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機器人網
原文作者:我的果果超可愛
機器人可以說是目前最炙手可熱的話題,人形機器人和通用人工智能可以說是未來科技行業的制高點,工業和信息化部將人形機器人定位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進技術,有望成為繼計算機、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后的顛覆性產品,將深刻變革人類生產生活方式,重塑全球產業發展格局”。
顛覆性的產品向來都是會帶來新的技術革命,人形機器人伴隨著本體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通用性人工智能和傳感器技術的迭代,目前已經從幕后的小范圍實驗室走到了商業化普及的前臺。終端產品的應用和相關技術的發展向來都是相輔相成的,像是最新的AI視覺、類皮膚傳感器和應變傳感器都是新興傳感器的變種發展。
“眼睛”:事件視覺傳感器
傳統圖像傳感器根據自身設定幀率來捕捉光線并且記錄感光數據,而想要做一個擁有視覺感知機能的機器人,就需要對你想看的對象做出識別。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在玩射擊槍戰類游戲時,尤其是在和對方激烈交火時,注意力往往都會被畫面中動態的東西所吸引,大腦自動的把背景忽視了一樣,視野里物體動作的感知然后再大腦進行判斷并控制手部的動作,進而達成游戲的勝利任務,背后其實就隱含著一套邏輯算法流程。
(圖片來源:基于事件的視覺傳感器(EVS)技術)
而這種基于事件的視覺傳感器(以下簡稱EVS)模擬了人類視神經。完全不同于傳統的基于幀的圖像傳感器,EVS只會將有亮度變化的部分捕捉為軌跡,因此沒有幀的概念,也就是不會將感知到的靜態對象識別為圖像,其特點是即使高速移動的物體也能實時監測。
“手掌”:觸覺傳感器
觸覺是人類社會最不起眼但也是最常用的感覺,像是我們每天都離不開的手機,觸摸屏幕、指紋打卡等都是一種按壓式的觸覺。要想打造完美的人形機器人讓其擁有觸覺想必是必不可少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新型的柔軟且可拉伸的電容式傳感器。
(圖源:《Touch, press and stroke: a soft capacitive sensor skin》)
這種傳感器通過電容量和電極之間的差異來獲取法向力和剪切力,其結構是在一個柔軟平坦平面的上方構造四個垂直電極,與下面的電極重疊,當受到外力時傳感器能夠感知并且區分傳感器的壓力和剪切力。如下圖也揭示了不同按壓力度和不同角度時傳感器的感情情況,當一個不平坦的表面接觸并按壓傳感器時,也就意味著四個電極受到的各個方向的力也不相同,就好像人手在觸摸到粗糙的乒乓球拍時會感受到凹凸的顆粒感。這種新型的傳感器成本低廉,能夠大面積的制造擴展成傳感器陣列,形成類似的皮膚傳感器。
(圖源:《Touch, press and stroke: a soft capacitive sensor skin》)
“皮膚”:折紙傳感器
說起皮膚那向來都是光滑有觸感的,那么人形機器人也不例外,研究人員以紙為基底,通過浸漬聚(3,4-乙撐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鹽(PEDOT/PSS)溶液實現了大面積低成本的柔性可折疊傳感器,該傳感器擁有普通紙張的多微孔結構,可以在壓力的刺激下通過層間接觸面積的變化調節器件導電電流,從而實現外界應力刺激的捕捉與反饋。
(圖源: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值得注意的是,該類型傳感器有著極強的柔韌性,可以通過多次折疊變身成為高性能傳感器件,經過三次折疊后,開關導通、關閉所需的電流呈現出不同的幅值。這種優異的力-電性能剛好類似人類的皮膚,我們都知道不同位置的皮膚對于刺激的感觸不一樣,這是由于神經分布的不同,那要是我們想打造一個人形機器人,自然全身上下的皮膚通過不同的層疊實現了類似于神經分布的方式,那么其內部的線路控制幾乎減少了一半之多。
(圖源: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同時,用一個金屬器件壓在大面積的折紙傳感器上方,就像一個人把重物放在胸前或者肚皮上,可以感受到的物品的形狀和壓力。
(圖源: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演變,越來越多的傳感器正在從實驗室向著商業化走來,人形機器人以前可以說是存在于科幻小說和電影里的,但是現在在成本低性能好的傳感器加持下,實現的腳步越來越快。
審核編輯:湯梓紅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48文章
50678瀏覽量
751999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0文章
28205瀏覽量
206524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6858瀏覽量
237556 -
人形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文章
423瀏覽量
16486
原文標題:眼睛、手掌和皮膚:盤一盤人形機器人使用的傳感器
文章出處:【微信號:bdtdsj,微信公眾號:中科院半導體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