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研究顯示,自2018年來,蘋果供應商,如iPhone制造巨頭富士康,已斥資160億美元投資并擴充外遷或回歸產地的生產計劃,旨在減輕對中國大陸的過度依賴。這類舉措受到中美商貿緊張局勢,以及中國大陸電力供應問題引發的生產延遲影響。
投資銀行TD Cowen的最新調查揭示,蘋果為中國大陸市場付出過重代價,部分源于供應商的遷移或回歸之舉。TD Cowen在報告中寫道:“自疫情爆發至今,蘋果在內地市場遭受的銷售額減少超過300億美元,主要由零部件供給及可用勞力短缺導致的產出中斷所致。”
TD Cowen分析師稱:“這對蘋果及其旗下188家主要供應商造成極大沖擊,此類風險源于持續性與不可預測性的環境災變。當前的地域分布與勞動力供應多元化戰略可顯著減輕生產中斷的影響,疫情期間曾讓蘋果每季度收入縮水40億至80億美元。”
為此,TD Cowen估算,自從2018年以來,蘋果供應商已投注約160億美元,將生產設備從中國大陸向印度、墨西哥、美國和越南遷移。報告進一步指出:“雖短期內會增加成本,但深信一旦中國大陸之外的產能達到全盛期,產品成本便將從中受益。預計實現蘋果預期的運營利潤率尚需數年,盡管近期業績尚未完全體現出這一點。”
通過深入分析史泰博等重要企業的逾千份財報數據,TD Cowen發現,盡管印度塔塔電子有望接棒內地作為iPhone出口地,但僅限于小部分iPhone生產線離開發至中國大陸。此外,印度已初步成型為新的制造業中心,逐漸成為iPhone最大的消費國。這種本地化生產不僅能節約運輸成本,提升民眾購買力,同時也規避了進口關稅。然而,能離開發自中國大陸的iPhone產量依舊有限。
回流需要數年時間
TD Cowen表示:“我們相信,印度工廠目前的產能可以支持2500萬臺左右的年產能。這將支持當地約1000萬部的需求,并可能占美國iPhone年需求的約20%(約占全球需求的30%)。相比之下,Mac和iPad憑借東南亞的新產能在回流市場取得了良好進展。我們對供應鏈的實地考察表明,越南近年來已經發展成為一個主要的電腦生產中心,Macbook、iPad和Apple Watch已經在當地生產。”
TD Cowen指出,我們估計,越南的產能可以滿足美國Mac/iPad年需求的40%左右。盡管這是一個良好的進展,而且仍需要額外的產能來滿足美國的消費,但要實現回流,仍需要向非中國大陸供應商分散產能。”
TD Cowen估計,一家公司建立一家新的制造工廠需要長達18個月的時間,而組織整個供應鏈還將需要更長時間。分析師們表示:“如果連一個關鍵部件都不能在供應鏈降低風險的地區以外生產,那么回流就只能是部分回流。”
-
iPhone
+關注
關注
28文章
13446瀏覽量
201463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352瀏覽量
196911 -
供應商
+關注
關注
0文章
322瀏覽量
2005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