的DV(Design Verification)就是用這個階段的零件。
其中的軟件可能還有部分非關鍵模塊未開發完或仍然帶有一些bug,標定也可能還在調整階段。
但至少滿足了可測試的條件,主要功能都能跑通,比如,ECU的通信診斷功能必須要具備,相當于剩下就是工程化的打磨了。
可以說,在開發階段,多數模塊處于B樣的狀態。
3
C樣件
C樣件代表了設計完成并被驗證的樣件狀態,所有功能需求都已滿足,硬件或機械件也都是正式模具或產線下來的。
但此時還不能用于銷售,因為此時只能證明用非量產的方式可以生產出單件(或少量)的合格品。
實際上,這里的合格品有一個隱含前提,即需要通過PV(Production Validation)。
對于軟件開發團隊而言,需求都已經執行,子功能都已經驗證完畢,即使仍然有可知bug(沒有bug的軟件是不存在的),也不嚴重,相關方都能夠達成偏差許可。
從供應商開發的角度,開發工作已經完成,技術層面可以釋放了,但還缺最后一步——客戶確認(validation),如整車或產線確認,如果發現了問題,或許還需要一個迭代。
簡單來說,C樣件是技術層面OK(含產品和生產)。
4
D樣件
盡管C樣件OK了,但汽車行業講究程序“正義”和量產穩定,這就引出最后的樣件概念——D樣件。
D樣件就是指經過小批量試生產(量產工藝)并經過必要認可(如PPAP)的樣件。
此時的樣件不但設計被認可,工藝被認可了,組織、流程也被認可了。至此,證明組織有潛力供應出批量合格產品。
這時的軟件呢,自然是已經完成了全部的確認。
D樣件之后將進入量產供貨的階段。
5
小結
總體而言,對于研發樣件的劃分是按照其設計和驗證成熟度來定義的。
不同公司基于不同的開發流程和產品特點會有不同的定義和不同的習慣,同一公司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細節理解,以上我們給出一種慣用的區分方式。
總結如下表所示。
6
寫在最后
按部就班的成熟度是個理論概念,在實際工作中,即使是機械產品,基本也很難按照這種節奏一步一步走下來。
而對于現在越來越多的軟件,更是如此,版本迭代頻繁,bug此起彼伏,可能到了D樣階段還是有不少bug待解決,后續還得換件、刷件,SOP形同虛設。
所謂敏捷,已經成為了一種被迫的選擇和現狀,也迫使我們去不斷改造汽車開發流程。
審核編輯:劉清
-
ecu
+關注
關注
14文章
881瀏覽量
54406 -
SOP
+關注
關注
0文章
92瀏覽量
27495 -
OTA
+關注
關注
7文章
568瀏覽量
35147 -
3D打印
+關注
關注
26文章
3544瀏覽量
108875
原文標題:如何區分汽車ECU的ABCD樣?
文章出處:【微信號:談思實驗室,微信公眾號:談思實驗室】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