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1.1釋義
10 Giga bit Ethernet,縮寫為10GE、10GbE,俗稱萬兆網,是一種以太網的傳輸標準,最初在2002年通過,成為IEEE Std 802.3ae-2002,它規范了以10Gbit/s的速率來傳輸的以太網。
1.2分類
10G以太網的物理層包括10GBASE-T、10GBASE-X、10GBASE-R和10GBASE-W。
1.2.1 10GBASE-T
10GBASE-T(IEEE 802.3an)通過非屏蔽雙絞線或屏蔽雙絞線電纜,CAT-6的傳輸距離可達55米(180英尺),而CAT-6A則可達到100米(330英尺)。10GBASE-T采用在各種以太網中廣泛使用的RJ45接口。根據傳輸的特性,傳輸時頻率需要達到500MHz,IEEE 802.3an標準規定了用于10GBASE-T的PAM-16編碼。在IEEE Std802.3ae-2002的標準中并沒有10GBASE-T,因為他是在2006的標準中發布的,其標準是IEEE 802.3an-2006。
1.2.2 10GBASE-X
10GBASE-X使用一種特緊湊包裝,含有1個較簡單的WDM器件、4個接收器和4個在1300nm波長附近以大約25nm為間隔工作的激光器,每一對發送器/接收器在3.125Gbit/s速度(數據流速度為2.5Gbit/s)下工作。
1.2.3 10GBASE-R
10GBASE-R是一種使用64B/66B編碼(不是在千兆以太網中所用的8B/10B)的串行接口,支持在光介質上傳輸。數據流為10.000Gbit/s,因而產生的時鐘速率為10.3Gbit/s。
1.2.4 10GBASE-W
10GBASE-W是廣域網接口,與SONET OC-192兼容,其時鐘為9.953Gbit/s,數據流為9.585Gbit/s。
1.3發展
以太網的技術演進主要是以速度不斷提升為標志的,從最初的1M、10M提升到10G甚至上百G,下圖給出了以雙絞線為傳輸介質以太網的速度提升和線束變化。
二、原理
標準制定者依靠4項技術構件使10GBase-T變為現實:損耗消除、模擬到數字轉換、線纜增強和編碼改進。10GBase-T沿用1000Base-T的傳輸方式,仍然采用四個差分對同時雙向傳輸,全雙工,但傳輸的總速率高達10Gbps,每對線的速率高達2.5Gbps。在編碼方面,不是采用原來1000Base-T的PAM-5,而是采用了PAM-16編碼方式。
在前面介紹的四種物理層技術里面,現在10GBASE-R和10GBASE-T是應用的比較多的,10GBASE-R用于光模塊的接口,10GBASE-T則是電口,使用RJ45和雙絞線進行信號傳輸。
2.1結構
下圖是從IEEE 802.3an-2006截取的,可以看出不同的物理層標準之間的差異。
物理層即PHY,分層為多個子層,主要完成數據編碼校驗和轉換成模擬信號的功能。
XGMII,10G媒體獨立接口(這里的“X”在羅馬數字中表示10)用來使10G以太網下面不同的幾個物理層對上面的MAC子層透明。其實和百兆網里面的RMII接口是一樣的性質,只是傳輸的數據高達10Gbps,但是現在多用XAUI來代替。
PCS,物理編碼子層,用來對數據進行編碼(在發送數據時)和解碼(當接收數據時)。
PMA,物理媒體連接子層,向PCS子層提供與媒體無關的方法,以支持使用面向串行比特的物理媒體。
PMD,物理媒體相關子層,定義物理層信令和媒體相關接口(MDI),以及所支持的媒體類型。需要指出的是,PMD子層是光信號子層,其主要功能是進行光信號的發送和接收,而PMD以上的各層都是使用電信號。
WIS,廣域網接口子層,僅在廣域網物理層中使用,它處在PCS子層和PMA子層之間。廣域網接口子層的作用就是進行SONET/SDH組幀。
AN,自動協商子層(AUTO-NEGOTIATIONSUBLAYER),允許兩端的PHY通告其功能(速度,PHY類型,半雙工或全雙工)并自動選擇操作模式以在鏈路上進行通信,僅在10GBASE-T中使用。
MDI,媒體相關接口,用來將PMD子層和物理層的線纜連接。
10GBASE-T的結構包含PCS、PMA和NA三層,有MII和MDI兩個接口。其PCS層前多了一個LDPC,這個是低密度奇偶校驗功能(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2.2媒體獨立接口
媒體獨立接口是媒體訪問控制(MAC)子層和物理層(PHY)之間的接口。XGMII是一種簡單、廉價且易于實現的互連接口。我們也可以選擇使用10千兆位連接單元接口(XAUI)來以減少的引腳數來擴展XGMII的操作距離。當然,由于XGMII的線數太多,并且距離較短,現在基本都是使用XAUI。
XAUI和XGMII之間既是替代關系,也可是擴展關系,這里先給出XGMII XAUI的圖。
2.2.1 XGMII接口
XGMII接口的單端信號采用HSTL/SSTL_2邏輯,端口電壓1.5V/2.5V,由于SSTL_2的端口電壓高,功耗大,現在已很少使用。XGMII的通信線分為數據線、控制線和時鐘線,收發對稱,數據32根,控制線4根,時鐘線一根。
TXD[31:0],發送信號線。
RXD[31:0],接收信號線。
TXC[3:0],發送通道控制信號,TXC=0時,表示TXD上傳輸的是數據。TXC=1時,表示TXD上傳輸的是控制字符。
RXC[3:0],接收通道控制信號,RXC=0時,表示RXD上傳輸的是數據。RXC=1時,表示RXD上傳輸的是控制字符。
TX_CLK,TXD和TXC的參考時鐘,時鐘頻率156.25MHz,在時鐘信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采樣數據。
RX_CLK,RXD和RXC的參考時鐘,時鐘頻率156.25MHz,在時鐘信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都采樣數據。
156.25MHz×2×32=10Gbps。
XGMII的收或者發的32根信號線被分成了4個lane,每個lane有一個控制信號,他們的對應關系如下圖所示。
2.2.2 XAUI接口
XAUI借用了以太網“附加單元接口”的簡稱AUI(Attachment Unit Interface),首字母“X”代表羅馬數字10,代表傳輸速率是每秒10G比特。和XGMII接口相比,XAUI接口大大簡化。XAUI接口只有16條信號線,其中4對balanced差分線用于數據接收,4對balanced差分線用于數據發送,XAUI接口是自帶時鐘的串行總線。差分對使用CML邏輯,AC耦合方式,耦合電容在10nF~100nF之間。每對差分線上的數據速率為3.125Gbps,總數據帶寬為12.5Gbps,有效帶寬為12.5Gbps×0.8=10Gbps(因為XAUI總線數據在傳輸前進行了8b/10b變換)。
下面這張圖是XAUI接口發送端的規格。
這里只規定了差分信號的幅度最大是1600mVpp,Marvell的88X3310里面使用的typical值是1000mVpp,最大值是1200mVpp,接收端允許的最大輸入時1600mVpp,如下圖所示。
差分對的阻抗要求是在2.5GHz測試條件下100歐姆±5%。相比于XGMII信號線數量大大減少,差分信號具備更強的抗干擾能力,從而簡化了電路的走線設計。FR4 PCB板上,XAUI接口的走線長度可達50cm,而XGMII接口的走線長度只有7cm。XAUI接口的走線比較長,大大方便了PCB板的設計,背板走線成為可能。正如此原因,一般MAC芯片不提供XGMII接口給用戶使用。但是,在芯片內部XGMII依舊作為標準接口使用。在MAC芯片內部,集成了XGXS(XGMII ExtenderSublayer)子層,用來實現XGMII接口和XAUI接口之間的雙向映射,這就是前面那張圖所展示的。
在XGAMII互轉的過程是這樣的,源端XGMII把收發32位寬度數據流分為4個獨立的lane通道,每個lane通道對應一個字節,經XGXS(XGMII Extender Sublayer)完成8b/10b編碼后,將4個lane分別對應XAUI的4個獨立通道,XAUI端口速率為2.5Gbps×1.25×4=12.5Gbps。在發送端的XGXS模塊中,將TXD[31:0]/RXD[31:0],TXC[3:0]/RXC[3:0],TX_CLK/RX_CLK轉換成串行數據從TXLane[3:0]/RXLane[3:0]中發出去,在接收端的XGXS模塊中,串行數據被轉換成并行,并且進行時鐘恢復和補償,完成時鐘去抖,經過5b/4b解碼后,重新聚合成XGMII。
XAUI接口有如下一系列的變種,RXAUI、XLAUI(40Gb)、CAUI(100Gb)等。
XAUI接口可以直接接光模塊,如XENPAK/X2等。也可以轉換成一路10G信號XFI,接XFP/SFP+等。
2.2.3 MDIO接口
補充說明一下MDIO需要使用一個電阻進行上拉。
2.3編碼技術
PCS層是物理編碼子層,用來對MAC層通過XGMII或者XAUI發送來的數據進行編碼以便通過MDI傳輸,當然也同樣承擔著解碼任務。編碼完成的任務是保證高速的數據能正常通過線纜進行傳輸。10GBASE-T需要每對雙絞線上傳輸速率高達2.5Gbps的數據,這是極其有挑戰的,而編碼技術在這里面就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車載以太網中也面臨著高速傳輸抗干擾的問題,那里使用PMA3技術。在1000Base-T中使用的PAM5(5級脈沖調幅技術)調制技術。在PAM5模式下,介質中傳輸的信號不再是簡單的0和1,而是分成了5個級別(-2、-1、0、1、2)。這個分為5個級別的電平信號稱之為碼元,1個碼元所能攜帶的多少個bit的信息取決于碼元的特性和編碼的方式。比如PAM5,每個PAM5碼元最多攜帶2.32個bit(2^2.32=5),考慮到編碼的效率及需要糾錯碼和同步碼,所以最終1000Base-T每個碼元攜帶2個bit的信息。根據奈氏準則,理想低通信道下的最高碼元傳輸速率=2×帶寬,我們知道1000Base-T的碼元速率為125M/秒,所以要求至少有62.5MHz的傳輸帶寬。
如果沿用1000Base-T的技術,那10GBase-T的碼元傳輸速率為1250M/秒,系統最小傳輸帶寬為625MHz。這對傳輸系統的性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但如果提高碼元的性能,讓一個碼元攜帶更多的Bit,降低系統最小帶寬,就需要強大的處理器進行編解碼處理,那意味著成本的增加,這是一對矛盾。最后經過性能和成本的平衡,10GBase-T使用了PAM16技術(16級脈沖調幅,采用-15、-13、-11、-9、-7、-5、-3、-1、1、3、5、7、9、11、13、15),PAM16調制下,脈沖電壓幅度分為16級電平,這樣每個電壓幅度可以表示4個bit的信息,其中3.125bit是有效數據,另外的0.875位用于輔助和校驗等。當然,3.125和0.875都是平均值,800M每秒的碼元速率,最小帶寬要求400Mhz。
為了讓PAM16能夠安全的傳輸10Gbps(BER=10^12),就需要設置一定的編碼規則。為了能夠提高BER,還要加入校驗碼進行前向糾錯,10GBase-T采用的LDPC碼(低密度奇偶校驗碼)是一種線性分組碼,具有優越的糾錯性能和巨大的實用價值,被認為是迄今為止性能最好的糾錯碼。LDPC碼的性能能夠逼近香農極限,同時這種逼近又是在不太高的譯碼復雜度下實現的,硬件實現簡單,同樣兼顧性能和成本。
在10GBase-T編碼過程中。每64個bit信息,加上控制/數據的標志位組成一個65bit的塊(block),50個塊編成一個組(Group),每個組加上8bit CRC校驗碼。一共生成65×50+8=3258個bit,再附加上一個通道附加碼一共是3259個bit。3259個bit分成2個部分,3×512bit(含通道附加碼)通過無保護方式傳輸,另外1723bit再加上325個校驗碼,通過LDPC(1723、2048)保護方式傳輸,這樣共需要512個128DSQ編碼(3×512+4×512),也就是1024個PAM16符號。最終相當于每個PAM16攜帶3.125個bit信息(64×50/1024=3.125),傳輸速率=3.125×800M×4=10Gbps。10G以太網PHY芯片的內部框圖如下所示。
2.4MDI接口
10GBASE-T使用的是RJ45和CAT-6以上規格的線纜進行傳輸,里面有四對雙絞線線進行全雙工通信。線序定義如下圖所示。
下圖為某款芯片MDI接口差分對的spec。
下圖給出了不同規格的網線能達到的傳輸距離以及其對應的標準。
三、擴展
3.1命名規則
10G以太網采多種光纖媒介。光纖媒介的型號具體表示方法為10GBASE-[媒介類型][編碼方案][波長數],或更加具體10GBASE-[E/L/S][R/W/X][4]。在媒介類型中S為短波長(850nm),用于多模光纖在短距離(約為35m)傳送數據。L為長波長(1310nm),用于在校園網的建筑物之間或大廈的樓層間進行數據傳輸,當使用單模光纖時可支持10km的傳輸距離,而在使用多模光纖時,傳輸距離為300m。E為特長波長(1550nm),用于廣域網或城域網中的數據傳送,當使用1550nm波長的單模光纖時,傳輸距離可達40km。
在編碼方案中,X為局域網物理層中的8B/1OB編碼,R為局域網物理層中的64B/66B編碼,W為廣域網物理層中的64B/66B編碼(簡化的SONET/SDH封裝)。最后的波長數可以為4,使用的是寬波分復用(WWDM)。在進行短距離傳輸時,WWDM要比密集波分復用(DWDM)便宜得多。如果不使用波分復用,則波長數就是1,并且可將其省略。
3.2IEEE802.3ae端口類型
來源:機器之瞳
審核編輯:湯梓紅
-
以太網
+關注
關注
40文章
5376瀏覽量
171119 -
接口
+關注
關注
33文章
8498瀏覽量
150837 -
雙絞線
+關注
關注
2文章
231瀏覽量
23651 -
物理層
+關注
關注
1文章
148瀏覽量
3428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