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是利用單色光進行受激輻射后產生的光,特點是方向性強、亮度高、單色性好、相干性強。
激光和微波一樣都屬于電磁波,但頻率比微波要高幾個數量級。
激光通信,顧名思義就是利用激光來傳遞數據,基本原理是將信號調制到激光的頻率、振幅或者相位上面,然后進行傳輸。
根據傳輸介質的不同,激光主要分為三類:光纖通信,激光大氣通信,自由空間激光通信。
在激光通信的早期,激光大氣通信技術吸引了發達國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研發。
但由于大氣信道衰減補償、大氣信道折射率不均勻變化、器件和材料不過關、難以精確對接等技術難題,激光大氣通信沒有進入大規模商用。
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是光纖通信,另外兩種通信方式也在近些年再度受到各技術強國的重視,取得了很大進展。
光纖通信
20世紀60年代,高錕和G.A.Hockham經過仔細論證,提出了基于光纖的遠距離通信方案。幾年后光纖的衰減達到了高錕的要求,光纖傳輸成為現實。
1975年,美國在芝加哥開通了第一條光纖通信實驗線路,光纖通信時代正式開啟。
光纖的導光原理 利用光的全反射,將激光導入光纖進行傳輸,就是光纖通信的基本原理。
跟電纜傳輸比較,光纖通信有很多優勢,比如超大的通信容量(單根光纖已經達到100Tbps),原料為石英(節省金屬),絕緣抗干擾防竊聽(在光纖內部傳輸)。
光纖入戶 20世紀80年代以來,光纖通信產業一直保持著快速增長,已經成為支撐信息時代的數據傳輸技術。
運營商的長途干線傳輸,已經從電纜、微波、衛星改成了光纖傳輸,全球互聯網干線也采用了光纖通信,我國光纖入戶家庭的占比更是達到了90%以上。
激光大氣通信
激光大氣通信和自由空間激光通信,都是在沒有傳輸線路(光纖)的條件下進行的點對點通信。
大氣通信指的是利用空氣作為傳輸介質,屬于無線通信。
大氣環境對光信號的影響 大氣通信的優點是設備類別簡單且通信容量大,單光束速率可達10Gb/s以上。缺點則是非常容易受到雨雪沙塵等天氣影響。
云雨霧雪會造成信號衰減,煙塵微生物水滴造成散射,氮氧等氣體分子則會吸收光信號,大氣湍流帶來的光斑閃爍和漂移……
此外由于激光的指向性強,高穩定的瞄準捕獲與跟蹤(APT)系統就變得非常重要,這也是大氣通信大規模商用的難點之一。
水下藍綠激光通信 我國在激光大氣通信的研究方面起步比較晚,不過近些年進展較快。例如2009年的時候,西安理工大學便研發出通信距離長達3km~5km的大氣激光視頻傳輸系統,實現了全天候不間斷的視頻數據傳輸。
隨著材料技術、工藝技術、APT系統、大氣補償算法等關鍵技術的不斷完善,大氣激光通信應該會迎來一輪大發展,適用領域包括樓宇通信、跨河通信、島嶼入網、水下通信等等。
自由空間激光通信
與激光大氣通信的最大不同在于,自由空間激光通信主要用在太空領域,因此信道環境充斥著各種復雜的電磁波,在系統組成、關鍵部件和傳輸容量上倒是跟大氣通信相差不大。
自由空間激光通信既可用于衛星-衛星通信(星星傳輸),也可用于衛星-地面通信(星地傳輸)。
由于通訊距離長達幾千甚至上萬公里,因此激光發散小、能量集中的特性可以大大降低發射機的功率和重量,發射端和接收端的口徑也相應大大縮小。
在星星傳輸和星地傳輸的場景下,體積小巧、功耗低、傳輸容量大,就成為激光通信相比于微波通信的巨大優勢。
最近幾年,國內外對自由空間激光通信的研發投入不斷加快。
我國早在2017年,就成功進行了國際首次高軌衛星-地面的雙向激光通信試驗,實測距離地球近4萬公里的衛星和地面之間(星地傳輸)的通信速率達到5Gbps。
國際上,SpaceX在2020年進行了一次試驗,兩顆Starlink互聯網衛星利用搭載的激光通訊載荷,傳輸了數百GB的數據(星星傳輸),為布局SpaceX公司的天基網絡提供了重要參考。
激光大氣通信和自由空間激光通信成熟之后,將會和地面上的光纖通信網絡交叉融合,構建出立體的天-空-地-海光通信網絡,互聯網將真正做到隨時隨地接入。
審核編輯:劉清
-
衰減器
+關注
關注
4文章
630瀏覽量
34162 -
光纖通信
+關注
關注
20文章
474瀏覽量
44568 -
電磁波
+關注
關注
21文章
1427瀏覽量
53570 -
激光通信
+關注
關注
1文章
54瀏覽量
12116 -
信號調制
+關注
關注
0文章
39瀏覽量
8730
原文標題:什么是激光通信?
文章出處:【微信號:wuxian_shenhai,微信公眾號:無線深海】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