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吉利發布公告稱,極氪的銷售是在市場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展開的,必須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相關注冊聲明生效后才實行。正式發表之日,銷售極氪時提出的銷售及出售的美國存托股票的數量和金額尚未確定。
極氪集團截至2023年9月30日的9個月未審查收益約353.15億元,同比增長91%。這一增加幅度是由于(i)汽車銷售額和(ii)電池及其他配件銷售額均有所增加。
此前,吉利在香港證券交易所發表說,公司將于紐約當地時間2023年11月9日根據1933年美國證券法(修訂),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有關極氪銷售的注冊聲明。
資料顯示,極氪10月共交付13,077輛汽車,大定雙創歷史新高。連續9個月同比增長,成為純電動汽車行業第一,是世界上唯一一批17萬輛以上的零自燃車輛。極氪009和極氪x的右舵車型號將在2024年之前在香港和澳門同時銷售。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配件
+關注
關注
1文章
41瀏覽量
13798 -
純電動汽車
+關注
關注
5文章
464瀏覽量
25637 -
電池
+關注
關注
84文章
10476瀏覽量
129066 -
極氪
+關注
關注
0文章
69瀏覽量
24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吉利整合極氪與領克品牌
和市場影響力。 據了解,合并后的領克品牌將被保留,但領克汽車的團隊與戰略將與極氪汽車實現深度融合。這意味著兩個品牌將在資源、技術、市場等方面實現共享與協同,共同推動吉利集團在新能源汽車
利氪科技完成C輪融資超10億元,加速智能線控底盤系統全球布局
近日,智能線控底盤系統方案商利氪科技宣布,公司已完成超10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這一輪龐大的融資不僅彰顯了利氪科技在新能源汽車和自動駕駛領域的深厚實力,也預示著公司即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大基金三期落地,注冊資本增至3440億元
據了解,前兩期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分別于2014年9月26日和2019年10月22日設立,注冊資本分別為987.2億元和2041.5
上海進出口總值四個月達1.39萬億元,同比增0.1%,預計2024年前實現增長
在對外貿易伙伴方面,上海市對東盟的進出口實現了由降轉增,對其他金磚國家的進出口則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今年前四個月,上海市對東盟的進出口總額為1831.7億元,同比增長了2.5%,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比例
極氪上市創下新能源汽車上市最快紀錄,市值超498.73億人民幣
上市首日,極氪股價開盤報26美元/股,盤中最高升至29.36美元/股,最終收于28.26美元,總市值達到了68.9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98.73億元)。
極氪智能科技在美上市,預計募資4.4億美元
由于獲得眾多投資者的青睞,極氪對IPO規模進行了調整,按照每股21美元(約合152元人民幣)的定價,合計發行2100萬股美國存托憑證(ADS)。值得注意的是,這一速度打破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上市記錄,從品牌發布到成功IPO僅用時3
聯電4月營收197億元新臺幣 創下聯電16個月以來營收新高記錄
聯電4月營收197億元新臺幣 創下聯電16個月以來營收新高記錄 根據聯電公布的財報統計數據顯示,聯電4月合并營收達197.41億元新臺幣,
發表于 05-08 17:23
?260次閱讀
極氪汽車業績耀眼,堅持創新驅動鑄就細分市場標桿
氪汽車在2023年實現了516.4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高達62.4%。這一增長數字不僅遠超過了行業平均水平,也凸顯了極氪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的強勁競爭力。同時,
前2個月深圳進口集成電路974.2億元,增長26.5%
在過去的兩個月里,深圳出口的機電產品總額達到了2955億元,同比增長了30.2%,占據了同期深圳出口總金額的66.9%。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從手機、電腦、家電到音視頻設備等各類產品的出口增長都在兩位數以上。
鵬鼎控股2月合并營業收入為17.611億元 同比減少16.66%
鵬鼎控股3月6日公告,公司2024年2月合并營業收入為17.611億元,較去年同期的合并營業收入減少16.66%。
極氪001用戶可享ZAD智能駕駛系統免費開通
值得關注的是,即日起,購買極氪001的現有車主以及前一代車型車主同樣可以享受到這一優惠。就在昨日(3月6日),極
極氪智能科技旗下新豪華獵裝轎跑全新極氪001正式發布
2月27日,極氪智能科技旗下新豪華獵裝轎跑全新極氪001正式發布,全系4款車型均升級標配RoboSense速騰聚創M平臺激光雷達。
吉利“登陸”歐洲?極氪正式交付!
極氪001采用了領克家族式設計語言進行打造,前臉部分的前進氣格柵與下半部分的遠近光燈組融為一體,上半部分則為縱向布局的 LED 日間行車燈,而且前包圍的設計顯得較為運動,突出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