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人都在詬病Linux內核協議棧收包效率低,不管他們是真的懂還是一點都不懂只是聽別人說的,反正就是在一味地懟Linux內核協議棧,他們的武器貌似只有DPDK。
但是,即便Linux內核協議棧收包效率真的很低,這是為什么?有沒有辦法去嘗試著優化?而不是動不動就DPDK。
我們從最開始說起。
Linux內核作為一個通用操作系統內核,脫胎于UNIX那一套現代操作系統理論。
但一開始不知道怎么回事將網絡協議棧的實現塞進了內核態,從此它就一直在內核態了。既然網絡協議棧的處理在內核態進行,那么網絡數據包必然是在內核態被處理的。無論如何,數據包要先進入內核態,這就涉及到了進入內核態的方式:
- 外部可以從兩個方向進入內核-從用戶態系統調用進入或者從硬件中斷進入。
也就是說,系統在任意時刻,必然處在兩個上下文中的一個:
- 進程上下文
- 中斷上下文 (在非中斷線程化的系統,也就是任意進程上下文)
收包邏輯的協議棧處理顯然是自網卡而上的,它顯然是在中斷上下文中,而數據包往用戶進程的數據接收處理,顯然是在應用程序的進程上下文中, 數據包通過socket在兩個上下文中被轉接。
在socket層的數據包轉接處,必然存在著一個隊列緩存,這是一個典型的 生產者-消費者 模型,中斷上下文的終點作為生產者將數據包入隊,而進程上下文作為消費者從隊列消費數據包:
非常清爽的一個圖,這個圖是 兩個上下文接力處理協議棧收包邏輯的必然結果 ,讓我們加入一些實際必須要考慮的問題后,我們會發現這幅圖并不是那么清爽,然后再回過頭看如何來優化。
既然兩個上下文都要在任意可能的時刻操作同一個socket進行數據包的轉交,那么必須有一個同步機制保護socket元數據以及數據包skb本身。
由于Linux內核中斷,軟中斷可能處在任意進程上下文,唯一的同步方案幾乎就是spinlock了,于是,真正的圖示應該是下面的樣子:
現在可以說,類似上面的這種這種保護是非常必要的,特別是對于TCP而言。
我們知道,TCP是基于事務的有狀態傳輸協議,而且攜帶復雜的流控和擁塞控制機制,這些機制所依托的就是socket當前的一些狀態數據,比如inflight,lost,retrans等等,這些狀態數據在發包和接收ACK/SACK期間會不斷變化,所以說:
- 在一個上下文完成一次事務傳輸之前,必須鎖定socket狀態數據。
比方說發包流程。數據包的發送可以出現在兩個上下文中:
- 進程上下文:系統調用觸發的發包。
- 中斷上下文:ACK/SACK觸發的發包。
任何一個上下文的發包過程必須被TCP協議本身比如擁塞控制,流量控制這些所終止,而不能被中途切換到另一個上下文中,所以必須鎖定。
問題是,上圖中的鎖定是不是太狠了些,中斷上下文自旋時間完全取決于進程上下文的行文,這不利于軟中斷的快速返回,極大地降低了系統的響應度。
于是,需要把鎖的粒度進行細分。Linux內核并沒有在橫向上將鎖的粒度做劃分,而是在縱向上,采用兩個層次的鎖機制:
我們看到的Linux內核在處理收包邏輯時的backlog,其實抽象出來就是上面的二級鎖,它是不是很像Windows的IRQL機制呢?伴隨著APC,DPC,你可以把暫時由于高level的IRQL阻滯而無法執行的邏輯放入DPC:
由于進程上下文對socket的low鎖占有,中斷上下文將skb排入次level的backlog隊列,當進程上下文釋放low鎖的時候,順序執行次level被排入的任務,即處理backlog中的skb。
事實上這是一種非常常見且通用的設計,除了Windows的IRQL,Linux中斷的上半部/下半部也是這種基于思想設計的。
前面說了,TCP的一次事務可能非常 復雜耗時 ,并且必須一次完成,這意味著期間必須持有socket low鎖,以發包邏輯 tcp_write_xmit 函數為例,其內部循環發包,直到受到窗口限制而終止,每一次tcp_transmit_skb返回耗時3微秒~5微秒,平均4微秒,以每次發送4個包為例,在這期間,若使用spinlock,那么中斷上下文的收包路徑將自旋16微秒,16微秒對于spinlock而言有點久了,于是采用兩級的lock機制,非常有效!
backlog隊列機制有效降低了中斷上下文的spin時延,提高了系統的響應度,非常不錯。
但問題是,UDP有必要這樣嗎?
首先,UDP是無狀態的,收包和發包都無需事務,協議棧對UDP的處理,從來都是單個報文粒度的,因此只需要保護唯一的socket接收隊列即可,即 sk_receive_queue 。
enqueue(skb, sk)
{
spin_lock(sk- >sk_receive_queue- >lock);
skb_queue_tail(sk- >sk_receive_queue, skb);
spin_unlock(sk- >sk_receive_queue- >lock);
}
sk_buff dequeue(sk)
{
spin_lock(sk- >sk_receive_queue- >lock);
skb = skb_dequeue(sk- >sk_receive_queue);
spin_unlock(sk- >sk_receive_queue- >lock);
return skb;
}
需要保護的接收隊列操作區間都是指令級別的時延,采用一把單一的 sk_receive_queue->lock 足矣。
確實,在Linux 2.6.25版本內核之前,就是這么干的。而自從2.2版本內核,TCP就已經采用二級鎖backlog隊列了。
然而,在2.6.25版本內核中,Linux協議棧的UDP收包路徑,轉而采用了兩層鎖的backlog隊列機制,和TCP一樣的邏輯:
low_lock_lock(sk)
{
spin_lock(sk- >higher_level_spin_lock); // 熱點!
sk- >low_lock_owned_by_process = 1;
spin_unlock(sk- >higher_level_spin_lock);
}
low_lock_unlock(sk)
{
spin_lock(sk- >higher_level_spin_lock);
sk- >low_lock_owned_by_process = 0;
spin_unlock(sk- >higher_level_spin_lock);
}
udp_rcv(skb) // 中斷上下文
{
sk = lookup(...);
spin_lock(sk- >higher_level_spin_lock); // 熱點!
if (sk- >low_lock_owned_by_process) {
enqueue_to_backlog(skb, sk);
} else {
enqueue(skb, sk);// 見上面的偽代碼
update_statis(sk);
wakeup_process(sk);
}
spin_unlock(sk- >higher_level_spin_lock);
}
udp_recv(sk, buff) // 進程上下文
{
skb = dequeue(sk); // 見上面的偽代碼
if (skb) {
copy_skb_to_buff(skb, buff);
low_lock_lock(sk);
update_statis(sk);
low_lock_unlock(sk);
dequeue_backlog_to_receive_queue(sk);
}
}
顯然這非常沒有必要。如果你有多個線程同時操作一個UDP socket,將會直面這個熱點,但事實上,你很難遭遇這樣的場景,如果非要說一個,那么DNS服務器可能首當其中。
之所以在2.6.25版本內核引入了二級鎖backlog隊列,大致是考慮到UDP需要統計內存全局記賬,以防UDP吃盡系統內存,可以review一下 sk_rmem_schedule 函數的邏輯。而在2.6.25版本內核之前,UDP的內存使用是不記賬的,由于UDP本身沒有任何類似流控,擁塞控制之類的約束機制,很容易被惡意程序將系統內存吃盡。
因此,除了sk_receive_queue需要保護,內存記賬邏輯也是需要保護的,比如累加當前skb對內存的占用到全局數據結構。但即便如此,把這些統計數據的更新都塞入到spinlock的保護區域,也還是要比兩級lock要好。
在我看來,之所以引入二級鎖backlog機制來保護內存記賬邏輯,這是在 借鑒 TCP的代碼,或者說 抄代碼 更直接些。這個攜帶backlog隊列機制的UDP收包代碼存在了好多年,一直在4.9內核才終結。
事實上,僅僅下面的邏輯就可以了:
enqueue(skb, sk)
{
spin_lock(sk- >sk_receive_queue- >lock);
skb_queue_tail(sk- >sk_receive_queue, skb);
update_statis(sk);
spin_unlock(sk- >sk_receive_queue- >lock);
}
sk_buff dequeue(sk)
{
spin_lock(sk- >sk_receive_queue- >lock);
skb = skb_dequeue(sk- >sk_receive_queue);
update_statis(sk);
spin_unlock(sk- >sk_receive_queue- >lock);
return skb;
}
udp_rcv(skb) // 中斷上下文
{
sk = lookup(...);
spin_lock(sk- >higher_level_spin_lock);
enqueue(skb, sk);// 見上面的偽代碼
spin_unlock(sk- >higher_level_spin_lock);
}
udp_recv(sk, buff) // 進程上下文
{
skb = dequeue(sk); // 見上面的偽代碼
if (skb) {
copy_skb_to_buff(skb, buff);
}
}
簡單直接!Linux內核的UDP處理邏輯在4.10版本也確實去掉了兩級的lock。恢復到了2.6.25內核版本之前的邏輯。
上面的優化帶來了可觀的性能收益,但是卻并不值得炫耀。
因為上面的優化更像是解決了一個bug,這個bug是在2.6.25版本內核因為借鑒TCP的backlog實現而引入的,而事實上,UDP并不需要這種花哨的backlog邏輯。所以說,上面的效果并非優化而帶來的效果,而是解了一個bug帶來的效果。
但是為什么遲至4.10版本才發現并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我想這件事可能跟QUIC有關。
用得少的邏輯自然就不容易發現問題,這就好比David Miller在2.6版本內核引入IPv6實現的那幾個bug,就是因為IPv6用的人少,所以一直在很晚的4.23+版本內核才被發現被解決。對于UDP,一直到2.6.24版本其實現都挺好,符合邏輯,2.6.25引入的二級鎖bug同樣是因為UDP本身用的少而沒有被發現。
在QUIC之前,很少有那種有來有回的持續全雙工UDP長連接,基本都是request/response的oneshot類型的連接。然而QUIC卻是類似TCP的全雙工協議,在數據發送端持續發送大塊數據的同時,伴隨著的是接收大量的ACK報文,這顯然和TCP一樣,也是一種反饋控制的方式來驅動數據的發送。
QUIC是有確認機制的,但是處理確認卻不是在內核進行的,內核只是一個快速將確認包收到用戶態QUIC處理進程的一個通路,這個通路越快越好!
也就是說,QUIC的ACK報文的接收效率會影響其數據的發送效率。
隨著QUIC的大規模部署,人們才開始逐漸關注其背后UDP的收包效率問題。
擺脫了二級鎖的backlog隊列之后,僅僅是為UDP后續的優化掃清了障礙,這才是真正剛剛開始。擺在UDP的內核協議棧收包效率面前的,有一個現成的靶子,那就是DPDK。
挺煩DPDK的,說實話,被人天天說的東西都挺煩。不過你得先把內核協議棧的UDP性能優化到接近DPDK,再把這種鄙視當后話來講才更酷。
由于UDP的處理非常簡單,因此實現一個能和DPDK對接的UDP用戶態協議棧則并不是一件難事。而TCP則相反,它非常復雜,所以DPDK很少有完整處理TCP端到端邏輯的,大多數都只是做類似中間節點DPI這種事。目前都沒有幾個好用的基于DPDK的TCP實現,但是UDP實現卻很多。
DPDK的偽粉絲拿UDP說事的,比拿TCP說事,成本要低很多。
好吧,那為什么DPDK處理UDP收包效率那么高?
答案很簡單, DPDK是在進程上下文輪詢接收UDP數據包的!也就是說,它擺脫了兩個問題:
- 進程上下文和中斷上下文操作共享數據的鎖問題。
- 進程上下文和中斷上下文切換導致的cache miss問題。
這兩點其實也就是 “為什么內核協議棧性能干不過用戶態協議棧” 的要點。當然,Linux內核協議棧無法擺脫這兩點問題,也就回答了本文的題目中的第一個問題, “Linux內核UDP收包為什么效率低?” 。
不同的上下文異步操作同一份數據,鎖是必不可少的。關于鎖的話題已經爛大街了。
現在僅就cache來討論,中斷上下文和進程上下文之間的切換,也有一個明顯的case:
中斷上下文中修改了socket的元統計數據,該修改會表現在cache中,然而當其wakeup該socket的處理進程后,切換到進程上下文的recv系統調用,其也或讀或寫這個統計數據,伴隨著cache的flush以及cache的一致性同步。
如果這些操作統一在進程上下文中進行,cache的利用率將會高效很多。當然,回到UDP收包不合理的backlog隊列機制,其實backlog本身存在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讓進程上下文去處理,以提高cache的利用率,減少不必要的flush。然而,初衷未必能達到效果,在傳輸層用backlog將skb推給進程上下文去處理,已經太晚了,何必不再網卡就給進程上下文呢?就像DPDK那樣。
其實Linux內核社區早就意識到了這兩點,早在3.11版本內核中引入的busy poll機制就是為了解決鎖和切換問題的。busy poll的思想非常簡單,那就是:
不再需要軟中斷上下文往接收隊列里“推”數據包,而改成自己在進程上下文里主動從網卡上“拉”數據包。
落實到代碼上,那就是在進程上下文的recvmsg函數中直接調用napi的收包函數,從ring buffer里拿數據,自己調用netif_receive_skb。
如果busy poll總能執行,它總是能拉取到自己下一個需要的數據包,那么這基本就是DPDK的效率了,然而和DPDK一樣,這并不是一個統一的解決方案,輪詢固然對于收包有收益,但中斷是不能丟的,用CPU的自旋輪詢換取收包效率,這買賣代價太大,畢竟Linux內核并非專職收包的。
當然了,也許內核態實現協議棧本身就是一種錯誤,但這個話題有點跑偏,畢竟我們就是要優化內核協議棧的,而不是放棄它。
現在,我們不能指望busy poll擔當所有的性能問題,仍然要依靠中斷。既然依靠中斷,鎖的問題就是優化的重點。
以雙核CPU為例,假設CPU0專職處理中斷,而收包進程則綁定在CPU1上,我們很快能意識到, CPU0和CPU1對于每一個skb的enqueue和dequeue均在爭搶socket的sk_receive_queue的spinlock 。
優化措施顯而易見, 將多個skb聚集起來,一次性入接收隊列 。顯然,這需要兩個隊列:
- 維護聚集隊列:由中斷上下文將skb推入該隊列。
- 維護接收隊列:進程上下文從該隊列拉取skb。
接收隊列為空時,交換聚集隊列和接收隊列。
這樣,同樣在上述雙核CPU的情況下,只有在上面的第3點的操作中,才需要鎖保護。
考慮到機器的CPU并非雙核,可能是任意核,收包進程也未必綁定任何CPU,因此上述每一個隊列均需要一把鎖保護,無論如何, 和單隊列相比,雙隊列情況下,鎖的競爭減少了一半!
collect_enqueue(skb, sk)
{
spin_lock(sk- >sk_collect_queue- >lock);
skb_queue_tail(sk- >sk_collect_queue, skb);
update_statis(sk);
spin_unlock(sk- >sk_collect_queue- >lock);
}
sk_buff recv_dequeue(sk)
{
spin_lock(sk- >sk_receive_queue- >lock);
skb = skb_dequeue(sk- >sk_receive_queue);
update_statis(sk);
spin_unlock(sk- >sk_receive_queue- >lock);
return skb;
}
udp_rcv(skb) // 中斷上下文
{
sk = lookup(...);
spin_lock(sk- >higher_level_spin_lock);
collect_enqueue(skb, sk);// 僅僅往聚集隊列里推入。
spin_unlock(sk- >higher_level_spin_lock);
}
udp_recv(sk, buff) // 進程上下文
{
if (empty(sk- >sk_receive_queue)) {
spin_lock(sk- >queues_lock);
swap(sk- >sk_receive_queue, sk- >sk_collect_queue);
spin_unlock(sk- >queues_lock)
}
skb = recv_dequeue(sk); // 僅僅從接收隊列里拉取
if (skb) {
copy_skb_to_buff(skb, buff);
}
}
如此一來,雙隊列解除了中斷上下文和進程上下文之間的鎖競爭。
來看一下對比圖示:
引入雙隊列后:
即便已經很不錯了,但是:
- 中斷上下文中不同CPU可能會收到同一個socket的skb,CPU依然會在聚集隊列的鎖上蹦跶。
- 不同的CPU上的進程也可能會處理同一個socket,本意是合作,卻需要接收隊列的鎖來將其操作串行化。
沒辦法,通用的操作系統內核只能做到這里了,如果要解決以上的問題,就需要按照任何和角色明確綁CPU核心了,然而這也就不再是通用的內核了。最終,你會在內核里聞到DPDK的腐臭味,超級惡心。
對了,我暫且將雙隊列區分為了 聚集隊列 和 接收隊列 ,更好的名字可能是 backlog隊列 和 接收隊列 。中斷上下文總是操作backlog隊列,而進程上下文在接收隊列為空時,交換backlog隊列為接收隊列。然而,backlog隊列這個名字在我看來非常臭名昭著,所以,暫且不用它了。
…
我想本文應該就要結束了,確實沒有源碼分析,事實上,我覺得我寫的這篇要比下面的這種有意思的多,然而可能在網上能找到的基本都是這種 非常詳細的源碼分析:
...
bh_lock_sock(sk); // 鎖定住sk
if (!sock_owned_by_user(sk)) // 判斷sk是不是被用戶進程所擁有,如果沒有被擁有的話。
rc = __udp_queue_rcv_skb(sk, skb); // 直接調用__udp_queue_rcv_skb
else if (sk_add_backlog(sk, skb, sk- >sk_rcvbuf)) { //否則調用sk_add_backlog將skb放入backlog
bh_unlock_sock(sk); // 如果失敗,解鎖sk,直接丟包
goto drop;
}
bh_unlock_sock(sk); // 解鎖sk
return rc; // 返回rc
...
哈哈…
我為什么沒有談UDP的GRO,LRO機制,因為太不通用了。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應用程序加以稍微支持,UDP的GRO,LRO將會帶來非常可觀的收益,別忘了,內核只是UDP報文的一個通路即可,既然是通路,它便不包含處理邏輯,越快通過,越好。如果你在乎高吞吐,那么就GRO唄,如下:
UDP的通用L4 GRO相當于一個非常簡單的5層協議,應用程序按照len字段稍加解析拆分即可,這將極大減少系統調用的次數,減少上下文切換帶來的cache miss損耗。
-
操作系統
+關注
關注
37文章
6545瀏覽量
122747 -
UDP
+關注
關注
0文章
317瀏覽量
33801 -
模型
+關注
關注
1文章
3032瀏覽量
48367 -
LINUX內核
+關注
關注
1文章
315瀏覽量
2155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