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于60GHz毫米波頻段的DMG在物理層技術參數上有哪些特別之處呢?今天我們先從總體上進行了解,后續再進行針對性的學習。
01—DMG的射頻指標
上一篇我們學習了DMG的頻段,起始頻點為56.16GHz,帶寬2.16GHz。今天接著來看其他的參數指標。
1.Transmit mask
通過下圖的發射模板可以看出,0dBr的實際頻譜帶寬為1.88GHz(±0.94 GHz),各限值的測量均需在1MHz RBW和300kHz的VBW下進行,并且被測的PPDU長度應超過 10 μs 且不含訓練字段。
2.Center frequency tolerance
發射機中心頻率容差應為± 20 ppm。
3.Center frequency convergence
發射機中心頻率應在數據包開始后 0.9 μs 內收斂到其最終值的 1 ppm 以內。這個指標在我們之前的學習中未曾遇見過。0.9 μs 的時間表明,在下面PPDU幀圖中STF(~1236 ns)發送完之前就需完成。
4.Symbol clock tolerance
符號時鐘頻率容差應為 ± 20 ppm。發射中心頻率和符號時鐘頻率應來自同一參考振蕩器。
5.Transmit center frequency leakage
發射機中心頻率泄漏相對于整體發射功率不得超過 -23 dB。
6.Transmit rampup and rampdown
發射功率開啟斜坡的定義是發射機在幀中的平均發射功率從小于 10%上升到大于 90% 所需的時間。發射功率開啟斜坡應小于 10 ns。
發射功率下降斜坡是指發射機從大于 90% 下降到小于 10%(幀內最大發射功率)所需的時間。發射功率下降斜坡也應小于 10 ns。我們順道復習一下11b的時間要求,同樣是從90%下降到10%,所需時間是2us。上升沿亦是如此。
7.Antenna setting
除傳輸 BRP-TX PPDU 外,天線設置應在整個數據包傳輸過程中保持不變。在傳輸 BRP-TX PPDU 時,天線設置應在傳輸 STF、CE 字段和數據字段時保持不變。來了解一下這些名詞,首先看PPDU的格式圖:
BRP(beam refinement procedure 波束細化程序):在波束細化程序中,BRP PPDU 用于訓練接收器和發射器天線。BRP PPDU 有兩種類型:BRP-RX PPDU 和 BRP-TX PPDU。這個我們后續學習DMG的beamforming時還會具體學習。 STF:Short Training field,短訓練序列 CE:Channel Estimation,信道估計,信道估計字段用于信道估計,以及指示數據包將使用哪種調制方式。
8. Maximum input requirement
接收機最大輸入電平是接收機天線輸入端符合接收機靈敏度誤碼率指標的輸入信號的最大功率電平。對于接收機支持的每種調制格式,接收天線的最大輸入電平應至少為 10 μW/cm^2。注意這里給出的是一個功率密度的單位。功率密度是功率除以該距離R上的球體的表面積,可以參考我們之前學習的趣味實驗室系列—惱人的EMC單位換算(三)。
9.Receive minimum input sensitivity
對于 MCS 0,當 PSDU 長度為 256 個八位字節時,PER 應小于 5%,對于其他 MCS,當 PSDU 長度為 4096 個八進制數時,PER 應小于 1%。
02—DMG的三種模式
DMG PHY 支持以下三種模式:
1. DMG 控制模式:使用 MCS 0 調制;
MCS index:0 modulation:DBPSK; code rate:1/2 data rate:27.5Mbps EVM requirement:-6 dB
2. 單載波 (SC) 調制:還是第一次看到帶小數的MCS index;
MCS 1~9; MCS 9.1 MCS 10~12; MCS 12.1~12.6
SC模式的EVM要求如下表:
關于單載波模式下不同MCS的速率如下表所示,可見最高8Gbps的速率是在MCS12.6下取得的:
3. DMG 低功率 SC 模式:采用MCS 25 至 MCS 31的單載波調制。DMG 低功耗 SC 模式是一種可選的 SC 模式,可降低 DMG 收發器的處理功耗要求。未來的標準修訂可能會取消對DMG 低功耗 SC 模式的支持。標準中并未給出MCS25-31的EVM要求。
審核編輯:湯梓紅
-
射頻
+關注
關注
104文章
5551瀏覽量
167550 -
發射機
+關注
關注
7文章
503瀏覽量
47983 -
PHY
+關注
關注
2文章
301瀏覽量
51698 -
毫米波
+關注
關注
21文章
1914瀏覽量
64696
原文標題:一起來學802.11物理層測試標準(11ad-DMG-2)
文章出處:【微信號:無線通信標準解讀,微信公眾號:無線通信標準解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